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超前佈署卻撞牆實錄✍️✍️
(不好意思文字有點長,大家可以先泡杯茶再回來)
在澳門的我,見到台灣疫情這樣突然地爆發,內心裡一直很擔憂。
心繫著大家,也從新聞媒體看到很多台灣大大小小的愛心人士,大至捐贈醫療物資,小至關心醫護而安排愛心便當、飲料!
在嚴峻辛苦的疫情下,同時也看到了滿滿的愛和正能量💕。
有一天看到新聞:
辛苦開著救護車的消防&醫護人員,因防疫規定,所以車裡不能開冷氣,全身穿著悶熱的防護衣,路途遙遠的北病南送,結果送完病人後,自己也因熱衰竭而暈倒,真的很令人敬佩且心疼!
小叮噹先生和我一直在想著:在這次疫情下,還有什麼是我們盡一些心力能幫忙做到的?
雖然我們真的弄不到疫苗😓😞😞…
6/14端午節當天,又見媒體報導台北員警自購4萬元「動力濾淨式呼吸裝置」執勤,生完兩個寶貝孕傻已久的我立刻有發現新大陸的興奮!
馬上越洋打給老爸請他向警消朋友探聽這機器的專業性,和對他們的幫助效果以及需求數後,目標 210 台,GO!
可是遠在澳門的我又無法飛回台北~ 正所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立刻先打電話给三五超級好友一起集資!然後,再請老爸和他公司鄭總負責採購聯絡,即刻救援努力收購全台的機器,滿腔的熱血~ 衝! 衝!衝!
就在我們立刻開啟行動後,老爸回電給我説:「撞牆了!廠商回覆全台缺貨需要再等兩個禮拜才有空運來台的貨可以買,而且數量可能不夠…」
什麼!!!
我剛剛燃起的熱血才幾小時就被澆熄了⋯
不行!我這種永不放棄性格! 絕對不放棄任何一點點的可能性~
老爸有一度以為我看不懂他的中文,重覆的回我,廠商就是說沒有貨!沒有貨!真的沒有貨!沒有貨他也生不出來,要我冷靜耐心的等兩個禮拜以後,而且也不一定有我要的數量!
我失眠了! 在沒有人告訴我的情況下,我那孕傻的腦子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眼見天氣越來越熱,消防員開救護車,醫護在ICU急救插管,若有了這台,真的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這麼重要的PAPR 我怎麼能夠等它兩個禮拜後再慢慢飛來!?
我不相信全台都沒有貨,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能沒有努力就放棄~ 於是 ,我就開啟了《女兒任性胡鬧要求老爸模式》,不斷跳針告訴老爸:「我不管!我就是立刻馬上要PAPR!我不管!你生也要生給我! 老爸不都是萬能的嗎?你一定可以的! 全台灣不能錯過任何一個經銷商,任何一家店,哪怕只有僅存的一台,而且要最新款、最高規格、最高標準、最合適醫護人員用的!要不然~我就放下你兩個小寶貝外孫在澳門 然後飛回去台北 親自處理囉! 」
女兒的耍無賴終於發揮效力!
我天天對他們奪命連環扣,問進度!問貨源!等待廠商回覆!地毯式搜尋全台灣,打了上百通電話~求爺爺、告奶奶~反正這次的決心就是非把牆撞破不可!
總算被我找到了現貨!現貨!現貨!
共計 《149 套》 ,距離我的目標210套非常近了✌️
我真的哭了,還好我沒有等待!還好我沒有放棄!還好我有一個神奇老爸配上小叮噹老公(實現我加量再加量的願望)
以及我台北熱血心腸的好友們!
在此,也謝謝每一個廠商的幫忙,有些人得知我是要捐贈的還說要原價賣我不賺錢,再遠也努力出貨回台北給我!
今明先送149 台現貨,還有 61 台 在飛來的路上了!另還有再加購210組獨立頭套,因此一台機器可以兩人交接換班安全衛生地使用,配上長效電池充電後,可持續八至12小時的電力使用。
同時,也請好閨蜜夏于喬手繪小卡片貼在機器上,今天上午幫我第一時間送達
新北市政府 70 套
台北市消防局 40 套
國軍桃園總醫院 15 套
三軍總醫院 15 套
衛服部新莊醫院 9 套
並安排專人教學正確使用方式和清潔保養!希望能為辛苦的警消和醫護貢獻一些力量。
「保護好你,才能守護大家!辛苦你了」
防疫 PAPR TR-315E+
(含TR300主機+全套配備)
主機共計210套 另外加購頭套 210 。
分配:雙北消防隊 110套 & 醫護 100套
謝謝所有媒體人辛苦真實的正確報導,
才讓我們有方向的前進!
最後特別謝謝我 《最強的後盾 》
熱血好友:
詹雅雯夫婦 25 台
詹蕙如夫婦15 台
贊泰建設邱耀正夫婦 10 台
耿畫廊 10 台
文心建設 10台
夏姿-王陳彩霞 5 台
盧南君 3台
夏于喬夫婦 一台
許茹芸夫婦 1台
薇薇1台
辛苦 萬能老爸 & 鄭總
還有說我忙到已經拋夫棄子的老公⋯
今晚大家都好好睡一覺
不會再做惡夢夢到貨沒有到~
也不會接到我的電話了
愛你們💕
papr中文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照顧疑似或確診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重症病人,醫護人員往往需要執行一些侵入性的治療。統計顯示,大約8% 病人會需要接受插管呼吸器治療。氣管內插管的過程中產生的懸浮性氣溶膠(aerosol)濃度比一般咳嗽、打噴嚏或是說話更高。
一般被認為極可能會產生氣溶膠的醫療行為包括:開放式呼吸道抽吸、誘發取痰、手動式呼吸、插管及拔管、支氣管鏡檢查和氣管切開術等。過去大規模研究報告也發現,執行產生懸浮性氣溶膠的醫療行為,尤其是插管,明顯增加醫護人員被SARS病毒感染的風險。
JAMA最新一期的一篇文章中,Feldman等學者利用螢光標記模擬插管過程,可以清楚觀察從病患人體模型呼出的分泌物如何落在執行及協助插管的醫護人員身上。過程中醫護人員佩戴N95口罩、眼睛防護、隔離衣和手套。在插管結束後發現,未完全覆蓋的臉部皮膚(特別是頸部前方、側邊)、頭髮和鞋子沾了許多螢光標記。
所以,作者擔心現在的個人防護裝備是否足以保護醫療人員為病患插管時免於被感染。文章也簡單介紹世界多國所建議符合插管程序需要的個人防護裝備。
其次,雖然在插管過程中飛沫或是氣溶膠會附著在醫護人員為完全保護的臉部或是頸部的皮膚,但是病毒並不會經由這些部位直接感染。因此,除了適當的防護之外,需要強調的是醫護人員的「手部衛生」— 因為病毒會藉著「手」而進入醫護人員的眼、鼻、口,造成感染。
作者提到,使用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 Powered Air-purifying Particulate Respirators, PAPR)除了穿著佩帶時比較沒有壓迫感外,也可以同時防護臉部、頭髮等大範圍部位,提供更方便、有效的選擇。此外,PARP不需要經過密合度測試 (fit testing),而且可以反覆消毒也是其優點。另外,在醫療過程中,任何時候只要皮膚或衣服被血液或人體分泌物污染,就應該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皮膚和頭髮,並儘快更換衣服。醫護人員也不應在下班時穿著髒的防護衣回家。
從COVID-19爆發以來,才經過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我們仍然要繼續努力來改進、完善這些防護的相關工作。盡快鑑別出感染COVID-19的病患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在必要時使用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才能確保在供應鏈短缺期間仍有足夠的防護裝備。
另外,在人力的調配上,透過一些生物標誌找出自然感染或是未來接種疫苗後能夠產生保護性免疫力的醫護人員,將來可以優先選派為感染的病患執行一些高風險,如:插管等的醫療行為。
最後作者強調,我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基礎研究以提供個人防護裝備更好的建議。例如,了解SARS-CoV-2可以在皮膚、頭髮和衣服等表面上維持多久的感染力,以及從這些位置造成接觸傳播的風險。這些知識將幫助我們保護進行氣管插管的醫護人員免於在執行高風險醫療行為過程中感染COVID-19。(「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 摘要整理)
📋 COVID-19 and Risks Posed to Personnel Dur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2020/04/27)+中文摘要轉譯
➥Author:David N. Weissman, Marie A. de Perio, Lewis J. Radonovich Jr, et al.
➥Link: JAMA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5376?resultClick=1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