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分享
#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
除了運動頻道之外,編編的電視最常停留在新聞台了。曾經有人問我,新聞台不都是一些業配、行車紀錄器跟爆X公社嗎?有什麼好看的?其實每一次打開打開電視,哪一些新聞不斷放送?哪一些新聞如曇花一現?哪一些值得我們留心留意?哪一些又能過目即忘?這些都是編編不斷思考的問題(不能好好看電視嗎)。
現在的電視新聞真的如此不值得一看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每一則曝光的新聞背後,其實都參雜了電視台高層、記者,以及新聞編輯的取捨與選擇。
編編特別邀請(?)到現任電視新聞編輯 #眼睛打雜人 與大家分享「電視新聞編輯到底在幹嘛」,除了新聞編輯的工作實務之外,也試著從編輯的角度去觀察媒體現象。
由於 #眼睛打雜人 不便以本尊曝光,以下就由編編轉錄文章:
#文章經眼睛打雜人授權
#發刊辭(?)
「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1)誰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我的職業好像有點神祕感,因為解釋起來很累,眾所周知,我習慣以「新聞後製」簡單帶過,但現實當然完全不簡單而且複雜的很。以前很菜,還可以模糊帶過,但現在仍不解釋清楚,好像有點說不過去。所以,以後可能會不定期出個「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的小短文,說明一下我到底在幹嘛。
念文科的人對編輯一詞一職一定不陌生,求學階段或多或少接觸過編校刊、編期刊等事務,不少人還把編輯出版一本書當成職業選項(好像包括我自己)。把原本散落的文字、圖像,整理成一個完整可供閱讀、觀賞的作品,讓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個整體的樣貌,好像就是編輯在做的事。
其實新聞編輯也差不多啦,but,凡事的關鍵都在這個but,平面出版的編輯要處理作者創作的文本,可是新聞編輯要處理的是新聞(廢話!)。這就涉及了到底什麼是新聞的問題,但這個深入探討起來可以無限延伸到倫理學、存有學各種哲學層次的東西啊啊啊,以後有空再討論。
不過,這個世界,每天當下發生的事情那麼多,到底哪些算是新聞?某件事之所以可以當成新聞,也就表示這件事值得被人(暫且不管哪些人,大眾或小眾)知道。換言之,新聞與閱聽眾是不能分割的,如果沒有閱聽眾,新聞做出來沒人看,那就喪失存在意義了。
因此,新聞編輯的工作,也就是「判斷」哪些事情值得被閱聽眾知道,對電視新聞編輯來說,也就是決定哪些新聞報導要播出,哪些不播出。聽起來新聞編輯權力很大,沒錯就「概念」來說是滿大,因為編輯就是決定觀眾(讀者),會看到哪些新聞或不會看到哪些新聞的人。
但是記者辛苦地做出報導,編輯難道不應該都播出嗎?不不,暫且不論網路新聞等新興傳播模式,像是報紙、雜誌、電視這些如今都被視為傳統媒介的媒體,他們的篇幅都是「有限」的,平面媒體的有限在空間(張數、版面大小),電視的有限在時間。
一天就二十四小時,每小時就60分鐘,扣除廣告、片頭、片尾拉哩啦雜的東西,一小時能播出新聞的時間可能只有40-50分鐘而已,所以當然不是所有記者採訪的東西都能放進來。如果某個記者他做的報導沒有觀眾緣(收視率),也沒有議題性、深度、新鮮度、知性,什麼都沒有,那麼除非他故意賄賂編輯,要不然他的報導就等不到播出的時刻,最後只能蒼涼地進入片庫裡。
挑選什麼新聞來播,衡量的標準有很多,當然往往也不是一個編輯個人可以全盤決定,還跟公司的營運方針、觀眾屬性、長官好惡、某個時段的特殊包裝設計等等諸多因素有關,因此也可以換句話說,電視新聞編輯就得考量這麼多眉眉角角,在各種天秤的兩端間作出抉擇,編排出長則兩小時、短則十分鐘的新聞節目。
講了這麼多,好像只講了新聞編輯在幹嘛,還沒真的進入電視新聞編輯在幹嘛,其他的以後有空再說吧。
Search
文章經眼睛打雜人授權 在 2022年地方選舉拒投國民黨| 踐踏蛇與蠍子,踐踏習進平,踐踏中共 ... 的推薦與評價
一個事業做這麼大的郭老闆,我們看他的文章不是要看他説的而是要想他沒説的,他想説 ... 爆這些丑事,林北被妳騙了電話授權政策政策林北只是政策不是背書高虹安這個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