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我們的善良、我們的溫柔,並不是因為軟弱,也不是因為刻意,只是我們能明白對方為什麼這樣,這當然說難聽一點,是對他們的憐憫或者是施捨,只是我們有能力作為一個比對方更好的人,懂得人情世故、明白立身處世,就不要對太多無知的人,太苛責了。
⠀⠀⠀⠀
⠀⠀⠀⠀
我是個非常感性的人,但同時可以超乎常人的理性與冷靜,有些時候我看著你對我說的話,看著網路上的評論或者是留言,大概就能看得出你心中的匱乏或者是空虛,又比如說富足或者是美滿。做YouTube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股衝動,但我也說過了,本意只是想要幫助那些想要讀書卻不會讀書的孩子,我知道當然在你看來,你覺得不需要、覺得無所謂,但這世界上,有很多你看不到的角落。
⠀⠀⠀⠀
⠀⠀⠀⠀
比如說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通常會有結論偏誤(conclusion bias),這白話一點叫做未審先判(prejudgment),我們在看待任何事情做出判斷的時候,通常就已經懷有達到特定結論的傾向,接著我們會開始為我們心裡「想要」的結論搜集資料、彙整訊息,然而你一定會不經意的扭曲、誤解那些資訊,接著不論事實是什麼,你只會相信你「希望為真實」的判斷,試著自圓其說,只聽自己想聽的聲音,這樣的人們一聚集,一多,同溫層就出現了(Echo chamber)。
⠀⠀⠀⠀
⠀⠀⠀⠀
再來,我明白很多人可能在看到我的第一眼就不喜歡、不順眼,而接下來我不論做什麼你都會覺得厭惡與反感,這很簡單就是Paul Slovic 稱之為的情感捷思法(affect heuristic),比如說你喜歡這個黨派,無論這個黨派做了什麼你都會喜歡,反之你不喜歡,則全盤討厭。把一件事情帶入自己的情感判斷,是很輕易的事情,而也是最容易犯錯的地方。
⠀⠀⠀⠀
⠀⠀⠀⠀
又比如說好了,我一直想跟你們談直覺這件事情,但直覺這件事情又太廣泛,就像是我的第一支影片、我讓你看到的第一篇文章,我給你看到的我的照片,這些第一印象帶給你的效應影響很多,就算之後我所呈現的跟你先入為主的想法不一樣,你還是會誓死捍衛你原本的想法,而久而久之,你對我的成見、你對我的評論就產生了,你其實不覺得自己刻意,因為那已經是你腦海中既定的偏誤。
⠀⠀⠀⠀
⠀⠀⠀⠀
這些思考捷思法每個人都會犯,應該說任何人在碰到比較麻煩或需要思考的問題,都會尋求比較簡化、快速的捷徑,而要怎麼必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我想很多人都做不到,我也做不到說實在的,這是我們人性天生處理的方式吧我想。
⠀⠀⠀⠀
⠀⠀⠀⠀
所以我很常看到負面評論的時候,比如説酸民這種,第一時間先看他針對的點,是斷章取義還是穿鑿附會,再來用詞,是理性的,還是為了貶低對方而貶低,為了我想不到理由的成就感而抬高自己的任何,這世界有能力的人不嫌多,我一直希望如果你夠有能力,也能出來為這社會做什麼事。
⠀⠀⠀⠀
⠀⠀⠀⠀
台灣網路言論很自由,但其實在我看來,太多人只會講,躲在螢幕後後面,心中少了一把尺,人云亦云、吠形吠聲,不會去判斷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只知道能在一個同溫層中取暖很溫暖,只知道聽見自己想聽的聲音,而忘記在每一次說出口做判斷的時候,重新整理自己的成見跟偏誤。
⠀⠀⠀⠀
⠀⠀⠀⠀
其實,這世界不需要那麼多惡意,也不需要用貶低別人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成就感,不需要躲在同溫層裡面感到快樂,這毫無意義也很虛假,你可以理性的思考給予意見、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樣非常棒,我們可以交流、我們可以溝通,而不是一個句點,隔開所有跟你想法不一樣的人。
⠀⠀⠀⠀
⠀⠀⠀⠀
如果你的現實生活夠富足,夠忙碌,就真的不會有時間理會太多事情,也不會隨意把情緒發洩在一個陌生人身上,就像我已經夠忙了,情緒真的沒有時間找一個人受苦。
⠀⠀⠀⠀
⠀⠀⠀⠀
認識我的人,跟我相處久的人,或像你們追蹤我一段時間的人,就會知道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我有怎麼樣的想法、怎麼樣的感情,我無需用任何人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定義我這二十年的努力,發這篇文章的用意很簡單,我覺得會做這些事情的人就算看到也不會檢討,只是會加強鞏固自己思考的防線,找出任何破綻或者是漏洞,築起自己的高牆,但沒關係我也不在乎。
⠀⠀⠀⠀
⠀⠀⠀⠀
⠀⠀⠀⠀
最後,我也不會讓自己陷入這些狀況,理性的聲音我一直都有在聽,也在成長、也在進步,每天都會檢討自己的錯誤,與可以更好的地方。希望你們,那麼好的你們,不會陷入這些偏見跟謬誤。
⠀⠀⠀⠀
⠀⠀⠀⠀
⠀⠀⠀⠀
祝疫情下平安健康
⠀⠀⠀⠀
⠀⠀⠀⠀
⠀⠀⠀⠀
未秧
⠀⠀⠀⠀
#愛 #台灣 #文字 #字 #感情 #love #writing #words #wordporn #taiwan #relationship #YouTube #youtuber #yt #偏誤 #謬誤 #偏見 #prejudgment #bia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50的網紅ROOFTOPMO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Zashō 高林 -Echo chamber【同溫層】(Official Audio) - Available on iTunes, Apple Music :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echo-chamber/1539998894?i=15399988...
echo chamber同溫層 在 英語島雜誌 English Isl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句】英文怎麼說?
「同溫層現象」指「人選擇性接收訊息、或接觸有共同理念的社交圈,久了就以為多數人都有相同想法」的現象。
英文叫做echo chamber,表示就像「在充滿迴音的空間裡,耳邊出現的都是同一種的聲音」
》你可以這麼說
You need to leave your echo chambers.
》到IG上聽怎麼唸
https://www.instagram.com/p/CIkrovUn_2-/
echo chamber同溫層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同溫層的英文是Echo Chamber,意思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只有意見相近的聲音圍繞,所以讓人誤以為這些意見或聲音就是事實的全部。
New York Post昨天報導拜登的兒子Hunter Biden涉嫌以副總統買辦的身分遊走烏克蘭商界,指控拜登家族貪腐,而社交網站Twitter跟Facebook隨即限制用戶轉發New York Post的這則新聞,原因是內容未經證實、並且違反散播駭客資料的政策,這個舉動引來保守派的怒火,認為這些媒體(儘管FB聲稱自己是科技公司並非媒體)涉及言論審查,甚至介入選舉。
事實上大選在即,相信拜登家族涉及貪腐的人,就算沒有這篇報導也會覺得拜登的臉上寫著「中國」跟「錢」,而認為拜登兒子的事業根本與他無關的人,就算看了這篇報導,也可能是「哼」一聲,笑說這可能是假新聞,再不然就放大絕:「川普難道就很清廉?無論拜登再爛我都想把川普趕出白宮。」平行線就是平行線,不會有交集的一天。
但是對於中間選民來說,報導這篇新聞的New York Post立場鮮明,內容證據是否充足、事實查核是否足夠,都能成為考驗美國選民媒體識讀能力的教材,但是今天Facebook跟Twitter這樣的舉動,就是直接限制了訊息的流通,也限制了用戶能看到什麼。
那到底要怎麼增加或是訓練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呢?第一,不應該讓社群網站成為你唯一的新聞來源,因為根據演算法,你看到的新聞很有可能都是你的同溫層分享的新聞。所以你應該要保持自己訂閱其他媒體的習慣,在美國的大家我推薦用Quartz或是Smart News的App。第二,不要只看單一媒體的新聞,如果你看了整天的CNN,或許可以花點時間看看FOX說了什麼、為什麼這樣說。第三,網路非常方便,新聞報的,你不應該全盤相信,而網路上的,你也不能看什麼就吃什麼,應該綜合收集資訊之後,思考並選擇要接受哪些訊息。
離美國大選剩下不到三週,還有時間讓我們看各種新聞來訓練獨立思考、查證的習慣,一起加油!
#柔柔看國際新聞
echo chamber同溫層 在 ROOFTOPMOB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Zashō 高林 -Echo chamber【同溫層】(Official Audio)
-
Available on iTunes, Apple Music : https://music.apple.com/us/album/echo-chamber/1539998894?i=1539998895
Listen on Spotify :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0W7GKr7ty5Uj6MajEx7JWB
街聲傳送門:https://streetvoice.com/KaoLin/songs/603130/
-
Artist | Zashō
Beat Arranger | Rude Boy / Zac Rao
Composer & Lyricist | Zashō
Producer | Zashō / Zac Rao
Recording x Mixing | Zac Rao
Recording Studio|江子翠雙龍村工作室
Cover graphic | pussinbooots
-
『黑藍雜錯的夜色下,結束一天工作後,步向學校的小門,那裡的公車站旁有個慘白斑駁的石座,有時候就只是坐在那,很多放煙的人也會匯集在那,燃起一明一滅,間歇吸吐,習慣不管來的人與自己交淺與否,幾番寒暄交手後,就是一個勁地塞,一句一字的只關於我但不關於你,訴說個沒完完後,徜徉在短暫的,告解後的愉悅感。煙熄。』
-
有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傾向傾訴於頻率相同的人,先不論這是否能夠真正解決我們的問題,但我想很多事,重點其實就是說出口罷了,這讓我在想有時候創作的同時總會想,『啊,我這麼述說有人能聽得懂嗎?』『這世界上真的有人跟我在想一樣的事情嗎?』之類的,當發現專注的思緒被拉開後,又會覺得算了,重點是表達出來,能不能夠有很多人理解,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於是就這麼來回琢磨,而後孕育出想表現的事物。
想想過程其實也很像在尋求一種同溫層,不過之於這點,我想也是身為創作者所擁有那浪漫的一環吧,總是想讓人聽見的。
-
Rooftopmob: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ooftopmob_official/
Soundcloud : https://soundcloud.com/rooftopmob
StreetVoice : https://streetvoice.com/Rooftopmob/
Zashō 高林: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ooftopmob_zasho/
StreetVoice : https://streetvoice.com/KaoLin/
Zac Rao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ooftopmob_zac_rao/
StreetVoice : https://streetvoice.com/zac6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