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0萬的網紅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みなさんは、問題を解決するのが得意ですか? そして、これらの不可能なクイズを解決し、どうやってやったのか説明することが出来ると思いますか? 1問正解するごとに1ポイントを獲得できるので、合計のポイントを数えて、最後に結果を確認してみましょう! もし、8ポイントから11ポイントだったら、超鋭い頭脳の持...
「認知過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杜文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心類] 心識的認知過程(以瓶子為例) - 精華區Buddhism 的評價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探索心理學10 認知過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認知過程 在 陳克強心理學的帖子- 思考、推理、判斷 - Facebook 的評價
認知過程 在 我是老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也許你有發現,日常生活裡的「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為主效應」。是指人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相較於之後得到的資訊,對於形塑事物整體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
而《大局思維》裡有一個章節,談的是「別讓第一印象決定一切」
作者葛蕾絲洛登有一次旁聽一家企業的高階主管會議,內容是顧問公司來簡報有關提升組織內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簡報裡有著各種複雜的圖表,時間已經比預計超時了15分鐘,但會議仍然看起來沒有要告一段落的跡象。
這時候,有一個聲音「我要是再聽到一句『心理安全感』,我就要從窗戶跳下去」,然後這個人轉身離開會議室,留下尷尬的場面,會議繼續。
會後作者問了與會者剛剛離席的人是誰,得知是一位叫葛雷格的主管。而作者葛蕾絲當時正擔任這家公司的顧問,因此多次在茶水間再度巧遇葛雷格。葛雷格都是很有禮貌的微笑主動打招呼,引發作者葛蕾絲鼓起勇氣和他閒談,因為她想知道,會在會議上說「再聽到一句『心理安全感』,我就要從窗戶跳下去」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主管。
聊了幾句之後,作者問葛雷格「你對心理安全感有什麼看法?」,結果葛雷格開始大笑,足足笑了三分鐘,然後葛雷格邀請作者去參觀他的部門。
葛蕾絲發現葛雷格的團隊有二十多人,包含男性、女性、非洲裔、亞裔,每個人都很熱情、主動地打招呼,讓葛蕾絲印象深刻。後續葛蕾絲也發現,葛雷格的部門,包括業績和員工滿意度,都名列公司內前段班。
事實是,葛雷格本身很在乎組織多元性與包容性,但對於公司看似只是用「調查」與「數據」來做表面功夫,欠缺實質行動非常不滿。如果葛蕾絲讓當天的第一印象深植心中,而認為這不過是個自大的混帳,就沒辦法有機會認識真正的葛雷格。
《大局思維》這麼說:給別人第二次機會解除誤會,是我們身為人類所能做的最善良的事之一。
而我們自己有時候在其他人的第一印象裡也像故事中的葛雷格,同樣需要有第二次機會。
#大局思維
#老查隨意讀
#中秋節快樂
認知過程 在 杜文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親子共讀📖好時光•免費閱讀禮袋領取】🎉來領繪本閱讀好書📕,前3,200名完成下列程序還可以獲得「當代藝術普普點點風禮袋👜」唷‼️
(👨🏻阿杜真心覺得超可愛,可惜家裡小朋友超齡太多啦‼️)
👉符合下列條件:
設籍新竹縣0-5歲嬰幼兒,未領取過閱讀禮袋者,持戶口名簿正本至新竹縣各公立圖書館,辦證並借3本以上童書書📕‼️
👉超可愛閱讀禮袋(內附繪本)1份 Get‼️這麼棒的資訊趕快幫孩子辦借書證來領取吧‼️
👉建議先在網路上完成借書證申辦(https://reurl.cc/7rxYRl ),再持戶口名簿到現場領取,便利又安心喔‼️
👨🏻阿杜小分享:關於「親子共讀」近年來蔚為風潮,對於👦🏻👧🏻幼童在語言表達、詞彙量、專注力、情緒理解與認知上的助益已被許多研究證實有助於幼兒統整知覺到的神經訊息,建立對周遭環境的概念並發展出特徵類別的能力,到幼童4~6歲時在注意力及認知過程的變化會有明顯的助益👍‼️
🖖嗨 🧑🏻加入阿杜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060lscqt
#幸福工程師 ~Yes I do
#杜文中 #新竹縣 #新竹縣文化局 #竹縣go藝思 #親子共讀 #繪本 #童書
認知過程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みなさんは、問題を解決するのが得意ですか? そして、これらの不可能なクイズを解決し、どうやってやったのか説明することが出来ると思いますか? 1問正解するごとに1ポイントを獲得できるので、合計のポイントを数えて、最後に結果を確認してみましょう! もし、8ポイントから11ポイントだったら、超鋭い頭脳の持ち主だということです!
ちなみに、毎日クイズを解決し、脳トレを行っていると、論理や批判的思考力や想像力を磨かれるので、認知過程が改善され、脳細胞間のつながりが強化し、記憶力が向上するはずです。 ですので、少し眠くなってしまった時には、これらのクイズを解決し、頭脳を活性化させてみましょう。
タイムスタンプ:
脱出する唯一の方法 0:23
マンホールに閉じ込められた場合 1:34
迫りくる列車 2:38
画廊での事件 3:16
市長の難題 4:07
過去の思い出 5:07
部屋に閉じ込められてしまった 5:57
決定 7:10
ハイキングでの予想外の出来事 8:12
ラッキーな発見 9:15
緑色の科学者 10:09
#クイズ #パズル #ブライトサイド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出演:水野健介(Studio Kiwi)
認知過程 在 ブライトサイド | Bright Side Jap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明白な答え以外の解決策を考え付いたり、パズルを解くことは、認知過程を向上させ、脳細胞間のつながりを強化し、記憶力を改善させます。
ですので、一見簡単そうで、意外と難しい、なぞなぞ13問をご用意しました! たくさん正解できれば、IQはかなり高いということ。では、早速始めましょう。
タイムスタンプ:
嘘をついているのは誰? 0:13
朝食用の卵 1:16
謎の「それ」 2:11
否定 2:47
森での遭難 3:19
変わった計算 4:39
木に打ち付けた釘 5:06
割ってはダメ! 5:54
お金持ちなのはどっち? 6:31
恐ろしい化け物 7:02
卵をゆでる 7:25
難しい選択 8:15
嘘つきの医者 9:15
#クイズ #IQ #ブライトサイド
ストックマテリアル (写真、動画など):
https://www.depositphotos.com
https://www.shutterstock.com
https://www.eastnews.ru
エピデミックサウンド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ブライトサイドの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31w525
-------------------------------------------------------------------------------------------
5分でできるDIY Youtube https://goo.gl/ffui6
落書きキングダム https://bit.ly/2Sy1lPk
123 GO! Japanese https://bit.ly/2JUFBwB
私たちの実録日記 https://bit.ly/2OHK5sk
わんぱくスライムサム https://bit.ly/2PheoFI
----------------------------------------
声の出演:加賀美祥(Studio Kiwi)
認知過程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時間:
2017-11-19(日) 15:00~16:30 (GMT+8)
地點: 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南門市場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方向,步行約五分鐘到達。)
秋日電音~比Perfume更香濃的在地花露水—電子異響聲音創作。
很多人因為Perfume喜歡上電音,在台灣也有一群人,在電音創作上嶄放著另一種優雅的氛圍,值得您來鑑賞。
ㄧ場結合劇場、即興、電腦互動程式、異響、即時混聲的電音音樂會,在秋日的午後,與您一起度過。
11/19(日) 15:00 @臺北牯嶺街小劇場2F,演出:黃柔閩、邵韋傑、張欣、林亭君、黃芮盈、余致賢、楊政、李婉菁
秋日電音
2017 電音工作坊創作發表音樂會
時間:2017/11/19 週日 3:00pm
地點:台北市牯嶺街小劇場二F (台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購票:本頁
電音工作坊,源自於2013年夏天的一場長達10次的「手作電音工作坊」,由李婉菁與許志遠(DJ Point) 開始發想,在身體氣象館團隊多年的大力協助舉辦下,發展如何在不限制軟體,任何筆電都可以製作、創作電音的工具主軸下,呈現出每一個參加者心中的聲音創意。當時之所以取名為 「手作」,並不是要去手作器材,而是希望學員從像是媽媽煮的菜或縫補衣服的感覺,回到自己本質的溫度,去創作自己的電音作品。 工作坊除了標榜使用只要是可以上網的筆電、耳機,不需要有音樂學習背景,不需要會看五線譜之外,應用大量的視覺藝術家作品,如康丁斯基、羅森伯格等來啟發聲音創作的思考是最大的特色。五年來令人驚喜的是,藝術家們不斷地自我發展,累積成創作與演出的風格,其中幾件獲得國際展演或現場演出的作品所獲得的鼓舞,更是讓藝術家們累積許多持續勇往直前的動力。
電音創作者/演出人員簡介:
黃柔閩
Rou-ming Huang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系畢業。國小教師、劇場演員、電視暨電影演員。1990年代初曾赴美研習達克羅斯音樂教學法,後於西雅圖與舊金山等地研習音樂治療與即興舞蹈表演, 並多次發表即興音樂(人聲與大提琴)與舞蹈表演。曾擔任第一屆台北市國際舞蹈節「音樂與肢體」課程助教。劇場演出作品有《妻夢狗》、《我用我的身體和靈魂在旅行》、《軍史館殺人事件》等。電視作品曾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公視人生劇展《月光》),以及金鐘獎、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女主角入圍等。另有《三方通話》等多部電影演出作品。 2016年,演出電視電影「上岸的魚」。公視人生劇展「最後的詩句」。「麻醉風暴2」影集。周美玲導演網路劇「替身」。關於生之重力的間奏式─第十屆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祭。為你朗讀「Merry land」讀劇演出。 2017年,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評審。青藝盟戲劇營隊老師。現任景興國中表演藝術課、戲劇社團指導老師。博嘉國小全方位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安德森
Anderson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畢業。曾赴“上海新偶像藝術學校”研習戲劇表演。參與多部電視廣告、MV、短片及魏德聖導演電影《52赫茲我愛你》演出。2012於廈門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演出《我們一同走走看》舞台劇。近年編導《遇見小王子》、《親愛的小王子》,創作「一齣由孩子們演給大人們看的兒童劇」。 曾任青藝盟戲劇營隊講師。中華微電影創新產業發展協會「繁星計畫」演員培訓講師。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capatain。受邀「2017慈光萬盞-教育公益交流計畫」,遠赴斯里蘭卡分享戲劇課程。公視青少年創意表演營隊講師。 2016年與黃柔閩老師共同創立37度2戲劇工作室,致力於戲劇教育發展與推廣「身體對話—感官開發訓練工作坊」。現任博嘉國小藝術教育實驗課程指導老師。景興國中表演藝術、戲劇社指導老師。華岡藝校表演藝術科兼任教師。
張欣
Shery Cheung
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目前居於台北。她的藝術實踐是變化性的,常透過共感的過程與他者對話,以錄像、聲音、表演等方式進行。其抽象繪畫與合唱的背景深刻地影響她的認知過程。作品曾發表於上海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台北滲透影像藝術節、台北失聲祭、JOLT Arts Festival、韓國Jeju National Art Museum。她的表演《Inland》於2013年獲得Arte Laguna Art Prize提名。
林亭君
Xia Lin
lololol藝術組織共同創辦人,使用多媒體、錄像、文字及行為創作,2013年網路作品參與Homeostasis Lab - The Wrong: 新媒體藝術雙年展、2016年於韓國濟州美術館展出、2017年藝術項目 ”3C形意拳” 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發表。
黃芮盈
Raying Huang
台中人,畢業於台中二中,國防大學應用藝術學系,曾師事陳明宏老師。現就讀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研究所,主修作曲,現師事張琇琇老師。在校期間擔任復興崗合唱團鋼琴伴奏、2011年於「台灣原味好聲音─原夢計畫」擔任原住民歌謠音樂改編。2017年9月於中山大學「好樂」聯合作品音樂會發表個人器樂創作。
余致賢
Chih-Hsien Yu
喜歡尋找與創造生活中有趣的小事
楊政
Cevo Yang
現場電音即時演奏者、配樂工作者。使用電腦音樂當作創作媒材,關注聲音與現今社會的現代性關係,透過聲音/物件/文本傳達一種普世狀態。常與其他領域藝術家合作嘗試物件與文本的透過聽覺設計置入演出空間,以及前置取樣/現場取樣的手法與表演主體做互文的手法,曾獲數個國際電腦音樂節徵選,於國外演出相關電聲音樂作品,也於台灣舉辦過數場無門檻電腦音樂、聲音藝術的講座與工作坊分享國際經驗。
李婉菁
Sandra Tavali
西拉雅人, 東吳音樂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事Dr. Geoffrey Wright,畢業論文 “A Performer's Musicological Research in Performing Interactive Computer Music” 獲選發表於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國際電腦音樂協會 - ICMC] 2004。經年致力於電腦實驗音樂的演奏與創作,並於台北/台南長期主持「電音工作坊」,培育年輕音樂人。近年來並常與台灣藝術家姚立群、吳俊輝、陳明秀、陳偉、劉守曜、區秀詒等,以及探索頻道合作,擔任配樂製作。 創作風格傾向專著於使用冷冽的電子音色表現最真摯的人性面。音樂型式跨越古典、電子異響、重金屬搖滾等。曾任閃靈樂團鍵盤手。2009 年起,結合電腦音樂、配樂作曲、黑腔形式、聲音採集混音與環境音樂等多重形式,與聲樂手、DJ、劇場導演創作並發展實驗音樂劇《黑暗巴洛克》(牯嶺街國際小劇場藝術節 2009/驅魔記 2009)。 音樂作品〈扮仙〉獲選音樂資訊檢索領域專業級別的年度國際學術會議展演(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information retrieval [ISMIR], 2014, 台灣)、電聲暨音樂大會(Sound and Music Computing Conference [SMC], 2015, 愛爾蘭)、2016 klingt gut! 聲音研討會 ( 2016 klingt gut! Symposium on Sound,德國); 〈Dirge〉獲選 [ICMC]展演 (2015, 美國-德州),〈River〉獲選 [ISMIR] (2015, 西班牙)、紐約電子音樂節既紐約愛樂雙年展展演(New York City Electroacoustic Music Festival and New York Philharmonic Biennial, 2016, 美國-紐約); "The Wind Bloweth Where It Listeth (風隨意 )" 受邀發表於 WOCMAT-ISMIR 2016。 現為台北牯嶺街⼩劇場/ 身體氣象館聲⾳與⾳樂策展人之一。(sandrawcl.wix.com/demo)
認知過程 在 探索心理學10 認知過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探索心理學--為早期的心理學視頻。對心理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為學習的開始。近年來愈來愈多人學習心理學如果您想成為一個心理助人工作者, ... ... <看更多>
認知過程 在 陳克強心理學的帖子- 思考、推理、判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認識心理學名詞: 1.認知:指個體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過程,思考、推理、判斷、想像等都可稱為認知。 2.認知功能:指認知可以展現的效能或益處。例如:某人謹慎思考推理 ... ... <看更多>
認知過程 在 [心類] 心識的認知過程(以瓶子為例) - 精華區Buddhism 的推薦與評價
(心類學主要分為四大科:一、量與非量,二、分別心與無分別心,三、自證與他證,
四、心王與心所。以下為上課筆記節錄。)
六根對觸六塵生起六識,其所引發的過程,當修定定力越深時,可觀察到越細微。
境的認知可分為六種:所緣境、趨入境、執取境、顯現境、所取境、耽著境。
以眼根識見到瓶子為例,瓶子為所緣境,而與瓶子的內涵質一者(質:質流),均為
所緣境。例如瓶子上的形狀顏色、不相應行法、所作性、有為法、方位、得、生住異滅…
等,這些與瓶子同時存在的無常法,依於瓶子這個色法存在與瓶子質一,都是根識(心)
的所緣境。
所緣境是無常法,無常法能在根識顯現,常法不能在根識顯現。
眼根識對到的所緣境,所緣境內涵所有的法(如瓶子上的形狀顏色、不相應行法、所
作性、有為法、方位、得、生住異滅…)都會在根識顯現,此時眼根為我們能瞭解相分的
源頭。眼根是色法,雖然在眼根識上有「顯現」所緣境內涵所有的無常法,但是眼根識只
能瞭解形狀顏色這個部分,“形狀顏色”為眼根識的「顯現境」。(攝類─眼識所緣境,
為色處之性相,色處分為二,謂顯色與形色。)
「顯現境」需具備兩個條件:1.心識上有顯現2.心識上能直接通達(非間接通達)。
(六識都是心,心識包含前五根識無分別心與第六識分別心。“五根識無分別心的顯
現境”和“第六識分別心的顯現境”,二者不同,但顯現境都具備:1.有顯現,且2.能直
接通達,這兩個條件。)
以下說明我們的心識認識對境時,由前五根識到第六識的認知過程。
以瓶子為例,眼根識的「所緣境」是瓶子時,瓶子的無常法在眼根識上都有顯現(瓶
子上的無常法,如瓶子上的形狀顏色、不相應行法、所作性、有為法、方位、得、生住異
滅…等),但符合眼根識的「顯現境」條件者(1.有顯現,且2.能直接通達),只有形狀
與顏色;其他的不相應行法等無常法,於眼根識上雖都有顯現,但沒有辦法瞭解通達,是
現而未定。
瓶子上的“形狀顏色”是眼根的「趨入境」,透過趨入境形成眼識上的「顯現境」(
相分)。此處趨入境等同顯現境,趨入境是外境瓶子上的,顯現境是透過趨入境在眼識上
形成的相分,二者的內涵都是瓶子的形狀顏色。
「趨入境」又稱「執取境」,「顯現境」又稱「所取境」。「趨入境」和「執取境」
是同義詞,「顯現境」和「所取境」是同義詞,這是從能、所來分:「執取境」是被執取
的外境,「所取境」是被執取的外境在心識上得到一個相分的結果。顯現境、所取境是內
心心識上的相分,而趨入境、執取境是從外境上來說。此時根識上「趨入境」和「顯現境
」都是根識上的無常法,根識上顯現的是無常法,尚未進入到第六識的分別心。
接著看第六識分別心,心對境的認知,如何從前五根識無分別心到第六識分別心。能
產生現量者心王才有力量,產生眼根識心王的緣是由所緣境(例如瓶子),從產生的緣來
說,所緣境也是所緣緣。而產生眼識心王時,眼根是不共增上緣,若無眼根,雖然有所緣
緣、等無間緣,也無法產生眼根識。眼識的形成,是由眼根的不共增上緣,與所緣境的所
緣緣,加上心識唯明唯知續流的等無間緣,此三緣和合,形成眼識之果。
心王有瞭解對境的力量(自力),依靠自力才能將此瞭解傳遞到下一剎那的心;眼識
只能對形狀顏色產生瞭解,眼識心王有對形狀顏色瞭解的量,才能將此瞭解傳遞到第六意
識之分別心。第六意識的不共增上緣是意根,意根亦是前五根識的心王;眼識不瞭解的部
分(例如瓶子上的不相應行法等),眼識心王無法產生主動的力量帶到下一剎那的心,無
法形成相分。眼識心王無法瞭解的部分在這一剎那就停止,只有形狀顏色的部分,依靠眼
識心王的力量帶到第六意識的分別心上顯現。分別心上的「顯現」包含無常法與常法(無
常法部分,例如此處例子中眼識心王帶過去瓶子上的形狀顏色)。
瓶子的形狀顏色透過眼識心王的力量在第六意識分別心上顯現,在分別心上顯現形狀
顏色這部分是「基反體」。在分別心上顯現者都稱為反體,分別心上的顯現有兩部分:「
基反體」與「自反體」。基反體只有無常法,自反體是無常法與義共相夾雜的常法,無常
法夾雜義共相這個部分的整體稱為自反體。
由於過去我們無始劫來,對萬事萬物認識所帶來的概念、執著與煩惱等(常一自主的
執著、獨立實質有的執著、諦實成立的執著,這些俱生執著也是義共相),當一法在分別
心上顯現時,會夾雜這些俱生帶來的概念、執著與煩惱等形成的義共相。當瓶子的形狀顏
色此無常法在第六識分別心上顯現時,我們的分別心自然會夾雜義共相,分別心上的「顯
現境」(1.有顯現,且2.能直接通達)是“無常法與義共相夾雜的自反體”。分別心透過
義共相去瞭解瓶子的形狀顏色,而非直接瞭解瓶子的形狀顏色。
第六識分別心第一個認識到的是自反體,透過自反體的義共相,然後才間接瞭解到有
看到瓶子上的形狀顏色。分別心‘直接通達’的部分是義共相,‘間接通達’的部分是瓶
子上的形狀顏色。瓶子上的形狀顏色,透過眼根識的通達量解帶到分別心上顯現,雖有顯
現但不是直接通達,故不是分別心的顯現境;瓶子的形狀顏色夾雜義共相的部分才是分別
心的顯現境。
常法與無常法在分別心上都有「顯現」,而分別心的「顯現境」是義共相這部分的常
法。以瓶子為例,瓶子是基反體,瓶子的義共相是自反體;基反體與自反體於分別心上都
有顯現,境上的反體是基反體的部分,基反體在分別心上有顯現、但不是顯現境,分別心
上的顯現境是自反體。
施設基,例如瓶子上的形狀顏色。只要是瓶子的施設基─基反體的事例可以是各種不
同的瓶子,如金瓶、銅瓶、瓷瓶、陶瓶…等(無常法);自反體的事例不包含瓶子的別、
是瓶子的本身,分別心排除其他一切不是此瓶子的法,顯現瓶子的義共相(常法),自反
體是由“非遮”的方式在分別心上顯現。瓶子是瓶子的反體(基反體),瓶子的反體(自
反體)不是瓶子。
第六識分別心對於瓶子的義共相有顯現且直接通達(顯現境),而對於瓶子的形狀顏
色雖有顯現但無直接通達(非顯現境)。
五根識對於瓶子上有四句關係(所有的法於根識有四種狀態)──
1.有顯現有通達:事例如瓶子上的形狀顏色。
2.有顯現無通達:事例如瓶子上的無常。
3.有通達無顯現:事例如瓶子的反體。(五根識已經通達反體的內涵,趨入境時有排
除其他一切不是的法,但反體的顯現是在分別心上)
4.無通達無顯現:事例如瓶子上的空性。(與瓶子質一者才能顯現。瓶子的反體、瓶
子的空性,與瓶子是體性一{同體相屬},非質一。五根識是有色
根,只能顯現無常法。)
眼根靠著五遍行中“作意”的力量,趨入某一個法,已經排除了其他不是想看的法,
它自動有排除的力量,因此在根識時就有「反體」的內涵。因為五根識已經通達反體,所
以才能透由五根識的續流在分別心顯現。所以分別心能顯現反體,是靠五根識的力量。
五根識的對境,例如眼根識的對境不一定都是顯現境,當有量解時才是顯現境,根識
有顯現但未通達時,是現而未定;事後能回憶得起來是當時有通達量解、是顯現境,回憶
不起來是現而未定。根識的第一剎那有可能只是顯現、但不是顯現境。
「耽著境」,只有分別心上才有,是分別心上執著的對境。
以上以眼根識的認知為例,其餘五根識:耳根識、鼻根識、舌根識、身根識亦同。
趨入境是以執取的方式趨入,趨入境不是所緣境。例如以補特伽羅來說,補特伽羅是
所緣境,趨入境是補特伽羅上獨立實體的部分。當現而未定時,根識有所緣境,但沒有顯
現境,也沒有趨入境。
正確的根識下,分別心的顯現境依賴現前識的顯現境,分別心的義共相顯現境(常法
)依賴現前識的顯現境(無常法)。兩者是能依所依的關係。
若是顛倒趨入的明瞭,那麼在「趨入境」上有“顛倒知”,顛倒知分為‘分別的顛倒
知’與‘無分別的顛倒知’。‘分別的顛倒知’例如執著心、無明、煩惱等;‘無分別的
顛倒知’指五根識,例如將一個月亮看成兩個月亮。
「顯現境」上則不說“顛倒知”,但有“錯亂識”,例如了解空性的比量,其趨入境
是空性,它的顯現境現為實有;了解空性的比量,其趨入境是符合的無顛倒,但它的顯現
境是錯亂的。有顛倒知必定有錯亂識,有錯亂識不一定有顛倒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66.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08198837.A.87B.html
※ 編輯: cool810 (123.205.66.248), 08/16/2014 22:43:1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