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22]
蜂蜜不是糖,吃了不會讓血糖升高!
曾經這樣以為嗎?看了這則闢謠的你可能要失望了😎
🌱蜂蜜不是糖嗎?🌱
⭐️首先參考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Ref 1)裡面蜂蜜的營養成分,100公克蜂蜜(春蜜)中,有79.6公克是 #碳水化合物,剩下的20公克是 #水。其中 #糖質總量 有61.5公克,包含26.7公克 #葡萄糖 以及33.4公克 #果糖 、1.3公克 #麥芽糖 以及0.1公克 #蔗糖。所以,蜂蜜的主要成分就是 #糖 沒錯。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對於"添加糖"有以下的論述(Red 2):
Added sugars include sugars that are added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foods (such as sucrose or dextrose), foods packaged as sweeteners (such as table sugar), sugars from syrups and #honey, and sugars from concentrated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給"添加糖"的定義如下(Ref 3):
Added sugars include sucrose, dextrose, table sugar, syrups, #honey, and sugars from concentrated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由以上三點可知,#蜂蜜就是糖, 所以以為吃蜂蜜就不會讓血糖升高的人要失望了!
🌱蜂蜜的升糖指數是多少?🌱
既然蜂蜜的主成分是糖,吃完蜂蜜血糖當然會上升。那麼蜂蜜的升糖指數是多少呢?
一篇德國的文獻(Ref 4)以10位平均年齡為31.5歲的健康受試者作升糖指數的測試,總共讓受試者嘗試了8種不同的天然蜂蜜,結果發現8種蜂蜜的升糖指數分別為49.2, 51.3, 53.0, 53.3, 53.4, 55.9, 64.0, 88.6,也就是說,有5種蜂蜜是屬於低升糖指數(GI<=55),2種屬於中升糖指數(GI 56~69,我把55.9包含在這組),1種屬於高升糖指數(GI>=70)。
而我最愛的一本營養原文書(Ref 5)中,蜂蜜的平均升糖指數為55,剛好在低升糖指數的上限。
其實蜂蜜的升糖指數偏低是很合理的,因為蜂蜜中的糖有一大半是果糖,而果糖本來就是一種升糖指數低的精製糖,純果糖的升糖指數只有19(Ref 5)。研究發現,蜂蜜中的果糖比例越高,升糖指數就越低(Ref 4)。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覺得果糖是好東西!果糖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不過這個就不在這篇文章中分析了。
🌱小結🌱
蜂蜜並不是不能吃,蜂蜜的味道確實很好,吃了會讓人感覺很開心🤣但是不要以為可以無限制地吃蜂蜜而不用擔心血糖升高。
有研究指出,蜂蜜的甜度比蔗糖高,再加上蜂蜜屬於低GI的食物,因此用 #低劑量的蜂蜜 來 #取代蔗糖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可行的(Ref )。事實上,糖尿病患者本來就不是完全不能吃糖,但須考慮個人血糖及身體狀況。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想吃蜂蜜的話,除了 #適量就好 之外,建議還是要與你的糖尿病醫師以及營養師討論看看適不適合唷!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 #歡迎分享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參考資料:
1. 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2020年版
2.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Added Sugars on the New Nutrition Facts Label. https://www.fda.gov/food/new-nutrition-facts-label/added-sugars-new-nutrition-facts-label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Get the Facts: Added Sugars. https://www.cdc.gov/nutrition/data-statistics/added-sugars.html
4. Eur J Clin Nutr. 2010 Jul;64(7):762-4. doi: 10.1038/ejcn.2009.103. Epub 2009 Sep 16.
5. Mahan, L. K., Escott-Stump, S., Raymond, J. L., & Krause, M. V. (2017). Krause’s food & the nutrition care process (14th ed.). St. Louis, Mo.: Elsevier
6. J Med Food . 2013 Dec;16(12):1063-78. doi: 10.1089/jmf.2012.028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惱公,寶寶在哭肚子餓了,你趕快去泡奶粉!」(踢) 聽到寶寶哭哭啼啼,就立馬送上奶奶一瓶嗎? 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其實奶粉有「正確」的沖泡方式,大多數是寶寶哭了就直接去泡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應該用幾度的水去泡? ㊙可以放在常溫下多久? ㊙換奶粉要怎麼換? #補充說明: 1. #針對一歲以下的...
「cdc nutriti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奶酒的童書分享 Books for little on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CDC Eat Well Be Active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2012 Nutrition Report Infographic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cdc nutrition 在 Nutrition: The CDC recommends limiting processed sugar. 的評價
cdc nutrition 在 奶酒的童書分享 Books for little on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防疫:室內環境,食物,衣物,寵物,該如何對待?]
#外帶食物該消毒嗎
#寵物會傳染給我嗎
#外出衣服該怎麼洗
最近看到大家對於消毒,居家環境該如何看待各說各話,我參考了Mayo Clinic, CDC, WHO等等的網頁,給大家整理一下,希望減低恐慌~
COVID-19才一年,對醫學及公衛領域來說,很多都還未知。
以往在開刀房的訓練,一戴上手套穿上手術衣,就像是有一個隱形的無菌區在身上,習慣了以後,眼睛及體感就像可以偵測到病原體一樣...也許大家練習一陣子,就會有這種能力附體。
這些資訊也是我覺得很受用的,實行一年後加上我自己的小結論,分享給大家。
[請指教或是更新研究資訊都可,謝謝。]
🍏奶酒媽咪即將開啟線上課程,幫助大家更接近平易近人的醫學。
點我 加入 #女性成長/ #經期管理/ #認識身體 的課程等候名單:
👉https://crafty-hustler-8996.ck.page/bdaa705903
參考資料:
1.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coronavirus/expert-answers/can-coronavirus-spread-food-water/faq-20485479
2.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more/science-and-research/surface-transmission.html
3. 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question-and-answers-hub/q-a-detail/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food-safety-and-nutrition
cdc nutrition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貼》台大 賴聖如 營養師的分享
COVID-19 重症營養處置 營養師 賴聖如
COVID-19 重症仍以支持性療為主軸,營養治療和ICU-肺功能不全pulmonary compromise患者類似由於因缺乏營養治療相關COVID-19休克患者的直接證據,因此建議是基於敗血症、ARDS患者的間接證據為支持
The target:
1. “Cluster care” 以 bundle care來限制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接觸機會
2. 遵守CDC建議,以最少aerosol/droplet暴露,並落實手部衛生及個人防護設備(PPE包括:防護眼鏡、隔離衣、面罩、N95口罩)的使用保護醫療者,並限制疾病傳播
3. 透過限制提及優化醫護工作人員數量,來保留PPE的使用量及設備,因應逐漸枯竭的窘境
營養評估建議
PPE供應有限的情況下,營養不良篩檢及營養評估未必需要進入ICU接觸患者設及身體檢查,使用音頻、視頻、電子資料系統等各種平台方式收集數據(適用醫師,NP,PA,營養師),並發揮醫療團隊合作及協調,以製定安全的營養保健計劃。
營養輸入時機及途徑
1. 大多數敗血及休克患者接受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早期腸道營養)有利腸道耐受及良好預後,除非出現大劑量升壓藥及合併腸道阻塞症狀(腹脹/嘔吐)等灌食不耐,否則不應將休克之COVID-19重症視為腸道營養性(EN)禁忌症。營養目標仍為,進入ICU後24-36小時或插管12小時內即開始EEN。
2. 對於無法EEN高危患者(含:敗血症、休克、使用多種升壓藥、需要高壓呼吸支持等),應儘早開始early Parental Nutrition (EPN,早期靜脈營養)。
3. 腸缺血在休克患者發生率為0.3%,COVID-19重症合併腸道症狀, 發生腸缺血可能更大,並且預期ICU停留時間將延長,因此更有機會切換至PN。
4. EPN將避開對腸道通路放置及維護,從而避免對腸缺血的擔憂,並減少醫護人員在aerosol/droplet的暴露。
置放灌食管、營養輸劑、評估腸道耐受性
1. EN灌食(胃部)且耐受不良,建議使用促排藥增蠕動能力。
2. 重症疾病急性期,常合併腸食不耐受症;部份證據證實, COVID-19合併胃腸道症狀者疾病嚴重度更高,若伴隨胃腸道症狀(腹瀉、噁心、嘔吐、腹痛、胃腸道出血),EEN則不是優先選擇,此時EPN應即早介入。
3. 小腸灌食管口徑較小,(vs NGT / OGT),沖洗次數減少時更容易阻塞;若非得使用小腸灌食,注意放置灌食管路可能引起咳嗽且花費更長時間,應減少醫護人員在aerosol/droplet的暴露,建議幽門管置放時不使用內視鏡或螢光鏡引導技術,並減少進行腹部X光確認,且全程使用N-95口罩及PAPR。
4. 胃殘餘量(GRV)監測無法可靠評估延遲性胃排空及吸入性風險並抑製EN輸量,建議不使用GRV作為監測腸道灌食耐受性指標。
5. 鑑於反抽、處理腸道排泄物、頻繁的腹部檢查評估腸胃道症狀等會增加醫療團隊暴露於aerosol/droplet高風險,強烈建議連續或灌食袋灌食取代批式灌食,若PPE裝備短缺,基於cluster care合併檢測頻率。
6. 隨著需要EN人數增加,pump可能會短缺,pump優先分配於腸道耐受不良者,無pump者,嘗試連續重力灌食。
營養劑量目標及調整
1. 據報告, COVID-19重症患者年齡較大且易有多種合併症,屬再餵食症候群(refeeding syndrome)高風險群,應校正refeeding syndrome,建議不論EN/PN從25%熱量目標開始緩慢增加並監測血清磷,鎂,鉀。
2. 血流動力學尚不穩定時、需要高劑量或增高/增加劑量或多種升壓藥、乳酸濃度升高者,禁用EN,且低劑量PN。
3. 在充分灌流復甦及/或接受穩定的血管加壓藥劑量或持續平均動脈壓> 65 mmHg,可開始/重新開始EN或PN加量。
4. 胃腸道不耐受者,表現無法解釋的腹痛、噁心、腹瀉、明顯腹脹、腸擴張、空氣/液體水平反抽增加、鼻胃輸出增加,強烈考慮使用PN,不應堅持使用EN。
5. 雖然對熱量需求評估最理想情況是使用間接量熱量測定(IC),建議改為使用公式估算取代IC。
6. Propofol使用需計入熱量。
配方選擇
1. 雖然魚油可能有利於免疫調節及清除病毒感染、小胜肽/ MCT配方提高腸道適應性,但仍無法改善治療效果,需考慮增加醫療費用。
2. 若需要額外營養補充品(蛋白粉,益生菌,纖維粉),遵守cluster care,集中給予。
3. ICU第一周急性炎症期即需PN者,小心使用純大豆脂質乳劑。Propofol及fat emulsion的使用需監測TG,部分SARS-CoV2患者出現類似secondary hemophagocytichistiocytosis (secondary HLH),TG是鑑別標準之一。
Prone Position期間營養處置
1. SARS-CoV-2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採prone position為治療策略期間可接受EN。
2. 大多數患者在prone position可忍受胃或小腸EN灌食(如前述應減少小腸灌食),床頭抬高至少10至25度,以減少吸入性風險、面部水腫及腹腔內高壓。
ECMO期間營養處置
1. 腸缺血風險(ECMO/EN患者發生率4.5%)及延遲胃排空是使用ECMO期間EN的主要障礙。
2. 大多數在ECMO後24小時內接受early EN(vs delay EN)相比, early EN改善28天死亡率及零腸缺血為發生。建議在ECMO可EEN,並緩慢達到熱量目標。
總結
1. 對於COVID-19重症患者採集中護理(cluster care),減少醫護人員與患者互動頻率,最大程度減少設備污染且避免病毒轉出ICU。
2. 措施包括:使用連續/間歇取代批式灌食;公式計算能量需求取代IC;避免使用GRV作為EN耐受指標,減少內視鏡螢光鏡技術用於小腸管放置的需求。
3. 像大多數ICU患者一樣, COVID-19患者受益EEN對腸黏膜良好生理反應,但是嚴重COVID-19患者切換PN的機會相對較大且早。
4. EPN對於嚴重敗血症性休克、需要高壓呼吸支持患,有助於降低腸缺血風險,並減少醫護人員aerosol/droplet暴露,及放置灌食管時接觸風險。
cdc nutrition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惱公,寶寶在哭肚子餓了,你趕快去泡奶粉!」(踢)
聽到寶寶哭哭啼啼,就立馬送上奶奶一瓶嗎?
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其實奶粉有「正確」的沖泡方式,大多數是寶寶哭了就直接去泡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應該用幾度的水去泡?
㊙可以放在常溫下多久?
㊙換奶粉要怎麼換?
#補充說明:
1.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為什麼要70度?
70'C 的水是要預防salmonella 和cronobacter的污染
因為曾發生奶粉被細菌污染的事件。
#沙門氏菌會造成細菌性腸胃炎、血便
#板崎氏菌很少見,#但是致死率是20%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WHO "70'C 的水泡奶粉": 是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 1歲過後, 可看奶粉說明書上建議
#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沸騰後冷卻不超過30分鐘。#為什麼不超過三十分鐘? #就是要大約70'C高溫殺菌的意思,其用意就是和WHO 的版本一樣
「You may use bottled water or bring cold tap water to a rolling boil for 1 minute (no longer), then cool the water to room temperature for no more than 30 minutes before it is used.」
前幾年所爆發的那兩隻細菌污染,是在奶粉廠內就污染了,那件事不是奶瓶消毒的問題
相關報導:
http://fswww.npust.edu.tw/ezfiles/58/1058/img/1532/doc202.doc
http://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fm_02_04.html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feeding-nutrition/Pages/How-to-Safely-Prepare-Formula-with-Water.aspx
#以下是美國FDA 2014年6月的版本: 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048694.htm?source=govdelivery&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govdelivery
#美國CDC對於cronobacter的說明: http://www.cdc.gov/cronobacter/technical.html
#相關文獻: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171262
2. #到底先加水或是先加奶粉?
這個議題,是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量」和「濃度」怎麼拿捏:
「先加水,再加入奶粉, 奶量不就會變多了嗎?」
我的本意是為了澄清這件事情所以才會這樣寫。
而大部分奶粉是先加水。但若奶粉說明書上建議先加奶粉(例如明治等),則請按照說明書。
影片內容沒有說明淸楚,讓大家誤會我的用意,深感抱歉
3. #換奶粉要慢慢換?,的確是以往根深蒂固的觀念。但是其實不必要,除非是特殊情況醫師有指示,才需觀察適應狀況,才會漸進式轉。其實是直接換即可
「真的可以直接換奶粉嗎?可是 醫師/藥局/大家/月子中心/... 說一匙匙換耶」
#可以直接換。
看一下葉勝雄醫師的說法: https://m.facebook.com/PediatricGI/photos/a.370173696383319.84688.199912983409392/1024256157641733/?type=3
這一篇比較詳細: http://udn.com/news/story/7030/1565153
4. #70度的水會不會有殺死益生菌的問題:
70度的確會殺死益生菌。
這個問題就是: 致病菌可能風險 VS 益生菌被燙死
針對一歲以下的嬰兒, 奶水溫度確實有些爭議,雖說依照大廠奶粉嚴格把關,已經在出口進口時抽驗,將阪崎氏菌、沙門氏菌⋯⋯排除了。但還是要依照AAP的建議去做,較為安全。尤其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健全。
一般益生菌沖泡建議不要超過55℃。多半是要冷藏或是置於常溫的保存環境中。就算標榜本身為耐熱菌或耐熱技術再好,也不容易在60℃以上存活。
5. 奶量
那張奶量圖片意思是美國兒科醫學會的通則大方向,不是定律。目的在於給爸媽有個慨念。
奶量是因人而異,有正常成長就好
參考資料:
http://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048694.htm?source=govdelivery&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govdelivery
WHO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http://www.who.int/foodsafety/publications/micro/PIF_Bottle_en.pdf
延伸閱讀:
🔺育兒誤很大(一) https://www.facebook.com/drblackeye/posts/630477820451736:0
#文章列表✏️: https://goo.gl/bFhdFx
#奶爸門診時間表🏥:http://wp.me/P7jKO9-dO
#奶爸Dr部落格✍: https://goo.gl/9ZJYzL
cdc nutrition 在 2012 Nutrition Report Infographic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Pinterest Lite. Save space on your device. Sign up. Visit. Save. Explore · Education. March is National #Nutrition Month. Results are in from CDC's 2nd ... ... <看更多>
cdc nutrition 在 Nutrition: The CDC recommends limiting processed sugar. 的推薦與評價
Nutrition : The CDC recommends limiting processed sugar. ... Lexi Close shows us how we can reduce processed sugar in our diet. ... <看更多>
cdc nutrition 在 CDC Eat Well Be Active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CDC Eat Well Be Active. 47982 likes · 79 talking about this. We are CDC's Division of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Obesity (DNPAO). We promote goo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