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赤腳」還是「穿鞋」走路呢?
有些人喜歡穿漂亮帥氣的鞋,有些人特別看重穿鞋的舒適度,但人類在漫長演化過程之中之中「赤腳」的時間卻是最長的,至今也還有很多民族仍偏好不穿鞋,光著腳過生活。
這篇來自【元氣網】上的文章,帶我們從人類學的研究中發現「赤腳」走路的好處,也讓我們從中反思「鞋」的文化價值。
---------------------------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今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新上線的一篇論文則說:光腳勝過穿鞋。哈佛大學著名人類學家Daniel Lieberman教授和同事提出的證據表明,腳底老繭既能在光腳走路時起到保護作用,又比穿鞋更能保持腳底的觸覺敏感程度。
老繭雖然能提供保護,但直覺上我們常認為老繭會讓腳底變得不敏感。當我們走在地板或沙灘、香蕉皮或樂高積木等不同的表面上,腳底會傳來截然不同的感覺,提醒我們調整姿勢、保持平衡。更厚、更硬的老繭能不能有效傳遞觸覺呢?
研究人員用實驗給出了與直覺相反的答案。他們通過不同頻率的振動來評估足底的兩類皮膚觸覺感受器。實驗所用的振動頻率相當於我們在行走或跑步時腳觸地那一刻感受到的壓力變化。測量結果顯示,腳底老繭不輸柔嫩皮膚,老繭的厚度和硬度並不影響兩類足底神經末梢的敏感度!
作者分析,厚厚的老繭之所以能夠讓足底保持敏感,是因為死細胞的硬度使得地面的機械刺激能夠幾乎「無損」地傳遞到皮膚深層,進而由那裡的神經末梢把信號傳給大腦。這種信號有助於經常光腳的人保持平衡,強化肌肉,在腳和大腦之間建立更強的神經聯繫。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赤腳走路的好處 在 赤腳接地氣讓你輕鬆獲得健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防病養生要接地氣】 讓身體#接地氣 赤腳走路好處 多多,但小心不要接錯了,下面四種,那一種才是對的呢? 1.柏油路2.赤腳走地磚3.有蟲的草地4. ... <看更多>
赤腳走路的好處 在 經絡能量健康法| 孫正春赤腳走路治好十幾種病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醫行天下:拉筋拍打自癒法》在台灣出版後不久,我收到一篇台灣讀者發來的這篇文章,由此我第一次知道了赤腳走路的好處,當即認為這就是最好的拍打,而且拍打的正是 ... ... <看更多>
赤腳走路的好處 在 [分享] 讓寶寶光腳,好處竟然這麼多! - 看板Preschoole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網址
https://mybabyone.com/20170420_524028.html
俗話說:隨便養,隨便大
不只孩子,光著腳踩在土地或草地上也有益於身體和自然的調和
要說我家小葉子最“溜”的生活技能,大概就是脫鞋脫襪子了,以前是小嬰兒的時候,就特喜歡蹬襪子;會走會跑了,給她穿襪子是個巨大的挑戰!經常費勁兒巴拉剛給穿上,人家脫的速度,那叫一個快!
在歐洲的時候,老公給我傳了這張照片,小葉子認真的在陽台給小花澆水,我給我爸我媽傳過去樂嗬樂嗬,卻被他們批評了,“怎麼光腳呢?寒從腳底生”、“必須穿襪子,不然著涼生病。”
我反複說,“深圳都20多度了,沒事兒,光腳好處可多了”,爸媽還是覺得不妥……得!估計這也是很多隔代養育爭論的話題,專門寫篇來說說吧!
這些光腳的好處,你竟然不知道?
一、增強體質。
咱中國人喜歡防病,病毒來了要做好隔離、不去人多的地方、多捂著就不會凍著……但其實,病毒不是躲就行的,體抗力強、能適應各種生存條件的人,才有更強的防禦能力。
比如我在東北長大,因為習慣了冬天室內有暖氣,大學剛到南方那會兒,10度室溫就受不了裹成粽子還總感冒,反而家里沒有暖氣的那些南方同學,穿得少也不那麼容易生病。
倒不用讓孩子刻意體驗寒冷,其實,適當讓孩子光腳,就能增強抵抗力、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提高耐寒力跟預防疾病。
在日本,特別流行光腳(裸足)教育,最早源自福島一間小學的校長,他看見孩子們光著腳在水坑里玩兒,腳的自然狀態引起了他的聯想,那之後,他引導學生自由光腳走路,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大熱天不會覺得悶,這個學校的孩子也不容易感冒,後來,這個模式就開始被全日本溫暖地區的學校認可並推廣了。
有些日本的私立高端幼兒園,還專門主打光腳課程,讓孩子參加踩水活動、做光腳操,日本孩子的抗寒體質,也普遍更好。
二、有利刺激觸覺神經發育和學走路。
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怎樣才是更好的方式?《海蒂育兒大百科》給1歲前後孩子的建議之一就是,“赤腳可能會做得更好,因為在邁出第一步時,寶寶會用他們的腳趾抓住地面,穿襪子會很滑,而鞋子卻又硬又重。”
咱在之前的《先爬還是先走?如何鍛煉寶寶爬行?》的文章中,分享過“感覺統合”訓練對孩子的重要性,就是人體的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前聽覺、平衡感、本體感,要和大腦協同運作。
給寶寶光腳,正是進行觸覺訓練的好方法。腳上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寶寶光腳的時候,會感受到來自地面不同溫度、質地的刺激,有助於觸覺神經的發育,促進感官和大腦建立聯系,提高感覺靈敏度、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而且,光腳時,孩子腳踝會更靈活跟有韌性,由於沒有任何束縛,也更容易抬頭挺胸,但如果是穿了鞋子,就會有層阻隔,出於安全感的本能,孩子會更容易低頭看地面來判斷高低變化,影響站姿和走姿。學步鞋的主要功能,並不能幫助學走路,而是保護寶寶的腳在外不受傷害。
三、腳底按摩,促進食欲。
腳底的穴位特別多,光腳走路,會給腳丫更多的刺激,相當於直接對腳趾和腳掌心等受力的部位進行穴位按摩,這些穴位有助健脾益腎、鎮靜安神,促進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讓孩子的食欲大增、促進生長,對預防消化不良、小兒便秘等也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另外,孩子光腳時,腳踝能夠自由活動,腳形也可以自然生成,能預防扁平足、腳內翻、外翻等。
光腳的條件&與老人怎麼溝通
話說寫這篇文時,我腦海突然蹦出了幾首歌,其實咱小時候不就唱了嗎:“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竹筐,清晨光著小腳丫,走遍森林和山岡……”
哈哈,現在想來,好霸氣滴采蘑菇的小姑娘啊:)就算是咱們自己,也願意偶爾解放天性一下不是嗎,郭靜有首歌曾經多麼火啊,“好想光著腳丫~在~樹上唱歌~~”
光腳的束縛確實更小,讓人更舒服更自由,不過,光腳好處這麼多,並不是說孩子就不要穿鞋了,而是說不要人為的阻攔孩子光腳丫的權利。也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歡光腳丫,這也沒啥,孩子覺得舒服最重要,盡可能尊重他們的意願。
一般來說,適合光腳有這麼些條件:
1)地面平整光滑,沒有釘子、玻璃碴、碎石頭等銳器。
2)適宜在春夏較暖的時候,15度以上、或冬天有暖氣,地面不要很潮濕或陰冷。
3)建議主要在室內地板光腳,室外草地也可以,如果太曬,要防止腳丫灼傷。
另外,在光腳問題上,我們和父母這一輩,可能還會有些觀念衝突,比如摸著孩子腳涼,老人會擔心孩子被凍著了,這里必須提醒的是,孩子冷不冷,不是摸腳溫判斷的,而是主要通過摸頸後或測耳溫,手腳略涼,並不是真的冷。如果真的不舒服,孩子也會發出信號。
和長輩溝通這個事兒,我覺得可以各讓一步、循序漸進,比如我家,是從厚襪子到薄襪子、光腳時間由短到長,一開始老人可能看著不太順眼,但慢慢的看孩子活蹦亂跳的,也就不那麼擔心了。
有時我也會順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比如最近我家奶奶real會發明,竟然給我娃套上了絲襪哈哈哈(剛穿上小葉子竟然還美美的笑……)
也好,怎麼舒服怎麼來,趁著春光大好,如果孩子特別想光腳,別猶豫,那就解放孩子的小腳丫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24.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reschooler/M.1492692865.A.4F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