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23 ]
蛋裡面的膽固醇是好膽固醇!!!???
前幾天有粉絲私訊給我一個影片,她說那則影片在長輩圈裡面被瘋傳,內容是一個"老師"在宣傳健康飲食概念,接下來奇文共賞一下,因為不想增加這個影片的點閱率,所以不公開影片連結,直接擷取內容給麵粉們看。
⭐️奇文共賞⭐️
每天早上吃一顆蛋會讓家庭每天都很和平、很和諧(!?)。身體吸收膽固醇的方式是先來的先吸收,滿了就不會再吸收了。第一好的膽固醇是雞蛋,所以最好在早上吃一顆雞蛋,吃了之後,若吃的第二顆、第三顆雞蛋怎麼辦?多的膽固醇就不會被吸收了,會被身體排出去。第二名的好膽固醇就是在水裡游的生物,水裡游的生物裡面的膽固醇都是HDL,都是好膽固醇,接下來是陸地上走的,兩隻腳的也都是好膽固醇,而四隻腳的全部都是壞膽固醇。(好,我打不下去了)
看到這邊應該有很多麵粉已經覺得很扯了,但是這個影片觀看次數高達68萬次..............而且還有很多人相信😱😱😱
其實我覺得自己能耐著性子看完也是蠻厲害的(我用1.5倍速觀看)。然後粉絲跟我說她之前也聽醫生說過:"雞蛋裡面的膽固醇是好膽固醇"的說法,所以感到很疑惑來問我到底是不是真的,
⭐️食物裡的膽固醇有分好壞?⭐️
我們俗稱的好膽固醇以及壞膽固醇指的其實是 #脂蛋白,而非單純的膽固醇。膽固醇在人體內會由脂蛋白攜帶著在血液中循環,而脂蛋白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俗稱為低密度膽固醇或壞膽固醇,英文簡寫為LDL-C;高密度脂蛋白則俗稱為高密度膽固醇或好膽固醇,英文簡寫為HDL-C。雖然我們平常提到它們都只會簡稱為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但指的其實是攜帶膽固醇的脂蛋白(當然也包含其內含有的膽固醇)。
重點來了!!!!!
食物裡面的膽固醇有分好壞嗎?看了上面對好壞膽固醇的解釋,大家應該就會知道,食物中並不存在所謂的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因為食物裡面的膽固醇就是 #單純的膽固醇 而已!
⭐️影響膽固醇的飲食因子⭐️
在了解飲食因子之前,必須先了解一個基本概念:人體內的膽固醇至少七成以上是 #自身合成 的,而非吃進來的,所以飲食中的膽固醇確實不會是影響膽固醇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吃太多 #飽和脂肪 以及 #反式脂肪 就容易讓體內膽固醇上升。
⭐️飲食中的膽固醇會影響血膽固醇嗎?⭐️
這個問題其實到現在都還是沒有一個定論,給大家看看這十多年來有多少變化,就知道我心有多累了🤣🤣🤣:
💡2010年,美國的飲食指南建議一般健康成人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應小於300毫克。
💡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女性為了預防心血管疾病,每天膽固醇的攝取量應小於150毫克;美國的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NCEP-ATPIII)建議,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應少於200毫克。
#接下來是第一個翻轉
💡2013年由美國心臟學會發表的飲食指南沒有對膽固醇的攝取量加以限制,原因是:”沒有足夠的研究證據顯示減少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取可降低血膽固醇”
💡2015年美國飲食指南取消了以往建議每天的膽固醇攝取要低於300毫克的建議,但仍強調在健康的飲食模式之下,可盡量減少膽固醇的攝取。。
這時候開始社會風氣突然變成”可以一天吃很多顆蛋也沒關係!”、”不用限制飲食中的膽固醇沒有關係!!!”
你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 不!!!
💡2019年美國心臟協會發表的預防心血管疾病指南中,表示降低飲食中的膽固醇,對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有幫助。
💡2020年的美國飲食指南中提到了:美國國家科學會建議,在不影響飲食營養充足性的前提之下,應該盡量降低反式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的攝取量。
看到這邊是不是覺得心好累🤣
⭐️結論⭐️
到底飲食中的膽固醇,或是雞蛋(一個蛋黃含有約200毫克膽固醇)需不需要限制?首先你必須了解自己是哪一種人,如果你是一個健健康康的人的話,也許吃多少膽固醇或是雞蛋,都對健康沒有什麼影響;但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或是你已經有高膽固醇或是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我會認為還是 #適量限制膽固醇的攝取 比較好。再來還要考慮到 #生活模式,一個作息規律、每天運動、睡眠充足、飲食均衡、蔬菜吃得很多、不太吃紅肉的人,或許每天吃5 顆蛋也沒問題;但如果時常熬夜、不運動、大魚大肉的人,每天吃五顆蛋可能就會很有問題了。
看了上萬的個案,累積眾多經驗以後,我認為飲食建議沒有絕對,都是需要了解每個人的生活跟飲食習慣,才能給予最合適的飲食建議。因此不要看了網路上的影片或是文章,就認為可以套用到所有情況跟所有人身上。
最後自己推薦一下:營養麵包現在在內湖-恆新復健科診所 有營養諮詢門診,只要有開診的時間都很歡迎大家來諮詢喔😃😃😃
#那些年你聽過的營養鬼話 #媒體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糖尿病 可以熬夜 嗎 在 名流寢飾家居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睡眠知識》
【長期晚睡,等於自殺!】
睡眠的重要性遠超過我們的認知。許多證據顯示,壽命長短與否,睡眠是最重要的因素。醫學界很早就證實了睡眠和免疫功能之間密切的關聯。當我們熬夜到凌晨三點,血液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減少了30%,僅存的白血球活動力也變差。長期睡眠不足還使人愈來愈笨、變得遲鈍,記憶力衰退、判斷力變差,和人互動變得冷漠以及對事物的好奇與動機大幅減弱。
近年來,更發現長期睡眠不足和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只要每天少睡一小時,長期累積下來即足以造成身體的病變。睡眠剝奪所造成的各種意外事件,更一再被科學界證實。研究證實,一般人只要連續保持清醒十七至十九個小時後開車,反應及判斷力等同於酒醉駕駛(血液中酒精濃度0.05%)。
想要一夜好眠【7件你在睡前不該做的事】
有時候,害你睡不好的罪魁禍首其實是睡前的壞習慣。注意以下7件在睡前不該做的事,你踩到幾個地雷?
睡前看電視、用電腦、玩手機
洗完熱水澡馬上睡覺
劇烈運動
睡前吃宵夜
喝酒助眠
躺在床上計劃事情
睡不著仍躺在床上
睡前20-30分鐘是踩煞車、放空、準備入睡的時候,這段時間應該做些自己喜歡的、能放鬆的事,例如看書、聽音樂,等到睏了才進臥室睡覺。不過,有些人因為前一天沒睡好或第二天要特別早起,比平時就寢時間還早上床睡覺,違反了生理時鐘,這樣反而會睡不著,一兩個小時都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這樣容易讓大腦產生一個連結:我躺在這張床上睡不著。連結一旦形成,以後就更難入睡了。為了打破這個連結,躺一躺睡不著時就應該起床、離開臥室去做別的事情(例如到客廳聽音樂,但須保持光線昏暗),等到真的很想睡再回去睡。
壓力造成的急性失眠通常在壓力解除後就會改善,但人們為了睡著而發展出來的壞習慣卻要花較長時間才能戒除。改掉以上7個壞習慣,好好睡一覺,明天又是嶄新且充滿元氣的一天!
【教您如何60秒入睡】
你常睡不著嗎?壓力深切地影響現代人的睡眠,練習深度呼吸,有助對抗壓力和焦慮,對於有睡眠障礙的人,不妨一試。威爾醫生是「4-7-8練習」的支持者。這項練習在幾年前開始受到注意,它非常簡單,只需要短短的時間,且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接下來就是這種呼吸練習的流程:
將舌尖頂在上門牙上方,接下來的練習中,舌尖都要保持在這個位置。
從嘴部吐出全部的空氣,並發出吐氣聲。
閉上嘴部,用鼻子緩緩吸氣並默數至4。
閉氣,默數至7。
從嘴部吐出全部的空氣,並默數至8,和步驟2一樣發出吐氣聲。
這樣就完成了一次循環,再重覆同樣流程,總計4次。
「4-7-8練習」確實有機會協助深受壓力和焦慮之苦的千禧世代入眠,此外,身處壓力、憤怒、愧疚、失望等緊繃情緒之際,這項練習也能帶來許多好處。與睡眠不足帶來的易怒、頭痛、無法專注等負面影響相比,這種簡單又完全不必花錢的練習,確實值得一試。
睡眠不足 【小心變得貪吃】
現代人常因生活或工作壓力,而導致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這樣不僅會讓人上班精神不濟,甚至可能因此變得貪吃而發胖。過去常有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導致葡萄糖新陳代謝以及胰島素抗性變得不正常,因而容易發胖。不過,最新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因為睡眠不足而導致發胖的另一個原因是:變得貪吃。
根據《哈芬頓郵報》報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 University)最近完成的一項小型實驗研究發現,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6-8小時,會刺激一種名為ghrelin的荷爾蒙分泌增加,這種荷爾蒙會刺激食慾。因此如果前一晚睡眠不足,醒來後通常會特別容易感到饑餓,食量會變得比較大,會選擇量大的餐點。此外,睡眠不足的人吃完早餐之後,比起吃早餐之前,會吃更多的零食。如果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正常的體重,足夠的睡眠時間,絕對非常重要。
【小睡片刻有益健康】
如果工作疲累,可以小睡10-20分鐘,可有助於恢復專注力以及精神,而且因為時間短,不會進入深眠期,醒來之後可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如果要增強記憶,60分鐘的睡眠會非常有效。在這段睡眠期間,大腦會進入慢波(slow-wave)睡眠狀態,有助於記憶事實、時間與地點等訊息的記憶。不過,唯一的缺點是,醒來時會有一段時間感覺昏昏沈沈的,無法立即恢復精神。如果小睡時間拉長到90分鐘,則有助於創意發想以及新技能的記憶,例如學習騎腳踏車。最適合小睡的時間是下午1點到4點。若再晚一點,可能就會干擾到晚上的睡眠。
糖尿病 可以熬夜 嗎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能吃就是福?
#小時候胖就是胖
根據統計~ 國內三成以上的孩子有肥胖的問題,
而且已經發現,
兒童時期的肥胖將會容易導致
早發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心血管疾病、性早熟、氣喘(對唷!肥胖和氣喘有關!)
及心理問題(對自己沒自信或容易被霸凌)。
我家也有一位"才不是胖只是骨架大" 的孩子,
8歲、BMI 24.4 => 屬於肥胖 😅
和他積極溝通後,
也開始了減肥之路,
☑規律的運動:
最近比較常爬山,雖然沿路哀哀叫,但還是認份的爬完了😊
☑飲食控制:
自己知道要避開吃高熱量食物,
且控制食量,例如原本要吃2碗的改成1碗半,
之後再來繼續調整~
⚠ #千萬不要直接使用斷食減肥法,
雖然體重可以很快下降,
但減去地的大多都是肌肉和水分,
會使基礎代謝率下降,
之後正常飲食後反彈起來會更驚人喔!
☑早早睡覺不熬夜
☑再加上心理戰術鼓勵他
獲得一些成就感~
目標是減8kg
目前成果是第一週減下1.4kg!!
努力邁進中~
大家家裡也有大骨架孩子嗎?
有沒有什麼推薦的撇步或方法呢?
下面兩篇好文跟大家分享👨⚕
兒童肥胖怎麼辦?營養師:節食是最不建議的方法!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65710
三成小孩過重或肥胖 7撇步戰勝兒童肥胖
https://www.mohw.gov.tw/cp-16-14676-1.html
最後提醒,
如果真的有體重難以控制的肥胖小孩,
建議可以諮詢 兒童內分泌科或兒童專門肥胖門診,
接受檢查和治療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