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爛學歷僅專科 坐上外商CEO大位(上)】
所有職場競爭的弱項,她全包了,學歷不高、英文不好、不高挑、不漂亮,不不不不連四不,卻打出超漂亮的好球,贏來人生的yes!
她是黃麗燕,大家都叫她瑪格麗特,知名外商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暨大中華區總裁,能力好,總公司三次拜託她接大中國市場,她屢屢拒絕,以她2266的條件,這個位子怎會輪到她?這是我的好奇,也是她人生的傳奇。採訪外商CEO,英文與國語居然退居次位,台語以扛霸子的姿態,成為第一語言。
「念觀光不是興趣啦,有學校就念了啦!」
「將來要幹嘛?我不知道,我撿到籃子裡就是菜。」
「我不是讀書的料,是實作的料啦!」
「加薪,你跟我說他很努力要加薪,好啊!那你要不要跟我說一下誰不努力?不是因為努力而被獎勵,而是因為功勞而被獎勵,苦勞要有功勞才是Plus啦!」
她的每一個啦,口氣都很鄉土!讓人會想站起來回說,「對啦!」、「乾啦!」、「厚啦!」、「啉啦!」, 比隔壁鄰居大嬸還親切,有次上節目,主持人問她是怎樣的風格,她自嘲自己的風格是「菜市啊啦!」,4個字精準到位,接地氣又生氣勃勃,阿莎力的豪爽中處處有堅持,三言兩語就讓你知道,她隨和而不隨便。
#面試屢屢碰壁 應徵上月薪6500打字員歡天喜地
瑪格麗特學歷是銘傳專科觀光科畢業,上課愛睡覺,被老師叫起來卻可以對答如流,因此得到「神童」的外號。
「什麼神童,都亂講的啦,我就是上課就愛睡覺。」瑪格麗特笑著把問題都歸在自己身上,不怪老師,也不怪課程難懂無聊,「你不要這樣講啦!這樣講傷人啦,是我自己愛睡覺啦,這是我的劣根性。」她的辦公室高掛佛經、菩薩像,慈悲之心是即便在暗處也不射箭。
「我後來去演講都想著,夭壽喔,會不會現世報啊!」自虧自嘲是瑪格麗特的幽默。
「你自己愛睡覺,發現台下聽演講的人也在睡覺,你會生氣嗎?」睡吾睡以及人之睡,請問CEO,可乎?
「以前覺得有關係,我還會走到他旁邊,現在不會了,一場演講95%的喜歡你就不錯了,兩三個人不喜歡,沒關係啦!」對別人睡覺包容,自己心境也走到寬容。
剛畢業時,瑪格麗特找工作找到灰頭土臉,有次,興致勃勃從桃園到台北去飯店應徵,她身高151,櫃檯高度152,筆試過了,也填補不了1公分的距離,狠狠被打槍。
「小姐,你可以回去了,我們櫃台高度都比你高。」被拒絕的話語,即便多年後依舊印象深刻。
「先生,ㄟ你這個要先跟人家講啊!」瑪格麗特心中有許多「那ㄟ安捏」的無奈,出局確定,抗議無效。
機會像是一盞燈,這盞滅了,下盞亮了,明明滅滅生生不息,「我去應徵嬌生公司的打字員,我覺得鐵上,居然備一!」、「我跟老天爺祈禱,希望那個考第一名的不要去,他一定還有許多選擇,請你讓他去其他地方,我找工作找了好久了,我好累喔。」天靈靈地靈靈,第一名的沒報到,瑪格麗特拿到人生第一份工作,月薪6500,薪水雖少但總算能安身,而藏在微薄薪水底下的禮物是人生的無窮可能。
瑪格麗特做事認真有效率,好用又肯做,「我下班時就去跟老闆說我要下班了,問他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他叫我去管工讀生,我覺得真好,有薪水領還能罵人。」
我滿臉困惑看著瑪格麗特詢問,「都下班了耶,你不累嗎?幹嘛自找苦吃?回家休息不是很好嗎?」
「我回家又沒幹嘛,年輕時不會累啦,我活到現在的體悟是,人的一生吃多少苦是注定的,你要早點吃苦還是晚點吃苦?早點吃苦比較好,對吧!」吃苦當吃補,她從打字員升成秘書,後來上頭有個缺,說好是給她的,最後卻變成公開徵選,「你騙我,我不幹了!」瑪格麗特怒了,不爽就丟辭呈,年輕人傻膽比天大,對失業無懼也無謂,轉身透過介紹進廣告公司當AE,薪水少了一半,理由很常見,「你過去的專業在這邊用不到,你要從頭學。」真的是如此嗎?「哎喲,那也是騙人啦,廣告AE跟秘書有什麼差?也是端茶送水,做的事情根本差不多,沒關係啦,有工作就好。」她像是壓不死的雜草,隨命運飄移,有一點土就能紮根,也打造了日後廣告業的傳奇人生。
本篇採訪分為上下兩篇,下篇文字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corn88888/photos/a.317349095293913/1171903403171807/?type=3&theater
採訪撰稿:黃大米
照片提供:先覺出版提供/ 攝影師 林煜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張安樂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劇本] 佈道大會- 看板XiangShe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唐朝小栗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230329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歐美卡通動漫聚會所| 台語認證題庫🎖️ 的評價
- 關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 產後護理之家費用標準查詢網 的評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記者會,大家一直提到母奶庫,與大家再度分享碩論的一部分整理的文章。
【現代奶媽 — 母乳銀行】
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2018年12月8日播出〈神奇的母乳〉紀錄片,片中提到「母乳銀行」的需求:然而,對於無法獲得母乳的嬰兒,「母乳銀行」便提供了重要的替代選擇。母乳銀行已有悠久的歷史,但數十年前,由於市面上越來越多工業生產的替代食品,西方最後一間母乳銀行在1970年代關閉。不過,隨著母乳漸受重視,當前全球趨勢又慢慢走向母乳銀行的復興。然而,不管是來自嬰兒母親或捐贈者的乳汁,複雜的篩檢步驟,需要合格員工、冷藏和殺菌設備,以及其他種種投資,這讓母乳銀行的設立複雜且昂貴。此外,母乳的取得並不容易,母乳捐贈的數量有限,但如果鼓勵母乳買賣,卻可能間接導致剝削了貧窮孩童的營養來源。
其實鄰里間的「共生共養」,是「乳汁共享」的起源。Joanna學姊是我爬山時認識的朋友,聊起故鄉才知是同高中的校友,所以就一直「學姊,學姊」地叫得親切。學姐的大姊跟她差了17歲,長姊若母,學姊小時候都是大姊幫她洗澡、照顧她,還做衣服給她穿。 因為大姊的年紀比我母親稍長一些,三胎都哺餵母乳,又照顧家中妹妹們的生產,剛好橫跨了嬰幼兒餵食方式轉變的年代。跟大姊相約訪談,想知道在大姊生產的那個年代,生產、坐月子與哺餵孩子的情形,以及當了婆婆之後,幫媳婦們坐月子的經驗,比較兩代母職傳遞方式的不同。
萍:您剛才講也有人沒奶的,那些人欲安怎?
姊:有的人用米麩、有的人用牛奶,有的人吃糜(台語唸:um ,米湯的意思)。阮大兄一個同學,大我兩、三歲,伊子出世以後攏沒奶給他吃,攏飼糜,也沒錢買牛奶。糜你甘知?那陣也不是調工煮的,做田人阿,攏煮大鼎飯,飯撈起來以後,倒水落去煮。欲吃粥的撈去吃,剩的糜給他吃,所以他叫做「糜ㄟ」(大笑)。
萍:他的身體甘會較不好?
姊:還好,不過與阮大兄的囝仔相打攏打不贏。那陣的人較有韌性阿,遇到沒奶,我與你若是差不多時間生的,我就同齊飼阿,愛真好的才會這樣做啦!也有人用錢買「若無我一割錢給你,你幫我飼囝仔」,也有人這樣,不過真少啦!有的人生一個沒剛好囝仔過身(死亡),別人的子她就會抱來飼。以早的人攏互相幫忙,足單純ㄟ,足好ㄟ。
(訪談逐字稿,2013年9月8日)
總是會有奶不夠的母親,也會有失去母親的小孩,與失去小孩的母親。「乳汁分享」,是人與人之間單純互助的表現,讓人為之動容。在醫院工作時,也常有早產兒的母親,因為自己孩子沒有存活下來,而認真擠奶提供給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動人故事。而在社會較上層的階級,無論古今中外,一直都有「奶媽」這樣專屬於女性的工作。隨著配方奶盛行,奶媽這項專屬於女性的工作消失。
一、擠乳器出現:人奶商品化,奶媽消失
19世紀開始發展的科學母職使得母職也開始醫療化,「奶媽」這個肩負餵養自己與雇主小孩的職業,也同時被醫療化了。Golden關於美國奶媽社會史的研究指出, 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因為嬰兒餵食關乎兒童的健康,於是兒科醫師出面設立機構管理奶媽。在奶媽到服務家庭之前,會先幫她們做身體檢查,確定身體的健康狀況。對奶媽同時設立了科學與道德標準,有一整套醫學的流程,篩選合適奶媽,還將她們的乳汁置於顯微鏡下檢查。到了二十世紀,即便於家庭裡服務的奶媽近乎消失,醫院與孤兒院為要了降低嬰兒死亡率,尤其是醫院的早產兒沒有人奶幾乎活不了,所以仍然雇用奶媽。對機構來說,有擠乳器之後,請乳汁提供者定時到醫院,使用擠奶器將乳汁擠出,負擔的成本較低。於是機構逐漸不再雇用奶媽,乳汁提供者的社會階級也開始發生轉變。以往擔任奶媽多為社會中下階級,大多數為單親媽媽,擔任奶媽成為機構中的工作人員,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收入,可以同時改善家庭經濟與社會處境。而只要將奶擠出送至醫院,讓提供乳汁的母親,轉為以中產階級增加家庭收入為主,奶媽於是消失。
因為醫院裡的早產兒與病嬰,一直都還是有人奶的需求,所以擠乳器是醫院當中必備的「醫療器材」,人奶也成為一種「治療藥物」。即便社會開始轉為配方奶餵食為主,仍有一些兒科醫師一直努力著。1910年,在美國波士頓的Fritz Talbot醫師,為了幫病嬰尋找奶媽,找了三天都還找不到,讓他深刻體會失去奶媽對嬰兒存活的影響,成立了「波士頓奶媽管理中心」(Boston Wet Nurse Directory),希望能夠維持讓這些孩子活下去的人奶來源。一樣在波士頓的另一頭,一位細菌學家Francis Parkman Denny為了救細菌感染生病的寶寶,央求哺乳中的鄰居手擠一些乳汁餵孩子,只喝了3盎司寶寶就活了下來,讓細菌學家大嘆人奶的「殺菌力」無敵,於是在Tolbot成立奶媽管理中心的隔一年,成立了美國第一家母乳庫。Denny參考乳牛擠乳器的設計,設計了人類使用的擠乳器,尋求捐乳者用擠乳器將乳汁擠出。而因為父母越來越覺得寧可收到罐裝人奶,也不願意雇用奶媽住在家中,Tolbot醫師後來也將奶媽管理中心改為母乳庫,稱為「母乳管理中心」(Directory of Mother’s milk)。
隨著配方奶餵食新生兒成為主流,母奶商品化與治療效果又開始被擠壓到邊緣。1920至1930年代蓬勃發展的母乳庫(人奶買賣),也開始面臨經營困難的問題。到最後能留下來的,大多靠的是慈善捐款,Talbot成立的母乳庫在1962年結束,象徵著「商品化人奶」時代的結束。因為人奶對早產兒與病嬰的治療用途需求仍在,人奶變成一種「禮物」,是捐奶者「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表現。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公捐的血庫開始大量成立,曾有人想要讓母乳庫也跟血庫一樣依需求成立卻沒有成功,因為血液沒有替代品而母奶有。1930年兒科名醫William McKim Marriott 在其著作的教科書寫著「無法得到母親餵養的孩子,人工餵養與收集來的人奶餵養有著一樣的功效。」 時至今日,母乳哺育提升,人奶有沒有可能再度「商品化」?有一個母奶媽媽曾分享,她在台北工作,孩子在台中給外公外婆照顧。第一次用宅急便寄送冷凍母奶回台中時,上頭內容物註明「母奶」,宅急便說這是「體液」,無法運送。後來她重新改寫為「乳製品」,母奶就送回台中了。我們是如何看待「擠出來的奶」呢?
二、人奶是最佳的母乳代用品
配方奶餵食對嬰幼兒健康的風險,常是「該做而未做的科學研究」。也因為兒科醫師很少會提配方奶對嬰兒健康可能造成風險,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儘管知道母奶是最合適的嬰兒食物,還是很容易將配方奶視為母奶理想的代用品,母奶代用品的第二順位,應該是其他母親的奶。
媒體主持人于美人於育兒有聲書中, 講述她「求奶告急」的那段日子,「…兒子因為體質的關係,消化能力過於衰弱,必須要餵食母奶,可是偏偏我沒有奶水,甚至連脹奶的感覺都沒有。母奶協會也派人來幫忙,忙了一個半小時,只擠出5c.c.。後來我就在廣播節目裡面公開徵求奶媽,算一算我兒子總共吃過工程師的奶、家庭主婦的奶、檢察官的奶、法官的奶、還有大陸媳婦北京媽媽的奶。老天爺給了他這麼多媽媽,是這麼多媽媽幫我把兒子養大。在那段接受母乳救濟的日子,我徹底了解什麼叫感同身受…」也因此等兒子長大些,于美人總是告訴兒子要懂得感恩與互助。而作家吳淡如於2009年早產,女兒出生時只有1700公克,她的山東好友雪兒贊助她1萬c.c.母奶,吳淡如趕緊拿出LV包包當禮物送她。 媒體名人可以藉由媒體登高一呼,維持女性互助網絡,而一般民眾,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也很容易藉由網際網路連結,於是也有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母奶。但是對於這樣的現象,無論是政府或是大部分的民眾,甚至是醫護人員都是持負面看法。
民視即時新聞曾報導,網路上有許多低價販售母乳的情況,但是母乳的來源不清楚,產生許多疑慮,有議員將這些網拍母乳進行抽驗,發現裡面含有「格蘭氏陰性菌」,可能引發嬰兒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目前卻無法可管,因此議員出面呼籲政府應立即訂定法規,要求網路全面下架。 新聞出來之後,也有兒科醫師在部落格寫道:「所謂無法可管是衛生主管機關的推托之詞,當事務官能真心體諒人民,就一定會找出合適的法條嚴懲不肖業者或個人。至於母親也應有足夠認知,用錢也許可以買得到很多東西,但是母乳哺餵實在要靠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才行,只要頻繁多次餵食而不要焦慮奶量不夠,就能夠可以做到充分餵食。」 並不是「媽媽的真心投入而親力親為」就一定有足夠的奶水給寶寶,網路母奶一上架馬上就被搶購,可見需要人奶的寶寶並不少。衛生主管機關是應該要管這件事,但不是懲罰,而是應該想辦法讓有需求的寶寶,都能喝到安全來源的人奶才是。
在台灣台北市立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設有母乳庫,台中醫院設立衛星站收集捐贈母乳。2018年4月20日成大醫院新設南區母乳庫。捐乳媽媽們到母乳庫,填寫詳細的問卷,並完成抽血檢驗(檢驗項目包含:A,B,C型肝炎、HIV愛滋病、HTLV人體乳突病毒、梅毒、全血檢查及肝功能),這些統整的結果交由母乳庫負責醫師審核,檢查合格通過後(約需1~2個星期)才通知捐乳媽媽們可以開始捐乳。而使用對象目前依病情的需要,主要提供給以下族群的嬰兒使用:早產兒、先天性異常、重大手術後、腸胃道疾病、餵食不耐、或是一些媽媽疾病或死亡而無法哺乳的孩子…等等,一般以住院中的病嬰優先。若臨床上符合可申請的條件,可以請醫院負責照護的醫師填寫醫囑單(可在母乳庫網站上下載列印),附上病歷摘要,即可傳真至母乳庫,之後再經由醫師審核後評斷可否領取母乳,再由專責人員連絡領取時間及數量。目前領取母乳庫的母奶均不需要額外付費。 若不符合這樣條件的孩子,就沒有辦法從母乳庫取得人奶。難道一般健康足月兒,母親乳汁不足時,就只能選擇配方奶嗎?
三、分享乳汁:以德國為例
德國在2014年1月成立了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讓媽媽們可以輕鬆在網路上買到母奶。這個商店的出現,讓許多沒有奶水的媽媽多了一個選擇來替自己的寶寶取得母奶,不過,德國也有機構認為這些從網路上買到的母奶有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危險。創辦這間網路母奶商店的穆勒(Tanja Müller)是一位母奶太多的媽媽,常常需要把多餘的母奶擠出來才行,有一天,她突然想到為什麼不把媽媽們聚在一起,把多出來的母奶分享出去呢?於是在1月的時候,成立了德國第一家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的國家母奶哺育委員會(National Breastfeeding Committee)強力譴責網路母奶商店,德國營養協會(The Nutrition Commission)也表示買賣沒有經過監管的母奶可能會帶來高度風險。像是細菌和病毒就有可能從送出母奶的媽媽身上傳給其他寶寶,傳遞愛滋病、肝炎、梅毒等傳染病。跟台灣很類似的情況,官方都是先予以譴責,醫學專家也提出警告。但是媽媽們的行動力是非常強大的。
非營利機構「媽媽的母奶銀行」(Mother's milk banks)就採取了一個方法避免傳染病傳染,他們直接和診所合作,徹底檢查捐贈母奶的媽媽和送出的母奶。送來的母奶會先冷凍,然後等到捐贈的媽媽送出最後一批母奶之後,會再對媽媽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確保媽媽在捐贈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感染。所有的母奶也都會送去做測試,檢查裡面有沒有細菌。媽媽的母奶銀行總監吉鮑爾(Corinna Gebauer)則是強調應該要讓母奶保持冷卻,吉鮑爾:「如果儲藏母奶的時候沒有保持在適當的溫度,細菌很快就會長出來,喝到的小孩就有可能會感染。」其實這樣的步驟就是母乳庫運作的標準程序。台灣的母乳庫如前面所提,也是類似的程序。而上一段提到,美國早在二十世紀初成立的第一家母乳庫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建立起來的。
面對眾多的質疑,網路母奶商店創辦人穆勒回應,她是假設所有的媽媽都會自己承擔風險,並強調她的網站有多麼盡心盡力地告知媽媽們有哪些風險。穆勒現在也在和一家專門做細菌測試的實驗室合作,檢查母奶有沒有摻水或是奶粉在裡面。穆勒說:「我不能想像買母奶的媽媽不會先測試母奶」
2014年國際線上哺乳會議, 任教於澳洲西雪梨助產系的Gribble博士以「乳汁分享」(Milk Sharing)為題授課,她提到:「說到嬰兒餵食,什麼是危險的行為呢?當某種餵食方式已被證實是較危險的,為什麼還是較容易被選擇呢? 在母親無法親自哺餵母奶時,代用品的順序應該是母親自己擠出來的奶,從其他健康哺乳者或母乳庫來的人奶,最後才是配方奶。但在許多地方,第一個想到的卻是配方奶。」在比較「分享來的乳汁」與「配方奶」時,我們應該用更對稱的方式來評估兩者的風險。
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對於風險的選擇不同。人乳在醫學中被看作體液,所以需要被管制。但若將其看成是一個身體製造出來,提供另一個身體營養的物質,那麼,乳汁的獨特性該如何被討論?乳汁的分享不只是醫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在以往母乳哺育是建立在女性社會網絡中,互相分擔家務勞動、建立社會連結、加強社區凝聚力的一種方式。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而生物醫療化的當代,社會大眾更信任的是專家,以往鄰居朋友的社區網絡瓦解。這樣的現況,女性主義有沒有著力點?如何讓女人做出她們想要的選擇,而不是受限?健康當權者總是警告婦女乳汁分享的風險,卻沒注意到相同的風險亦存在於配方奶餵食中。如果有關當局能提供適切的指引,乳汁分享並沒有那麼危險,這還是優於配方奶餵食的一種餵食選擇。而從兒童權利的角度來看,母乳庫應該與血庫一樣,讓有需要的人都能用得到。期待台灣政府能更積極的建立母乳庫,讓「共生共養」在當代,藉由母乳庫的乳汁分享來實現。
照片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wanyu.claire/photos/a.102159017918319/164781131656107/?type=3&theate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張安樂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間自有真情在
孔子紀元2570年4月30日
汪建成
今夜,輾轉難眠了,由於心裡惦念著今晚上發生的一件事情,也一直讓我心裡滿是問號?亦滿滿的感到欣慰!而那位老婆婆步履蹣跚過馬路的樣子,不斷縈繞在心頭,也不禁讓我感慨不已…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今晚,載著總裁抵達寧夏路的「太春日式餐廳」赴宴,而我與女助理(依維)隨即去餐廳旁的寧夏夜市附近隨意用餐,餐畢後隨即返回到餐廳正門口停車處待命,約莫在19時48分左右,正在抽菸的我不經意看到一位步履蹣跚的駝背老婆婆,從對面人行道逕自過馬路往停車處走過來,看著她很努力的一步一喘氣地慢慢走來,卻停滯在車來車往並漆黑的路中央喘著氣,兩旁路人來來往往看著卻無一人伸出援手?我直覺地感到非常危險,隨即衝過去並幫忙擋兩側來車,將老婆婆一路扶持過完馬路 (老婆婆每走一步大概需時五秒鐘左右!) ,終於好不容易過完馬路後,老婆婆右手扶著總裁座車的車頭站著歇息喘氣!我因擋車跟駕駛人致歉意,轉身一看餐廳門口有一堆年輕人正坐在那邊排隊等位置要進去用餐,幾個人大眼瞪小眼看著我們好像是在看劇一般!我內心不禁感到很莞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沒讀過嗎?讓你們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是都讀到狗身上了嗎?當下也只有依維主動的幫忙扶持協助下,讓老婆婆坐往在餐廳門口的長椅上休息,一直讓我始終難以忘懷的是…她扶在車頭喘著氣時的背影,那麼的「無助」卻又「堅持」,而對面幾個年輕人卻睜大眼睛在看戲,無動於衷ㄟ……!
休息中我用台語問老婆婆:「阿嬤,妳怎麼會一個人出來?這樣過馬路甲危險ㄟ!」
老婆婆:「……………!」(無語望著我 之後才知應該是聽不懂台語!呵呵…)
我再問:「阿嬤,妳是要去哪裡?」
卻沒想到老婆婆竟用字正腔圓的國語回我:「我餓了,想要去7-11商店買東西吃!」
我愣了一下之後示意依維幫忙,之後在依維的愛心協助下,一路扶持並慢吞地走到隔壁7-11商店,依維細心地問老婆婆並幫忙她挑選食物,買了啥我倒是沒注意,我在意的是老婆婆感激與欣喜的表情,溢於言表,我從商店外看進去,店內燈光雖然很光亮,但是卻不及她們二位此時所散發出真情的光輝。
此時腦海中突然想起的是,總裁昨天所講的一句話「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仁之端也。」
之後,回到餐廳門口一路看著依維小心翼翼地扶持著老婆婆,慢慢的走著一路遠去,直到她們倆的身影消失在餐廳斜對面家樂福賣場轉角後為止。(後來才得知老婆婆的住處竟然距離7-11商店約有500公尺之遠,而且還得要另過一個馬路…)
於20時33分,依維回來餐廳門口了,讓我沒想到的是,轉角過去之後又發生一件令我感到很欣慰的事,當依維扶持著老婆婆快到家的時候,老婆婆突然想要吃麵包,但是附近並沒有麵包店,也只有對面的家樂福賣場才有得賣,當下依維傻了…也沒辦法直接丟下老婆婆而去對面買麵包,正在躊躇著無法決定之時,另外一位善心天使出現了,是一位騎著機車短髮的女騎士,應該是看到依維的善心而受到感動的自告奮勇去買,她自掏腰包不收分文,買完麵包交給老婆婆後即騎車離去,我想人間自有真情在,這話還是有的。
當依維扶著老婆婆回到住處,才發現家裡還有一位老伯伯坐著輪椅!看著老婆婆顫抖著手掏出零錢的樣子,依維心有不忍並且掏出500元鈔票給了老婆婆(當下依維身上只有600元) ,並一再叮嚀老婆婆要小心出門不要再忘記拐杖了。
原來老婆婆出門都會帶著拐杖,只是今天忘記了?而老婆婆本身是北平人也是老師退休下來的,靠著退休金其生活環境算是小康,與先生倆相依為命,膝下育有一子一女全都送往國外讀書生活,兒子在日本但是已經過世了,女兒在美國從事護理師工作生活優渥無虞,但根據老婆婆的說法,她也無顏去看女兒,因為女兒在美國的地位與生活都是高水準,讓她自形慚愧認為無法與之相見,更別說是一起生活了!我所了解的並不多,所知道的僅是依維所述而已,心裡只是直覺的為這對老夫婦感到婉惜與擔心,婉惜的是她們兒女的自私與不肖,擔心的是夫婦倆的日常生活是該怎樣的過法呢?先生癱了自己又不良於行?有沒有請鐘點外傭或是有其他親戚朋友照顧日常?今晚運氣好碰上了天使,但是,改天呢?
二位天使的善心(依維&女騎士)令我動容敬佩,分享此一故事並不是要刻意彰顯甚麼,在這個社會上絕對還有更多的善心義舉而不為人知,我始終相信著一句話,那就是「人間自有真情在」期望在那邊看戲的年輕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共勉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唐朝小栗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0230329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方丈要同學們解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栗子表現得太好了,湯包奶奶又做了好吃的點心,給大家吃,大家領悟了這個道理, ... ... <看更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歐美卡通動漫聚會所| 台語認證題庫🎖️ 的推薦與評價
台語 認證題庫🎖️ 請翻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老蒙老我比你卡敖哺土豆 」 ... <看更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台語 在 [劇本] 佈道大會- 看板XiangShe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上網找就有了啦 關鍵字打 佈道大會 劇本 段子
有好多版本
這是一個
https://www.ptt.cc/man/Cross_talk/DAE9/M.1216548399.A.795.html
https://www.culture.tpc.gov.tw/common/loadfile/New5069.doc
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提供的
另外一個 下面這一篇作者是蘇震泰 沒有英文的
---------------------------------
口白:
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加拿大傳教士,名叫林辰,他來到了桃源新村向村民傳教佈道。但
是他只學過國語而不會說台語,而桃源新村的村民卻剛好相反,只會說台語而不會說國語
。
正當他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桃源國小六年仁班的學生李祥楷,於是請他充
當翻譯。就這樣發生了一則有趣的對話,現在我們讓時光倒流、歷史重演。~好───請
───Lady and gentleman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來歡迎遠自加拿大的傳教士喬治˙甘
迺迪,還有我們桃源國小六年仁班的可愛小朋友李祥楷出場。
國語:各位鄉親父老!大家早安!
台語:各位來相親的父母!咱們大家來找ㄤ!
國語:我是喬治˙甘迺迪牧師。
台語:我是親像蟾蜍˙擱甘哪「豬」的師公。
國語:歡迎大家來參加佈道大會。
台語:歡迎大家來參加「播稻仔」大會。
國語:今天,來到貴寶地,請多多指教。
台語:今天,來到鬼仔地請多多「包水餃」。
國語:首先,我們要了解上帝是何方神聖?
台語:首先,我們要知道上帝是何方的「猩猩」?
國語:上帝是什麼?
台語:上帝是什麼?
國語:上帝是看不見的!
台語:上帝是「瞎瞑」!
國語:上帝是摸不到的!
台語:上帝是「不堪得摸的」
國語:上帝是無所不在的!
台語:上帝是「賴賴銼」,常常不在A
國語:不過,上帝的精神總與你常相左右。
台語:不過,上帝常常神經神經,你愛顧乎伊好。
國語:所以說,上帝是聖人。
台語:上帝是剩下的人
國語:他跟你們中國的聖人─孔子一樣。
台語:他跟你們中國剩下的那個「康子」同款。
國語:你們中國孔子有言:
台語:咱家康子有交代
國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台語:老蒙老,沒人比你更卡老;
國語: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台語:幼蒙幼,沒人比你更卡幼。
國語:所以上帝和孔子是好朋友。
台語:所以講:上帝跟康子是換帖的。
國語:耶穌就是耶穌,上帝就是上帝。
台語:上帝就是耶穌、耶穌就是上帝。
國語:耶穌的母親是「聖母瑪利亞」。
台語:「耶穌」的老母是「聖伯納」。
國語:耶穌的爸爸是上帝。
台語:「耶穌」的老爸是「尚大塊」
國語:而耶穌也曾經說:
台語:啊!耶穌A!也曾說過:
國語:當你左臉頰被打一巴掌時,你必須伸出右臉頰,再給他打一巴掌。
台語:哪你的面左邊被綁一掛肉粽的時候,你的右面也要綁一掛肉粽。
國語:這是真的。
台語:這甘是真的。
國語:接下來!我為各位帶來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
台語:擱下來!我為各位帶來一項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消息。
國語:一個見證!孝女美玲的證!
台語:一場戰爭,哭調仔米漿的戰爭!
國語:上帝說:
台語:天公伯仔說:
國語:親愛的美玲,你爸爸有救了。
台語:喝一口米漿,你爸格列叫你了。
國語:美玲!
台語:米漿!
國語:只要你跟我一起祈禱著說:
台語:只要你跟我「最陣」洗身軀的時候說:
國語:上帝啊!我的天父!
台語:天公伯啊!我的阿巴!
國語:於是,就會有一個奇蹟出現。
台語:菜市啊!就會有一隻「火雞」出現。
國語:而你爸爸就得以長壽永生。
台語:啊!你老爸就會得到一包長壽煙。
國語:因為上帝是偉大的。
台語:因為天公是大尾的
國語:我們是渺小的。
台語:咱們是小漢的,
國語:上帝是博愛的。
台語:上帝伊什麼攏愛。
國語:所以,上帝愛世人。
台語:所以俗語說:天公伯仔疼死人。
國語: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祈禱吧!
台語:現在豁我們大家「最陣」來「洗身軀」吧!哼?(驚恐害羞狀!)
國語:主啊!基督!
台語:煮下去啊!豬肚!
國語:你是我的知心。
台語:你是我的「豬心」。
國語:你是我的依靠。
台語:你是我的「椅套」。
國語:你是我的「安琪兒」。
台語:你是我的「蕃薯葉」。
國語:每次當我仰望您時,就開心的笑了。
台語:每回我哪ㄥ夢您的時準,就歡喜加「強袂起笑」啊!
國語:說正經的,你們大家不要見笑。
台語:說正經的,你們大家真不知「樣湯見笑」。
國語:要是我一天沒有和他祈禱,就覺得滿腹的愁酸哪。
台語:那是我一崗沒加伊「洗身軀」,就感覺滿腹的「臭酸」啊。
國語:Oh!My 達令。
台語:哦!我打你。
國語:My god。
台語:喔!我的腳。
國語:我們要向您坦白。
台語:咱們要向你討明牌。
國語:願您賜給我們一切所要需的。
台語:夢你丟給我們一些有的沒的。
國語:我們要與你同在!
台語:我們要看你的肚臍
國語:阿門!
台語:阿─免了。
國語:最後我要祝福各位,
台語:最後我要祝福大家,
國語:青春永駐、笑口常開
台語:青菜拿回去煮,乎你吃到笑咳咳!
國語:身體健康,事業成功。
台語:頭殼哪不要康康,吃飯就愛用碗公。
國語:我的佈道就到此為止完畢。
台語:我的播稻仔,就佈到「死」為止。
國語:謝謝大家!謝謝!
台語:多謝大家!勞力!
國語:Thank you!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台語:三塊!三塊!─三塊給你們買蔴薯!
國語:Good bye
台語:再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3.108
※ 編輯: lemonwu 來自: 118.168.73.108 (06/18 07: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