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與施醫師共同討論某個 #前庭性偏頭痛的病患,我也提供了一點芳療與營養上的輔助建議。
許多神經系統相關的疾患不易找到根源丶也因此不易根治。這類型的疾患除了西藥以外,如果希望長期穩定,在生活方式的調整以及營養的介入也是必要的,而芳療就是生活方式調整的一個好方法。
很多人以為芳療就是聞香放鬆而已,
實際上善用芳療需要使用對應的精油種類丶正確的濃度與使用時機,看似簡單的芳療,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功效哦!
——
一日,35歲王小姐來到施醫師門診:「施醫師你好,我偶而頭痛已經十幾年了,之前看過神經內科跟我說是偏頭痛,這兩三年開始會頭暈,每次都暈一個星期才會慢慢緩解,最近有一點耳悶的狀況,我是怎麼了呢?」
施醫師:「聽起來不只頭痛還有前庭眩暈的症狀,你可能是得了前庭性偏頭痛哦!」
——
治療
最重要的是發現並移除病史中特定誘發因素,加上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其次才是使用藥物。症狀治療藥物包括止痛藥如普拿疼、水楊酸或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以及止暈藥物,另外醫師也可開立偏頭痛預防藥物如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或乙型交感阻斷劑等等來預防下次的發生。
除了藥物以外,外用具止痛效果及安定神經系統的精油(如真正薰衣草、岩蘭草、薄荷、甜馬鬱蘭...)也是一種不錯的輔助方式。
而具有營養學觀念的醫師還可建議病患針對輔酶Q10、維生素B2、魚油、以及鎂進行適量攝取,可減低偏頭痛的發生機率。
離子通道種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為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受體,而許多作用於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的降血壓藥皆與其相關,例如: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 inhibitor,ACEI)、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滯劑(angiotensin-receptor blockers,ARB)等。過去研究發現,使用RAAS抑制劑會增加細胞ACE2的表現量,因此引發這些降血壓藥會增加感染COVID-19風險的疑慮。
其他研究統計也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病患中,罹患高血壓會導致死亡的風險上升;重症病患合併有高血壓的比例也明顯高於輕症的病患。有鑑於此,部份學者建議在疫情期間應該使用不會作用於RAAS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等藥物取代上述藥物來治療高血壓。
然而,動物實驗中證實ACE2在保護肺部傷害中也很重要。給予ACEI、ARB等,可以透過抑制RAAS而減輕肺部發炎的程度。所以,有學者認為理論上這些藥物反而可以減少新冠病毒感染惡化的風險。
■ 究竟服用高血壓用藥對於COVID-19有何影響?
為了回答此疑問,美國心臟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及美國心衰竭學會(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America)透過紐約大學團隊執行本研究,評估使用包括:ACEI、ARB、β阻斷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及thiazide利尿劑等不同的降血壓藥物與罹患Covid-19以及重症之間的關聯。
在12,594名接受COVID-19篩檢的人當中,有5,894例(46.8%)檢測呈陽性,重症的人數為1002名,約佔17%。所有接受COVID-19篩檢的人當中,有高血壓病史的有4,357名,其中2,573名(59.1%)呈陽性,重症的人數為634名,約佔24.6%。但排除年齡等因素分析患者用藥後顯示,使用單一種類的降血壓藥物與COVID-19陽性率或發生重症的機率,都沒有實質關聯。
領導此研究的紐約大學醫學院心血管研究中心副主任Harmony Reynolds表示,這項研究指出服用常見的5種降血壓藥物並不會增加COVID-19感染或是重症的風險。(「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齊嘉鈺醫師 摘要整理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810/ )
📋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Inhibitors and Risk of Covid-19 (2020/05/01)+中文摘要轉譯
■ Author:
Harmony R. Reynolds, Samrachana Adhikari, Claudia Pulgarin, et al.
■ Link: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8975
🔔豐富的學術文獻資料都在【Covid-19 新冠肺炎資源網】
■ 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
#2019COVID19Academic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離子通道種類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職業醫學】~ 環境消毒藥劑
相信大家一定有遇過環保局定期的環境消毒,熱煙霧機發出低鳴,伴隨著煙霧瀰漫;隔天就會發現地上滿滿的蟑螂屍體。
有人經過時,會不會擔心吸了一些煙霧進去,身體是不是會有中毒的反應。
還是會有人和我一樣好奇是噴了什麼藥劑嗎?因為剛好有接環境清潔公司的臨場服務,所以去了解一下環境消毒,今天就來談談囉。
常見的環境消毒方式有兩種:
A. 《熱噴》(也就是上面陳述的那種)
也稱為「空間噴灑」,以『合成除蟲菊酯類』、助煙劑搭配熱煙霧機機具使用。
適合環境如水溝、側溝或較不通風等環境。
B. 《水噴》
亦稱為「殘效噴灑」,以『有機磷藥劑』,搭配背負式水噴機、車載式水噴機等機具使用。
適合開放式環境,可針對潮濕、陰暗、不通風之喬木或灌木或草叢周邊環境。
※ 可以發現,主要使用的藥劑為『合成除蟲菊酯類』&『有機磷藥劑』。
而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會比較常看到熱噴法;因為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對哺乳類動物的急毒性較有機磷為低,但是卻對於昆蟲的殺滅效果極佳。
合成的除蟲菊酯,對於昆蟲的殺傷力遠大於人類(2250 倍),這是因為昆蟲的鈉離子通道敏感度高於人類、個體體積較小而且體溫較低所致。
而且除蟲菊雖然具有高脂溶性,但是很容易被代謝因此不易在體內形成累積毒性效應,受到陽光照射很容易被分解 (所以噴藥往往在晚上),在水中也會被分解成無毒的產物,但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可達 1~2 小時。
也因為安全劑量高,要擔心的反而是在噴藥的工作人員;只是路過而已,先不用自己嚇自己囉。
※ 毒性反應:
〖除蟲菊酯〗
當短時間內由空氣、食物、或水中暴露到很高濃度的除蟲菊素和類除蟲菊素殺蟲劑這類的化合物 時,可能會導致頭暈、頭痛、噁心、肌肉抽搐、降低活力、意識改變、抽搐或意識喪失等症狀。暴露高濃度的菊酯類農藥後,精神狀態的變化可能會持續數天。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規定每8小時輪班及一週40小時的工作場所中,空氣中的除蟲菊素的限值為5 mg/m3。美國環保署(U.S. EPA)建議10種類除蟲菊素每人每日攝食量,暴露限值定為0.005-0.05 mg/kg/day。美國環保署已訂定了各種食物殘留除蟲菊素及各種類除蟲菊素的範圍為0.01-75 ppm。
〖有機磷〗
很多農藥的OO松、XX松,都是這一類的。
中毒的途徑主要以口服為主,原因可能是誤食或自殺。另外,噴灑農藥時不慎吸入,也會經皮膚或眼睛的接觸造成中毒。
嚴重時可能會產生:昏迷、抽搐、呼吸困難、口吐白沫、肺水腫、瞳孔縮小、大小便失禁、驚厥、呼吸麻痺等。其中呼吸抑制為主要致死原因。
#恭喜大家又學會了一個不知何時用得上的冷知識
#其實噴藥時經過不用太焦慮_作業人員中毒的風險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