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佈學術文章 My New Publication】
對貧窮與健康的感知及兩者之間的惡性循環:一個香港醫療服務主要持份者的質性研究
背景
貧窮與健康息息相關。現時有關貧窮與健康之間的惡性循環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發展中國家,惟當中聯繫貧窮與健康的機制未必能全盤應用於亞洲發達地區。這項研究旨在探索香港醫療服務主要持份者對貧窮與健康之間的惡性循環驅動機制和因素的看法。
方法
我們透過焦點小組訪談社會工作者(n = 8),慢性病患者(n = 8),老年人(n = 6),基層醫療醫生(n = 7)及非正式照顧者(n = 10),仔細轉錄並閱讀所得意見,然後基於社會建構主義作主題分析以識別及整合關鍵主題。
結果
在這高度發達但貧富懸殊的亞洲城市中,貧窮與健康之間的惡性循環依然持續。權力和機會不平等造成物質和社會制約,進而令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分佈得更不均。在雙軌醫療系統下,醫療服務使用亦因社會階梯高低而有所不同。隨著健康狀況惡化,醫療、社福及勞工干預政策的不協調和不足進一步加劇患者的經濟困難。除此以外,基於受訪者對貧窮本質的認知及其在公共政策中的操作以及不同持份者對疾病概念的理解,此研究還討論了驅動惡性循環的政策因素。
結論
儘管經濟繁榮,貧窮與健康之間的惡性循環仍然是香港現正面臨的巨大挑戰。為了打破循環,潛在政策方向包括採納按比例的普世主義,推動社會融合和加強醫社協作。
Perceived poverty and health, and their roles in the poverty-health vicious cycl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ajor stakeholders in the healthcare setting in Hong Kong
BACKGROUND:
Poverty and ill-health are closely inter-related. Existing studies on the poverty-health vicious cycle focus mainly o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where the identified mechanisms linking between poverty and ill-health may not fit the situations in developed Asian regions. This study aims to qualitatively explore the perceived mechanisms and drivers of the poverty-health vicious cycle among major stakeholders in the healthcare setting in Hong Kong.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social workers (n = 8), chronically ill patients (n = 8), older adults (n = 6), primary care doctors (n = 7) and informal caregivers (n = 10). The transcribed data were then closely read to capture key themes using thematic analyses informed by social constructivism.
RESULTS:
In this highly developed Asian setting with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the greatest in the world, the poverty-health vicious cycle operates. Material and social constraints, as a result of unequal power and opportunities, appear to play a pivotal role in creating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The subsequent healthcare access also varies across the social ladder under the dual-track healthcare system in Hong Kong. As health deteriorates, financial hardship is often resulted in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healthcare, welfare and labour policy interven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mechanisms, policy drivers of the cycle were also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pondents' percei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overty and its operationalization in public policies, as well as of the digressive conceptions of disease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CONCLUSIONS:
The poverty-health vicious cycle has remained a great challenge in Hong Kong despite its economic prosperity. To break the cycle, potential policy directions include the adoption of proportionate universalism,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medical-social collaboration.
Link: https://rdcu.be/b1s6o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
社會建構主義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天有反極權遊行哦——你對「極權」有深刻的了解嗎?
//今天的後現代主義者繼續爭辯說,科學、人本主義及其他對知識的要求是極權犯罪的真正原因。像馬克思·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西奧多·阿多諾(Theodor Adorno)這樣的批判理論家會繼續爭論說,從啟蒙運動到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一條直接的道路。對於福柯和後現代主義者而言,所有對權力的巨大濫用都與對「知識」的巨大濫用相同。因此,我們最大的歷史災難,必須向我們對知識的最大要求問責。
這種知識只是力量的信念比社會建構主義更為籠統和深刻。這意味著所有談話,所有理論,所有人類互動都是一場戰鬥。如果言論只是權力的主張,如果所有社會互動都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鬥爭,那麼我們應該允許誰發言?對客觀知識的存在的極度懷疑創造了一個空白,此後的後現代主義者和身份政治的游擊黨人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團結,這要歸功於他們所認定的被壓迫者——讓我們給弱者發聲,確認他們的「知識」,要令強者沉默,並否認他們的「知識」是客觀的,並不惜一切代價優先考慮參與者的多元性和「知識」的多元性。//...
See More
社會建構主義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社會建構主義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臺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
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並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著前方不遠處,無數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人們 Peo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我在你左右
透過男性劃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呈現,刻劃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透過猩猩作為都市正常運作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都市興起後的治理實踐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人-人 One-One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塵埃落定時
作品呈現出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存在?又或只是內在狂亂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
魚缸中的觀賞魚好似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自身主體性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孤獨感。
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產生的矛盾中內在衝突不斷,將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入。該如何明確自身定位及調整最佳姿態,讓「我是誰」成為最終的提問。
陳嘉壬|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社會建構主義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隨著社群軟體Clubhouse 近期引領風潮,房間內的聲響傳播再度成了人際互動中的熱議選項。而早在該平台與所謂的「#Podcast元年」席捲而來之前,立方計劃空間早已致力在網路上以「#話鼓電台」嘗試復興廣播媒介。
「話鼓電台」與「#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液態之愛」,甫於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展出,合體為立方廣獲好評的「未來回憶錄三部曲」。本次的「V-Touch展覽」帶領大家進入剛跨越十週年的立方宇宙,檢視本次的三部曲,如何延續「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以及「#現實秘境」等策展研究實踐,持續針對「#聲響」、「#現代性」、「#媒介與技術」、「#亞洲異地共時」等層面進行思辨,引領時下策展、藝術創作、理論思想顯學趨勢。
其中,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 #文化現象?而當立方持續以聲響,切入探討訊息與網路社會之際,本次左借中醫的「#經絡」概念,右引 #包曼(Zugmunt Bauman)的「#液態現代性」,又是如何在過去、現在、未來交疊的時態中,走出一條介於在科技樂觀與悲觀主義之間,藝術得以介入之取徑?
VR展場線上看:https://bit.ly/2YTlAv9
「立方計劃空間」策展研究與「造音翻土」、「現實秘境」出版資訊:https://thecubespace.com
相關閱讀:
〈「液態之愛」 :液態化的現代性經驗及其「不可承受之輕」〉:https://bit.ly/3rvps1x
〈建構差異的光譜,談立方計劃空間十年成長軌跡與平台化實踐〉:https://bit.ly/36N5Myj
〈話鼓電台:創造回應時代當下的聲音〉:https://bit.ly/3jqUfK9
〈跨越北緯38度線的咫尺之間:「現實秘境」首爾報告〉:https://bit.ly/3jqUfK9
〈現實祕境中的歷史潛流 記吉隆坡「雙束現實」論壇〉:https://bit.ly/3p2p0WO
〈「聲音是戰場」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建置〉:https://bit.ly/36PoTrC
〈「造音翻土─ 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2N80ia9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https://bit.ly/3p0q9y4
〈「聲音想怎樣」綜評:當代展覽「第二性」、文件視角、美學焦慮〉:https://bit.ly/2N5TBWo
〈面對「聲音想怎樣」的五個問題意識〉:https://bit.ly/3jzIjpp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http://bit.ly/2SIbtpL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音樂Music|
台呼 Jingo of Talking Drums Raido|楊政 Cevo Yang
Elevator Music Generator#2 - Muzak Radio|紀柏豪 Chi Po-Hao
雨夜花 Rainy Night Flowers|
曲 Composer|鄧雨賢 Teng Yu-Hsien
詞 Lyric|周添旺 Chou Tian-Wang
唱 Performer |純純 Sun-Sun
Mamula moon|Geraldo and His Orchestra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鄭慧華 Amy Chamg、羅悅全 Jeph Lo、立方計劃空間The Cube Project Space、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社會建構主義 在 社會建構主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社會建構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可能因社會環境或社會建構所處的時期的發生事件而有所不同。 金錢或貨幣可視為社會 ... ... <看更多>
社會建構主義 在 社會建構主義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社會建構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可能因社會環境或社會建構所處的時期的發生事件而有所不同。 金錢或貨幣可視為社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