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扶刀/海芙刀 (HIFU)是手術嗎?》
有不少病友疑惑,海扶刀或海芙刀(HIFU,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子宮肌瘤消融術,是不是手術?因為保險公司一定要看到"手術"二字才理賠。
其實在英文醫學文獻中,可以查到許多"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 中文不就是"聚焦超音波手術"嗎?
很多人以為動刀才叫手術,過去保險公司認定要有「麻醉、切開、縫合」三要素才叫做手術。但其實有不少伝統手術本來就是不動刀的,現在許多內視鏡手術更都是不動刀的,有些手術切開之後不必縫合,現代科技進步,有些皮膚切口可以只用凝膠黏起來,也不必縫合。
以婦產科而言,歷史悠久的人工流產手術只用吸、刮,不用刀去切割,沒有刀口可以縫合。取卵手術是用抽吸的,當然不用刀,子宮內膜搔刮術也一樣不動刀,也是都沒有切開或縫合。治療癌前病變的子宮頸圓錐狀切片手術不必用刀,切下部分子宮頸之後也不必縫合。摘除子宮內膜息肉或肌瘤的子宮鏡手術,也都不用刀子,而是用金屬電燒圈或是冷刀(速潔刀,也不是真的刀子),切除子宮腔內的息肉或肌瘤之後,也不必縫合。
因此,我們俗稱的開刀房,正式是名稱是手術室。英文也不叫做Surgical Room 或Surgery Room, 而是 Operating Room,涵蓋更廣的意思。
簡單地說,開刀是手術的一種方法,手術包括開刀,但不一定動刀,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動手術,開刀只是手術的方式之一。
幸好,經過過去五年多以來,我多次寫文章教育大眾,也包括寫在我的新書「子宮危機解密」中,現在台灣絕大多數的保險公司都已經同意,海扶刀(俯臥式)/海芙刀(仰臥式)治療是一種手術了。
https://www.facebook.com/417020165123782/posts/575672072591923/
https://www.facebook.com/105528831245794/posts/146944457104231/?extid=0&d=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ltrasound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鄭丞傑醫師健康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鄭丞傑醫師健康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新光急診粉絲團- POCUS 全名是“point-of-care ultrasound ... 的評價
- 關於ultrasound中文 在 Elliptic Labs Ultrasound Based Gesture 超音波手勢操作技術 的評價
ultrasound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點摘要:最近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醫護人員的安全和防護成為大家關注的重要議題。一些醫護人員經常使用的工具(如,聽診器、放射影像檢查儀器)和醫療設備等一旦發生污染,很可能將病毒在院內四處傳播。最終,不僅危害醫護人員,同時也威脅到住院中的病患。因此,設法盡可能減少醫護人員和醫療器材接觸COVID-19疑似或確診的病人就十分重要。
作者提到在2016年義大利醫師Copetti發表的文章中強調,與傳統使用聽診器相比,利用肺部超音波檢查有更多優點。例如,這樣的檢查可以讓同一位醫師在病人床邊一邊進行臨床檢查,並同步取得肺部的影像。
為了評估使用肺部超音波檢查是否可以有效減少醫療器材的使用和醫護人員暴露的風險,作者進行一項嘗試。他們讓一名兒科醫師及助手穿戴個人標準防護裝備,使用肺部超音波檢查一位疑似感染COVID-19的病童。超音波的裝置包括一個無線探頭和一個智慧型平板,探頭和平板電腦放在兩個單獨的一次性塑料蓋中(如圖)。
在隔離室裡,兒科醫生使用探頭進行檢查,助手則拿著平板電腦並依指示存儲影像,既不接觸患者也不碰觸周圍的物品。這裡不再用聽診器,因為很難有效覆蓋、保護聽診器,而且可能會在使用後一不注意而誤觸眼睛或黏膜等。進行超音波檢查後,在專用區域中醫護人員可以輕鬆地將探頭和平板電腦從外蓋上取下,只需將它們滑到乾淨的毛巾上,然後對設備進行進一步消毒。
過去有一些研究也肯定肺部超音波檢查對細菌、病毒性肺炎或是急性呼吸窘迫症的診斷力。因此,作者相信在此時新冠疫情險峻之時,應提倡肺部超音波檢查,以大大降低醫護人員暴露的風險,以及病患必須移動到放射科檢查室的必要。
附記:文中所引用2016年Copetti醫師發表的文章(Acta Med Acad 2016; 45: 80–81),文筆相當輕鬆有趣,也值得一讀。
(中文摘要轉譯:「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整理)
📋COVID-19 Outbreak: Less Stethoscope, More Ultrasound (2020/03/20)+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Danilo Buonsenso, Davide Pata, Antonio Chiaretti, et al.
➥Link: The Lancet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26002030120X?via%3Dihub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ultrasound中文 在 鄭丞傑醫師健康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海扶刀是手術嗎?事關保險理賠!》
最近有不少病友問我,海扶刀(HIFU,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子宮肌瘤消融術,是不是手術?因為保險公司一定要看到"手術"二字才理賠。
我的回答是,在英文醫學文獻中,可以查到許多"focused ultrasound surgery", 中文不就是"聚焦超音波手術"嗎?
大家看看下面一張病人戴著手術帽,趴在手術檯上,吊著點滴,裝上呼吸心跳血壓監視器的場景,不像是手術嗎?
很多人以為動刀才叫手術,其實有不少手術是不動刀的。
以婦產科而言,歷史悠久的人工流產手術只用吸、刮,不用刀去切割。子宮內膜搔刮術也一樣不動刀,治療癌前病變的子宮頸圓錐狀切片、摘除子宮內膜息肉的子宮鏡手術,也都不用刀子,而是用金屬電燒圈。
因此,我們俗稱的開刀房,正式是名稱是手術室。英文則甚至不叫做Surgical Room 或Surgery Room, 而是 Operation Room,涵蓋更廣的意思。
ultrasound中文 在 新光急診粉絲團- POCUS 全名是“point-of-care ultrasound ... 的推薦與評價
POCUS 全名是“point-of-care ultrasound” POCUS 中文翻譯成「重點照護超音波」 POCUS 其實就是第一線醫師,尤其是急診醫師,在病人的診斷未明時所做的焦點式超音波檢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