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蜜紅豆
如果說在阿芳的食譜作品中,找出幾道阿芳覺得值得驕傲的作品,蜜紅豆應該是其中之一。
阿芳有個愛吃甜食的爸爸,銅鑼燒是父親的最愛,加上阿芳的阿公阿嬤在日據時代開旅社為業,長媳的媽媽需要幫忙烹煮旅社的餐食,所以許多日本風格的食物,媽媽做起來特別有很道地的日本風味,所以從小阿芳的腦海中,家裡的冰箱永遠有一鍋蜜紅豆,年紀小不覺得它甜,加了水煮紅豆湯,媽媽會芶一點濃濃的芡,用瓷碗裝配瓷湯匙,放在小盤上旁邊還會放上一片醃製的黃蘿蔔,讓我們吃紅豆湯可以解口,沒有吃完的勾芡濃濃紅豆湯,媽媽還會加個煉乳調均勻,用家裡一套鋁製的製冰棒器,做成冰棒,是我們孩子飯後最棒的甜品,常常被爸爸用來獎勵我們有好表現的獎勵品。
蔡阿公喜歡吃銅鑼燒,蔡阿嬤的手藝中並沒有這一項,所以我母親蜜紅豆的美食頁面中,缺少銅鑼燒的這一頁,一直到阿芳站上電視螢幕,為鍋寶公司拍攝快鍋的電視影片,才由阿芳把它補了上來。
那是一個電視從老三台剛邁入有線電視也就是我們說的第四台階段,當時台灣還沒有建構正式的購物台,除了一些系統台及頻道商的節目,像摔跤,一休和尚這樣的影片,還仿效著美國TV購物錄製示範影帶,在電視節目播出觀眾收看後可以打電話去訂購商品,也就是電視購物的前身,而阿芳為鍋寶公司錄製的第1集節目,就是我從小吃到大,沒有什麼特別學,就像從小看著媽媽每天洗米煮飯一樣自然,看完就學會了的蜜紅豆,只不過我把媽媽用電鍋反覆蒸煮,有時候還不小心高低粒夾生加了糖變硬無救的老方法,改成了精算水量用快鍋有壓力的烹煮,很輕鬆就能煮出粒粒飽滿,不破沙不破仁的蜜紅豆,然後又搭配買快鍋贈送的平底鍋,做出很漂亮很有吸引力的銅鑼燒,尤其在餅漿裡面加一點點醬油少許的米霖,讓阿芳做出來的銅鑼燒,都受到自己父親蔡阿公的肯定,當年電視節目的播出後,客服的電話叮叮響起,就知道這樣子的料理跟點心真的很受到大家的喜愛,也讓鍋子熱銷,蜜紅豆跟銅鑼燒開啟了阿芳和鍋寶公司20幾年的工作情緣。
隨著電視節目的播出,阿芳食譜的出版,網路時代多元的媒體,這個可以變化做紅豆年糕,紅豆湯,紅豆沙牛奶,紅豆牛奶冰,銅鑼燒很多紅豆...的阿芳蜜紅豆,成了許多觀眾姐姐妹妹們家中煮紅豆的手法,尤其到了年節,蒸年糕的要先做蜜紅豆,包鹼粽的也先做蜜紅豆,這就是為什麼阿芳說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值得讓自己覺得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前天一早打開手機,螢幕跳出臉書社團中,有好朋友拍了一張春上黃豆的照片,詢問大家這個黃豆是不是顏色帶點灰還有黑色的斑點,這樣的豆子品質好嗎?還能夠吃嗎?阿芳上去做了回覆及說明,也因而讓阿芳想要快一點把這篇文章寫好跟大家分享。
會煮阿芳舊版蜜紅豆的好朋友,對食譜有印象的話,應該就會知道食譜的做法1,寫的就是紅豆不泡不洗,倒入小鍋中加水立刻開火煮至沸騰,把水連同浮豆盡快倒掉,倒掉後再重新清洗,洗乾淨後放到快鍋加水烹煮。常常我說到紅豆的這個的第一個做法,對於飲食衛生安全高標準的媽媽,看到,聽到,眼睛瞪得比什麼都還大,還好在煮完倒掉一次水後,有重新再清洗乾淨,才解除了大家的疑慮,但是也因為阿芳的做法,最後可以讓大家煮出又綿又密的紅豆,所以也很少人特別問為什麼阿芳的第一個處理步驟這麼特別。
如果那一天有看到阿芳對於那個黃豆的色澤及黑點所作的解答,是因為照片中的黃豆是國產九號黃豆,而且是產銷履歷的黃豆,農民在通常都在九成多熟度就採收(9號黃豆如果在七成多的熟度採收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毛豆),而且因為是產銷履歷的農產品,所以農友不會使用落葉劑,讓準備採收的豆田在一夜之間菁葉乾枯方便收成,因此這一個九號黃豆,還有葉綠素的成份,乾燥之後就有一點灰綠灰綠,也因此國產的九號黃豆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做綠晶黃豆,而豆子上面的黑點,是葉綠素再加上採收時田間的落塵沾染在豆身上,乾燥之後就退色成了黑黑的小點,但那不是發黴,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從上面的這個回答如果大家再把市面上有個國產紅豆的品牌把紅豆取名老鷹紅豆,有機會可以看看包裝上的說明,就不難把這兩個不同顏色的豆子有相關聯的邏輯找出來,阿芳曾經在紅豆田採收時親自南下屏東,看到田間採收的狀況,就可以理解原來豆子在收成的時候,需要等到莖葉乾枯,否則採收的時候豆莢及莖葉汁液,會讓採收的豆子不乾爽,沾上汁液,豆相不漂亮也賣不了好價錢,但為了要好收割,方便的農藥落葉劑,噴灑後能夠讓豆田從一片綠油油一夜枯黃,再隔一天就能夠採收,這樣高效型的農藥,讓田中的田鼠毛髮上沾染了農藥而中毒,,天空中的老鷹,吃了田中中毒的田鼠,雀鳥,巴哥,也連帶中毒喪命,雖然這樣的農藥,未來在土地的循環上會產生降解,但是無辜的鷹鳥,卻因為農藥的使用,在生物鏈下丟失了性命。
隨著台灣農業,重視土地環境及生態,落葉劑從國產豆種植不再使用,農友讓豆子在田中自然乾枯,但同樣也怕下雨所以9成多熟時,比較乾燥了就趕快採收,也讓這些在土地上,遨翔天空的鷹鳥,不用再為食而亡的悲歌。
阿芳原來的蜜紅豆,會用最快速的方式加水清洗,而且把乾豆倒入水裡不做清洗立刻加熱,是為了豆子碰水的那一刻,因為加熱可以讓豆子立刻產生膨脹,這樣子和豆子相碰的第一次水,在熱脹冷縮的原理下進不了豆身,水滾同時可以看到壞豆空豆浮起,倒掉後重新清洗,至於不泡是快鍋的壓力讓紅豆好煮,如果沒有快鍋,想泡不泡,只要自己喜歡都可以,用電鍋用蒸鍋烹煮的效能沒有快鍋好,但是只要把握在豆子沒有確認用手按捏可以極度綿軟破身,就先不要把糖放下去,再多蒸一下或悶一下,確認完全熟軟才做半糖的動作,否則加了糖做的蜜製的動作,因為糖的密度就會讓豆子鎖緊,就會產生高低粒軟硬不一的狀態,當只浸泡讓豆子漲大,可以煮出以不浸泡的豆子更大更飽滿的豆型,但是浸泡過後的豆子,很多人因為覺得紅豆不好煮而加了過多的水,煮到紅豆熟軟水份又過多,再多一下下就全部破仁破沙,豆殼是豆殼,豆沙是豆沙,泡在湯水中的紅豆,如果甜度又不夠,就和綠豆湯一樣很容易就酸敗,這也就是為什麼蜜紅豆好吃的道理,煮得剛剛好每顆又圓又胖,蜜了糖讓豆型穩定,也是最天然的防腐劑,濃縮的香氣,綿密的口感,未來拿來變化做點心怎麼用都好吃。
雖然國產紅豆黃豆價格遠比國外進口的價格高出許多,但阿芳要說這樣子的讓土地讓環境讓生態都更完美的新紅豆,新黃豆,才是能夠讓我們吃的真正安心的好豆,所以這兩年阿芳總會在各項烹調之間,鼓勵大家多多選擇國產雜糧,同時也改變了自己煮紅豆的手法,有了新蜜紅豆的食譜,今天把新蜜紅豆的食譜貼在文章中。
看完阿芳從自己家裡煮蜜紅豆的原生背景故事,再看看從新農業的角度認識國產的紅豆機黃豆,老同學就可以好好的把這一份阿芳所寫下的新蜜紅豆食譜保存下來把舊的食譜做更新,就像手機臉書時時要更新一樣,媽媽買食材也要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希望這樣的安心甜蜜滋味,不只在阿芳家,而是在更多的家庭裡,因這味甜蜜而幸福,更希望藉由這篇文章的分享,讓大家知道農產品的安全遠比美味更重要,選擇安心的農產品,也讓在意環境生態的優質農民,可以有更多的支持力量,這才是最棒的善循環。
寫完這篇文章,劉爸一直在呼喊阿芳,像大人喊小孩洗澡睡覺一樣,所以抹茶紅豆麵包明天再來,🤣🤣🤣,另外補上豆子的照片,並不是一定只有春上的豆子才好而是阿芳家現在就只有這些,重點起是包裝上的產銷履歷,讓大家認明這是國產豆,☺️☺️☺️大家晚安!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南部粽、北部粽、湖州粽、客家粽、鹼粽,甚至是充滿「靈魂」的中部粽,這麼多粽子,你吃得出來誰是誰嗎? 端午連假的開箱國會,我特別拜訪了新北市土城、三峽選區的吳琪銘委員。我們兩人一南一北,不只要戰粽子,還要戰學問! 連假不想出門人擠人嗎?那就趕緊去蒸幾顆粽子,邊吃邊看我們的端午粽藝秀吧!...
鹼粽 要 蒸 嗎 在 文化銀行 Bank of Cultu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粄粽,還失禮(han shid liˋ)
前晚行員發布了「粽子定義陣營圖」一文,
因為文字描述不周,
出現了「有包東西,就可以是粽子」等描述,
並將「客家粄粽」放置其中。
使粄粽備受委屈,也讓許多客家朋友感到被冒犯
行員在此鄭重地向各地的客家朋友,與喜愛粄粽的大家說:
失禮
(siidˋ liˊ)
( shid liˋ)
( shid^ li+)
(shidˋ liˇ)
( shidˊ li^)
✅#粄對客家人的意義
因早期原鄉生活耕地不足、糧食產量少等因素,
而發展出各式稻米加工,製成有利於飽足的米食副產品,
並依照不同的時節、慶典、祭祀對象,而有不同的粄類。
在傳統製作上也多有 #禁忌,例如過年打粄時,
禁止亂說話觸霉頭,
否則像在蒸發粄時,就會開得不漂亮,
也因此「粄」不僅作為客家人的 #日常飲食,
更代表著 #客家文化與精神。
✅#客家粄粽
每年端午,行員住在湖口的阿婆(a+ po)都會寄來親手做的粄粽,
行員昨天也致電阿婆,詢問粄粽的製作與祕訣
整理出 #客家粄粽的五個特色,
希望藉由這篇文章,將湖口阿婆粄粽的美味秘訣,和用心繁瑣的製程,帶給更多朋友們認識。
1️⃣ #外皮用糯米粉製作
以前都用糯米慢慢研磨成米漿後才開始製作,很費時,
現代則可用 #糯米+#在來米粉(3:1)+#水
(只用糯米粉也可以,只是會很黏,混在來米可降低黏度),揉成糯米麵糰。
2️⃣ #一定要有粄媽
將上述揉好的糯米糰,搓成出一兩個小麵糰,
放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再把它和原本的麵糰一起搓揉。
而這個煮好的小米糰,就稱為「#粄媽」,
它可以 #增加整個麵團黏性,包煮的時候才不易碎裂。
3️⃣ #內餡精緻還可做豬籠粄 (客家菜包)
各地作法有異,阿婆的工序尤其多,卻也最香
先爆香紅蔥頭(撈起)、爆香蝦仁(撈起)、
爆香香菇(撈起),再爆香豆干丁 ,
並把上述全加入再爆一次(撈起)。
又爆香瘦豬肉,把上述食材全放入,
最後加入蘿蔔乾(絲)與各式調料(胡椒、醬油等)
而同一套餡料,也能包入 #豬籠粄 裡。
4️⃣ #內餡可鹹可甜
講到甜粽,可能會想到冰涼沾黑糖或砂糖的 #鹼粽,
但是行員在 #臺中東勢 的親戚表示,
一樣是粄粽,但內餡會包 #甜花生粉,
有其他地區的客家朋友,家裡也這樣包嗎?
5️⃣ #較好消化負擔少
阿婆的經驗分享:
因為糯米不易被消化,吃太多容易脹氣,
但粄粽的糯米糰因為經過研磨跟蒸煮,
相對較好消化(但還是要適量吃)。
以上,就是行員阿婆的 #美味粄粽五秘訣,
希望藉此,有讓大家可以更認識 #客家粄粽!
✅最後的最後,想要很誠摯地對我們的不夠謹慎致歉 (シ_ _)シ
我們真的 #沒有歧視任何族群的念頭,也對此進行了深刻反省。
雖然粽子梗圖每年網路都有,
然而文化銀行的價值是 #帶大家認識臺灣的傳統文化,
在 #粽子陣營圖 中的描述與排列,卻對特定族群與文化產生 #較負面的形象,
不僅讓部分群眾感到不適,也與我們的品牌形象有巨大的落差。
在此真心地向所有被冒犯的客家朋友,以及喜歡粄粽的大家,表達最深的歉意。
未來在相關議題發布前,
一定會再三確認合適性,
才能將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美好,
持續傳播給所有喜愛臺灣多元文化之美的大家。
也謝謝大家不吝指正和提點,
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修正錯誤,
未來還請大家繼續多多指教。
#端午節 #粽子 #北部粽 #南部粽 #中部粽 #客家粄粽 #外省粽 #臺灣美食
參考書目:
劉還月。( 1999 )。台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 常民出版社。
劉澤玲。( 2010 )。客家米食文化在銅鑼傳統飲食中的傳承。國立高雄餐旅學院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鹼粽 要 蒸 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南部粽、北部粽你分得清楚嗎?看起來都很像的粽子,其實不管是在粽葉、餡料或是包法上,學問都大有不同。
最簡易的分辨法~就是「南煮北蒸」,用水煮的就屬於南部粽,隔水蒸的就是北部粽;而在蒸或煮之前,南部粽會先將米炒到半熟,而北部粽則是類似油飯作法,將所有的材料都先處理好,才包進葉子裡。
北部粽的餡料是略為偏鹹的油飯,搭配不會過鹹的甜辣醬,可避免讓整個粽子口味太重,對於北部粽來講是大加分。味道較為清淡的南部粽,則可以加一點醬油膏與花生粉讓味道更上一層樓。
好吃的粽還有潮州粽、客家粽、野薑花粽⋯等等,以及我們也很喜歡的鹼粽,加上蜂蜜的味道實在太美妙了。
不過,無論南粽北粽,如果消化系統不太好的朋友,還是要吃少一點以免不舒服噢!
㊗️大家端午佳節愉快!
鹼粽 要 蒸 嗎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南部粽、北部粽、湖州粽、客家粽、鹼粽,甚至是充滿「靈魂」的中部粽,這麼多粽子,你吃得出來誰是誰嗎?
端午連假的開箱國會,我特別拜訪了新北市土城、三峽選區的吳琪銘委員。我們兩人一南一北,不只要戰粽子,還要戰學問!
連假不想出門人擠人嗎?那就趕緊去蒸幾顆粽子,邊吃邊看我們的端午粽藝秀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CAQfLolLsQ/hqdefault.jpg)
鹼粽 要 蒸 嗎 在 聖嫂Dod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我超喜歡冰冰QQ的鹼粽!!!現在市面上的粽子雖然美味但成分令人擔憂,所以今年端午節就讓我們一起動手做用料實在兼具健康美味的鹼粽吧!
👄 你訂閱聖嫂 DODO 的頻道了嗎 ▶ https://goo.gl/fQw3OB ◀
👄 想看更多聖嫂 DODO 的影片嗎 ▶ http://goo.gl/4xA1un ◀
#鹼粽 #端午節 #包粽子
👄鹼粽需要的材料有
👄鹼粽
圓糯米 3斤
鹼油 66g
橄欖油 0.5匙
棉繩 3串(60條)
乾粽葉 120片
👄步驟一(前置準備)
1.圓糯米洗淨後泡水靜置4小時。
2.泡水後瀝乾放置冰箱冷放置冰箱冷藏30分鐘。
3.將粽葉突出的葉梗剪去。
4.預先將水煮滾後放入粽葉稍微燙後取出。
5.將粽葉活水沖洗邊洗邊使用海綿將粽葉正反面輕刷洗淨(不要太過度用力刷洗以免粽葉破裂)。
6.將棉繩洗淨晾乾。
👄步驟二(拌圓糯米)
將冷藏的圓糯米取出加入鹼油66g及乾欖油半匙,均勻攪拌。
*鹼由比例要正確添加過多會導致鹼粽較苦。
👄步驟三(冷藏靜置)
將處理好的圓糯米放置冷藏約20分鐘(呈半乾狀態)。
👄步驟四(包粽子)
1.將冷藏後的圓糯米取出(呈淡黃色),取兩片粽葉光滑面朝上相疊,折出一角手握住呈杯狀。
2.放入一匙圓糯米,需注意不宜放太多及將米壓太緊密(蒸煮時米會膨脹)。
將粽葉蓋上,兩旁往旁邊折,取棉繩繞2圈打活結。
👄步驟五(水煮粽子)
將鍋水煮滾後放入鹼粽至小滾後,轉小火持續煮4小時。
*煮粽時要隨時留意水份,必要時要添加熱水,維持高水位(要淹過粽子)。
👄步驟六(瀝水晾乾)
將煮後完成的鹼粽吊著瀝水晾乾,等候完全冷卻後放置冰箱冷藏。
👄步驟七(品嚐)
可淋上黑糖、蜂蜜或沾砂糖食用。
---------------------------------------------------------------------------
🎬 Prev 上一部
➤ https://reurl.cc/Evo70
🎬 Next 下一部
【每周五晚上6點】➤ 準時追蹤聖嫂頻道喔♥♥♥
🎬 More Playlist
播放清單中有更多種類型影片
👉 聖嫂動手做 👈 https://goo.gl/J43ncn
👉 聖嫂愛開箱 👈 https://goo.gl/QwhjNm
👉 聖粉同歡慶 👈 https://goo.gl/1EkvEv
👉 靈魂大交換 👈 https://goo.gl/KeShqP
👉 聖結石唱歌啦 👈 https://goo.gl/w11fbQ
👉 菜逼巴美妝系列 👈 https://goo.gl/tiLpjD
👉 聖氏夫婦婚紗照 👈 https://goo.gl/htEh1W
👉 聖嫂DODO微抱怨 👈 https://goo.gl/CNjuN6
---------------------------------------------------------------------------
👄 追蹤我們 / About us
➤ 來這找我 / Follow me on
Facebook 👀 https://goo.gl/BZbsDR
Instagram 👀 https://goo.gl/BTyalQ
➤ 找我老公 / Follow Saint on
Facebook 👀 http://goo.gl/4UQLS0
Instagram 👀 https://goo.gl/DNymkD
---------------------------------------------------------------------------
👄 找我合作 / Co-work info please contact
商業合作相關請寄信至 ▶ saintdodo0804@gmail.com ◀
---------------------------------------------------------------------------
👄 回答你的問題 / Q&A
➤ Q: BGM是? / What's background music for Video?
Song: The Loyalist - Lotus Lane" by Preconceived Notions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Music provided by BreakingCopyright: https://youtu.be/Ivix4rTlXhU
➤ Q: 使用甚麼器材拍攝? / What camera do you use?
A: 👄Canon EOS 80D 👄Sony DSC-RX100M5
👄 iPhone7+ 👄 GoPro Hero6 👄 Sony A7iii
➤ Q: 後製軟體是? / What software do you use to edit video?
A: Final Cut Pro X + Adobe After Effect + Adobe Premier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qdXfg1CRY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