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系列︱#香港獨一無二的洋紫荊】
問到大家最能代表 #香港 的花是甚麼花,相信非 #洋紫荊 莫屬了。大家只要細心留意身邊的植物,都能看到洋紫荊,而且作為香港市花,相信大家對它都不會陌生。不過其實我們看到的洋紫荊,原來都是來自 #同一棵。甚麼叫來自「同一棵」呢?
洋紫荊在1880年於香港第一次被發現,是由一名神父在香港島薄扶林 #鋼線灣 發現,當時利用插技的方式移植到位於薄扶林道的 #伯大尼修道院。後來這個獨特品種更成為了香港市花,所以今天你能在區徽、區旗及硬幣等不同地方看見洋紫荊的圖案。
洋紫荊是 #豆科蘇木亞科羊蹄甲屬 的有花植物,是 #紅花羊蹄甲 和 #宮粉羊蹄甲 兩個品種混種而成,屬於混種植物,不可以自行繁殖。這個情況就好像馬和驢混種而成的騾仔,並無生殖能力,所以不可以繁殖下一代;洋紫荊亦一樣,只有花但不會有果。所以說,現今在街上看到的洋紫荊,都是1880年發現的「#複製品」,全部也是由相同的一棵洋紫荊來的。
不過,自身沒有繁殖能力的洋紫荊又是怎樣遍地開花?就是靠 #插技方式 移植。不過由一棵複製成那麼多棵,再要令它成長成苗非常花時間,所以香港普遍的洋紫荊都採用 #嫁接法 來繁殖。即是將宮粉羊蹄甲的樹幹打橫切開,再在上面嫁接洋紫荊,情況就好像斬了他人的頭再將自己的頭接上去。
大家可以憑洋紫荊的樹皮顏色和質地找到嫁接繁殖的接合處呀!
------------------------
延伸閱讀:#香港故事系列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紅花羊蹄甲 在 陳心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洋紫荊璀璨開放》陳心遙
《信報》2017年6月28日《視線所及》專欄
如果唔係特登去查,相信身邊大部分香港人都唔會去分清楚邊種花先係「洋紫荊」。即使你有好奇心,凡事都上網查吓了解一番,你一樣會俾華文世界入面,一串天花亂墜嘅名搞到一頭霧水。咩「羊蹄甲」、「紅花羊蹄甲」、「宮粉羊蹄甲」、「艷紫荊」,頭都暈埋。
混亂其實因為喺大陸、台灣同香港嘅名稱唔同,而且有重疊,所以你用中文搵一定會亂晒籠,用英文理解就易啲。大家上網圖文對照可以用英文,咁就唔會咁亂。第一種就係Bauhinia Purpurea,香港叫「紅花羊蹄甲」、台灣叫「洋紫荊」、 大陸叫「羊蹄甲」;同另外兩種最唔同嘅地方係花瓣比較幼身而狹長,花嘅顏色呈粉紅色。第二種係Bauhinia Variegata,香港叫「宮粉羊蹄甲」、台灣叫「羊蹄甲」、大陸又叫番做「洋紫荊」喎,問你死未?呢種花嘅花瓣會圓潤啲,顏色係淺紫,開滿棵樹嘅時候真係有櫻花咁靚。花瓣都係有五片,但其中一片會零零舍舍深色咗,咁理解會易認好多。第三種係Bauhinia×Blakeana,即係香港正宗市花「洋紫荊」、台灣叫「艷紫荊」、大陸叫「紅花洋蹄甲」,花瓣圓潤度介乎前兩者之間,顏色較為深紫。我唔係植物專家,如果解錯歡迎大家嚟指正。
咁睇,即係話大陸、台灣、香港三個地方嘅洋紫荊係講緊三種花。Bauhinia × Blakeana中間個「×」即係雜種咁解;其實係「紅花洋蹄甲」、「宮粉羊蹄甲」溝出嚟嘅,係香港獨有嘅花,又稱「香港蘭」。洋紫荊係喺1880年一個神父喺薄扶林發現嘅。另一特色,或者你話係缺陷都得,就係洋紫荊係冇果實嘅,即係唔能夠自我繁殖,而家全香港嘅洋紫荊都係1880年嗰棵嘅子孫嚟。
又因為佢係近親繁殖而成,所以洋紫荊亦都唔會好似其他花咁開得好茂密,開到成棵樹都係,用嚟鑑賞一定冇其他樹咁靚,而且棵樹嘅抵抗力好弱,如果唔好好愛惜同保育,好易玩完。但係惟有洋紫荊,先係香港獨有嘅花,所以當年先會被揀做香港嘅「市花」,寓意同香港一樣稀有同珍貴。
同紅花、宮粉撈亂都算,最離譜嘅就係同「紫荊花」混淆,因為兩者都係喺外形、顏色、品種、樹木形狀係完完全全兩回事嚟,打醒十二分精神,如果整吓整吓由錯變做啱, 咁就悲劇喇。
咁啱,我最近寫咗一首歌用咗「洋紫荊」呢個詞:「無論明天好與糟/留守先看到/洋紫荊璀璨開放。」係呀,如果你唔想要「紅花」、「宮粉」或者「紫荊花」,而堅持要「洋紫荊」嘅話,你要留番喺香港先會見得到……
#洋紫荊璀璨開放 #洋紫荊 #紫荊花 #羊蹄甲 #香港市花 #七一 #廿年 #太極 #信報 #陳心遙
紅花羊蹄甲 在 柯基犬可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麗的粉紅花羊蹄甲和初春盛開的春櫻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