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閲讀:美國近日被討論最多的文章之一:我們的憲政危機,已經到了!》
*此文作者Robert Kagan 的文章發表於四天前,Washington Post。之後幾家電視、華郵、Politico皆開始討論Robert Kagan提出的觀點。文章如下:
⋯⋯⋯⋯
* “我們之間已經沒有德行了嗎?
如果沒有,我們就處於悲慘的境地。”
— 詹姆斯·麥迪遜
美國正面臨自內戰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和憲法危機,未來三到四年內,美國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暴力事件、聯邦權力崩潰以及國家分裂為兩個不同勢力的對抗甚至事件。
這樣的警告信號,可能會被大流行、政治新聞、經濟和其他全球危機的干擾,以及一廂情願和否認所掩蓋。
但關於美國的憲政危機,不會因此消失:
首先,川普將成為 2024 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一些人對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漸消失的希望和期望一直是妄想。他在民意調查中,仍享有巨大的領先優勢。
他正在建立一個龐大的競選平台基金;此刻民主黨在參議院的票,明年2022的票看起來都很脆弱。
川普的挑戰只有健康問題,但他還在跑步。
其次,川普和他的共和黨盟友正在積極準備以任何必要的方式確保他的勝利。
川普在 2020 年大選中的欺詐指控現在主要的目標已經改變成另一個前提:挑戰未來不利於他們的選舉結果。
一些共和黨候選人已經開始準備在 2022 年宣布欺詐,正如拉里·埃爾德 (Larry Elder) 在加州罷免競選中所做的那樣。
2020 年不實的“停止偷竊”指控,已經讓川普有組織的建立全國性運動,以確保川普及其支持者能夠否定他們在 2020 年輸掉的州和當地的地方選舉官員。
凡是拒絕錯誤地宣布欺詐或未“尋找”更多川普的選票而使國家免於災難的人,正在被共和黨控制的州系統地撤職或趕下台。
截至今年春天,共和黨人已在至少 16 個州提出了一些法律或措施,將某些選舉的權力認定從州長、國務卿或其他行政部門官員的職權轉移到立法機關。
亞利桑那州的一項法案斷然規定,立法機關可以通過簡單的多數票“撤銷州國務卿對總統選舉人選舉證書的頒發或認證”。
一些州的立法機構試圖對被指控者提出:有“技術違規”,這些地方選舉官員將被刑事處罰,包括妨礙民間調查觀察員的見解。
因此,混亂的舞台已經開始了。
想像一下,未來隨著來自兩黨的立法者都宣稱獲勝並指控對方以違憲的方式奪取政權,在多個州進行了數週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與 2020 年相比,雙方的游擊隊員可能擁有更好的武裝,也更不在乎造成傷亡。
州長們會出動國民警衛隊嗎?
拜登總統是否會將國民警衛隊國有化並置於他的控制之下,援引《叛亂法》,並派遣軍隊進入賓州、德州或威斯康辛州以平息暴力抗議活動?
依照美國憲法的傳統慣例,在各州部署聯邦部隊,將被譴責為暴政。
拜登會發現自己在其他美國總統的家鄉——在傑克遜在哪裡,或者在南方分裂後林肯的故鄉哪裡——在沒有規則或先例的情況下航行,拜登必須對自己是否擁有如此的憲法權力做出獨自的判斷.
如果美國政治體系陷入憲法無法補救的危機,那麼今天關於阻撓議案的爭論,將在三年內顯得古怪。
大多數美國人——除了少數政治家之外的所有人——都拒絕認真對待這種可能性,並試圖事先阻止它。
與其他法西斯領導人出現的國家經常發生的情況一樣,他們的潛在反對者對這種具有超凡魅力的獨裁者,只會感到困惑和驚訝。
於是他們遵循了標準的綏靖妥協模式,而這種模式總是從低估開始。
自2015年川普上台以來,兩黨政界和知識界一直低估他。他們低估了他控制共和黨的能力;然後他們低估了他為保住權力願意走多遠。
他未能推翻 2020 年大選這一個事實讓許多人放心,美國的體系依然安全,儘管它很容易走上另一條路——如果拜登沒有在投票即將結束的所有四個州安全地領先;如果川普更有能力,更能控制他的白宮及司法部門、國防部等政府、及國會,還有各州的決策者。
事實上,川普今年早些時候(選舉後及1/6)差點發動了政變。唯一阻止它的是美國少數具有顯著勇氣和正直的州官員,以及兩名司法部長和一名副總統,他們不願意完全服從他們認為不適當的命令。
這些都不是美國制憲者在設計憲法時所考慮的制衡機制,但川普已經暴露了美國憲法制度設計的不足。
美國憲法的起草者沒有預料川普現象,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預見到國家如何政黨化。
他們預料了煽動者的威脅,但沒有預料到民族個人崇拜的威脅。
他們認為新共和國的遼闊和 13 個獨立的州與國家之間的歷史分歧,將是政黨或激進民族運動不可逾越的障礙。 “小氣”地方型煽動者可能會影響他們自己的國家,在地方他們可能廣為人知並具有影響力,但不會影響整個美國,因為美國的人口多樣化而且各地的利益不同。
美國制憲者制定的制衡取決於政府機關的三權分立,他們相信每個機構都會積極捍衛自己的權力和憲法賦予他們的特殊權力。
制憲者沒有針對民族政黨團結超越國家機關的可能性,建立制度化措施,因為他們認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他們也沒有預見國會議員,也許還有司法部門的成員,會拒絕挑戰他們所屬政黨的總統權力。
近幾十年來,政黨忠誠度已經取代了憲法中各機關的忠誠度,在川普時代更是達到高峰。正如兩次彈劾川普所呈現的結果,如果國會議員僅僅因為總統是他們的黨的領袖,就願意為總統的行為辯護或無視他的行為不當,那麼定罪和罷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美國的制憲者沒有對行政部門可能篡奪留下任何其他限制——除了相信參眾議員的美德。
批評者和支持者一直未能認識到川普在美國歷史上,將是一個多麼獨特的歷史人物。由於他的追隨者從根本上持有保守的觀點,許多人認為川普只是雷根主義的延續,也許是更合乎邏輯的高潮。
這是錯的!儘管大多數川普的支持者是或已經成為共和黨人,但他們持有一套不一定為所有共和黨人所共有的傳統信念。
一些川普的支持者是前民主黨人和獨立人士。事實上,激發川普運動活力的激情與這個共和國一樣古老,川普在兩黨的某些情緒共有之人找到了歸宿。
對既有制度的懷疑和敵意;種族仇恨和恐懼;擔心現代世俗社會將破壞宗教和傳統道德;技術快速變革時代形成的經濟焦慮;階級的憤怒而不滿一方面是微妙的屈尊,另一方面是怨恨;不信任更廣闊的世界,尤其是歐洲,及在顛覆美國自由方面的陰險影響——自反聯邦主義者⋯⋯等這種觀點和態度一直是美國政治結構的一部分。
民主黨是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故鄉,直到他們於 1968 年跳槽到喬治華萊士,後來又跳槽到共和黨。
民主黨尤其需要區分他們與共和黨政策的持續競爭,以及與川普及其追隨者對民主黨政府構成的挑戰。
川普一方面可以透過憲政制度本身進行對抗;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憲法本身進行攻擊。
使川普運動在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不是它的激情和偏執。事實上,對於數百萬美國人來說,川普本人就是對他們的恐懼和怨恨的回應。
這是領導者和追隨者之間,比美國政治運動以往任何時代,都更牢固的紐帶,他們彼此信任,彼此依賴。
儘管美國開國元勳們害怕國王或凱撒的崛起,但兩個世紀以來,美國人對政治家堅定不移的英雄崇拜相對免疫。騎在馬背上的人——西奧多·羅斯福、格蘭特,甚至華盛頓——並不被認為是無懈可擊的。
偉大的民粹主義領導人也是如此。
一個世紀前,威廉·詹寧斯·布賴恩 (William Jennings Bryan) 因提出某些思想和政策而受到崇敬,但他並沒有從追隨者那裡獲得毫無疑問的忠誠。甚至雷根總統也因出賣保守原則、赤字開支、對墮胎的模棱兩可立場,以及「對蘇聯的軟弱」,而受到保守派的批評。
川普與他們不同,這也是政治體系難以理解他的原因之一,更不用說遏制他了。
美國自由主義世界觀傾向於為一切尋找物質和經濟解釋,毫無疑問,很多川普支持者有理由抱怨他們的生活。但他們與川普的關係與經濟或其他重大問題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他們認為美國政府和社會已被社會主義者、少數群體和性變態者俘虜。他們認為共和黨建制派既腐敗又軟弱——用川普的話來說,他們是“失敗者”,無法挑戰既有菁英統治的霸權。
他們認為川普強大而敢挑戰,願意挑戰建制派、民主黨人、RINOs、自由媒體、大型科技公司和“麥康爾等共和黨人”。
他富有魅力的領導讓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感受到了使命感和權力感,以及一種新的身份認同感。雖然川普的批評者認為他過於自戀,無法成為任何類型的領導者,但他的支持者卻欽佩他那種毫無歉意、好戰自私的氣勢,他與建制派共和黨人如此不同,川普代表著受委屈的美國人(不僅僅是白人),他說話時毫不遮掩,因為他們已經忍受太久了。
而這就是他們需要川普做的全部。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1/09/23/robert-kagan-constitutional-crisis/
同時也有3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o5kkdcNP9G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龍騰乙版B1L6-1社會安全制度的規劃、類型及用途X 丹尼老師 ... 的評價
- 關於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郭明政老師第一堂演講(下):社會安全制度之起源與發展 的評價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守護國人健康,有賴專業彈性的醫事人力制度】
—公部門醫事人員肩負國家公共衛生與醫療健康政策的重要使命,是國人生命安全的守護者,也是達成全民健康覆蓋與全民均健的關鍵。
近兩年來爆發的全球疫情,帶來對國民生命健康與生活型態的重大威脅,也凸顯出公部門醫事人員對國家的重要性。由於用人機關的業務特性與其他行政機關有所差異,政府醫事人員的進用制度,20年來也基於專業的需求,逐漸演變出一套不同於一般公務人員的任用體系。這樣一個專業導向且具彈性的醫事人員人事制度,提昇了政府衛生政策與醫療健康服務的施政品質,進而促進國人的健康。
此一專業導向且具彈性的人事制度,其成效與意義在疫情期間尤其明顯。國人每天下午兩點直播收看的指揮中心記者會,當中一些熟面孔,就是政府透過不同於傳統考試用人的制度所網羅的專業人才。而大量的醫事人員在此次疫情因應中,亦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無論是疫調工作、防疫指引、集中檢疫所的規劃、還有疫苗採購與封緘檢驗等,無不倚賴這些具有醫療背景的專業人員的付出。
■優化公職醫事人力任用制度
我國醫事人員執業場域分布在政府衛生機關、公私醫療及醫事機構、學校等,所提供之醫療業務屬性各有不同。
於公立醫療機構、機關或公立學校任職之醫事人員,須由領有醫事專門職業證書者擔任,執行各機關組織法所定之職務及相關醫事法規規範之業務範疇,除了提供各醫事職類之專業業務外,亦須配合國家醫療衛生保健政策之執行。而任職於政府機關的醫事人員或具醫事人員資格之公職人員,則肩負著公共衛生及社會福利政策的研擬、監督及推動之責任,在醫療保健衛生體制中,醫事人員皆各有其明確完整的分級、分層、分工任務,建構了功能完整的專業醫療體系。
完整報導,詳:( 考試院 )
https://www.exam.gov.tw/NHRF/News_EpaperContent.aspx?n=3778&s=43449&type=A22859B204186560
▣圖說:
右:陳時中 衛生福利部部長
左:王秀紅 考試委員
"公部門醫事人員肩負國家公共衛生與醫療健康政策的重要使命,是國人生命安全的守護者,也是達成全民健康覆蓋與全民均健的關鍵。"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與蕭美琴大使一起拚外交
#美國會議員呼籲拜登總統放棄一中政策
前天(9/24)台灣時間早上8點,我出席北美台灣商會聯合總會TCCNA Taiwa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of North America舉辦的「台灣美國 #女性國會議員─ #台美關係 圓桌高峰論壇」,同場的有蕭美琴 Bi-khim Hsiao大使、美國眾議員Debbie Lesko、Michelle Fischbach、Claudia Tenney、Beth Van Duyne等人。
全是女性,是這場論壇的主軸與特色。我們針對雙邊貿易協定(BTA)、資安與半導體產業、國安、與台灣加入聯合國進行討論。(直播影片請看 👉 https://fb.watch/8fw11UD_lk/ )
#女力創造改變🙆♀️ 🙆♀️ 🙆♀️
我首先強調在蔡英文總統的領導下,台灣和美國就保衛民主已經展開多項合作;駐美大使蕭美琴則針對深化台美關係做出努力。
連同本次參與會議的女性國會議員的問政,都顯示女力是改變政治環境與扭轉國際情勢的關鍵,而且更能與民主、自由、平等站在同一陣線。
我自己出身學生運動與婦女運動,過去推動在憲法與地方制度法保障女性參政;往後也將持續修法鼓勵女性參政,讓女性帶來的正面影響持續擴大。
#台美貿易互惠互利🤝
台灣與美國是長期的貿易夥伴,經貿繁榮、科技創新、尊重自由市場與智慧產權是共同目標。
我認為台美都熱愛民主自由,共享同樣的價值,台灣和美國簽署BTA可以延續和深化這樣的同盟關係。
眾議員Debbie Lesko肯定半導體製造產業對於台美關係的幫助,也提及疫情期間,從口罩到其他醫療用品的需求讓大家發現過去太過依賴中國。
眾議員Beth Van Duyne也肯定台灣是重要盟友,目前產業僱工面臨艱困時期,台灣對於穩定美國的生產鏈有關鍵地位。
#排除台灣是國際損失
面對中共以經促統、資訊戰、打壓國際空間甚至軍事威嚇,台灣一直站在抵抗威權擴張的第一線。台灣比任何國家都了解來自中共的威脅,也更懂得如何保持彈性與中國對抗。
美國作為台灣的長期盟友,也比其他國家更了解台灣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外,不僅是台灣的損失,也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美國友台行動🗽
蕭美琴大使表示美國過往對台灣給予大力支持,三名參議員訪台傳遞台美友好消息,讓台灣人民更清楚誰是真正的朋友。而除了外部軍購,台灣也會持續發展自主防衛能力,抵禦中國的威脅。
眾議員Michelle Fischbach提及自己多次訪台,以行動支持台灣的國際空間。
眾議員Debbie Lesko強調美國對台灣的防衛協助,其中台灣的飛行員 ✈️ 就在他所處的亞利桑那州訓練。他也提出多項友台法案,如呼籲美國總統放棄一中政策,承認台灣並不屬於中國;還要求國務卿就台灣加入WHO擬定策略。
我認為,女性更懂得如何從自身經驗出發,回擊霸凌者。台美女性政治人物持續一同努力,共同深化台美關係,能夠讓雙方的國家更加強盛、世界更加安全!!!❤️ ❤️ ❤️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6月0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o5kkdcNP9G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五黃六月,暑假將至,換了在沒有疫情的日子,不少人早已密鑼緊鼓準備旅行度假,然而這個夏天若想保留外遊機會,打針是唯一選擇。歐美疫苗接種有進展,多國都有意趁暑假開放國門。歐盟「新冠護照」系統昨天正式落地,為下月重啟旅遊業做準備,措施初期限於區內民眾,倘若情况理想,相信不久後可擴展至其他地區人士。疫苗護照逐步恢復跨境出行,乃是大勢所趨,內地疫情緩和,依然全力「谷針」,與此不無關係。
蘋果頭條
早前網上流傳鐵馬交通警在青山公路巡邏,站起左右扭挑釁單車友的片段,引起熱議。至周二(1日)警方表示,涉事警員隸屬荃灣警區交通隊,他目前已被調職至內勤工作及已被暫停所有駕駛職務。警方稱高度關注事件,新界南總區交通部已接手調查,如證實有人員違規,定必嚴肅跟進。片段於周日(5月30日)開始流傳,片中有數名騎單車人士,在青山公路前後踩單車,其間一名駕駛AM 6766車牌電單車的警員,從後趕上。
東方正論
隨着「太空卡」淪為犯罪工具,電話騙案應運而生,甚至成為暴徒通風報信的利器,港府不得不作出針對性部署,正式落實電話卡實名登記制度。不問可知,部分人又會批評這是侵犯私隱之舉,惟私隱絕非凌駕社會利益的藉口,更何況,所謂侵犯私隱根本站不住腳。港府宣布,行會通過決定,訂立《電訊(登記用戶識別卡)規例》,落實俗稱太空卡的電話儲值卡登記制度。新措施下,個人用戶須向電訊商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碼和出生日期,公司用戶則須提供商業登記證和指定人士資料。
星島社論
港府近年銳意透過推展連串填海計畫增加土地供應,惟全球水位上升及偶然出現的風暴潮,卻加添填海造地的挑戰。不過,隨著填海技術進步,令不同填海選址的可行性大大提高。專責海港及土地事務的土木工程處副處長黃志斌表示,香港於本世紀末平均海平面高度,最多可能上升至約一點零八米,但本港現時的填海技術已足以應付,尤以在港珠澳大嶼人工島應用的弱波石效果最為顯著,有助減低越堤浪的沖力,會考慮在「明日大嶼」項目的南段設置;亦有意參考美國一些城市的做法,在新填海區發展「兩用」海濱,於極端天氣來襲時用作緩衝區,平日則可作海濱及其他康樂活動。
經濟社評
新冠疫苗抗疫成效近期較為顯著,港府公布,即使再爆疫,已打針市民未來將受較少限制。去年爆疫伊始,港人已搶先全球戴口罩自保,證明港人觸覺敏銳,但疫情卻始終無從根絕,社會只能不斷限聚、停業,但現時中外疫苗百花齊放,環球已實證接種後,可逐步安全復常,毋須再於餓死和病死之間二選一,港人隨時有針可打,更應欣喜和積極。為免好事變壞事,港府必須妥善溝通解說,掃除新政策被曲解成意欲懲罰不打針市民的論述,有助緩減揮之不去的疫苗猶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5kkdcNP9G0/hqdefault.jpg)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1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iEd00uU0l4
明報社評
佛山市長朱偉日前宣布,佛山斥資350億元人民幣建新機場的計劃已經獲得民航局批准,若建成後,珠江三角洲一帶在現有5個機場的基礎上,將增添一個大型機場。大灣區經濟發展,旅客人數不斷增加,多一個機場或許有需要,但有兩個大背景也必須考慮,一是廣州和深圳機場也在大規模擴建,二是高鐵以至磁懸浮列車作為飛機的替代工具也在大力發展,佛山新機場是否會成為大白象工程,必須三思。
蘋果頭條
香港政壇有句老掉牙的話:「有一件事發生了……今天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面對選委會「復辟」、直選議席減,民主大倒退,對研究香港選舉及政制發展近30年的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而言,會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嗎?「又咁講?我諗未必係,可以更加黑暗」,馬嶽笑道,笑中可能有看不見的眼淚。北京徹底閹割香港選舉制度下,他指「普選」已經不在中央對港政策議程,短期內難見香港重回民主化道路,預料市民對選舉興趣也大減。
東方正論
隨着「健身群組」確診人數不斷增加,第5波疫情箭在弦上,港府無計可施,唯一希望就是疫苗打救,無奈疫苗安全成疑,兩周內竟驚爆6宗死亡個案,令市民心頭冷了一截。偏偏廢官不以為意,既不訂出接種指引,又解釋不了致死原因,卻盲目計劃進一步擴大接種群組「做靚盤數」,提早全民接種,擺明拿市民性命較飛。面對死亡及異常個案層出不窮,市民對疫苗信心盡失,港府不但沒有想方設法釐清安全問題,反而在死亡個案陰影籠罩下,急欲擴大接種群組,為盡快「散貨」免疫苗淪為堆填區垃圾鋪路。
星島社論
港匯近期轉弱,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持續上升,對於香港今後的資金流向,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坦言「唔易睇」,一方面擔心發生八年前的美國寬量「縮減恐慌(taper tantrum)」翻版,觸發資金流出亞洲及香港;另方面卻有多隻新股排隊招股(IPO)等因素吸引資金流入,這點亦比較確定,故相信短期對港匯會有支持;又稱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龐大,有「大把彈藥」捍衞港元。近期港匯曾弱見七點七七兌一美元的一年低位,余偉文解釋,由於有新股公司在招股後,將集資所得的港元沽出兌換為其他貨幣所致,加上市況不就,更見港匯出現明顯變動。
經濟社評
本港疫苗接種計劃展開逾兩周,如世界其他地方一樣,開始發生事故,影響市民接種意慾。港府正考慮短期降低接種年齡限制,明顯是因應實際情況而調整接種策略,給予更有需要、社交更活躍而相對健康的上班族優先接種機會,有助盡快建立群體免疫力,加速經濟及社會復常,務求「針盡其用」。港府同時亦要用數據加強解說,釋除市民疑慮。截至昨晚,本港有逾19萬人打了疫苗,接種速度緩慢,港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指,若按現時打針速度計算,至少要兩年才能完成接種。港府明白到情況不理想,正研究擴大組別範圍,降低接種人士年齡要求,希望讓更多人可以盡快、盡早接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iEd00uU0l4/hqdefault.jpg)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vtlobriBNM4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香港昨天本地確診病例有所下降,即使來自病毒變種的英國的外來感染病例也只有兩宗,一天或者短期的數據,未必足以說明這就是第四波走向消退的趨勢,衛生署表示「審慎樂觀」,在採取足夠和周密的應對措施後抱樂觀態度未嘗不可,但見諸英國出現病毒變種而倒瀉籮蟹,特區政府也應該未雨綢繆,必須及早準備並公布應急方案,既要有備無患,同時也可以令市民對醫療系統爆煲的擔心釋懷。特區政府過去幾個月的控疫手段時鬆時緊,政策執行不徹底,導致第四波疫情爆發,而今已經出現在社區多頭爆發,各種感染群組蔓延,更令人擔憂的是環境傳播的途徑防不勝防,而政府在執行防疫抗疫的手段多有「甩漏」,例如密切接觸者死後確診還等不到移送檢疫中心的安排、唾液送檢後收不到報告等等漏洞。
蘋果頭條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違反工業邨用地租賃條款,本月3日被控欺詐,還柙候訊,黎智英當時申請保釋被拒。黎原本已排期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惟國安處於保釋聆訊4天前,再起訴黎另一條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罪名,被解往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再遭下令要還柙至明年4月16日再訊,至上周五(18日)更將黎轉到高度設防的赤柱監獄繼續還柙。黎今(23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候審。原定上周二(15日)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的黎智英,於本月11日突被警方加控「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增加其保釋的難度。今日黎智英將就欺詐案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外出候審,相信屆時將合併處理欺詐及《國安法》兩案的保釋。
東方正論
司法制度,千瘡百孔。沒有鬼死不得人,沒有漏洞就不會有漏網之魚。繼反對派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流亡外國,昨日又有一名年輕黑暴分子棄保潛逃,警察拉人,司法放人,浪費執法者的努力,亦變相鼓勵犯法分子逃避法律制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是巧合還是制度上出現問題?昨日被揭潛逃的中五學生曾志健,去年10月1日在荃灣街頭示威遭警員開槍射傷左胸,曾經危殆但保住性命,始終被追究法律責任,他與一名理工大學博士生同被控暴動罪,曾又涉嫌襲擊對他開槍的警員,被控兩項襲警罪。
星島社論
去年十月一日國慶中五男生「健仔」曾志健在荃灣參與示威活動期間左胸中槍受傷,他事後和廿六歲理大博士生邱宏達分別被控暴動及襲警等罪,曾志健於今年十月在區域法院提訊時表明「應該會認罪」,惟案件昨再度提訊時,「健仔」卻沒有現身法庭,法官高勁修即時頒布拘捕令,通緝他歸案。案件由去年在裁判法院首次提堂至昨聆訊,裁判官李志豪、法官郭偉健和高勁修均允許曾志健保釋期間毋須交出旅遊證件。據悉,曾志健的地址已換了新住客,而當局至今未有他的出境記錄。
經濟社評
本港全面封關?食肆全禁堂食?正當英國出現變種病毒,人心惶惶之際,本港有立心不良網民卻趁機散播惡毒謠言,指政府會實施更嚴厲防疫措施,試圖製造恐慌。疫下市民信心不穩,港府控疫措施不但要到位,更要時刻監察網上言論,當發現不實資訊,須馬上「打假」澄清,以免拖控疫後腿,更要嚴肅追究造謠擾亂社會的壞人。昨晨網上瘋傳政府下午舉行記者會,推更嚴厲防疫措施,包括午夜起全面封關,所有食肆禁堂食等,並呼籲市民在公布前盡快購買食物和日用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tlobriBNM4/hqdefault.jpg)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郭明政老師第一堂演講(下):社會安全制度之起源與發展 的推薦與評價
郭明政老師第一堂演講(下): 社會安全制度 之起源與發展. 34. ·3 Comments·4 Shares · Like. Comment. Share. More from 台灣社會法與社會 政策 學會. ... <看更多>
社會安全制度政策 在 龍騰乙版B1L6-1社會安全制度的規劃、類型及用途X 丹尼老師 ...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美國中情局(CIA)公布2021年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我國生育率名列全球倒數第一。我國自2020年起出現人口的「死亡交叉」,即死亡人口超越出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