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腦功能異常的疾病,其「反芻性思考」跟自我概念失調有關聯】
研究透過科學的方式,證明「反芻性的思考」在憂鬱症的病人與健康人在特定大腦區域反應不同。反芻性思考,指的是一種反覆專注於自我負面感受的思考傾向,與憂鬱的嚴重度及自殺的風險相關。
這個腦科學方面的證據也提醒大家不要跟憂鬱症患者講說你就不要亂想就好了、你看開點就好了,因為這時候他其實腦部已經發生變化,是沒有辦法直接暫停這些負面性的想法,也許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
#研究 #憂鬱症 #精神疾病 #反芻性思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
「反芻憂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好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OverBlue 跨越憂鬱- 事實上小宇已經陷入了「反芻思考」的困境 的評價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陪阿滴走過憂鬱症,身為陪伴者的志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述情障礙、反芻與憂鬱之關聯探討研究參與邀請- 輔仁大學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反芻憂鬱 在 反芻思考焦慮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 - 北台灣露營指南 的評價
反芻憂鬱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發現憂鬱症患者,特定大腦區域的腦波不同,患者即便接受到的是中性訊息,也有可能在半秒的時間內,就陷入負面反芻性思考。因此可能需要專業介入,才能改善病徵。
反芻憂鬱 在 Elites insider 企業精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事,想太多,簡單的也變得複雜;很多事,想太多,單純的也變得煩亂。因為想太多就是問題的根源。
人們喜歡想東想西,卻很少人真正了解思考是什麼?為什麼你會不斷思索?那是因為不了解,才左思右想,如果你已經了解,你需要去想嗎?當了解產生,思考也就消失。就好比你在黑暗中摸索,必須思量:「路要怎麼走?哪裡有障礙物?」,如果你看得見,就不必思索,一切都很清楚。
許多人在遇到問題常陷入苦思,大家誤以為想久了就會「想通」。事實不然, 當我們不斷思考某些問題,就是所謂的煩惱,不是嗎?一直反覆思考那些煩惱,只會放大問題,愈想心愈煩亂,這種思考方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反芻思考」。
思緒,為什麼「剪不斷、理還亂」?
聚焦於自己的問題與狀況,會一直糾結那些問題與狀況。當情緒低落時,會讓你想到一些鬱悶不樂的事,因而你的心情更低落,這又讓你想到更多消極的事,讓自己沈溺在負面情緒當中,這樣的反芻機制一旦開啟了,是很難停下來的。
它會佔據大腦,影響我們對於其他事情的思考,消耗我們的能量和精力,減低解決事情的能力,同時,也會縮小生活中其餘可用的時間,阻礙了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時光。近年研究發現過度思考變成習慣,還是導致心理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焦慮者愈是往焦慮方向想,就感到愈憂慮;憂鬱的人愈是想憂鬱的事,就愈來愈憂鬱。
印度人抓猴子的方法很特別,將椰子打個洞,把香蕉放在椰子裡,綁在樹上。猴子想吃香蕉,手伸進椰子內拿香蕉,卻卡住拔不出來。如果猴子冥頑不靈,那牠就會一直被卡在那裡,動彈不得。但牠只要願意鬆手放下香蕉,就可以成功逃脫。其實,我們就和進退兩難的猴子無異,牢牢抓著各種思想不放,結果就會被卡住了。
專注在你所做的事情當中,就不可能胡思亂想
反芻思考一旦開始,往往難以停止。以下四個方法幫你擺脫︰
一、觀看思想:就像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當你觀看你的念頭,你會發覺,思想不斷來來去去。隨著這觀察,接著你會了解,既然念頭可以被你觀察,那麼顯然思想並不是你。一旦你了解「我有想法,但我不是我的想法;我有煩惱,但那些煩惱並不是我。」當你覺知到這一點,你煩惱的事雖不會因此消失,卻不再困擾你。
二、回到當下:當你活在當下,思考就不存在,你怎麼可能「想現在」呢?你可以想過去,也可以想未來,但頭腦無法想現在,要怎麼想?當下裡只有活生生的體驗,如果你全然專注此時此刻,專注在你目前所做的事情當中,你就不可能胡思亂想。
三、轉移注意:把注意力轉移到令自己快樂的事情。逛街、看書、看電影、運動、跳舞等,讓自己全然投入其中,便會放下那些纏繞不退的想法。
四、把想法寫下:與其在腦中百轉千迴,不妨將它寫在紙上,或把問題一件件逐一列出來,這是內心平靜的好方法。「書寫」心中的話,可以很清楚發覺自己的思考模式,也是一種自我諮商。其次寫下來後,我們知道之後有時間再去思考,這件事便不會佔據所有的心思。
如果你有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同樣,可以把它們寫在紙上,再丟進廢紙簍裡。心理實驗證實,當你把這張紙丟棄時,心裡負擔也同時被丟掉!
#elitesinsider
加入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26540257666105/
反芻憂鬱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阿滴的影片:在憂鬱症中掙扎了一年,我學到的事:
https://youtu.be/vJanWrA_ZQM
#阿滴 #憂鬱症陪伴
- -
另感謝「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提供下列資訊,以協助精神疾病照顧者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 服務對象:疑似或已診斷有精神疾病者(失智、自閉、智能障礙除外)的照顧者或陪伴者
- 電話:02-2230-8830,因應疫情增開二線 02-2230-7730
- 時間:週一到週五 13:30 - 20:30
- 通話費:須支付市話費用,無通話時數限制
- 服務內容:從醫院到社區之精神健康照護及社會福利補助相關資訊與資源連結、照顧技巧、情緒抒發等等
- 專線特色:以家人陪伴家人、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培力具照顧者或陪伴者身分的志工成為接線者,分享經驗,形成同儕支持;然近日因三級警戒尚未解除,基於安全考量,目前皆暫由工作者接線
- 粉絲專頁:瘋靡 https://www.facebook.com/popularcrazy/
- 部落格: dep110.pixnet.net/blog
- -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07 停止反芻思考1:陪他跳脫思考漩渦
02:17 停止反芻思考2:幫他看到其他面向
03:16 停止反芻思考3:試試平常不會做的活動
04:29 協助建立成就感1:嘗試多種事物
05:57 協助建立成就感2:記錄自己的成長
07:04 透過別人的經驗,重建自信
08:17 把他們當作一般人互動
08:50 最後的雜談
【 製作團隊 】
|企劃:志祺
|腳本:志祺、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2bMQRsnk_I/hqdefault.jpg)
反芻憂鬱 在 好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憂鬱,是主觀的情緒低落
http://bit.ly/35MfBJV
就心理功能上來看,憂鬱心情對人的生存幫助有二:第一是停止錯誤嘗試,讓當事人休養生息;其次是串連人際網絡,讓親族好友前來安慰當事人。不過,有助於生存的低落情緒怎麼會變成病呢?第一,過去只有天災野獸,威脅很明顯,所以人的憂鬱很單純。但隨著社會結構、文化、科技變得複雜,不確定的訊息變多,人感覺威脅變多,於是更容易不安。其次,人會透過語言文字反芻思考,過度揣測憂鬱原因或是產生罪惡感,強化惡劣心情。最後是現代文化對快樂的設定值太高、太單一,但不是人人都適合。
羅騰伯格強調,過去我們都把憂鬱症當成一種待修正的「缺陷」,不只使它汙名化,也讓我們以為只要移除症狀就算康復。其實,在專業的協助下,透過「傾聽憂鬱」,也有助於了解自己的人生困境。更重要的是,在即將痊癒的後憂鬱期,找出人生目的,再次成長,才能走向穩定的康復之路。
#推薦書單
防彈成功法則:46個觀念改寫世界規則,由內而外升級身心狀態,讓你更迅捷、更聰明、更快樂
http://bit.ly/2rfgqvW
超級大腦飲食計畫:擊敗失智、調校大腦,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有創造力
http://bit.ly/2qnFYHa
愈睡愈成功:揮別疲憊的生活,從充足睡眠開啟自信人生
http://bit.ly/2NhhCss
愉悅的秘密 強大的愉悅本能
http://bit.ly/2PcHXK1
像佛陀一樣快樂:愛和智慧的大腦奧祕
http://bit.ly/315QCzj
最高睡眠法:們都在進行的「睡眠保養」
http://bit.ly/2A2uF8e
💪 支持創作理念
🈲 幸福不敗兵法 ▶ http://bb.yehland.com
✔️ 好倫褲子基金 ▶ http://donate.yehland.com
✔️ 加入紳士會員 ▶ http://join.yehland.com
🤵 倫粉基本義務
✔️ 訂閱好倫頻道 ▶ http://sub.yehland.com
✔️ 追蹤好倫唉居 ▶ http://ig.yehland.com
✔️ 按讚好倫臉書 ▶ http://fb.yehland.com
👀 精選必看好片
⏩ 交友軟體 ▶ http://youtu.be/qqo8i_8uhYM
⏩ 破解照騙 ▶ http://youtu.be/jIIcivxtxmk
⏩ 可愛柴犬 ▶ http://youtu.be/W4I6HuWCnJE
⏩ 型男速成 ▶ http://youtu.be/UerA6g26ZOA
⏩ 已讀不回 ▶ http://youtu.be/2zicCQ0Chyw
⏩ 最難駕照 ▶ http://youtu.be/0tiVrUO2-aM
🎥 更多經典作品
⏩ 深日本 ▶ http://dj.yehland.com
⏩ 好日本 ▶ http://gj.yehland.com
⏩ 好幸福 ▶ http://gs.yehland.com
⏩ 好知識 ▶ http://gk.yehland.com
⏩ 好廢片 ▶ http://bs.yehland.com
⏩ 純愛暴 ▶ http://bz.yehland.com
⏩ B旅推 ▶ http://bt.yehland.com
⏩ 少女觀 ▶ http://yg.yehland.com
水菫隊:好倫音樂明星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vxY-zcdlHNnlOF1pV_s7cFYkcIGPcQXk&disable_polymer=true
Meditation Impromptu 02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EIaLGqWUk/hqdefault.jpg)
反芻憂鬱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週三愉快,你內心上演悲劇小劇場嗎?
11/16(六)暫停一次
11/20(三)恢復唷😉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禮拜六 晚上六點發片。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反芻思維
#憂鬱症
#暴力幻想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lDUaMW6qDk/hqdefault.jpg)
反芻憂鬱 在 陪阿滴走過憂鬱症,身為陪伴者的志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停止 反芻 思考1:陪他跳脫思考漩渦02:17 停止 反芻 思考2:幫他看到其他面向03:16 停止 反芻 思考3:試試平常不會做的活動04:29 協助建立成就感1: ... ... <看更多>
反芻憂鬱 在 述情障礙、反芻與憂鬱之關聯探討研究參與邀請- 輔仁大學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您好,本研究主要探討一般社區民眾在心情低落時的想法和行為,提供未來預防與治療時更多的可能性,並提供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參考,以利未來助人實務。 ... <看更多>
反芻憂鬱 在 OverBlue 跨越憂鬱- 事實上小宇已經陷入了「反芻思考」的困境 的推薦與評價
反芻 思考是無法控制地反覆思考著同一件事情,並且不停地在腦中放大問題的嚴重性,把問題歸咎到自我價值上。 如果把思考比喻成走路,同樣走100公尺,反思能夠帶著我們向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