【認真看】#黑色的都市傳說 | 《糖果人》中,同時身為加害者與受害者的黑人主體 |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 李長潔 🍬🍫
.
「#對著鏡子說5次糖果人,就會被殺死」,這個都市傳(urban legends)結合自於「#血腥瑪麗」(bloody Mary)與「#鐵鉤手」(the hook),變成一個面對鏡子招喚出鉤子殺手的虐殺電影。這個「糖果人」都市傳說文本,先誕生於1992年Bernard Rose的恐怖片《#腥風怒吼》(Candyman),在29年後,由Nia DaCosta導演再度演繹《糖果人》(Candyman)。無論是29年前或後,「糖果人」都是一個成功的恐怖偶像。
.
▓ #作為都市傳說的電影
.
先談都市傳說。電影運用了廣泛流傳的都市傳說作為基礎,透過「對鏡子念名字」、「鉤子殺手」、「糖果裡的刀片」等,形構更加具有文化傳播力的都市傳說:糖果人,#一個誕生於電影內部的都市傳說。
.
電影中也表現了 #都市傳說 的特質,像是1992年版本的糖果人,不準確地、模糊地變成了2021年版本的故事流傳。這讓系列電影的恐怖敘事,真正成為一個會流傳在「不同地方」、「不同人口特色」、「不同時代」的都市傳說。
.
▓ #作為偶像的殺人魔
.
為何虐殺電影中的殺人魔,會是一個得人喜愛的偶像呢?這與《糖果人》的黑色敘事有關。1992年與2021年的糖果人,都是以黑人為主角中心,明顯地在兩個年代喚起「#種族議題」。當然,糖果人不若佛萊迪,你還要喊他五次名字,他才會出現,這大大地提昇了糖果人的親近性。
.
關注種族議題製片的Jordan Peele,先前以《#逃出絕命鎮》(Get Out, 2017)、《#我們》(Us, 2019)兩部驚悚題材,形成一種黑色的批判。在《糖果人》中,他帶著一樣的企圖,並且產生了更深刻的辯證反思。而這個辯證,也使得2021年的糖果人角色,有了更富有複雜的迷人面貌。
.
▓ #同時是被害者也是加害者
.
2021年的《糖果人》,運用都市更新的現代城市背景,讓「糖果人」真正成為一個「都市傳說」,那是過去沉澱、亟欲遺忘、不可言說的「#黑歷史」。而片中角色們幾乎都處於藝術領域,包含藝術家、藝術經紀、藝術評論、藝廊、美術館,層層連帶與剝削。
.
如都市更新一般,皆可見到,主流文化對(種族)階級體制的強烈介入。尤其白人在其中所扮演的主導性角色,是鮮明的隱喻。
.
在後殖民理論家Frantz Fanon的《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 1952)中,說明了殖民主義的展開下,黑人身上強加了一種存在的偏差,如同1992年的《糖果人》,一名處女白人「獻祭」給「#強大的黑人男性」,像是慘忍的儀式,誕生出恐怖的復仇形象。
.
而2021年的《糖果人》,卻指出了自由主義、後殖民主義之間的矛盾。過了29年,黑人的政經地位、社會角色已大幅改善(變),黑人的中產階級化,大大削弱了後殖民主義的批評。
.
▓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
作為藝術家的男主角,一方面被藝術評論家指責,作為一個中產黑人,對於黑人社區的黑歷史而言,也是一個加害的力量(用便宜的地租掠取創作空間);採集社區的黑色創傷,在藝術經紀運作下,試圖將暴力化作昂貴的藝術(商品)。
.
我深刻地記得最後一個場景。當男主角完全「黑化」成糖果人而被白人警察槍殺身亡後,一直隱約隱藏自己黑人認同的女主角,也被冤罪地逮補上了警車。她看著黑夜裡車窗的鏡面反射:「一名黑人女性」。她失魂地唸了五次「#Candyman」,警車的紅藍燈光映照了一場虐殺魔幻。
.
▓ #是一部思考黑人議題的電影
.
2021年的《糖果人》,我認為是好看的,整體影像設計精良,說故事的方式也算順暢,如果不將其當作是殺人魔電影(其實原本就不算是)。
.
電影描述了美國長期的社會問題,如階級焦慮、中產階級化和種族暴力。它將原版電影中被歷史化的種族暴力,更複雜地帶進了21世紀,當然,與還有那些才剛發生不久的,警察對黑人施展暴力的議題關注。
|
#可以看的恐怖電影
#沒有很恐怖
#後殖民理論
#政治正確會怎樣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粒方不插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逆統戰: http://reversedfront.tw 🎲看更多精彩桌遊影片🎲 拉斯維加斯豪華版:不用出國也能享受賭城氛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nAozfq97E 麓雁之戰:超越狼人殺的究級嘴砲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在 粒方不插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逆統戰: http://reversedfront.tw
🎲看更多精彩桌遊影片🎲
拉斯維加斯豪華版:不用出國也能享受賭城氛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nAozfq97E
麓雁之戰:超越狼人殺的究級嘴砲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NYFkE8GWz4&t=858s
哥吉拉東京衝突:成為哥吉拉電影中的怪獸,來場終極大亂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s-2HrI99A
復仇女神號:電影感破表的異形桌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G1wz6R0ok&t=1426s
戰壕:模型超精美的戰鎚系列遊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jtCU0irITI&t=148s
推理事件簿 騎士信條1400 :體驗中世紀偵探燒腦解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UEbWAoOnU&t=17s
The Menace Among Us:Among Us桌遊版!太空狼人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V5ZWZTxCM&t=270s
歡迎回到地下城:奇幻主題的賭徒桌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mKL8Rgr-IQ&t=454s
心靈共感:2020首推超歡樂派對桌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WJZeDC73M&t=284s
忙碌廚房:Overcooked! 煮過頭的桌遊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hoV7uh2M6g&t=241s
克蘇魯:死亡湮滅:AKB妹子暴打克蘇魯邪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HYcrvhtpc&t=1010s
高塔神廟:進階版疊疊樂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agqsF7f_w&t=20s
靈光同線:考驗彼此默契的爆賣款桌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Cbj6CyqVY&t=768s
👏🏻本期來賓頻道歡迎訂閱👏🏻
上班不要看 NSFW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_z-Zeqk8LfwVxx0MUdL-Q
黑羽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Uy-lBPiJYWXTvfYHiCb_-A
諾斯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_edhbKF1tGaDnkKC--yLA
400年前,名為「清帝」的男人躍馬橫空,用封賞與屠刀在一百年間征服了東方大陸的四大國度:滿蒙草原(Tartaria)、突厥沙城(Turkestan)、大藏雪域(Greater Tibet)與中華沃土(China Proper),建立起各邦分治的聯合帝國,把四大國度、七個屬邦的命運牽繫在一起。
110年前,清帝在辛亥年的軍人起義中退位,失去共主的四大國度分道揚鑣。在長達40年的混戰後,一支名為「紅軍」的軍隊在「統一戰線」(United Front;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指導下攻占全中華,並且盡可能地征服了過去臣服於清帝的各個屬邦與割讓地,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巨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作為大陸新的主宰者,與廣封土司、王公的清帝不同:紅軍不再容許屬邦自治自理。為了實現高遠的理想,紅軍在各邦執行了空前殘酷的殖民統治。諸國的遺民們被迫離開故國、走出紅軍建築的高牆、投靠住在牆外自由地區的同胞。
仇恨的種子種下,復國(Reconquista)的火苗萌芽,「七十年戰爭」由此展開——一場維持共和國統一、鎮壓復國勢力的長期混合戰(hybrid war)。
近10年前,紅軍的統治重返高壓,昏庸無能的領導、對外擴張勢力範圍的國策、蓄意的種族清洗政策與敗壞的軍紀,讓貪瀆、剝削、屠戮、姦淫暴行四起,共和國國勢由盛轉衰。但在牆外,冷靜的謀劃者仍未現身,列強的援手猶豫不決。
最後一塊尚未屈服的前清故土:臺灣,在大洋之中眺望大陸,抗拒不斷襲來的紅軍。是否不激怒紅軍、不介入東方大陸事務就能自保?或者不該重蹈過去30年放任紅軍強盛的覆轍?關於這個海國的大陸政策,爭論未有定語,但戰事仍在持續。
玩家要領導一個革命組織,掃除內部矛盾、爭取各國幫助、發展抵抗組織,兼用和平與武力手段消耗紅軍能量,加速中共統治動搖的「大洪水」之日到來。
或者扮演保衛中共統治的紅軍,以鐵拳打倒一切分離主義與反動派,守護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實現東方大陸的偉大復興,並嘗試拿下臺灣。
或者扮演臺灣政府,一面用海洋國家的力量介入大陸情勢,一面打擊國內的中共代理人與綏靖主義者,用諜報網與隱蔽行動來打贏這場終局之戰。
從新西伯利亞到雅加達,從帕米爾高原到庫頁島,在遊戲中跨越地與海的264座城鎮,合縱東方8國,斡旋7大列強,從共產黨築起的高牆鐵幕下解放祖國!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在 思考台灣後殖民主義:比較兩種多元主義的正義觀 的相關結果
台灣後殖民主義的未來是破除虛假對立、追求文化多元主義式的政治 ... Gray 的矛盾在於,如果視政治為一種衝突解決機制,他的自由主義只關注既存的善而 ... ... <看更多>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在 阿里夫·德里克的「文化主義」批判:挑戰「亞洲價值」及後 ... 的相關結果
阿里夫·德里克的「文化主義」批判:挑戰「亞洲價值」及後殖民主義 ... 作者說,社會主義也講自由、平等、民主,但是內涵和「西方國家」那種與私有制聯繫在一起的「普世 ... ... <看更多>
自由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的矛盾 在 自由主義與殖民主義在遠東的崩潰(上) - Zhongjing Liu | 劉仲敬 的相關結果
2015年9月10日 — 我們要注意,從法律上來講,這不是種族主義。遠東殖民地,或者是南非、羅得西亞其他這些殖民地實行的選舉制度和政治制度,骨子裡面講,跟英國在1832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