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5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中心的數據,週三已知的全球冠狀病毒感染總數超過了2億。官方統計顯示,美國有超過614,000 人死亡。超過550,000 在巴西。在印度超過425,000。
#世衛組織敦促富裕國家停止加強注射,並向較貧窮國家提供更多劑量。世界衛生組織週三呼籲,在9月底之前暫停冠狀病毒疫苗加強注射,以便疫苗供應可以集中用於幫助所有國家至少為其10%的人口接種疫苗。該機構呼籲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解決世界各地疫苗接種率的巨大差異。
#拜登政府計劃要求大多數外國遊客接種疫苗。由路透社報導,將成為在取消目前對該國旅行的限制後實施的新系統的一部分,但官員們尚未確定何時可以這樣做。幾個月來,拜登總統一直承受著放鬆對希望前往美國的人的限制的壓力,特別是在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加拿大在內的其他國家放鬆了自己的措施的情況下。
#當密爾沃基雄鹿隊在上個月的NBA總決賽第6場比賽中擊敗費尼克斯太陽隊時,現場成千上萬親眼目睹勝利的球迷歡呼雀躍。但官員們表示,密爾沃基雄鹿隊的冠軍賽可能與病例急劇增加有關。威斯康辛州衛生服務部發言人Elizabeth Goodsitt說,在威斯康辛州檢測呈陽性的人中,有491人表示,他們兩週內曾在鹿區。
#紐澤西州州長斥責反疫苗示威者。紐澤西州過去兩週內有59%的人接種疫苗,因確診病例有所增加的情況下,在一次活動中,州長菲爾墨菲稱指責那些未打疫苗的團體說:“你瘋了”“你是終極的笨蛋。因為你所說的和所代表的,人們正在失去生命。
#根據週三發表在 JAMA Network 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每 100 萬美國人接種了冠狀病毒疫苗,就有大約 60 人出現暫時性心臟問題。研究人員發現,併發症都是短暫的。外部專家指出,這些心臟問題在患有 Covid-19 的患者中更為常見。
#療養院中新的冠狀病毒爆發促使人們要求員工接種疫苗。根據最新的政府數據,只有大約 60% 的療養院工作人員接種了疫苗,一些州報告的接種率更低,不到一半。
#以色列啟動新的限制以避免全面封鎖。隨著該國當局努力遏制具有高度傳染性的 Delta 變種的傳播,他們準備重新實施限制措施,政府宣佈的新措施,包括擴大對某些聚會的疫苗接種規定和戴口罩、在家工作以及全面的旅行限制。一些新的限制措施預計將於週日生效,而另一些則在 8月晚些時候生效。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簽署的新驅逐禁令定於10月3日到期,其目標範圍比第一個更窄,僅限於面臨冠狀病毒Delta變體嚴重威脅的地區。但它仍將覆蓋全國約90%的租房者。其主要目標之一是爭取更多時間來支持陷入困境的緊急租賃援助,迄今,該計劃僅撥出了國會規定的 470 億美元中的 30 億美元,用於支付大流行期間產生的欠租。
#英格蘭的一項研究發現,接種疫將 Delta 症狀的風險降低 60%。
#與其德國合作夥伴 BioNTech 共同開發了冠狀病毒疫苗的美國製藥商輝瑞 (Pfizer) 週三表示,它要求其所有美國工人和承包商都接種疫苗或每週進行一次冠狀病毒檢測。
#紐約車展,因為Delta變種及部分州的疫情再起,計劃在8月20日至29日舉行的車展取消。
#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商之一泰森食品 (Tyson Foods),將為其工人接種疫苗,由於大約一半的工人仍未接種疫苗。該公司表示,接種疫苗將成為所有美國工人的就業條件,任何新員工在上班前都必須接種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4/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中國式高壓還能遏制Delta變種病毒嗎?】
中國曾憑零容忍政策迅速消滅了病毒,但這種模式現在看起來越來越脆弱。官員們承認,由於變種病毒具有高傳染性,且很多感染者無症狀,遏制此輪疫情將更為困難。民眾對多輪核酸以及封鎖措施也感到疲憊不堪。北京面臨的挑戰還包括,其國產疫苗對變種毒株的有效性不如其他疫苗。一些專家表示,現在是中國重新考慮其新冠戰略的時候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world/asia/china-delta-covid-testing-outbreak.html
*【Delta毒株感染激增,已接種疫苗的人該如何防護?】
傳染性極強的Delta毒株引發了新的疑問:已接種的人需要做好哪些防護,才能避免被感染?該如何選擇口罩?還能出門旅行嗎?這裡是來自專家的一些建議。
https://cn.nytimes.com/health/20210804/covid-delta-variant-vaccine-symptoms/
*【以色列和黎巴嫩邊境再掀緊張局勢】
黎巴嫩武裝分子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以色列則用炮擊進行報復。雙方都沒有傷亡報告。目前還沒有人宣佈對這次火箭彈襲擊負責,但是最近類似的行動被認為是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所為。此外,以色列官員暗示,他們將對最近與伊朗有關的局勢升級做出有力回應。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world/middleeast/israel-lebanon-tensions.html
*【塔利班宣稱對阿富汗首都發生的襲擊負責】
這場襲擊的目標是代理國防部長在喀布爾的家,槍手在引爆汽車炸彈後沖進大樓,與安全部隊展開長達數小時的槍戰,共造成八人死亡。這是近一年來塔利班在喀布爾實施的最大規模襲擊。塔利班發言人稱,這是“報復性襲擊的開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world/asia/afghanistan-kabul-taliban-attack.html
*【海地新任總理稱,總統謀殺案的幕後元兇很可能仍逍遙法外】
阿里爾•亨利接受時報採訪時表示,目前在押的40餘人沒有能力和網路組織並執行這一複雜陰謀,他對這起犯罪的動機仍感到困惑。亨利在前任總統遇刺前被任命,但時任總理事發後迅速控制了政府,他在國際施壓後才得以上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world/americas/haiti-assassination-prime-minister-ariel-henry.html
*【中國奧運選手戴毛澤東像章領獎引發爭議】
場地自行車選手鮑珊菊和鐘天使在頒獎儀式上佩戴毛澤東像章,可能違反了奧林匹克憲章:奧運場館內禁止任何形式的政治宣傳。國際奧會稱正在對這一行為展開調查。此外,韓國羽毛球協會表示,已就中國選手“爆粗口”事件向羽毛球世界聯合會提出投訴。
https://cn.nytimes.com/sports/20210804/olympics-china-cyclists-mao-pins/
*【紐約州長古莫面臨多項刑事調查】
隨著一名受害者計畫對其性騷擾行為提起訴訟,古莫將面臨三起新的地方檢察官調查。與此同時,幾家長期與古莫結盟的工會撤回了對他的支持,其政府的兩名前任成員也要求他辭職。當前州議會正在展開對科莫的彈劾調查,越來越多的法律糾紛和政治餘震加深了科莫面臨的危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nyregion/andrew-cuomo.html
*【衣索比亞內戰激烈 不少屍體順流而下至蘇丹】
過去一周,至少40具屍體被沖上蘇丹河岸。這些屍體被水浸泡後開始發脹,身上帶有刀傷或槍傷痕跡,許多死者雙手被綁在背後,一些人身上的刺青似乎表明他們是提格 雷人。救援人員認為,他們很有可能是上游國家衣索比亞提格雷地區內戰的受害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3/world/africa/ethiopia-tigray-sudan-atrocities.html
*【熊熊大火轉向政治,土耳其民眾在社群媒體砲轟埃爾多安】
總統埃爾多安因處理災難的方式不當,對一個已經飽受經濟危機和大流行病重創的國家造成危害,社群媒體猛烈攻擊。這場十年來最大火災蔓延第八天,仍無法控制,加上長期乾旱熱浪加劇火勢。民眾透過電視看到南部沿海度假勝地和村莊,恐怖的大火畫面,成千上萬的人被迫撤離家園。這場災難主要影響了最大的反對黨共和人民黨 (CHP) 所在的南部沿海地區,當地市長和黨內官員迅速發出警報。但他們很快在採訪和視頻呼籲中抱怨說,他們沒有得到中央政府所需的幫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04/world/europe/turkey-fires-erdogan-anger.html
*【颶風季節高峰臨近,專家們發布了“高於正常”的預測】
政府科學家表示,大西洋內外的情況繼續表明,今年的颶風季節將高於平均水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專家Matthew Rosencrans表示,最新預測顯示,到11月30日季節結束時,將有15至21場命名風暴,包括7至10場颶風。其中3至5場可能是3級或更高級別的主要颶風,風速每小時110英里以上。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04/us/climate-chang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森哥釣大砲管技巧釣組全教學,不藏私的談話全說出來釣砲管的秘密...保證收獲滿滿,今年夏天拉大砲全靠他了.... 頭足類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目前全世界現生的頭足類約有47科139屬,共約700種,為日常食用的重要海產~烏賊、鎖管、魷魚及章魚等一直是國人主要的食用海產,也是極為重要的漁業資源,臺灣的漁...
「砲炮差異」的推薦目錄: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養鴿 180Y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阿兜仔不教美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提問] 小白提問: 自走砲跟戰車究竟差異是?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嘴砲?嘴炮?嘴泡?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寫法呢?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你知道砲跟炮的差別嗎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陸軍六軍團自走砲重砲射擊Self-Propelled Howitzer M109 ...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提問] 小白提問: 自走砲跟戰車究竟差異是?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砲友/男女朋友的差別?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砲炮差異 在 [討論] [提問] 鏈砲機砲快砲到底這樣稱呼差在 的評價
砲炮差異 在 養鴿 180Y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嗨,我是養鴿,這是 20210722 改版懶人包及見解,我只講我覺得需要知道的地方。
【戰場改動】
1. 中路兵線前 5 分鐘的血量削減了 20%。
● 前面洗完中兵後跑線支援的時間提升,變相 BUFF 拉茲、圖倫等等支援能力比較強的角色。
特別要注意開局那波,實測改版後的克里希只要兩個一技能就可以洗完第一波兵,走進敵方藍區的時間為 34 秒,也就是說現在開局速清中兵搞野區可能會成為這個版本的強勢開局套路。
2. 防禦塔威力提升
防禦塔
成長攻擊力上限:150% → 125%(指的是防禦塔的基礎屬性的攻擊力,而非連續攻擊同一英雄的傷害疊加上限)
外塔與中塔
基礎攻擊力:470 → 510
高地塔
基礎攻擊力:630 → 700
● 塔前期傷害變高,後期下降
封塔覺得:好 DER 我知道了
3. 史詩級野怪金幣收益降低
凱撒
金幣獎勵:70 → 50
深淵魔龍
金幣獎勵:140 → 100
● 可能很多玩家在抱怨逆風沒遊戲體驗,所以 G社 隨便砍了一刀不痛不癢的地方。
【魔紋改動】
1. 煉金
層數時間:15秒 → 20秒
單次收益:25金幣 → 20金幣
收益上限:1200金幣 → 900金幣
● 不能單看 1,200 -> 900
更要看的是 每分鐘 100 -> 60
上個版本大概在 8~10 分時最能感受到煉金的效益
那個時間點通常會幫你多斂個 700~1,000 半件裝的錢
現在大概只有 420 ~ 600 有點無感
估計剩下 堇/勇/愛麗絲這種真的滿適合煉金的角色可以用
其他射手多考慮其他魔紋吧
伊格什麼的手長法師也是回去用萬鈞聖雷
愛情來的太突然 開心不到一個月的大煉金時代
【裝備改動】
1. 聖騎士戰靴、德魯伊戰甲、仙靈吊墜
a.聖騎士戰靴
屬性調整
魔法防禦:110 → 90
b.德魯伊戰甲
屬性調整
魔法防禦:240 → 200
c.仙靈吊墜
屬性調整:360魔法防禦 +1000最大生命 +10%冷卻縮減 → 200魔法防禦 +1000最大生命 +10%冷卻縮減
舊版效果:
唯一被動-仙靈:每18秒獲得一個吸收(300+英雄等級*50)點魔法傷害的護盾
新版效果:
唯一被動-調和:獲得8~112點魔法防禦(隨等級成長)
唯一被動-仙靈:脫戰時獲得一個吸收(400+英雄等級*60)點魔法傷害的護盾
● 魔防裝大砍 法師地位大幅上升
仙靈前期削弱 後期差異不大
護盾值變厚 + 脫戰就能有護盾
變相削弱哥德爾、莉莉安這種 POKE 角
沒事就先脫個戰拿護盾
這些改動不會影響整個出裝結構
原本什麼狀況該出什麼一樣要出
雖然禦魔斬魔防有 180 但估計還是洗洗睡
射手要防法刺的話還是建議補仙靈
4. 岩盾
合成途徑:生命項鍊+鐵甲+勇士護腕 → 生命項鍊+鐵甲+鐵甲
屬性調整:180魔法防禦 +180物理防禦 +1200最大生命 → 240物理防禦 +1200最大生命
舊版效果:
啟動後自身輸出降低70%,獲得一個(生命上限*20%+已損失血量*30%)的護盾,持續3秒。冷卻時間60秒。
新版效果:
啟動後自身輸出降低70%,獲得一個(生命上限*30%+已損失血量*10%)的護盾,持續3秒。冷卻時間60秒。
● 魔防整個被移除
50% 血量時開護盾的護盾值跟改版前是相等的
50% 以上開護盾的護盾值 > 改版前
50% 以下開護盾的護盾值 < 改版前
改版前岩盾通常都會壓到 20% 左右的血量才開
在 20% 血量時開護盾的護盾值 是改版前的 86% 左右
10,000 血 20% 開護盾 4,400 -> 3,800
20,000 血 20% 開護盾 8,800 -> 7,600
平均 13,000 血量的戰士
血量 20% 開護盾 5,720 -> 4,940
血越高的角色對此次削弱會越有感
半坦戰士就把他當做少了個 700~800 護盾值
全坦坦克就把他當做少了個 900~1,200 的護盾值
雖然被砍 但功能仍然不錯
會出的角色 一樣要出
5. 雷電戟
價格調整:1780 → 1900
屬性調整:40%攻速 +15%暴擊率 +5%跑速 → 35%攻速 +15%暴擊率 +5%跑速
舊版效果:
普攻有30%機率施放連鎖閃電,造成(135+20%物理加成)魔法傷害(傷害可暴擊,0.30秒冷卻時間)
新版效果:
普攻有30%機率施放連鎖閃電,造成(135+25%物理加成)魔法傷害(傷害可暴擊,0.35秒冷卻時間)
● 小小改動 不足以影響出裝結構
前陣子巴哈上面的 愛上蘿莉的Roziv 有整理出上個版本電刀的詳細數據以及適用電刀的角色
拉維爾 摩恩 靈靈 希露卡 索文 史蘭茲 菲尼克 凡恩 一樣第一件大裝帶電刀
亥犽 NO 電刀
卡芬妮 NO 電刀
勇 鞋子 龍骨 聖劍 電刀 天叢 王者 最後把電刀或鞋子賣掉換復活甲
【英雄改動】
1. 埃羅
被動
基礎普攻距離:3m → 2.5m
強化普攻距離:4m → 3.5m
強化普攻的保留時間:10秒 → 5秒
強化普攻傷害:1.4 物理攻擊 → 1.5 物理攻擊
減少二技能冷卻:1秒冷卻 → 10%冷卻
一技能
控制效果:定身0.5秒 → 30%減速,持續2秒
二技能
技能傷害:200/240/280/320/360/400(+1.8 物理攻擊)→ 200/260/320/380/440/500(+1.8 物理攻擊)
冷卻時間:12/11.2/10.4/9.6/8.8/8 秒 → 11秒
強化普攻:施放獲得強化 → 命中獲得強化
● 一技能定身變緩速
二技能冷卻提高 冷卻縮減方式被NERF 所以砍的頻率會下降
二技能放空不會有強化普攻
整體而言算小削弱 沒有那麼嚴重
但是法師這個版本地位上升
有望直接撞掉埃羅的神壇
2. 颯枷
大絕
新增機制:騰飛期間自身移動速度降低30%
騰空傷害:120/150/180(+0.15 魔法攻擊)→ 140/170/200(+0.18 魔法攻擊)
● 雖然傷害提升了一點但敵人會比較容易跑出颯枷的大絕範圍
整體而言算是削弱
但影響不會太大
手感問題要自己改善
3. 星葵
被動
強化普攻額外傷害:150(每升一級+5)( +0.6 額外物理攻擊)→ 120(每升一級+10)(+0.5 額外物理攻擊)
一技能
對野怪傷害加成:30% → 40%
飛行中使用獲得護盾:15% 最大生命值 → 10% 最大生命值
大絕
冷卻時間:40/34/28 秒 → 50/45/40 秒
● 護盾下降
前期傷害下降
大絕冷卻時間提高不少
砍得有點大 強度需要測試看看 最高 T1 有可能跌到 T2
4. 瑞克
一技能
強化普攻傷害:1.3 物理攻擊 → 1.5 物理攻擊
新增機制:河道形態新增3%~8%目標已損生命值的物理傷害
冷卻時間:9/8.8/8.6/8.4/8.2/8 秒 → 8秒
二技能
新增機制:草叢形態自身不減速
草叢形態傷害:250/300/350/400/450/500(+1.5 物理傷害)→ 300/360/420/480/540/600(+1.5 物理傷害)
● 二技能草叢型態不會掰咖 水跟陸地一樣會掰咖
一二技能傷害提高
河道型態的一技能還有個斬殺效果
看這改動 我大瑞克要回來主宰戰場了
如果這是大法師時代 瑞克價值就會很高
5. 愛里
被動
真實傷害:1.36 物理攻擊(每級+1%) → 1.35 物理攻擊
● 1.5AD的真傷 -> 1.35AD的真傷
這刀直接砍中愛里的要害
需要測試看看有沒有變冷凍愛里
6. 牛魔王
二技能
技能傷害:1.0物理攻擊(+5%最大生命值 )→ 1.0物理攻擊(+8%最大生命值)
傷害類型:物理傷害 → 魔法傷害
● 二技能傷害提高
補充一點小知識
對坦克來說 魔法傷害 會比 物理傷害 來的更有效益
因為
所有角色基礎的 物防 高於 魔防
一般而言 魔防 會堆疊的比 物防 少
小兵 0 魔防 200 物防
砲車 100 魔防 200 物防
意思意思補一點傷害,但在主流輔助裡面仍然偏弱,太笨重。
7. 克里希
一技能
技能傷害:500/575/650/725/800/875(+0.75 魔法攻擊)→ 525/605/685/765/845/925(+0.8 魔法攻擊)
大絕
技能傷害:275/350/425(+0.65 魔法攻擊)→ 300/380/460(+0.7 魔法攻擊)
● 估計從偏弱的 T2 到 T1,我大克里希回來了。
8. 娜塔亞
大絕
機制調整:移除了解除控制的效果
護盾:500/750/1000(+0.75魔法攻擊)→ 850/1275/1700(+1.0魔法攻擊)
● 真真正正的炮台法師
護盾值是真的滿高的
一言不合就開大絕拿護盾
有個地方要提醒一下
文字上所說的移除 解除控制 效果
是類似大象的解控
被控到也可以開的概念
也就是說 現在被控到雖然不能開大絕
但是 開了之後的 霸體 一樣還會存在
在後期滿裝大絕可以拿個 3,000 ~ 3,400 左右的護盾值
後期有時候逃跑可以開大絕秒關 拿 3.5 秒的霸體跟 3,000 護盾
9. 卡莉
被動
新增機制:普攻對防禦塔的傷害減半
一技能
新增機制:可移動中施法
減速時長:2秒 → 1秒
二技能
護盾:250(+0.35魔法攻擊)→ 350(+0.65魔法攻擊)
開啟護盾的跑速:30%,持續1秒 → 75/95/115/135/155/175 跑速,持續3秒不斷衰減
被動跑速:2/3/4/5/6/7% → 15/20/25/30/35/40 跑速
機制調整:移除被動魔法攻擊、護盾期間魔法攻擊和跑速加成
大絕
傷害次數:55次 → 90次
單次傷害:80/100/120(+0.08魔法攻擊)→ 64/80/96(+0.07魔法攻擊)
● 可以邊走邊放一技能喇
像愛麗絲 丟一技能丟大絕那樣 不會停頓一下再丟
這在手感上會差很多!
二技能雖說砍了 AP 跟護盾期間的 AP 還有跑速加成
但護盾值提升
開啟瞬間的跑速也提升
用一點傷害換取不少生存能力
大絕傷害也變高
最重要的還是可以邊走邊放一技能!
一技能沒有施法僵直的卡莉很值得遊玩
估計平常 T1
對面有強力刺客 T2
對面沒強力刺客 接近 T0
這版卡莉冰杖一定要出
10. 愛麗絲
基礎屬性
基礎跑速:360 → 350
被動
加速時長:1秒 → 2秒
一技能
冷卻時間:9/8.4/7.8/7.2/6.6/6 秒 → 8/7.6/7.2/6.8/6.4/6 秒
二技能
護盾:200/240/280/320/360/400(+0.6 魔法攻擊)→ 300/360/420/480/540/600(+0.8 魔法攻擊)
護盾時長:5秒 → 3秒
跑速提升:30% → 20%(每100魔法攻擊+3%)
冷卻時間:11/10.4/9.8/9.2/8.6/8 秒 → 12/11.4/10.8/10.2/9.6/9 秒
大絕
新增機制:擊中直接造成 400/600/800(+0.8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1秒沉默期間附帶60%減速
持續減速:25/30/35% → 20%
冷卻時間:30秒 → 40/35/30 秒
● 愛麗絲這樣看起來有點強
最主要的是 二技能護盾值提升
以及 大絕開啟瞬間的傷害、1秒沉默、60%緩速
建議備戰
金身 精靈 英勇
魔紋的話 煉金 / 惡魔覺醒 擇一
輔助寶石 冷卻鞋 土之寶石(魔眼) 魔力手鐲 冰杖 拘魂 微笑 皇冠
改水之寶石的話 就是自身血量變少 會有點容易死
但是後期護盾值多 1,356 -> 1,464
然後一技能跟大絕開啟瞬間的傷害都多大概 100
就這些數據而言 我是比較建議土之寶石
因為裝備沒出什麼坦度的裝
所以沒事不要扛到太多的傷害
拉打至上 探視野靠隊友或輔助裝
11. 盧蜜亞
被動
二技能印記:施放獲得1層 → 施放獲得1層,擊中英雄額外獲得1層
大招印記:施放獲得1層 → 施放不獲得印記
強化一技能倒數:3秒 → 5秒
強化一技能傷害:1.8倍 → 2倍
一技能
飛行速度:10 m/s → 12.5m/s
射程:8.5m → 9m
魔法傷害:350/390/430/470/510/550(+0.4魔法攻擊)→ 325/360/395/430/465/500(+0.375魔法攻擊)
二技能
半徑:5m → 6m
冷卻時間:10/9.5/9/8.5/8/7.5 秒 → 12/11.2/10.4/9.6/8.8/8 秒
加速效果:50% → 30/34/38/42/46/50 %
減速效果:1.5秒 → 2秒
大絕
冷卻時間:70/60/50 秒 → 80/70/60 秒
● 以下為 S1 基本上只玩盧蜜亞玩到現在 的男人的心得
「盧蜜亞玩法改了,但簡單來說就是改強很多,雖然明顯因1,2技改強,大技削弱作為一點平衡,角色變得更依靠1,2技來打傷害,也變得沒 有1(1)32(1),最基本3連技的流暢打法(除非2技能打中),變了會更多靠近用2技來直接刷1技被動,這樣相對變了生存機會跟反打機會提升,而且不依靠大技也有高額傷害,1技強化,2技刷中再1技強化就有了1(1)2(1)這一套高傷打法,這是因為2技命中就能再直接一技強化,簡單來說,玩法改了,接技方法也要再熟習好了,但整體來說一定是buff了,2技改動盧蜜亞變了更能打中遠距離的法師,而且整體傷害跟控場時間也會有所提升,亦有可能有人會因2技改動嘗試把盧蜜亞放在輔助位置改玩法坦緩來一直作軟硬控場counter某些陣容,這些等改版後就應該更清楚了,全服整體勝率我猜改版後有機會提升到第一位。」
● 白話文就是 BUFF
大絕雖然現在沒有層數
但是現在二技能命中敵人可以得到兩層
意思就是 沒有層數的情況下
二技能打到人 就可以直接丟強化一技能
微削弱大絕 但大幅增強一二技能
在某些陣容下 盧蜜雅出坦打輔助是可行的
我也認為盧這版有勝率登頂的可能性
12. 綺蘿
大絕
機制調整:移除普攻格擋
加速比例:30% → 40%
● 沒有普攻格檔 死了 掰掰 什麼弱智改動。
13. 索文
一技能
紫色魔彈:目標最大生命2/3/4%的魔法傷害,每125點額外物理攻擊增加1/1.5/2% → 目標最大生命2/3/4%的魔法傷害,每100點額外物理攻擊增加0.5/0.75/1%
二技能
紫色魔彈:目標最大生命2/3/4%的魔法傷害,每125點額外物理攻擊增加1/1.5/2% → 目標最大生命2/3/4%的魔法傷害,每100點額外物理攻擊增加0.5/0.75/1%
● 在 500 額外 AD 時 一顆紫色子彈的 最大生命傷害%數 6% -> 4.5%
就是小小砍而已 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嚴重
帶一顆紫色子彈打 15,000 血的坦克
就每下少個 100 法傷 (有計算防禦
或二技能少個 225 的真傷而已
還行喇
14. 弗洛倫
被動
機制調整:移除突刺後的 10% 短暫增傷
一技能
能量消耗:0 → 50
踩花恢復能量:100 → 50
二技能
能量消耗:100 → 50
大絕
機制調整:非決鬥目標控制免疫且減傷60% → 對所有目標皆免疫控制
決鬥目標效果:物防降低15/20/25% → 受到傷害提升10/15/20%
持續時間:5秒 → 3秒,每踩一朵花+1秒
● 本版本第二個弱智改動
你說你砍其他地方就算了
把大絕減傷整個移除
這不叫下修 這叫乙武洋匡
不用滑了 謝謝
其他什麼沒有能量不能丟一技能我已經不想討論
弗洛倫已死 會比綺蘿還慘
有望超越若伊成為勝率最低的角色
15. 哥德爾
二技能
魔法攻擊:400/500/600/700/800/900(+1.2 魔法攻擊)→ 450/560/670/780/890/1000(+1.0 魔法攻擊)
大絕
單段眩暈時長:0.6秒 → 0.56秒
● 小砍,依舊可以使用,大法師時代還是有變相加強哥德爾,所以等同於沒啥砍。
【BUG修復】
1. 修復 龍馬 奧特曼隱身
2. 修復 閃電俠大絕 跟 蘿兒二技能 不可選中時還會被防禦塔鎖定的問題
3. 修復 蘿兒 二技能 進入不可選中狀態 還會被敵方控制的問題
3. 修復 馬洛斯 一技能冷卻返還到大絕的問題
#養鴿 #傳說對決 #改版懶人包
#20210722改版懶人包
#大煉金時代結束
#大法師時代來臨
#開局中路吃完兵野區開幹
#弗洛倫加綺蘿已死有事寄刀片
#愛麗絲可以用
#瑞克里希回歸戰場
#卡莉可以邊走邊丟一技能
#預測盧蜜雅有望封神
砲炮差異 在 小胖子的陽春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述DCARD上的一篇文章, 詳細的整理這段時間的新聞, 寫出為什麼台灣防疫會走到今天, 而最讓我噁心的, 是政客們與他們的臉書粉專側翼還在拼命的洗地, 拼命的打擊撐到現在的雙北, 拼命的洗蔡媓名聲, 我不是任何粉, 但我真的對指揮中心陳時中, 蘇貞昌, 蔡英文 的政客嘴臉感到噁心
===============
自去年初covid-19以來我就非常關注疫情的各種消息,打算寫寫這一年多下來對民進黨防疫的觀察,以及台灣到底是如何從防疫模範生走向如今的遍地烽火。
先從去年二月初開始吧,當時指揮中心做的最好的,就是果斷下令邊境管制(2月6日),並且做好入境檢疫、居家隔離,以及細緻的疫調,這些都是當年SARS爆發之後所制定的措施與經驗。
而雖然外國慢了幾天也有做這些措施(澳洲甚至2月1日就做邊境管制),卻仍難以阻擋疫情,因為台灣還有做到一點最重要的,也就是「台灣人民乖乖戴口罩」這件事。過去SARS累積的老本加上台灣人民百姓展現的國民素質,讓台灣成功成為防疫模範生。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6070128.aspx
https://www.twreporter.org/a/2019-ncov-epidemic
我認為有台灣人民的素質,加上政府持續做好他的本分,並且對疫情爆發做好提前準備,不需要有什麼令人驚豔的政策,照理就能持續把疫情防堵在台灣之外,而在今年諾富特爆發前也的確是這樣。
然而,執政渙散、政治力介入、鬆懈而不足的事前準備,導致了疫情的全面爆發。
--------------------
「諾富特事件」
在諾富特事件之前,台灣已經維持了好一陣子每天1例2例甚至常常0例本土確診的狀況,而在諾富特案後,就開始有獅子王萬華大爆發、宜蘭群聚等案例。
當時全台唯一破口就是這群只需要居家檢疫3天的機師們,covid-19病毒潛伏期多數為5~6天,然而機師們3天後就可能會到處趴趴走。
以機師們的人脈,又是沒有航班的休假日,幾天時間就能接觸不少人,而獅子會成員顯然也是人脈廣大的一群人,有什麼交集也不意外。
這群無症狀感染者再進到社區幾天,最終就釀成了疫情大爆發。
後來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說了,獅子會前會長(萬華大爆發)和宜蘭群聚感染的基因定序與諾富特案相同,只是無法確定是誰傳誰,但很明顯當時病毒就是國外帶回來的英國變異株,因此這件事顯然就是台灣防疫崩潰的開口。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0/5454865
首先要提的是諾富特防疫旅館的管理。
二月就有民眾檢舉混住,但桃園市政府到四月都仍在公文往返未派員稽查,最後說自己並不知情諾富特一館有機師入住。事發後鄭文燦說諾富特要由中央進行檢討,而交通部卻說要由「地方政府負責督導」,互踢皮球。
我自己是認為,作為機師的防疫旅館是最重要的,因為當時唯一的可能傳染途徑就是國外,因此地方政府必須非常看重。
但顯然桃園市政府連出事後都還不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任何督導審查也就不意外了。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105100177.aspx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19318
再來是機師接種順位。
事發後柯文哲說「機師應排在接種第一順位」,陳時中回「有意見為何不早講?」。
這句話讓我確信陳時中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今天是決策者們在重大問題發生後檢討具體措施,「早講不早講」不是指揮官這時要說的,指揮官應該要做的是告訴人民這個措施到底「是對還是錯」。就像指揮中心遲至6月才公布的措施這樣。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010094.aspx
更別提指揮中心另一位成員李秉穎直接回「會被國際笑死。」,但隔天被打臉紐西蘭的第一順序接種對象就是邊境工作者與其同住人,包含海關、旅館人員、機組員,李秉穎改口「放在一起都算優先。」。
然而,柯文哲提這個建議不僅是參考了外國,也考量到台灣當下的狀況。
柯說「台灣過去一年多防疫戰略,用防疫旅館及居家檢疫做為防線,而這個防線有個破口,就是機組員位置會被擺在這條防疫前線的外面、而非在防線內。且目前機組人員的居家檢疫跟一般人不一樣,已成為漏洞,因此,機組員施打順序應該往前,趕快把漏洞補起來。」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5437681
順帶一提,如果不是機師公會發函建議,機師優先順位不僅不是第三,而是完全沒有排在優先順位。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2263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1972
在當初大家認為陳時中是神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只是一個情感轉移,大家把成功的喜悅化為對他的崇拜,但說到底,陳時中不像過去歷任的衛福部長是傳染病防治或公衛專業,而是牙醫專業,因此他的角色比較像是在記者會上負責宣布旁邊專家做好的決策傳聲筒。
至於為何陳時中能當上衛福部長,擷取一段他的維基:「2000年總統大選,時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顧問,號召200位牙醫加入民進黨。2011年底,隨著蔡英文首次參選總統,陳時中便以臺北醫學大學董事等身份,開始擔任起「蔡英文醫界後援會總幹事」,率領醫界在圓山飯店舉辦一場千人造勢晚會,獲蔡英文重視。」。
顯然也不是依著專業上位,比較像是民進黨酬庸安插的魁儡位置,從這點看,他會像今天這樣確實做黨的傳聲筒、擋箭牌也就不怎麼意外了。(如果還有時中粉,希望你們能看完這篇)
接著就是3+11。
沒有醫療公衛背景的范雲為了做人情給機師公會,開會「強烈建議」指揮中心放寬至3+11,陳時中也就這麼允許了。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513inv001/
如果接種一事是馬後炮,那麼早在去年底柯文哲就對機師檢疫天數提出過建議,當時陳時中說這樣「對機組員心理平衡不好,且影響航空業。」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72797
結果是後來全面爆發後,航空業反而要大停飛檢疫。
https://heho.com.tw/archives/171139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10044.aspx
陳時中當時會這麼做,如果大家回想當時的狀況其實也就不會意外,當時陳時中在接受防疫質詢時會說一些「世界要跟上台灣的腳步」等自信的話,並且到處用自己人氣跑行程、演唱會,在記者會上也會開玩笑,說「今天都在玩」等等,我可以想見的是,沒有公衛專業的時中,看到連續的0確診,內心螺絲早就全面放鬆,覺得就這麼賣個人情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2z_lSZtbfk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20159
(引用吳斯懷質詢雖然只是就事論事但可以想見還是會被抹,所以我這裡先聲明:「64646464天滅中共64646464」)
但好死不死,這個鬆懈的心態就是讓台灣掉入地獄的開端。
--------------------
「超前部署」
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幾乎可以確信過去政府喊的超前部署(雖然從來沒說過到底部署什麼)真的沒什麼部署。
《報導者》指出:「5月14日爆出台北萬華社區群聚感染後,篩檢站不足、檢驗大塞車、社區隔離所設置不及等社區感染因應措施倉皇失控,8天內病毒外溢全台。
檢測不足,是許多國內外專家認為台灣在這一波失守關鍵因素,因為檢測是唯一可監測病毒在何處、以多快的速度移動的重要工具。」
若非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廣設快篩站,14日萬華爆發,15日中午北市就已經用第一天立刻設的4個快篩站檢測了575名民眾,隔天繼續加設快篩站,一直到23日拍板12行政區廣設快篩站,對疫情做第一時間的掌握,否則放任這波病毒蔓延,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黃珊珊在臉書上說是柯文哲堅持快篩與PCR並行,報導也指出當時北市府晨會是柯文哲提出快篩建議,與會者有人反對,但柯文哲堅持這樣把「篩出有症狀的hold起來,認為這樣最有效率」。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460122
看到這一段其實蠻驚訝的,我知道柯文哲本身是醫學大教授,但看到一個好政策是由首長本身堅持提出的還是覺得很酷(之前都覺得首長不要擋底下專業人員給的建議就好),蠻慶幸台北市長是醫療專業,但也更疑惑非專業的指揮官到底能否有效取捨政策?
(甚至副指揮官陳宗彥還是內政部次長,專業是都市計畫。)
細談快篩內幕,由於中央一年來都未把快篩這個重要防疫物資準備好,14日爆發當天北市的快篩試劑還是廠商捐贈的1萬劑,爆發當天下午柯文哲就要求成立快篩站,同時做快篩與PCR檢測兩項,所有費用由台北市政府負擔。
但是快篩當時並不是中央認同的方法、並非合格通報對象,一直到22號中央才認可快篩陽性通報。在那之前,快篩陽性連醫院也不能通報、無法收治。
北市做了八天的快篩,當時都還不是被中央承認的數字,而這八天北市就已經在專責防疫旅館(也是北市首創)收了快700位快篩陽性民眾,第一時間阻擋病毒傳播鏈。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478279
《報導者》的一篇重要報導中指出:「去年11月工研院建議應及早布建台灣快篩能量,以及討論庫存快篩物資怎麼統合整備,以備不時之需,讓國內廠商開發出來的產品有量產的誘因,扶植國內生技產業,避免真有社區感染時時再向國外採購恐無法應急。」
「但指揮中心當時以『邊境防堵效果好,加上防疫負擔沉重,沒有餘力做社區感染的模擬演練』等原因暫不予採用。」
(對比如今政府國產疫苗一事不斷強調自己多支持國內生技產業,真的有點諷刺)
我去查了快篩新聞,的確查到去年4月時中研院就有完成開發並技轉給多家廠商,但就沒有任何後續政府鼓勵量產採購與整備的新聞,彷彿被棄用。
「快篩業者向《報導者》無奈表示,去年4、5月間配合政府號召投入檢疫產品開發,後來完全沒採用,即使取得EUA都不願意使用,業者好像陷入一場騙局。」
儘管WHO早於去年2月就提出快篩的重要。去年流病專家陳建仁身為副總統時,受訪也提及「快篩是超前部署的一環」。
但事實上,截至疫情爆發,在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物資清單上,根本沒有「快篩試劑」這一項。
有官員對快篩業者提到,「直到5月中萬華爆發社區感染後,指揮中心才比較能聽不同聲音,包括快篩標準作業流程,每天上午的全國防疫會議上也不再強勢主導,願意多聽地方反映的意見。」
可以見得疫情爆發前的指揮中心是高傲的。
https://www.twreporter.org/a/shortage-fo-covid-19-rapid-test-kits
在萬華疫情爆發前,醫療單位沒有使用過快篩的經驗。
有官員透露,過去多次建議應該超前部署,至少先訂購一部分的快篩試劑驗證靈敏度,萬一真的發生社區感染可以用得上,但在指揮中心會議中亦未獲採納,當時台灣快篩試劑只有送給友邦做外交,從未在國內使用。
「台灣過去一年錯失的不僅是社區大規模篩檢演練的時機、也錯失國產快篩工具校正改良的時機。」
這也間接導致現今更多的偽陽加重了防疫旅館與醫療量能的壓力。
一直到今年5月23日,在柯文哲公開建議後,陳時中才表示,將慎重考慮開放快篩做為檢測工具。
https://www.nownews.com/news/5275205
由於快篩未列防疫物資項目中,所以各醫院也得自行編列經費採購,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說,在這波社區感染之前,各大醫院並沒有使用快篩。疫情爆發後也都是醫院自救,包含台大醫院,亦是臨時緊急去調貨。
--------------------
「自滿」
長庚病毒中心主任施信如提到,自己長期參與全球新興傳染病的防疫網,那是一個國際合作平台,國外研究者希望我們也能讓疾管署(CDC)或衛生官員加入一起討論。
當時她詢問指揮中心,獲得的回覆竟是:「是不是他們想問我們怎麼防疫成功?」
這讓施信如感到驚訝,顯示我們對自己邊境防堵過於自信。
「防疫是不斷的往前進,沒有誰永遠是對的,台灣應吸取國外寶貴經驗不斷滾動調整防疫策略。」
開頭提到英國《金融時報》那篇報導也指出,「台灣的首要錯誤就是過少的篩檢。過去一年多來,衛福部長陳時中堅持使用PCR,而不願使用快篩進行規模較大的檢測與研究,也沒有針對快篩劑的功效和數量進行研究。疫情爆發之後,不但快篩試劑短缺,各縣市也因為使用的快篩試劑不同,出現檢測準確度差異。而這些是在過去一年就能準備好的事情。」
https://www.nownews.com/news/5284722
而如今疫情爆發,檢驗跟著塞車,讓衛生當局無法及時判斷病毒傳播的方式、地點,以及速度,但這些資訊又是掌握疫情的重要關鍵。
5月19號,彭博社以「自滿讓 COVID 侵蝕了台灣唯一的防線」進行報導,報導大概提到五點:
一、3+11縮短機師檢疫期,二、疫苗不足,三、輕視篩檢,四、沒有針對高風險族群的資料庫與監測系統,五、自滿的心態。
而時代雜誌甚至報導台灣是「世界最會吹噓的covid-19防疫」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526/1991366.htm
長庚病毒研究主任施信如說,「要讓國產的快篩能有好的品質,有能力做PCR的單位應該同步進行快篩試劑的測試,但這方面確實長期不受政府重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資深學者 Gigi Gronvall 說「篩檢是防堵疫情最好的方式,雖然台灣一直說篩檢準確度不高,但『即使是快篩,正確率也很高、也能快速識別出感染者,那是應該部署和擴大規模的東西。』」
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1-05-17/taiwan-loses-covid-innocence-with-partying-pilots-and-a-lion-king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18/complacency-let-covid-break-down-taiwan-s-only-line-of-defense
https://heho.com.tw/archives/174032
回到5月14日,確診案例僅29例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聽取公衛學者的建議後,隨即在萬華設置四處快篩站,還特別給無證件的外籍移工「特赦令」,希望他們趕緊去快篩,試圖找出高風險族群的確診者,以防堵感染快速擴散。
此舉,果然揪出許多隱藏的感染者。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76833
台灣預防醫學理事長陳宜民5月19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這波疫情爆發之初,指揮中心並不願意在地方設置快篩站,是柯文哲堅持在萬華設置篩檢站,才順利驗出大量確診者。
這也適時驗證了當初公衛學者建議「高風險族群篩」的專業度。(記住,是高風險篩,而非全民篩與入境普篩)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652
總結下來,中央對篩檢物資和疫情爆發的演練缺乏準備、政策過於極端且自信,加上政治力的介入,導致了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死傷無數。
--------------------
「政客」
從中央建置的「傳染病通報系統」流程繁雜,間接導致了之後的「校正回歸」,並且沒有先告知尚有許多待檢出人數,而直接蹦出一個校正回歸,就可以看出一年多來中央沒為疫情爆發做過太多超前部署。
這邊不得不再提到一件事,當時陳時中在發布完校正回歸的記者會結束後「主動致電」守候在疾管署的記者,表示確診案例是因「地方往上報的時候塞車」,接著傳出陳時中對蘇貞昌說「不能怪罪地方政府」的消息,配合側翼洗一波「雙北出事、時中緩頰」。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522/NXNJCKKTWBHMBA7AXBRKWBNBLY/
事實上,醫院收案上報是直接上報給中央系統,病毒從篩檢就是將檢體送至中央指定實驗室,然後是疾管署研判。地方衛生局根本不會比中央先知道確診與否,也就沒有地方政府慢報的問題。
這邊時中再一次展現笑面虎的政客樣。
接下來的事情,時中就真的噁到我了。
5月28號黨團協商,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追問陳時中,拍版3+11的那場會議,究竟是誰主持的?陳時中強調「我不是要推卸責任啦,但當天會議不是我主持。」「應該是副指揮官(陳宗彥)」
至於有沒有專家參與?陳時中說,「這會議不是我主持的,所以我不清楚。」
此話一出,大家發現副指揮官是內政部次長,專業是都市計畫,完全沒有醫療專業卻主持重要防疫決策會議。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1993397
當天,遭到平面媒體踢爆陳宗彥並未參與會議,隔天陳時中改口,「在那時候說成是陳宗彥副指揮官主持會議,那事實上我回來查了以後,陳副指揮官是沒有參加那場會議。」
「那天他剛好有事,所有的這些相關在指揮中心的政策,都是由我來負。」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518752
看到陳時中的回答,我深深認為台灣會走到今天,過度造神就是一大原因。
民進黨透過把陳時中捧成神,出事了反正陳時中能坦砲火,有這麼高的支持度和側翼護航,陳時中會敢這樣也就不意外了。
換作是柯文哲,以民進黨的操作,還不被說成過失殺人兇手從此不得翻身?
我就很想問陳時中,居於這麼重要的位置,卻對自己拍板了什麼政策都不清楚的人,到底要怎麼負責?逝去的生命、破碎的家庭又要如何負責?
也因為造神,民眾黨立委要求會議記錄,陳時中也能大言不慚說沒有紀錄。
如此重要的決策,詳細開會討論過程、與會官員及相關發言內容,都沒作成會議紀錄。
理由是「我每天會議這麼多,沒有辦法每一樣做。」
https://www.storm.mg/article/3718074
如果是柯文哲,這肯定就是「黑箱作業」吧。
--------------------
「防疫政策」
最後提一個這波防疫中數一數二重要的政策-「防疫旅館」的起源,最早參考國外提出這個構想並開記者會倡議的是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最先實施的是台北市政府,當時不僅偏綠網路與傳統媒體、民進黨側翼粉專,還有民進黨被罷免議員王浩宇,甚至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在政論節目上攻擊防疫旅館。
https://www.ftvnews.com.tw/news/detail/2020225U12M1
https://www.ptt.cc/bbs/joke/M.1583152983.A.E76.html
到後來防疫旅館成為這波疫情下避免台灣醫療全面崩潰的最大支柱。
北市不僅第一個實行防疫旅館,還早早編列了90頁的防疫旅館SOP手冊供其他縣市參考。
在觀傳局長劉奕霆等人到處奔相尋找、說服旅館業者的努力下,北市防疫旅館數量一直遙遙領先各縣市。
在疫情爆發前,大家總說民進黨防疫好,但防疫的具體措施,卻幾乎都是北市府率先提出與建議。
從
防疫旅館
安心檢疫所
防疫計程車隊
千人防疫就業方案
居家隔離或檢疫者補助
醫護警消加油棧
到
疫情爆發後的率先廣設快篩站
徵召退休醫護支援防疫旅館
提早宣布停課
呼籲中央放寬確診者解隔離流程
呼籲中央病房改容納兩人一室
全部都是北市府率先提出,其中許多政策中央和其他縣市也都有跟進,並且都是現在疫情爆發後相當重要的政策。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00229003068-260407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3-24/380437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03290189.aspx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86235427.A.37C.html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2003130303.aspx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470207
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484405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517136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8167
這波疫情,民進黨支持者分裂的的思維總認為:「疫情爆發前一年是中央守住,爆發後都是地方的鍋」。
甚至說台北市確診數多,所以是柯文哲的錯。
我也只能嘆口氣。
在民進黨用側翼粉專與網軍臉書治國的時代,「造神」、用片面數據「大內宣」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分辨。
整理這麼多也只是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一個利益結構龐大,到處都要安插酬庸(華航高層一堆民進黨人),並且時不時用政治力介入專業決策的政黨(完美複製當年的國民黨),真的有很多值得監督的地方,也真的需要人民用力監督。
我所說不僅僅是防疫,而是方方面面。
台灣人真的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
之後可能會再打一篇關於台灣一路以來的疫苗決策,是出了哪些問題導致台灣現如今到貨的人均疫苗數只贏過一些第三世界國家。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084055
對很快以特定讚數衝上熱門的留言回覆在 B35
後續回覆還有 B455
(歡迎分享文章到各個社群平台)
--------------------
「關於破口」
看到最近石崇良說「萬華是破口」、苗博雅說「全國陪雙北坐牢」
然後還有一堆綠營側翼網軍、綠粉在護航3+11真的氣到==
今天政府錯誤的政策害你無法過上正常生活、害你的同胞死傷無數,然後還可以不站在監督的立場..
我曾經看過綠腦教授沈榮欽寫的一篇「柯文哲是台灣民主的災難」,現在看到民進黨用網軍、側翼寫手洗腦出一堆綠衛兵,深深覺得「民進黨才是台灣國家治理的災難」。
要護航3+11?
綠腦護航有個很一致的白癡論述,就是之前爆出一個違反自主健康管理的機師是在第11天去酒吧,所以不是3+11的鍋。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055008.aspx
奇怪,這則新聞明明除了一個入境第11天跑去酒吧的確診機師,還有一個入境第4天的確診空服員(機組員都是3+11)欸??
如果要說5+9、7+7擋不住第一位所以不關3+11的事,那剛好可以擋住第二位欸,啊怎麼故意只講新聞的一半?
然後這論述真的白癡。
確診的機組員又不是只有這兩位,而自主健康管理是「可外出,但避免群聚、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和聚餐等近距離活動」。
那位機師之所以被開罰,不是因為外出,而是去酒吧這種場所,但其他地方就不會被罰。
可外出可外出可外出,光這點就大大增加稽查開罰的難度。
除了這兩位,有多少位機師在5-7天的潛伏期結束前就開始接觸人?
然後,指揮中心說諾富特最多機師感染的那株,和萬華、宜蘭群聚是同一基因序,並且,連指揮中心羅一鈞醫師都說諾富特機師案、萬華案、宜蘭群聚案「有關聯」了,難道這個外國才有的英國變種株會是萬華人傳給諾富特機師的??
看指揮中心此圖可知,基因定序一樣,不只代表都是英國變種株,還代表了是「同一個傳遞鏈」,如果不是諾富特傳給萬華,那基因定序不會一樣。
(例如此圖下面別案的英國變種株基因定序就不一樣。)
--------------------
綠腦可不可以不要再有「出事甩給台北就天下太平了」的想法,好嗎?
萬華人、雙北人已經是在第一線承受桃園和中央犯錯的後果,並且柯文哲第一時間廣設快篩站這決策真的已經擋下了無法想像的可怕後果。
第一線焦頭爛額每天忙到不可開交,然後綠側翼還可以一直找機會桶刀台北、見縫插針,真的就是「邪惡」二字。
砲炮差異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森哥釣大砲管技巧釣組全教學,不藏私的談話全說出來釣砲管的秘密...保證收獲滿滿,今年夏天拉大砲全靠他了....
頭足類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目前全世界現生的頭足類約有47科139屬,共約700種,為日常食用的重要海產~烏賊、鎖管、魷魚及章魚等一直是國人主要的食用海產,也是極為重要的漁業資源,臺灣的漁民不僅在鄰近海域捕撈頭足類為食,更以遠洋漁船遠征南美洲的阿根廷及福克蘭群島海域捕捉魷魚,為臺灣的遠洋漁業貢獻良多。
頭足類主要有8種-
魷魚、烏賊、花枝、鎖管、軟絲仔、透抽、章魚、石居
今天我們的砲管是透抽嗎?
其實….台灣主要產量最多的兩種鎖管為劍尖槍魷(真鎖管,Uroteuthis edulis)、中國槍魷(台灣鎖管,Uroteuthis chinensis),兩者幼體時外貌十分相近,超過20公分以上成體的身型才有顯著差異存在。
鎖管的平均壽命都僅約一年不到,產完卵後便會筋疲力盡而亡。也因為壽命短暫,所以牠的成長速度十分驚人,若環境中的食物來源充足時,牠們只需短短七個月就可以茁壯成30公分的「透抽」(40公分以上的雄性個體,俗稱「炮管」)。所以一般大家俗稱的「小卷」,其實就是剛出生兩三個月內的鎖管
砲管(透抽)
基本上 是偏低泳層,因砲管來 大都是一群的,而且吃餌也不像軟絲那麼龜毛,可以用較重的蝦 , 或是影片介紹的遠投竿釣法,快速下沉 鎖定泳層 釣獲砲管,目前還不算大砲,雖已出現,但量還不大,我們會在去等它的.....
今天很高興跟森哥一起拍了這隻片,森哥完全不藏招,教學了許多知識跟技巧包括釣組,用蝦,連最近大咬的天龍蝦,泡泡蝦, yamashita的小尺寸蝦都一併告之,在此也跟大家來分享
團隊:69J團
我們的臉書(FB)社團:
台灣69J釣魚俱樂部(69J Fishing Club)
音樂:
Track: Weero & Mitte - Our Dive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qKqSBm07KZk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OurDiveYO
砲炮差異 在 阿兜仔不教美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Facebook➪ https://pse.is/BAPYU
👉 InstaGram ➪ http://pics.ee/1IhQ
👉 幫我打字幕 ➪
【簡介description】
約砲,惡劇,約炮,男人幫,薔薔,討論
砲炮差異 在 真電玩宅速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八岐零============
繼上次報導台日版差異後,有熱心的讀者指出報導中的不
足和錯誤,為此電玩宅速配小組特別火速製作了追加報導
。
首先,台版八岐零還沒有開放........沒錯,上次的報導
小編寫錯了,請大家原諒我們吧。此次將報導將補充五個
日版有的更新
========PV==========
1) 好友功能提升
單刷時都找不到合適的好友嗎?沒關係,日版有開放「自體
好友」功能,每三小時可以選用一個自己的珠來使用,讓
你單刷不用再為了找不到正適角而一直刪好友啦。
另外,也不用再一直吧強角放在第一隊的第一個角色啦,
可以指定給好友使用的角色。
========光刀、暗刀、白牙、極運獎勵圖===========
2) 極運獎勵系統
有人說「彈珠極運才開始」沒錯。
如果沒有極運角色,那彈珠的精髓可就沒玩到啦,早期開
個極運角去野團幫打,可以說是像神一樣被崇拜阿。而日
版開放的極運獎勵系統,會依你累計的極運角色數量,給
予不同的獎勵。以下就說明幾個特別的獎勵。
一隻極運,送十個寶珠。五隻極運送光刀村雨乙隻、九隻
極運送暗刀村正。其它還有極低的機率可以一進場就有SS
、極低的機率免寶珠接關。三十隻極運則是會送反重掃雷
的超強角「白牙」,以累計打了過萬場的小編來說,這個
白牙可是只有遇過一次,沒打贏過的夢幻神珠阿。不開極
運獎勵還真不知何年何月可以拿到。
另外,在6.0版後,追加了五十五隻極運角色以上的獎勵。
包含自體好友使用時間縮短、六十支極運角色在地圖過關
時,補血量會由50%變成55%。六十五支極運有機會回主畫
面時體力補全滿,而目前開放到九十五隻極運角色,可以
在過地圖後補血量變成60%。
3) 幸運技系統
這也算是運氣系統的強化,會依彈珠本身的幸運度提升發
動機率,而發動時目前有四種強化效果,包含:會出現增
加損傷的クリティカル,爆擊。防御型被打時損傷只會1血
的シールド,盾。最後二個則是輔助路徑的ガイド,引導
。及提升友情傷害的友情コンボクリティカル。
不過,即使是極運角色,出現幸運技也不是99%的機率,但
的確會讓極運角色更來的強,算是玩家很期待的功能。
============精靈王影片+白雪、櫻木影片===========
4) 素值更新
機率性的抽蛋可以說是怪物彈珠的一大重點,不過花了很
多珠最後只有留者當倉管。日版可是在今年年初有了新一
波的BUFF強化,包含進化白雪血量增加、精靈王的新SS炮
台、櫻木莉莉反傳送飛行,一口氣強化了約四十個彈珠的
強度,而且不只是抽蛋角,降臨角也都一同強化,進化阿
斯塔羅特改為炮擊型。牛魔王、貝西摩斯、梅多莎等也都
有強化攻擊力或是殺手進化等提升,算是對舊玩家、舊角
色的一大福音。
=========洛基、木機龍=============
5) 五星專用關卡和洛基獸神化
日版在本月初還實裝了一個拖台錢系統,也就是五星專用
關卡,只能使用五星以下的角色攻略,目前推出的第一支
降臨是可進化為六星的「木機龍」,能力本身不差,不過
SS是屬於輔助用的四回合轉貫通。想疊極運的,可能要打
更多場囉。
而在復仇者中人氣極高的洛基,這次在怪物彈珠中也成了
最新一波獸神化名單,砲擊鎖定雷射EL加上現在最熱門的
掃雷能力,可以說是移動炮台的新霸主。
至於其它小型更動,像是金額超過999999999時,會多一個
「+」號在右邊。神化素材預約功能、素材顏色辨視或是日
版超複雜的招待系統。這些對遊戲玩法沒有很大關係的,
就不另外佔篇幅說明啦。
=========媽祖
最後補充一點,台版專屬角媽祖也公開了神化的資料,能
力上是不用聚能的反重+掃雷,同時友情也是超多貫通引導
彈,以目前的技能來看,也是相當可以期待的角色,算是
幫台版爭回了一些面子吧。當然在節目的最後,我們還是
要幫廣大的玩家出聲,希望台版的怪物彈珠能快快更上日
版改版的速度。喜歡我們的朋友也請記得訂閱我們粉絲團
或是頻道,我們下次見囉。
(C)XFLAG
「電玩宅速配」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vgamexpress
「美女愛玩Game」節目:http://bit.ly/1Qwt7S3
休閒平台:http://myfun.gamedb.com.tw
遊戲庫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Gamedbfans
砲炮差異 在 嘴砲?嘴炮?嘴泡?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寫法呢?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1. 原意為攻擊之行為,如打仗、打人等。 2. 以會意文字來看,打為手與丁兩字的合體, 意為用手部扣住丁字部位的物品,並且產生擊發的動作, 後來衍伸為不需手部參與,亦可 ... ... <看更多>
砲炮差異 在 #你知道砲跟炮的差別嗎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砲跟炮的差別嗎. People are posting about this. #你知道砲跟炮的差別嗎. 深液食醣. · October 31, 2018 ·. 深液語錄:. 我出去吃飯,一定都吃完不打包的. ... <看更多>
砲炮差異 在 [提問] 小白提問: 自走砲跟戰車究竟差異是? -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兩者都是 武器系統+底盤部分+裝甲系統
外觀上我覺得也勉強算是類似
但是我一直疑惑兩者之間究竟差異是什麼?
我自己是以為是
戰車(坦克)接敵能力大,能正面面對敵人
算是短兵相接的類型
自走砲雖然有裝甲,但是正面接敵的能力似乎比較弱
優點就是射程相對更大(拋射武器)
類似冷兵器時代的弩砲機VS投石機的差別....嗎
還是說有更嚴謹的定義來分類這兩者呢?
--
穿越重生成為異界大家族的少爺,家庭和睦美好,父母實力高強為一方大能,家裡沒有
兄弟爭奪家產,有一個可愛的妹妹,簡直就是完美開局。直到有一天發現,妹妹有個婚
約者在自己穿越過來之前被退婚了。這個婚約者曾經是個天才,現在天賦全無家族落敗
,留下一句莫欺少年窮就浪跡天涯了。同時家裡有個家奴生下來痴痴呆呆,直到自己穿
越前一個月突然聰明了,後來得罪了管家被趕出去。還有隔壁一戶人家的少爺,被穿越
之前的自己打成了植物人,聽說前幾天醒來換了個人一樣。總感覺自己家攤上大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129.136.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83006951.A.503.html
我看解放軍相關新聞或是文章的時候
他們不管是官方的宣傳或是民間的印象
似乎就是"解放軍的火炮(迫砲/土炮)與榴彈(包括手榴彈)技術引領世界潮流"
並且似乎為此而驕傲
有些文章每次提的時候都還要"想當年"一下
就是抗日時期(二戰)跟解放戰爭(國共內戰)的時候
靠著這些技術等級低劣落後的火砲虐日軍多爽快布拉布拉
外國的軍隊看到這麼落後的武器這麼厲害有多驚訝布拉布拉
甚至有說迫砲打得多準多準
有些土炮還號稱沒良心砲啥的....
我不太懂,也沒多做研究就是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厲害....
然後現在還能看到某些說什麼國外成本多高的火箭啥的弱爆了
解放軍的傳統砲彈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布拉布拉
恩....可能是真的吧....畢竟我是軍武小白
打仗就是看誰後勤強大XD
大概是被一堆二次元作品的砲口螺旋繪法誤導了XD
反而越講究機動性嗎?
※ 編輯: chungminchun (119.129.136.185), 12/30/2016 17:40:5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