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愚人節,但忽然很想上來跟你們講掏心掏肺的心裡話。
這個粉絲專頁是我2013創立的,那時候是我人生一個低潮期。可能已經很多人知道我是新聞系畢業的,也知道我出身媒體,但那時候真的是我人生最質疑自己會不會拿筆這件事情的時候。
我度過了一段很難堪又脆弱而掙扎的階段,雖然我從高中開始就是校刊社,經過了專業的四年新聞訓練、六年的雜誌媒體經驗,但我那時候完全無法相信自己會寫字、有寫稿的能力。
我曾經被當面罵:「實習生寫的都比你好」,也曾經含辛茹苦做好六頁報導,臨陣製作人那欄被抽掉名字,改為編輯部。
又或是單單一篇單頁兩行的前言,改寫三次都改不出個結論來。
我不知為何改稿怎麼改稿如何改稿,不知怎麼寫稿怎麼提企劃如何發想,甚至打開word就會很緊張腸躁症發作一直跑廁所。
我不知道自己能寫什麼、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畢竟我一直賴以為生的能力就是這個呀,忽然被抽掉的全盤否定,頓時真的是感到萬分沮喪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是後來經營了粉絲頁,有了你們鼓舞的力量。
是後來出了兩本書,銷售得很是漂亮。
才讓我重拾對寫作的熱情和信心。
我寫這些出來,一來是很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我不知道這裡有多少人是我創刊(?)開始就一路點讚到現在的,不管是老朋友新朋友,我都非常感謝你們的支持,讓我走到現在。(這是什麼得獎感言嗎)
二來是想要鼓勵那些正在低潮中的人。
我低潮的時候,是靠著周遭人的點點善意,鋪成盈盈燭火點亮微光在漆黑不見五指的道路中行走,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他人走在漆黑中時的閃爍燭光。
我知道黑暗的時期談什麼相信自己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不要讓別人打擊你,我們一定要愛自己對於低潮的人來說真的是滿幹話的。
所以我想建議低潮的人,就去做「任何」你喜歡的事情吧。
不帶預設立場的、不帶做這個能幹嘛的、不帶與未來任何設想的,去做喜歡的事情,「並且分享」。
分享這兩個字要打上螢光筆,透過分享我們可以獲得助人的快樂、透過分享我們可以獲得自我的重新建立、透過分享我們可以讓一件快樂的事情放大十倍。
喜歡的事情有人贊同、有人一起參與、找到同好,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事情。
喜歡花就去種花,也許開一個粉絲頁分享花的成長。
喜歡畫畫就去畫畫,也許開一個粉絲頁分享作品。
喜歡美食就去品嚐,也許開一個部落格分享食記。
喜歡瞎拼,也許可以開一個粉絲頁分享你的瞎拼心得。
在愛的事情裡,我們沒有失望也沒有寂寞,只有愛。
我能理解低潮會帶來軟爛,但我們真的軟爛一陣子就好,要小心軟爛太久會讓人失去自信以及站起來的能力。
去做喜歡的事情,去做讓你開心的事情,開心的事情會安慰你,你也會從開心的事情裡獲得救贖。
對某件事物的愛與熱情,陪伴自己走過隆冬,我們總會再開出一朵花🌸。
「校刊社在幹嘛」的推薦目錄: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Leslie talks to animal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討論] 關於學校強迫買校刊這種事-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全國校刊社討論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人森總是充滿意外-校刊社主筆篇- 詩文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南湖高中校刊社18th 的評價
- 關於校刊社在幹嘛 在 《在長大以前》半線鮭魚祭專訪|彰化高中擎崗校刊社 - YouTube 的評價
校刊社在幹嘛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跨領域分享
#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
除了運動頻道之外,編編的電視最常停留在新聞台了。曾經有人問我,新聞台不都是一些業配、行車紀錄器跟爆X公社嗎?有什麼好看的?其實每一次打開打開電視,哪一些新聞不斷放送?哪一些新聞如曇花一現?哪一些值得我們留心留意?哪一些又能過目即忘?這些都是編編不斷思考的問題(不能好好看電視嗎)。
現在的電視新聞真的如此不值得一看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每一則曝光的新聞背後,其實都參雜了電視台高層、記者,以及新聞編輯的取捨與選擇。
編編特別邀請(?)到現任電視新聞編輯 #眼睛打雜人 與大家分享「電視新聞編輯到底在幹嘛」,除了新聞編輯的工作實務之外,也試著從編輯的角度去觀察媒體現象。
由於 #眼睛打雜人 不便以本尊曝光,以下就由編編轉錄文章:
#文章經眼睛打雜人授權
#發刊辭(?)
「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1)誰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我的職業好像有點神祕感,因為解釋起來很累,眾所周知,我習慣以「新聞後製」簡單帶過,但現實當然完全不簡單而且複雜的很。以前很菜,還可以模糊帶過,但現在仍不解釋清楚,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所以,以後可能會不定期出個「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的小短文,說明一下我到底在幹嘛。
念文科的人對編輯一詞一職一定不陌生,求學階段或多或少接觸過編校刊、編期刊等事務,不少人還把編輯出版一本書當成職業選項(好像包括我自己)。把原本散落的文字、圖像,整理成一個完整可供閱讀、觀賞的作品,讓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個整體的樣貌,好像就是編輯在做的事。
其實新聞編輯也差不多啦,but,凡事的關鍵都在這個but,平面出版的編輯要處理作者創作的文本,可是新聞編輯要處理的是新聞(廢話!)。這就涉及了到底什麼是新聞的問題,但這個深入探討起來可以無限延伸到倫理學、存有學各種哲學層次的東西啊啊啊,以後有空再討論。
不過,這個世界,每天當下發生的事情那麼多,到底哪些算是新聞?某件事之所以可以當成新聞,也就表示這件事值得被人(暫且不管哪些人,大眾或小眾)知道。換言之,新聞與閱聽眾是不能分割的,如果沒有閱聽眾,新聞做出來沒人看,那就喪失存在意義了。
因此,新聞編輯的工作,也就是「判斷」哪些事情值得被閱聽眾知道,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也就是決定哪些新聞報導要播出,哪些不播出。聽起來新聞編輯權力很大,沒錯就「概念」來說是滿大,因為編輯就是決定觀眾(讀者),會看到哪些新聞或不會看到哪些新聞的人。
但是記者辛苦地做出報導,編輯難道不應該都播出嗎?不不,暫且不論網路新聞等新興傳播模式,像是報紙、雜誌、電視這些如今都被視為傳統媒介的媒體,他們的篇幅都是「有限」的,平面媒體的有限在空間(張數、版面大小),電視的有限在時間。
一天就二十四小時,每小時就60分鐘,扣除廣告、片頭、片尾拉哩啦雜的東西,一小時能播出新聞的時間可能只有40-50分鐘而已,所以當然不是所有記者採訪的東西都能放進來。如果某個記者他做的報導沒有觀眾緣(收視率),也沒有議題性、深度、新鮮度、知性,什麼都沒有,那麼除非他故意賄賂編輯,要不然他的報導就等不到播出的時刻,最後只能蒼涼地進入片庫裡。
挑選什麼新聞來播,衡量的標準有很多,當然往往也不是一個編輯個人可以全盤決定,還跟公司的營運方針、觀眾屬性、長官好惡、某個時段的特殊包裝設計等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也可以換句話說,電視新聞編輯就得考量這麼多眉眉角角,在各種天秤的兩端間作出抉擇,編排出長則兩小時、短則十分鐘的新聞節目。
講了這麼多,好像只講了新聞編輯在幹嘛,還沒真的進入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其他的以後有空再說吧。
校刊社在幹嘛 在 【_天啊,拎杯的日本丈夫好靠北_】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中市立東山高中.校刊社訪問║使自己,獨一無二的勇氣】
咳咳,這是龍哥懷孕第二胎前的訪問了吧!哈哈哈(應該是吧(我記得那時候我是騎著摩托車去找小瘋子的)
話說,昨天龍哥一直睡不好。下午兩點,秘密開始睡午覺的時候,龍哥拜託沒有午覺習慣、醒著正在做報告的板桓幫我照顧一下髮髮,讓我可以也睡半個小時。板桓皺著眉頭說:「不要!好不容易秘密睡著了,我終於可以做自己的事。髮髮不是喝奶就會睡著嗎?妳親餵就好了嘛!」
龍哥聽了,很難過地哭了出來:「我只是想睡半個小時而已,我這幾天一直睡不好。晚上我都在畫設計圖、安排新家裝潢的事情,哪裡要裝冷氣、哪裡要油漆、哪裡要幹嘛的,我還要打包!我都沒有時間睡覺了,幫我照顧半個小時、讓我好好睡一覺很難嗎?」板桓突然意識到他很過分、趕緊抱著髮髮就走出房門。
睡醒之後,龍哥很歉疚地跟板桓說:「我應該要當更好的妻子的,我應該體諒你的。我只是很累,但我應該做到的。」板桓也道歉:「對不起,我不應該這樣,我應該要再貼心一點才可以。老潑,妳不用再努力了、妳已經很努力了。妳是很好的妻子了...
只是,我不是個完美的老公。」
---
「有時候,並不是不愛對方了。
而是生活裡有很多東西太真實⋯⋯
把愛,給磨傷了。」
這是龍哥前幾天半夜在哎居上寫的句子。而這兩天再看了一次小瘋子的採訪,想起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創瘋人院、做這件事的初衷。產後,龍哥覺得自己越來越想掐死板桓,對於很多事情變得敏感易怒又不滿。
就像是想起原本我們決定交往、決定結婚、決定生小孩一樣,只有想起當初我們做這些決定的原因、才不會被現在的疲憊、倦怠、摩擦,而搞得我們想放棄珍惜彼此的意願。
在,負面因素加進來攪和之前...
最初的彼此,才是最真實的。
(繼續閱讀:http://mutsuri.pixnet.net/blog/post/455901161)
---
*咳咳,因為是高中校刊社小瘋子的採訪,所以比較針對高中小瘋子們去回答。不過他們為了保持原有風貌,對龍哥回答部分是採取逐字稿。
現在再看一次自己當時的口語回答,發現靠北拎杯都29歲了,怎麼講話還那麼8+9(笑到歪腰)
校刊社在幹嘛 在 全國校刊社討論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你想過末日來臨 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嗎? 當你知道末日即將在六個月後到來,你會選擇如何 度日? 《 ... ... <看更多>
校刊社在幹嘛 在 人森總是充滿意外-校刊社主筆篇- 詩文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人森總是充滿意外-校刊社主筆篇 ... 然後我想當作家的目標就在國中完結了。 馬的作家真的不是人幹的。 ... <看更多>
校刊社在幹嘛 在 [討論] 關於學校強迫買校刊這種事-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應該很多學校都這樣做吧
我們學校是收在學費裡
一人一本 一本一百
學生會 有反應學校
但得到的答案卻是
這是學校的傳統
畢業後只會剩下畢業證書和成績單
一天少喝一杯飲料就可以買
校刊是回憶 不買校刊就是不愛校 什麼諸如此類的話
怎麼樣才能讓學校不強迫我們買校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2.233.236.1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