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賢碎碎念】~ 高山肺水腫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今天剛好有個曾經發生高山肺水腫的個案,來討論之後上山要注意哪些事情,發現他還是對高山肺水腫有些不清楚,所以再和大家聊聊這一塊。
嚴重的高山症有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而和常見的急性高山病不同,雖然發生率相對低(在海拔4500公尺,發生率約為 0.6% ~ 6%,而在海拔5500公尺,發生率約為 2% ~ 15%)
但是,高山肺水腫的復發率「高達60%」。
這也是為什麼附圖中,強烈建議使用藥物預防的原因。
有人可能會認為,如果發生過一次高山肺水腫後,都要吃藥才能上山,那我這輩子爬山的樂趣都沒了!
而根據過往研究,可能會增加高山肺水腫的風險因子有:
* 低氧通氣反應 (HVR) 引起的個體易感性:這和遺傳有關,無解
* 所達到的海拔高度:可以先安排海拔2500~3000的山試試
* 上升速度快:從行程安排上解決
* 男性:這無解
* 使用安眠藥:非必要避免使用
* 鹽攝入過多:這個還好控制
* 環境低溫:先避免在冬季上山,注意保暖
* 重體力消耗:背負的重量和行程安排來調整
* 可能增加肺動脈壓力的疾病史:這也無解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人體適能的好壞,並不是一個保護因子!
(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差異)
今天個案才說自從上次發生HAPE後,都有跑步想提升體能狀況,聽到這兒,突然覺得做了白工⋯⋯
等等,人生沒什麼事是徒勞無功的。
登山時體能本來就要練好呀!即便不是高山症的保護因子,它也會決定你走不走得完⋯⋯體能不好,連行程都完成不了,還管什麼高山症,還沒發病就要被勸退下山了吧?
所以,看到這兒有沒有沒那麼絕望了呢?如果真的對藥物預防很排斥,可以先排一些相對較低海拔,天數短,撤退方便的山,再來試試看;當然,建議藥物還是要帶在身上。
只是,我自己是覺得爬山又不是比賽,利用藥物來加快高度適應,有何不可,這應該不能算是作弊吧?畢竟絕大多數人登山的終點,還是希望平平安安回家。如果你已經是高風險族群,真的要拿下次發病時,能不能安全下山當賭注嗎?(統計上HAPE,即便接受治療,死亡率仍可高達 11%,而未受治療時可高達 50%。)
* 圖片出處: #你一定要知道的43項登山醫學知識
(想買的應該都買了,就不特別廣告了)
高山肺水腫治療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阿賢碎碎念】~ 賞高山杜鵑也要小心高山症
最近平地的桐花開得不錯,高山上則是高山杜鵑綻放;人多到還要警方協助疏導。
有鑑於大家的行程多為當天往返,單日的海拔變化很大,還是要煞風景地提醒一下注意高山症,特別是人車眾多,可能會增加在高海拔的停留時間。
基本上,合歡山公路,在翠峰管制站 (海拔2374公尺)後,就即將進入可能會出現高山症的海拔2500公尺區間;6公里後到了鳶峰,海拔就已經到2750公尺了。
一般而言,高山症會在高海拔暴露 (2500公尺以上) 後的6小時左右出現,是身體無法快速適應高海拔環境所出現的症狀。(當然有些易感族群可能超過2000公尺,或更短的時間,例如4小時就有症狀出現。)
急性高山病,常見的症狀有:
1. 頭痛
2. 虛弱無力
3. 噁心嘔吐
4. 頭暈
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和暈車有點像?不過請記得,高山症是在高海拔暴露後一陣子才會出現,基本上不管路再怎麼塞,應該從翠峰管制站到武嶺也不用兩個小時;如果你的症狀是在下車玩耍一陣子後,或是賞花賞到一半才開始出現,就要考慮是不是高山症發作了。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既然是在高海拔才會出現的症狀,「下降高度」就可以解決了,還好公路交通很方便,基本上,撤到翠峰管制站,或要更下去便利商店休息,都沒問題。(如果是另一側的話,大禹嶺的海拔為2565公尺,應該大多數人的症狀也可以緩解。)
※ 另外,還要注意高海拔肺水腫,可能不需出現急性高山病的症狀,就直接出現肺水腫;如果喘得很誇張,請不要管什麼花了,快點下山就對了。
最後總結一下,1個重點和3個提醒事項:
高山症的黃金治療準則就是『下降高度』
○ 如果你只是去昆陽、武嶺拍拍照、賞賞路邊的花,就下山了,那高山症的風險相對低。
○ 如果你想去東峰、小奇萊,甚至是北峰步道賞花,在高海拔的時間可能就會到6小時左右,請自已提高警覺,有狀況請快點下山。
○ 如果你打算住在松雪樓,好好享受合歡及奇萊的美景;如果時間充裕,那建議前一天在清境睡一晚做高度適應,如果沒有時間,要直接衝上山,那有症狀請洽松雪樓櫃台人員,他們經驗應該非常豐富了。
祝大家賞花愉快,如果內急需要在野外解決,請一定要把衛生紙帶下山,不然最後不知道是在賞杜鵑花還是小白花了。(反正帶什麼上山就帶什麼下山)
#高山症
#無痕山林
高山肺水腫治療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剛好昨天有去合歡山追雪3歲小孩發生高山症的新聞,所以簡單介紹一下高山症,分成以下三大類:
1️⃣#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症狀:因缺氧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厭食、虛弱等症狀,一般人到達高海拔地區1~12小時後開始出現症狀,症狀2~3天後會隨著身體適應環境而緩解。通常最先出現的是頭痛,⚠️ #嘔吐是症狀惡化的重要指標。
2️⃣ #高海拔腦水腫(High-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少數高山症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
👉🏻症狀:嚴重頭痛、嗜睡、意識不清、運動失調(步態不穩)、甚至昏迷。
⚠️ #步態不穩是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若沒有治療24小時內就可能致死。
3️⃣ #高海拔肺水腫(High-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
👉🏻症狀:包括運動能力變差、休息狀態下仍不停喘氣、乾咳、胸悶,甚至呼吸困難、咳嗽帶血、發紺。
⚠️ #高海拔肺水腫的致死率比另外兩種高海拔疾病更高,給予氧氣能緩解症狀,但同時一定 #要立刻降低高度。
❗️治療:
1. #避免快速上升高度,最好先在海拔2000-2500公尺處待1至2天,超過海拔2750公尺後,每天睡眠高度不要爬升超過500公尺。
2. 使用預防藥物:
▶️Acetazolamide(Diamox,丹木斯)是目前一線用藥,可以預防也有治療效果,出發前一日開始服用,每日兩次,每次125mg,抵達後繼續服用兩日再停藥。⚠️蠶豆症不能使用。
▶️類固醇藥物Dexamethasone也有預防及治療效果。
▶️口服Adalat(Nifedipine)、口服威爾鋼Viagra(Sildenafil):用來預防高海拔肺水腫。
3. ✔️盡量減少劇烈、高耗氧活動 ;
✔️保持身體溫暖,低溫會增加肺動脈壓;
✔️不要吸菸🚬,吸菸會減少吸入的氧氣量,
✔️不要飲酒、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以免抑制呼吸中樞及缺氧換氣反應,
✔️飲食盡量高醣低脂(避免碳酸飲料🥤等產氣食物)
‼️若發生肺水腫、腦水腫:藥物、供應氧氣外,#一定要立刻下降至少海拔500~1000公尺。
⚠️哪些人罹患高海拔疾病的風險比較高?
👉🏻心衰竭、肺動脈高壓、心肌缺氧(心絞痛)、鐮刀形貧血、嚴重的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鐮刀細胞型貧血,或孕婦等情形,對缺氧的環境特別敏感,並不適合到高山旅遊。
以下這篇新聞有寫⬇️
除了成人版也有兒童版的路易絲湖急性高山症評分(Children's Lake Louise Score, CLLS)可評估小孩是否有高山症,#主要以是否哭鬧或能玩能吃能睡做評估,建議沒有信心的父母可以避免帶小小孩當天上合歡上追雪❄️⛄️喔~
快樂出遊 安全第一喔☝️☺️
以上資料參考自疾管署
#佳鴻診所
https://www.google.com/amp/s/news.ltn.com.tw/amp/news/health/breakingnews/3407121
高山肺水腫治療 在 就有可能因為缺氧而出現高山症症狀 的推薦與評價
【淺談高山症】 所謂高山症,泛指人體處在特殊高海拔環境時所導致的身體不適,正式名稱為「高海拔疾病」。隨著海拔高度增加,氧氣分壓逐漸下降,一般來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