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育兒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互動】
🌟親子互動最重要的是質量,親子一起時從事的雙向活動像是共讀、玩遊戲、甚至只是簡單的聊天或陪玩才是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
📍影片是亮亮的聲音遊戲,很多人問我怎麼帶字母。
建議一週挑三個字母放桌上,遇到對應的聲音時拿出字母指物讓孩子連結喔!
遇到對應單字時說「XX」開始的聲音是「發音」(不唸字母)
#無論注音或是自然發音都適用
I SPY的真實圖片我很喜歡~大V選書優惠中,推薦給大家。
我喜歡書內的真實圖片,以及讓孩子觀察細節的能力(見留言附圖給你)
https://pse.is/KCKBV
亮亮的字母與番茄是 PlanToys Taiwan,現貨完售轉預購,避免久候會先寄出現貨給大家喔!不用多付預購的運費,有需要的來預購。
https://pse.is/JD25X
——全文如下
手機真的會傷害幼童大腦嗎?錯。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而是…
知名的JAMA pediatrics期刊在11/4發表了一篇有關學齡前兒童手機使用與大腦白質完整性的關聯的研究。這個研究使用MRI掃描幼童腦部,發現那些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一個小時(AAP建議時數)的幼童腦部內,那些跟大腦認知執行功能有關的白質地較雜亂、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連結。除此之外,這些幼童語言跟認知功能也較低。簡單一點來說,也就是智商較低。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跟老師可能會認為「是手機傷害了大腦」。在這裡要鄭重澄清一個觀念,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本身】。這個研究不是要告訴我們手機電磁波會把大腦煮熟、也不是什麼藍光會破壞大腦結構。
#真正傷害孩童大腦的是「#缺乏互動」☝
(第一作者Dr. Sutton在訪問中提到"It's not that the screen time damaged the white matter," he said, adding that what could be occurring is that screen time is too passive for brain development.)
一到五歲是大腦成長最快的時期。小孩每多花一個小時在手機上,就缺少一個小時與外界互動的時間。越少互動意味著越少大腦連結,自然地認知跟執行功能也較差。之前我在【學習語言要趁早: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連結放下方)這篇也提到過,小孩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真人互動」,這個時期與外界尤其是跟父母的互動對腦部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各位爸爸媽媽要了解,如果你跟小孩在一起時都在看手機,就算你不給小孩看手機,對小孩子負面的影響也並不亞於他們自己看手機。
親子互動最重要的是質量,親子一起時從事的雙向活動像是共讀、玩遊戲、甚至只是簡單的聊天或陪玩才是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
(關於如何陪玩,請看之前文章【哈佛大學嬰幼兒教養法】簡單五步驟教出聰明寶寶,連結在最後)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的螢幕時間:❗
1⃣18個月以下 – 零 (若是用手機跟遠方親人互動則可接受。之前提到了,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而是缺少互動。)
2⃣18~24個月 – 在父母陪伴下可以短暫地觀看高品質節目
3⃣2-5歲 – 每天最多一小時高品質節目
原文出處:https://www.facebook.com/1521584461272087/posts/2460987900665067?d=n&sfns=mo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