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歪電影院第13集玩具總動員電影解析:我如何知道我是誰? 自我認同的哲學、懷舊與分離的心理學/ 沙特、黑格爾、詹明信、包曼、溫尼考特
-
https://supery.pros.si/MFHUP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液態現代性》《遊戲與現實》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2.9 - 2019.12.16
👏感謝 商周出版 心靈工坊文化 的熱情贈書
-
-
超級歪:「大家準備好跟全面啟動第三層分離了嗎!?」
-
本集關鍵字:
#存在主義 #存在先於本質 #沙特 #本體顫動 #駭客任務 #貝克街的亡靈 #西城男孩 #路易CK #精神分析 #戀物式否認 #桑伯格 #黑格爾 #自我異化 #新世紀福音戰士 #人類補完計劃 #精神現象學 #詹明信 #金剛 #包曼 #液態現代性 #冰雪奇緣 #近藤麻理惠 #神隱少女 #可可夜總會 #溫尼考特 #過渡現象 #潛在空間 #愛倫坡 #天外奇蹟
-
參考資料:
Brian Mchale
1987, Postmodernist Fiction,Routledge
Donald Winnicott
2009,《遊戲與現實》,心靈工坊
Frederic jameson 詹明信
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時報出版
2002,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Routledge
G. W. F. Hegel 黑格爾
2010,The Science of Logic,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rge di Giovanni
(中譯本:2014,《邏輯學》,楊一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9,《精神現象學》,五南
Ian Buchanan
2007, Fredric Jameson: Live Theory, London: Continuum
Jean-Paul Sartre 沙特
2012,《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譯文出版社
Tom Kemper
2015, Toy Story: A Critical Reading (BFI Film Classics)
Octave Mannoni
2003 ‘I Know Well, but all the Same…’ in Perversion and the Social Relation.
Zygmunt Bauman
2001,Identity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
2018,《液態現代性》,商周出版
2018,《廢棄社會》,麥田
參考影片
Edgar Allan Poe: Buried Alive
Kseniya Simonova - "Legends of China”
Louis CK Live At Beacon Theatre 201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502631223223874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Head x Lov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的評價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黎胖- 內容簡介後現代主義理論巨擘深入剖析謎樣哲人 ... 的評價
- 關於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22-第9章后现代主义-1005-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 YouTube 的評價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05 年的經典電影《V 怪客》、BBC 去年的迷你影集《Gunpowder》都是關乎於明天 11 月 5 日英國即將迎接的這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雖然英國社會比起不少熱衷政治的國家普遍是較為冷感,但在這天許多人會選擇戴上面具走上街頭,堂而皇之的泛政治化。
「人民不應該害怕他們的政府,政府應該害怕它的人民。」
People should not be afraid of their governments. Governments should be afraid of their people.
1605 年英國史上極為著名的被粉碎的一日「Gunpowder Plot 火藥陰謀」,是一群由英格蘭天主教極端分子企圖炸掉英國國會大廈、殺害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全家與多數新教貴族未遂的計劃,主謀之一便是大鼎鼎的 Guy Fawkes,每年 11 月 5 號英國舉辦遊行、搭建篝火、燒人偶、大舉施放煙火所慶祝,稱為「篝火之夜 Bonfire Night,又名「蓋福克斯之夜 Guy Fawkes Night」,也隨著英國殖民擴張而出現在世界各地。
當初國會訂定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國家生死懸於一刻的一日,並讓國人莫忘這位曾經差點炸掉國會大廈的叛國者,在早期 19 世紀的英國,Guy 一詞意指奇裝異服之人,而後世許多以此為主題的作品漸漸翻轉了眾人對 Guy Fawkes 的印象,更隨著《V 怪客》漫畫與電影出現,現在 Guy Fawkes 宛若對抗法西斯政府的現代政治指標人物,成為後現代無政府主義象徵,還時不時被譽為最後一個懷著正直想法走進國會的人。
《Sherlock》第三季第一集《無人靈車 The Empty Hearse》衝入了篝火,都市裡大多為施放煙火並遊行燒人偶,Bonfire Night 近年來更引發各種國際敏感議題,因為燃燒的假人偶包括了川普、普丁、梅伊、金正恩、Harvey Weinstein 等許多人恨得牙癢癢的公眾或政治人物。
順便來看之前因為專欄寫的《V 怪客》光頭小趣聞,納塔莉波曼為了演出 Evey Hammond 這個劇中角色,當被囚禁在 V 怪客的住處時,同時也受迫削髮,被譽為影史上最為震撼也最令人心痛的落髮鏡頭。
她表示自己在拍攝這段的當下時,沒有想太多,也沒有參雜個人情緒,只是非常專心投注於詮釋這個角色,因為只有一次的機會。雖然等待頭髮再度留長耗費了許多時間,卻意外讓她在那時後意外大為提高了自己的辨識度,基本上一位年輕女性頂著一個大光頭,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路人行注目禮的事,在紐約的各處都同時被認出,不然假使只是以前的造型,被叫出名字的機率可能一天只會有一次。
要塑造人見人愛的動作片和英雄人物相當容易,但是要讓一個扮黑臉的英雄浮上檯面並讓人接受就絕非易事,對於 Evey Hammond 在《V 怪客》劇情裡的轉變,娜塔莉波曼認為她的心境轉折相當複雜,有可能是找到自己的信仰,也有可能是被操控而成為傀儡,但在被壓迫的狀況之下,人們說出違心之論也並無可能,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留給觀眾各自解讀。
「藝術家用謊言揭露真相,政治家用謊言掩蓋真相。」
Artists use lies to tell the truth, while politicians use them to cover the truth up.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Head x Lov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米契爾不算是稱職的旅人,心繫瑪德蓮的他任何地方都可以去,任何地方也去不成;大學主修宗教研究的經歷沒有讓他安適,「宗教書籍讀得越多(談論世界宗教的一般性書籍,以及基督教專書),他越明白一件事:神祕主義者說的都一樣,啟蒙來自慾望的幻滅,慾望無法帶來滿足,只有短暫的饜足,當下一個誘惑來到,饜足就消失。而且,這種情況只發生在你有幸得到想要的東西,假使你得不到,那麼一輩子將在一廂情願的渴望中度過。
「他偷偷想娶瑪德蓮多久了?他想娶瑪德蓮為妻,這份渴望有幾分來自他確實喜歡她這個人?又有幾分是出自擁有她,進而滿足自我的心願?」
在還不會掙錢的階段嚮往婚姻,渴望穩定,cliché,童年被木之本櫻父母影響形塑的愛情觀。
她在塞切尼溫泉浴場裡看到幾個全世界游泳池或浴池裡都會有的、監護人不在、似乎從小就在那漂浮度日的身心障礙者,髮型均是方便打理的平頭,配件是浮板。
她總想把他們放到一個安全的室內收好。
里奧納德自行減藥、決定重整生活時,前期還是會有劑量仍然太重,肌肉鬆軟無法出力,只能在池畔隨波緩動,盡最大努力不讓自己淹死的時候吧。
她想到《結婚這場戲》的第一個章節名:「戀愛中的瘋子」,此處指涉的究竟是浪漫到無可救藥的瑪德蓮,或真的是字面上「瘋子」的里奧納德呢?
愛情無法與病症切割,cliché。
每個身心病患自我覺察的病識感,確診瞧見白紙黑字的症狀學名後如釋重負──看吧,我是這麼的嚴重,或著:看吧,我能被建檔歸檔、被醫治,我不是特例。
「為了獲准出院,里奧納德必須讓她明白自己沒有自殺傾向,但又知道薛醫生會密切觀察病患是否企圖掩飾自殺意圖(有自殺傾向的人尋求輕生機會的手段相當高明),因此他不希望自己看起來太過樂觀,同時也不想顯得毫無起色。回答醫生問題時,他感覺自己正在接受犯罪審問,能夠的話,他盡量說實話,但實話於事無補時,他會加油添醋,或直接說謊話。他留意薛醫生表情的每一個變化,判斷它是贊同或反對,據此調整接下來的回應。他時常有種感覺,坐在扎人扶手椅上回答問題的人,是他正在操控的假人,其實他一輩子都是這樣,他的人生忙著操控假人,而負責腹語表演的他不再具備人格,只是從魁儡背後塞進去的一條手臂。」
醫生開藥方便,幾乎不過問,像走進中藥房像掌櫃拿最無害的山楂糖般容易,唔粉色圓形的牟靜讓我噁心想吐,昨天照完胃鏡整身長出大塊紅疹,是心保樂的關係嗎?呃,我覺得我不必再吃藥了,但你上週開的藥讓我很有精神工作,比咖啡或茶的效果還好,可以再多給我一些嗎?
里奧納德違背醫囑,用科學研究的精神記錄每日的用藥,自信於能找出沒有副作用的劑量,可以享受躁鬱症精力旺盛的好處,情緒卻又不會失控,身體不會散發出怪味,體重得以減輕,也終於能進行性行為了;只消得假裝他遵守規則,要在醫生面前裝出已經消失的副作用,他也必須計算藥在何時應該吃完,以免拿藥次數太少引起懷疑;她則一背包的各色藥丸,全憑感覺攝取,直至有天公司裝潢翻修,氣動釘槍不規律的刺耳聲響碰碰碰碰讓她交感神經全亂了套,心悸無法平復,在盡量不惹人注意的狀況下早退,自己搖搖晃晃地騎車去急診室驗尿、抽血……。
「妳為了畢業論文、為了那篇文章所讀的書,例如奧斯汀、詹姆斯等人的小說,有沒有一本小說裡,女主角嫁錯了人,她領悟這件事之後,另一個一直愛著她的追求者出現,然後他們在一起。可是第二個追求者終究明白,這名女子根本沒有再婚的必要,她的人生有更重要的事?所以最後這個男人雖然還愛著這個女人,卻沒有開口求婚?有沒有一本小說是這樣的結局?」
米契爾在書末的提問亦是神經質的自我剖析,身為後現代小說中的苦角希望事事能和十九世紀的古典小說一樣敘事分明,關關過,燈光聚焦在自己和女伴身上,最終步入婚姻,結局大團圓;厭青如她也曾如此期許。
「沒有,」瑪德蓮說:「應該沒有那樣的結局。」
「那麼,妳認為那會是令人滿意的嗎?以結局來說?」
他看著瑪德蓮,也許她並沒那麼特別,她是他的夢中情人,卻是他年少時喜歡的類型,假以時日他能夠將她忘懷。他對瑪德蓮露出淺淺的傻笑,多了些自信,好像他在這世上可能也是有用的。
她闔上書。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502631223223874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液態現代性》《遊戲與現實》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9.12.9 - 2019.12.16
👏感謝 商周 心靈工坊 的熱情贈書
-
第13集:我如何知道我是誰? 玩具總動員電影解析:自我認同的哲學、懷舊與分離的心理學/ 沙特、黑格爾、詹明信、包曼、溫尼考特
-
超級歪:「大家準備好跟全面啟動第三層分離了嗎!?」
-
本集關鍵字:
#存在主義 #存在先於本質 #沙特 # BrianMcHale #本體顫動 #駭客任務 #貝克街的亡靈 #西城男孩 #路易CK #Mannoni #精神分析 #戀物式否認 #桑伯格 #Thunberg #黑格爾#自我異化 #新世紀福音戰士 #碇真嗣 #人類補完計劃 #精神現象學 #對現在的懷舊#詹明信 #金剛#包曼#液態現代性 #冰雪奇緣 #雪寶 #近藤麻理惠 #神隱少女 #可可夜總會 #溫尼考特 #兒童心理學 #過渡現象#潛在空間 #愛倫坡 #天外奇蹟
-
參考資料:
Brian Mchale
1987, Postmodernist Fiction,Routledge
Donald Winnicott
2009,《遊戲與現實》,心靈工坊
Frederic jameson 詹明信
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時報出版
2002,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Routledge
G. W. F. Hegel 黑格爾
2010,The Science of Logic,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rge di Giovanni
(中譯本:2014,《邏輯學》,楊一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9,《精神現象學》,五南
Ian Buchanan
2007, Fredric Jameson: Live Theory, London: Continuum
Jean-Paul Sartre 沙特
2012,《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譯文出版社
Tom Kemper
2015, Toy Story: A Critical Reading (BFI Film Classics)
Octave Mannoni
2003 ‘I Know Well, but all the Same…’ in Perversion and the Social Relation.
Zygmunt Bauman
2001,Identity in the Globalizing World
2018,《液態現代性》,商周出版
2018,《廢棄社會》,麥田
參考影片
Edgar Allan Poe: Buried Alive
Kseniya Simonova - "Legends of China”
Louis CK Live At Beacon Theatre 201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4NVQ13UoVo/hqdefault.jpg)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黎胖- 內容簡介後現代主義理論巨擘深入剖析謎樣哲人 ... 的推薦與評價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當代最重要的文學理論、文化理論家、批評家、亦為研究西方後現代主義巨擘 ... ... <看更多>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22-第9章后现代主义-1005-弗雷德里克·詹明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下)》:22-第9章 后现代主义 -1005-弗雷德里克· 詹明信. 94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
詹明信後現代主義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的推薦與評價
後現代文學(postmodern literature)一詞來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何謂
後現代主義向來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譬如較早對之表示看法的法國後現代理論家李
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與德國批判理論哲學家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
為此打過筆戰,說法南轅北轍。其實「主義」一詞並不恰當,因為它並無一套自成體系而
可以為眾所公認的學說或主張;而且當代涉及的眾多作家風格迥異,難以驟下定論,是故
用「後現代文學」比「後現代主義文學」一詞更為恰當。
後現代文學的「後」(post)按其字面之意,係指其出現時間在現代文學之後,但亦
有人把它視之為現代文學的「後期」。若是指前者,著重的是它和現代文學的差異與對立
;倘說的是後者,則側重的是現代文學的繼承與發展。以當代西方文壇的演變情形觀之,
後現代文學大約出現在1950到1960年代之間──有人甚至把尤涅斯可(Eugene Ionesco)
首演荒謬戲劇《禿頭女高音》的1950年標誌為後現代文學誕生之日──雖然美國學者哈山
(Ihab Hassan)不認為可以找出後現代主義肇始的切確時間。包括荒謬戲劇、法國新小
說、黑色幽默文學、魔幻寫實小說、後設小說、美國黑山詩派、自白詩派及語言詩派等,
都被納入後現代文學的大潮中。後現代文學出現的這一時期,大體上也是歐美先進國家進
入消費社會以及晚期資本主義的時代,所以美國文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即將
之視為「消費社會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後現代文學初興之後,緊接著相關的後現代理論也一一出現,包括法國的李歐塔、布
希亞(Jean Baudrillard),美國的詹明信、哈山,以及所謂的「耶魯四人幫」等等,其
中法國的後結構理論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與巴特(Roland Barthe)二人的相關
論調,常被援引為後現代文學批評的主要依據,使得這股後現代潮流到了1980年代達到高
峰。
台灣文壇也在這時候(1980年代上半葉)出現後現代文學作品,最先是夏宇、羅青、
林燿德等人的詩作,以及黃凡、張大春等人的小說,而鍾明德等人則引介了西方的後現代
實驗戲劇。台灣的這股後現代思潮如同早期的現代主義一樣,主要也是從歐美引進,不同
的是,台灣是從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歷經1970年代的寫實主義而後才出現後現代主義思潮
,而西方則是自寫實主義經現代主義而至後現代主義,這是彼此的社會發展進程不同以及
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有以致之。1989年可視為台灣後現代思潮發展的里程碑,這一年一口
氣出版了四本相關的著作,包括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譯本,以及羅青的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鍾明德的《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孟樊的《後現代併發症》
。
自1980年代後半葉以至1990年代,台灣的後現代文學益發興盛,相關的作品源源不斷
的出現,較具代表性者有短篇小說張大春的〈將軍碑〉、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林燿德的〈惡地形〉;長篇小說張系國與平路的《捕蝶人》、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
的城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以及若干詩人的詩集包括羅青的《錄影詩學》、陳黎
的《島嶼邊緣》、夏宇的《摩擦‧無以名狀》、林燿德的《都市終端機》……,大體言之
,這些後現代文學作品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反體裁:指的是文類界線的模糊(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genres),如把詩寫得像小說(林燿德的長詩〈聖器〉),反之亦然;或把類型小說打破
,分不清是推理小說、哥德小說或科幻小說等等。
2. 自我反身性或自我投射性(self-reflexivity):指作者或敘述者意識到自己的寫
作,因而往往以後設語言(meta-language)暴露自身的寫作過程,最具典型的是後設小
說(metafiction),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及張系國與平路合寫的〈捕蝶人〉
即為顯例。
3.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與文本間的相互牽扯、滲透,乃至形成一種即
此即彼、非此非彼的文學景觀,如駱以軍的〈紅字團〉等小說。
4. 語言的遊戲:語言符號原由意符(signifier)與意旨(signified)所構成,前者
指的是語義,後者則是語音和語形,此時後現代只留下後者,讓它自己無限延異(
differance),最後看到的只是它的蹤跡(trace)。這種純意符的遊戲,邀讀者來參予
,而此亦不啻說明為何巴特與傅柯(Michel Foucult)會喊出「作者已死」。夏宇的〈連
連看〉等詩呈現的便是此種無厘頭的遊戲。
5. 拼貼與碎片化:後現代不再相信所謂的大師敘事或宏大敘事(master narrative)
(如黑格爾或馬克思那種大學說),更反對柏拉圖以來的本質論或中心思想,遂使其作品
出現零散化,變成片段式的拼貼(collage),在小說便成情節跳躍式的組合,結構鬆散
;在詩則成不知所云的胡言亂語。前者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後者如夏宇的《摩擦‧
無以名狀》與《粉紅色噪音》,宛如無字天書。
後現代文學創作之所以會有如上的表現,正是出諸其對所謂真實(reality)的不信
任──此亦為其與現代主義最大的分歧所在,後者如超現實主義,其所呈現的潛意識或夢
囈式自動語言,乃在企圖表現更真的「真實」;而前者如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
)則是用魔幻來表示它對現實的懷疑。但也因如此,後現代文學作品削平了歷史感與縱深
感,予人讀後難起共鳴,乃致無法引發生命的感動。在台灣這股風潮過了二十世紀,雖仍
舊餘波盪漾,但也走過它1990年代輝煌的歲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205.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