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口台灣真豆漿
https://www.yooho.com.tw/category.php?id=1231
#濃醇香
#單品豆漿
#你的每一筆消費都在支持未來的食安環境
其實好問題- 豆漿裡的濃與香
許多朋友喝了「其實豆製所」的豆漿,會直接的反應「今天的豆漿好像很濃」或是「高雄選十號的豆漿比較淡」,到底豆漿裡的濃與香是怎麼一回事呢?
豆漿裡的濃與香,是值得深究的,首先濃與香要分開討論,"濃"是黃豆與水的比例,就是所謂的豆水比,台灣人習慣喝的豆漿濃度在7至9度間;許多早餐店的豆漿,是向食品工廠採購的冷凍濃縮豆漿,需加一定的水稀釋後煮滾,若店家水加過多,會成非常稀的豆漿水,飲之無味;日本的豆漿(豆乳)較濃,有些甚至高達11度,像似優酪乳的稠度,可能因為台日兩邊所習慣吃的板豆腐與絹豆腐製程不同,造成豆漿的口味有很大的差異。
「其實豆製所」的豆漿,水與黃豆比例在1:7~8之間,依照每個品種蛋白質的含量,會有不同的豆水比,我們要求單品黃豆的個性表現,完成後還需專用的儀器測量紀錄,確認各品種間的微小差異性;以花蓮一號與高雄選十號相比,就是非常極端的例子,高雄選十號的豆漿,加入的水量最少,喝起來卻清澈滑順,花蓮一號的豆漿,水量比例最高,卻依然有濃濃的口感,這因素除了是豆水比外,更關係黃豆本身的出漿率。
除了用豆水比調整外,也可將煮漿時間延長,來達到高稠度的結果,但因為過度加熱,會造成蛋白質結構改變,使品質劣化成為洘狀,長時間高溫保存,也會越變越粘;曾聽過有人利用增稠劑,像是加入天然的澱粉,類似如馬鈴薯濃湯的效果,但多少會破壞黃豆純粹的原味。
各種豆子的韻味皆有不同,關鍵在於黃豆中的蛋白質與其他微量元素,台灣本土黃豆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資料庫,較難用科學客觀分析品種、產地、農法間的成份差異,煮漿是分秒一直變動的過程,尤其是使用台灣本土黃豆,目前「其實豆製所」只能一次次以親手烹煮,讓味蕾感受,超越濃度的迷思,釋放出每一顆種子蘊藏的美味。
如此複雜的品味細節,顛覆一般人對豆漿的感知,但很幸運的是,追尋單品黃豆漿的道路並不孤單,每一次的盲測活動,報名者都能清楚判別,甚至街坊的阿公阿嫲,已經習慣了像點曼特寧、藍山咖啡一樣,每天來帶瓶高雄選十號或花蓮一號回家,這一切來自於台灣農民(生產者)、加工者和消費者的支持與努力。
#本土黃豆 #單品黃豆漿 #豆水比 #其實煮豆漿不簡單
http://blog.realsoy.tw/2017/03/blog-post_31.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Meck大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店名:其實豆製所 電話:02 2706-3065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438號 營業時間:am09:00–pm21: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ealsoy/ http://realsoy.tw 關於: 其實,純真就是美味 產品: 台灣本土...
單品黃豆漿 在 Meck大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店名:其實豆製所
電話:02 2706-3065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莊敬路438號
營業時間:am09:00–pm21:00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realsoy/
http://realsoy.tw
關於:
其實,純真就是美味
產品:
台灣本土非基改單品豆漿、加拿大非基改豆乳、調味豆漿、木棉豆腐、絹豆腐、手沖豆花、豆乳霜淇淋(豆乳、豆腐、豆花、霜淇淋系列皆使用加拿大進口袋裝非基改黃豆,單品豆漿皆使用台灣本土非基改大豆)
從產地到餐桌
我們跟你一樣重視來源與生產過程
從最好的環境挑選出最好的黃豆,加拿大的人間淨土、台灣花東縱谷的天然農場、嘉南平原的有機田園,歷經大自然一百多天的洗鍊,每顆飽滿黃澄的豆子,代表著農人細心呵護的辛勞,「其實豆製所」的職人以豐厚的經驗,專注在每一個細節,親自選豆、浸泡、研磨、煮漿,引領出黃豆香醇的韻味,並保留下全豆的營養。
其實,美味來自於純粹的環境、真實透明的製程,從『產地到餐桌』這段旅程,簡單卻不簡單,給你與你的家人,純真就是美味。
將台灣本土大豆,發揮到極致的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