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突破國會僵局 拜登促成兩黨共推基建法案》
{稿頭}
兩年前,2019年的時候,美國民主黨內部曾發生一起種族言論的風波,事件的主角,是當時已表態要參選總統,但還不是民主黨指定候選人的拜登。拜登在一場紐約募款餐會上,拿起麥克風就大談自己過去在參院擔任菜鳥議員的時候,曾和種族主義的南方州議員一起合作,推動重大法案過關;當時拜登的言論一經媒體報導之後,可以想見,立刻就引發了軒然大波,因為2019年那時,正是美國白人警察對黑人施暴案例頻傳,種族對立情緒不斷升高的一段期間,而拜登竟然自己承認,他曾和種族歧視的議員關係良好,不僅多數的輿論都認為這位未來的白宮主人發言不當,同黨的其他總統參選人,當時更是重砲抨擊,要求拜登必須要出面道歉。但事實上,如果撇開拜登講話不經大腦,常有失言的性格缺陷,仔細去聽他的話中含意,其實拜登在募款餐會上的那段話,真正目的是要表達他對美國國會失能,政黨對立,陷入意識形態對抗而無法通過任何重大法案的失望和不滿。他所想要表達的是,不管有再多歧見,過去的政治人物至少都會努力尋找合作和妥協的方法,來讓議事和國家大事順利運行,不至於因為政黨惡鬥,而完全癱瘓。某種程度上,拜登去年之所以擊敗川普,入主白宮,原因之一就是美國民眾已經受不了兩黨惡鬥,不斷撕扯族群裂痕,所以他也很清楚,自己必須在上任後,用行動來證明他有能力解決國家分裂的問題,才算是不負選民對他的期待。而上個周末,美國兩黨參議員共同端出來厚厚一疊的基建法案初稿,在拜登看來,就是他實現政黨合作承諾的第一步。
{內文}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寫道:幸福的家庭,幸福的原因都一樣;但不幸的家庭,卻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問題;如果,我們可以把整個美國,看成一個大家庭,那麼在這一家子3.3億人當中,親人反目的原因,不但是無所不包,家人之間的裂痕,更是無所不在,不管是政黨間的惡鬥,
聯邦眾議員 艾瑞克坎特(2009):沒有一位共和黨議員,會投贊成票...
還是種族間的對立,
川普支持者(2016):你才是法西斯,你才是,別誣賴我們...
從貧富之間的鴻溝,
國會暴動群眾(2021.1.6):他們背棄了我們!
國會暴動群眾(2021.1.6):沒人幫我們!我們只能靠自己!
到階級之間的對抗,
國會暴動群眾(2021.1.6):是政府逼我們的,我們原本是守法認份的公民,是你們逼我們的!
美國的兩極化,是如此徹底;認同的分裂,又如此內化,以至於當拜登在2020年競選講台上,喊出「團結」口號,堅持「兩黨政治」可能性仍在,政黨合作精神未死,台下的支持者與選民,即便仍然懷抱希望,願意戴上粉紅色鏡片,與拜登一同懷想那美好願景,為理念應援,但私底下,造勢場外,夜深人靜時,已經沒有太多美國人敢對華府重回過去「好日子」,繼續抱持樂觀的幻想;正因為如此,當拜登在六月底那個參院休會前的星期五,親自走上白宮車道,在兩黨議員簇擁下,宣布基礎建設法案已「達成協議」,聚集在北草坪上大批媒體記者,不只驚訝於總統的無預警露面,更對兩黨竟能在國會水火不容的氣氛下,暫時休兵,取得法案的共識,感到不可思議。
記者vs.拜登(2021.6.25):有協議嗎?達成協議了嗎?談得如何?
美國總統 拜登(2021.6.25):過來吧,一起來,大家都站過來...我們談得很順利,回答剛才大家的問題:我們有協議了。我想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能體認:沒有一黨可以佔盡好處,我自己就必須做出讓步,而他們也做了退讓,比原本預期的又多退幾步...
CNBC主播(2021.6.25):...拜登表示,他已經和兩黨參議員代表,在基建預算草案上達成了一致共識,在此之前,他邀請五位民主黨和五位共和黨議員,一起到白宮研商細節...
美國總統 拜登(2021.6.25):...如果大家覺得外面有點吵,那是因為我本來應該上直升機,飛往北卡訪問,事實上,在跟各位報告完之後,我馬上就要上機了。
美國總統 拜登(2021.6.25):過去我曾一再強調:只要大家同心,沒有什麼辦不到,團結力量大,今天的發展證明了我的理念是正確的...
時任美國總統候選人 拜登(2020):我們必須為美國的靈魂奮戰...我們要找回美國魂!我是認真的,我們必須重振美國魂。
時任美國總統候選人 拜登(2020):團結...團結...團結...團結...大家必須團結!
找回美國魂,重回上世紀,華府兩黨以大局為重,以妥協為常態的純真年代,是拜登在2020年重出江湖,挑戰川普民粹政治的最主要訴求。從川普五年前掀起的反建制潮流中,再次掉頭迴轉180度,拜登這位年近八旬,國會打滾半世紀的政壇耆老,之所以能在兩極分化的美國政治變局中,再次披上民主黨戰袍,歷經慘烈廝殺而奪回白宮大位,所仰仗的時也運也,就是拜登這個名字,多年來在選民心目中打下的印象基礎。他所代表的「妥協」、「溫和」、「中道」等性格關鍵字,不但令飽受川普疲勞轟炸,心力交瘁的中間選民,突然間深感懷念,也在拜登終於擊敗川普,上台執政後,成為新政府急於兌現和印證的施政方向。
PBS記者:...這個兩黨背書的重大法案,就像拜登最渴望抓捕的「大白鯨」,競選期間他不斷一直強調,他要重振兩黨政治,與反對黨積極合作,所以現在白宮上下士氣高漲,幕僚們認為這象徵著拜登的理念獲得伸張...
庫克政治報告總編 艾咪華特:這是拜登第二次豪賭,上一次是黨內初選時,他押寶,結果贏了,跌破大家眼鏡。他第一次壓注是賭民主黨員會選擇他這個建制派、政治圈內人,一個不像桑德斯、華倫那麼激進改革的中道人士,作為他們的共主。當時所有人都認為,拜登不可能贏,但他卻贏了初選。當上候選人之後,他堅持兩黨合作路線,聲稱參院他很熟,他大半輩子都在參院工作,知道怎麼搞,也一定搞得成,即使大家都告訴他:兩黨合作已是過去式,不流行了,但結果呢,事實似乎又證明了:他是對的。
時任民主黨總統參選人 拜登(2020):大家都說,拜登昏庸了,現在怎麼可能跟共和黨人談合作,時代已經不同了,可是各位,我是政治運作老手啊!
時任民主黨總統參選人 拜登(2020):我過去一直都在搞兩黨合作,如果你們投給我,我就證明給大家看!
拜登對兩黨合作的信念,來自於他的從政經歷。1972年,拜登以30歲法定最低聯邦參議員年齡資格,擊敗當時共和黨對手,成為美國史上年紀最輕的參議員。這位當年意氣風發的政治明星,一路在參院做到資深議員,參與過無數法案協商、預算協調,在他的人生邏輯裡,「妥協」、「條件交換」、或「密室協商」,不是混水摸魚,更不是菁英寡頭,而是為了國家整體利益,確保溫和漸進改革,必須要熟稔和精通的政治藝術。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拜登曾為了安撫共和黨同僚,在聽證會中逼問性騷壤受害者,也曾為了要讓法案過關,與打壓黑人民權的議員稱兄道弟,這些過往紀錄,放在當今MeToo和種族平權的尺度下來看,顯然極度政治不正確,但從上一個世代政治人物以大局為重,相忍為國,體認不同族群必有利益衝突,只有各退一步,才能避免暴力失序的思考模式來看,妥協,卻是治國的必要之惡。
時任聯邦參議員 拜登(2008):...(共和黨議員)杜爾站起身,用他的「堪薩斯式幽默」請大家站起來,然後他俯身──順道一提,他身材高大英挺──他要我們所有人都舉一隻腳,踩進小船裡,大家一齊上船,然後再把另一隻腳也踩進來,因為我們今後就同在一條船上,有難同當。然後我接著說:現在我們來談條件,兩黨都必須承諾:如果1982年的國會大選中,有任何一位民主黨候選人違反我們今天達成的協議,他將遭到民主黨除名,而相反地,你們共和黨,如果有人違反這項協議也會被你們除名。我們就用這種方式改變了制度,大家各退一步,讓社會安全法案輕輕鬆鬆通過了表決,從此美國人再也不用擔心他們的社會福利...
華郵記者 麥特懷瑟:他進入政壇的年代,是一個「朋黨」政治的年代,所以議員們常三句不離「我朋友」,你懂嗎?拜登必須跟同僚打好關係,費盡心思與他們合作,甚至包括了麥康諾,這個民主黨眼中的大魔王,但拜登就是能與狼共舞。
7月底,兩黨基建法案初稿程序表決,獲得包括少數黨領袖麥康諾等17名共和黨議員的支持,光是這個動作本身,就足以替近來每每上演叫囂謾罵,議事流於形式的國會山莊,帶來氣象一新的曙光,而在實質意義上,除了法案本身預期效益,基建法案其實原本是川普當選後最早提出的政策概念之一,但川普的版本內容草率,從未獲得正式討論,只有徒具形式的每年一度「基建周」宣導活動,淪為電視嘲諷節目的長年笑梗,反觀拜登上台後,不僅在防疫吃緊時期,持續研擬規模更大、範圍更廣的基建計畫,而且在送交國會之後,也成功打破國會僵局,取得兩黨議員的共同支持。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除了十位撰寫法案的議員,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功不可沒,拜登本人在過去幾個星期積極遊說,多次打電話給立場中立的議員,反覆邀請意見不同的兩黨人士到白宮交換意見,親自做出各種退讓或是條件交換,才是法案推進背後最大的動力來源,因為畢竟,基建法案的成敗,不僅關係到拜登政績,更是拜登的妥協哲學,和他的中道政治,在下個世代是否仍然管用的終極試煉,和觀察的指標。
眾院議長 裴洛西:你拿到法案了嗎?我還沒,所以你要我怎麼評論一份還沒看到的法案?我們樂見法案過關,也希望它能夠過關...
這份規模近一兆美元的龐大預算案,接下來仍須通過參院全院表決,同時送交眾院審理,而立場更為激進極左的眾院民主黨議員,已有多人放話,除非能與社福教育相關法案一起包裹通過,否則不惜阻擋基建法案過關。在兌現跨黨派合作的競選諾言,努力縮小兩黨鴻溝之後,拜登恐怕沒料到的是,他竟又遭遇另一頭的反向拉扯,這回要處理的,是自家門戶內的分裂危機。
https://youtu.be/IS2kemi4DCs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所謂的半真半假認知作戰,這是我目前看過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例子。 call IN時用裝中立,半真半假的資訊混充抹黑,賭的就是視聽眾沒有時間完整查證,這就會被他當時錯誤而且毫不遲疑的說法給誤導。在這個例子裡面從sgs的測量模式、規範、冷凍牛肉的進口、地檢署關於不起訴書的公布,通通都是錯誤的。 連我當時...
社會安全法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美國時間 9 月 18 日星期五因為癌症過世,享年 87 歲。
阿司曾經在推薦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時介紹過這位美國歷史上 #第二位女性大法官。她的一生與平權運動站在一起,她支持性別平權、同性婚姻、墮胎權,而最知名的事蹟之一,就是1975年的 Weinberger v. Wiesenfeld 案,依照當時的社會安全法規,只有寡婦享有育兒補助,但鰥夫卻不行,當時還是大學教授的金斯伯格,在這起釋憲案中成功地幫助這位喪妻的爸爸取得申請育兒補助的資格。
阿司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記者訪問她對於聯邦最高法院的 9 位大法官中,男女的性別比應該怎麼分配最合適。 RBG 大法官回答:「應該 9 位都是女性。」這樣的回答讓所有人出乎意料,但她說在 1981 年以前, 9 位大法官都是男性,卻也沒有人覺得奇怪。
因此,RBG 大法官也期許每一位法律人,都能為改善社會既存的不平等貢獻心力。在一次訪問中她表示,她告訴法律系的學生,成為一個法律工作者,固然是擁有一技之長,但如果希望成為真正的法律人,就不能獨善其身,必須努力讓比自己不幸的人,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I tell law students… if you are going to be a lawyer and just practice your profession, you have a skill—very much like a plumber. But if you want to be a true professional, you will do something outside yourself… something that makes life a little better for people less fortunate than you.")
最後,阿司想要分享 RBG 大法官於 2015 年接受訪問時,被問到若有一日卸下大法官一職,希望自己能怎麼樣被眾人所記得,當時她的回答是:
「一個為了志業義無反顧,努力撫平社會中的傷痕,並竭盡所能讓一切變得更好一些的人。」
“Someone who used whatever talent she had to do her work to the very best of her ability. And to help repair tears in her society, to make things a little better through the use of whatever ability she has.”
社會安全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站上歷史,百日維新,每一個領袖都該學習的一堂歷史課》
陳文茜音頻: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音頻: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小羅斯福是 美國面1929 年大蕭條時最重要的拯救者。在1932 年,他贏得了美國總統的大選。
在第三講的最後,我告訴各位,當他知道自己當選的時候,沒有玩樂,沒有慶恭,他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的大兒子:「我擔心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工作,你要幫我多多祈禱,這麼多人把寄託放在我身上。」
當時美國的狀況是什麼?
我們現在到美國紐約可以看到很漂亮的中央公園,在那個時期處於大雪當中,很多樹被砍伐卻沒有人管,因為太多人失業了,繳不起瓦斯費。失去家的遊民們,在中央公園用破板子拚成勉勉強強抵擋風雪之處,棲息其中。一間又一間,佈滿中央公園,組成了外界稱為「胡佛村」的現象:他們痛罵的就是前仼總統胡佛;遊民們用來蓋棲身之處的材料,就是從垃圾堆中撿來的木板條塊;紐約空地到處都是他們臨時的房子。
我前面三講也告訴大家一個數字:1929 年大蕭條發生的時候,股市剛崩潰:10 月,全美國有 600 萬人失業;到 1932 年,由於胡佛總統一連串的錯誤決策,經濟如自由落體更加惡化,三年後失業人數就已經變成 1300 多萬人;到 1933 年小羅斯福即將就任的時候,已經變成 1350 萬人。增加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驚人。
在他已當選還沒有就職之前,美國已經有5000 多家銀行因為存款客戶擠兌,被迫關閉;在1933 年 3 月 4 日他就職當天,全美國只剩 2 個州有銀行。
除了戰爭,你很難想像這是什麼局面。
那時候美國還下著大雪,股票和市場也統統都關閉了、商業活動完全停滯。紐約、芝加哥所有大城市街頭,都是飢荒的老百姓:活著的抗議遊行,沒有力氣的躺在地上。
這時候迎來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就職演說——小羅斯福就職美國總統《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以下分享當時的典禮及演說:
https://m.youtube.com/watch?v=HRylj-_HBAw
https://m.youtube.com/watch?v=Lm3Bntsp2ck
演說中他提出要解決失業問題、要幫助農民、要復蘇經濟的幾個立即措施。這些「立即措施」馬上帶來了老百姓對他的信心,為什麼?因為他說的話是過去總統從來沒有說過的話。
羅斯福在他第一次四年的任期當中,國會所通過的立法超過其他所有總統任期內所通過的立法。
1933 年 3 月 5 日也就是就職的第二天,白宮幕僚合拍了一張照片,如果你現在去美國的白宮會看到這張歷史照片,沒有一個人有笑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挑戰。
羅斯福總統也發明瞭一種很特別的和民衆溝通的方法。就職演說之後,他展開一連串的演說。
當時沒有電視,主要的傳播工具是收音機。美國當時很多人家中已有了收音機,羅斯福總統就利用收音機「爐邊談話」,和很多美國老百姓博感情並且解釋他的政策。他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我的朋友們」,像和一般人聊天一般。
羅斯福總統第一個爐邊談話是:宣佈銀行休息四天,因為他不要讓金融危機產生心理擴大作用,人們拿不到錢、排很長隊的情況不斷出現,只會造成恐慌。
這個時刻他知道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餵飽數百萬飢餓的民眾。
就職演講他已經承諾,成立「聯邦急救總署」,透過緊急的聯邦補助款交給各個州,然後再協助需要現款的老百姓。
他還要成立「民間工程署」,要創造很多工作,這就是著名的凱恩斯理論第一次實踐。
根據記錄從 1933 年到 1934 年,美國政府們總共雇傭了 600 萬人從事包括維修道路、蓋運動場、公園、下水道、修飛機場這些工作。
美國開始從小政府進入大政府。
他也在演說中表示要設立「公共工程署」,開始蓋橋梁、水壩、醫院等其他的公共計劃。所以其實我們看到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祭出的刺激方案,差不多也就是這些東西——當時羅斯福「新政」基隆建設是主要的內容。
那時候還有一個創舉:他雇請了一些黑人。現在我們到紐約市有一個很有名的Triborough Bridge 大橋,從上面經過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哈德遜河,就是當時羅斯福成立的公共工程署所蓋的。
另外芝加哥的新下水道,堪薩斯的音樂廳,丹佛的自來水系統……都是那個時候一一被建出來的。
如果你不能做工程,那就做衣服或幫盲人做點字書……在公共工程的部分,總共創造的工作量高達 300 多萬個工作。
接著他又建造了 2500 家醫院,讓 330 萬人可以又有薪水;再加上後來的一堆機場、5900 所學校、13000 座運動場,總共提供了 800 萬人可就業。
美國示威人潮,突然少掉了一大部分。因為找到工作了。
他的計劃一共有多少項?
你一聽,可能就要昏倒,難怪沒有人有笑容——25 萬個。所以有一些人就說風涼話,說風涼話永遠都最簡單,說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是浪費錢的。
還有一些人不能做以上這些事的怎麼辦呢?做藝術家、音樂家、演員、歌唱家、作家都可以。羅斯福說他們要吃飯,而且還可以給老百姓快樂:快樂在這個時候很重要,要克服恐懼。而且他還解除了禁酒令,可以喝酒,於是 Hip-Pop 來了,開始有很多黑人出來唱歌;包括搖擺音樂、爵士音樂等都是那時候出現的。
其實羅斯福自己不是太好的藝術家。在那個時刻,因為他的計劃跑出來了一大堆壁畫跟藝術作品,他說這作品有些不怎麼樣,但是至少充滿自然人性、熱情與生命,最主要是讓他們有飯吃。
25 萬個計劃里還有很多戲劇。四年里演了 2700 場戲劇,有古典戲劇、兒童劇、舞蹈劇、美國新劇等等。差不多有將近 3000 萬名美國人,看過 1-2 次由聯邦劇院計劃演出的劇團。
所以那個時期在文化方面的推廣很重要,雖然目的不是推廣文化,但卻意外的推廣出了爵士、藍調Pub文化。
接著還有人失業怎麼辦呢?他雇了 270 萬名 18-20 歲年輕男子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森林大火、建壩、防止蚊子......諸如此類的工作。還有改善濱海環境,把美國弄漂亮;還有各州的公園,包括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等很漂亮的公園,很多都是那個時候所建出來的。
這些年輕人就像住在軍隊裡,每個月的薪水是 30 美元,其中有 23 美元直接寄家裡補貼家用。所以這個叫平民環保團或者平民救助團,或者青年救助團,真的幫助了很多人。
然後國家有一個國家青年署,贊助 50 萬名的大學生半工半讀,可以在圖書館裡工作、擔任研究助理;有 150 萬名的中學生也可以這麼做,繼續求學。
所以你可以想像新政包羅萬象到什麼樣的程度,總失業人口裡有接近一半的人都受到了羅斯福新政的支持。
在這個時刻他也走向了農村,因為他發現住在城市裡的民眾面臨飢餓邊緣,他們沒有錢,所以農村所有的產物自然也賣不掉,也很窮。於是就在農村裡開始蓋水壩,提供各種好的水利計劃。
比如他在 1933 年要求國會成立一個「河谷管理局」,這個管理局就在田納西這一個州蓋了 15 個大水壩,控制河水流量;而且利用這個發電,變成很廉價的電力。
附近好幾個州,全部都可以得到很便宜的電力供應。
要注意,在這個之前,美國的電力公司是私人的,從來沒有國營事業。在美國的字典沒有國營事業,所以在美國一些人士眼中,羅斯福根本就是個激進左派份子。
他同時也改善了美國的金融機構。1933 年他通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這個機構到今天還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
FDIC 意思是你在銀行的存款只要在 10 萬美元以下,如果這銀行倒閉了,政府都會全數付給你,以保障個人存款安全性。
然後他也改善了證券交易委員會。所有的證券都要向該交易所註冊登記,而且要交出完整正確的資料,不能再搞這種 1929 年的大騙局。當時他任命的第一任證交所總裁,就是美國後來總統甘迺迪的爸爸約瑟夫·甘迺迪。
我剛講這一大堆,你猜猜他花多少時間提出來?
一百天,任職一百天之內。
所以西方政治學有一句話叫「百日維新」,意思就是你要趁著你剛剛當選,在老百姓對你有「蜜月期」、充滿了信心、某個程度對你有所期待的時刻,你所有政策要一股腦在那一百天儘可能推出來。
尤其如果你的政策和傳統的觀念、既有的利益團體格格不入時,要在他們根本來不及遊說、來不及阻擋你前,一個一個通過。
到了 1935 年的時候,小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也徹底改變了資本主義——建立社會安全法。我為什麼特別提這個事情?因為在資本主義中,達爾文背後思想就是該失業的讓他失業,市場經濟該倒的就讓它倒。
但新政改變也推翻了這個觀念,這是對整個自由主義經濟達爾文主義徹底的扭轉;也等於是在資本主義、市場決定一切之下,非常重大的革命性扭轉。
許多時刻很多人的失業並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由於整個社會的大經濟環境,或是金融機構的貪婪,或是某些不負責任的人的鼓吹改變法令,或是經濟大轉型。
所以在社會安全法被推出來後,開始有一個政策叫「失業保險」以及「失業救濟金」。
以前失業只是你家的事情,優勝劣敗,就是達爾文主義;可是有很多弱者並不是弱者,他們很努力,他們只是在權力上是弱者,他們並不是能力上的弱者。
所以羅斯福作為一個出生在羅氏大宅,從富有的房子里走出來的人,如何去理解窮人的痛苦,而且大膽地提出這些在美國過去傳統的哲學里,一直到今天,美國都未必可以接受的概念?
2008 年,美國當時的聯儲會主席提出了一堆政策,結果這個主席在 2012 年大選時不斷的被攻擊,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因為美國至今為止還有一大堆傻瓜,他們就相信「你不可以支持大銀行、你不該是個大政府」。
那時候美國也提出很大的刺激方案,讓很多道路重新修補等等,但這些在奧巴馬政府的時代都被批評。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美國對於那種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經濟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已經到了像宗教信仰一樣。但是他們從來不讀書,不去閱讀羅斯福時代之前的胡佛時代美國人所受到的苦,而理解到這是一個重大的一個轉折。
實際上這個轉折不是羅斯福的轉折,不是美國的轉折,是資本主義的轉折。
研究資本主義的人會告訴你:如果沒有這次大蕭條之後小羅斯福的做法,可能資本主義在那時候就崩潰掉了。
但是整個小羅斯福的做法,等於是綜合了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的某些想法,如果我們用一種比較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他修補了資本主義重大的缺陷,使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可以再持續下去。
他保留了市場經濟好的競爭部分;屬於不好的部分,做了金融的監管:1933 年開始的金融監管直到 1999 年,被美國後來的聯準會主席格林斯潘廢除了,也間接導致了2008 年的金融海嘯。
所以我們現在再閱讀《羅斯福傳》,不是在說過去、也不只是回憶,而是重修一門課,這門課是很多人,遲來的一堂課。
音頻: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社會安全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所謂的半真半假認知作戰,這是我目前看過最具代表性的短篇例子。
call IN時用裝中立,半真半假的資訊混充抹黑,賭的就是視聽眾沒有時間完整查證,這就會被他當時錯誤而且毫不遲疑的說法給誤導。在這個例子裡面從sgs的測量模式、規範、冷凍牛肉的進口、地檢署關於不起訴書的公布,通通都是錯誤的。
連我當時都沒有辦法判斷被矇了過去,你看高檔不高檔,簡直高端啊!
本人主持了這個小小節目
這個在POP radio中午十二點到一點
就我在那邊主持這個節目的時候
我都開放叩應
中間有一個林先生打來
說話很斯文 他說我們今天就事論事
不好意思我這個人也是相信人性本善
我就相信說 是真的要就事論事
對方也沒有敵意
我就說沒關係讓你講
但是果然我以前相信的信念沒有錯
有朋自遠方來非姦即盜
現場我們重現這一段林先生的叩應
大家聽一下
林先生請講讓你久等啦
不會 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要發表
請講 你覺得要讓我說嗎
可以請說
先從SGS說起
SGS本身它已經很清楚的
在它的附註第二項裡面會說
如果它的檢出是低於政府的標準
政府對於每一個含量有一個一定的含量
那如果低於那個含量
它會說不是未檢出而是標示為未檢出零
所以並不是代表它沒有檢出
而是低於政府的法定標準
這是第一個SGS的問題
第二個那家皇家牛肉麵
他拿二月份的SGS的檢驗
去證明五月份的牛肉是標準的
三個月了那批肉早就賣光了
怎麼會拿那個時候的SGS標準來
證實他五月份賣的牛肉是合格的
第三個SGS它說
它只針對你送給我的這個樣品負責
樣品以外的東西是不負責的
所以很清楚的SGS的用法應該是這種做法
他說SGS的檢驗
如果符合國家標準它就會寫未檢出
我現場沒有反駁他對不對
因為我也送過驗
但是我不記得它小字是不是這樣寫
他這樣講我現場只好尊重他
我現場來不及google
那第二個他說這個單位
怎麼可能送三個月前的牛肉這不合理
我那時候有問說你是不是做這一行的
他說不是
那第三個SGS他說怎麼會是用抽檢的呢
你這樣怎麼能夠證明
你送了一塊肉怎麼能證明整批都是
第一個我要講SGS並不是國家單位
請注意它在全球都有檢驗單位
它的檢驗單位的標準是要符合國際標準
所以不是這樣
我覺得SGS可以告今天中午那個林先生誹謗
SGS不是合於國家標準
因為網友抖內他直接講很清楚
第一個SGS不是合於國家標準就是未檢出
是低於儀器極限
就是我這個儀器極限
我量了上面寫零
因為就算它有但是低於我的極限
我測量不出來
不是合於國家標準喔
請問我從國外買的質譜儀上面會寫國家標準嗎
所以那個機器一測到國家標準之後
就跳出來嗶嗶嗶
低於國家標準未檢出
有人工智慧這麼好的
第一個他講的是騙人的錯誤的帶風向
甚至對SGS不公平
對板橋皇家傳承牛肉麵陳家斌老闆也不公平
第二個
他也不是業界的
一批次牛肉送幾貨櫃幾貨櫃的冷凍貨櫃
就是很大的量幾十公噸
一個肉商用上幾個月不稀奇
因為你到了倉庫到了相關的單位
他那邊冷凍然後再分切
或者是分裝到你店裡面很合理
它從高雄港進來的
所以高雄當地送驗應該是送給SGS高雄的實驗室
所以三個月不稀奇
很合理是因為你沒在業界你不知道
第三個送SGS當然都是抽檢
不然你幫他出錢嗎
我這樣講林先生這個就是刻意栽贓
他的要求任何商家都做不到
不要說五星級的七星級的帆船飯店也做不到
要每天送檢
那是不是要每一碗送檢呢
你是不是要每一碗送檢 不可能嘛
你送的就是你這一批貨從港口進來之後
港口那邊抽檢 驗了沒有未檢出
就是沒有
然後他還講了個更好笑的
我說你這樣的東西
你知不知道台灣的牛肉不夠全台灣的牛肉麵店
他說那你可以不要用美牛啊
好啊
那你要不要站出來告訴大家說
我今天代表政府反對中華民國的牛肉麵用美牛
你要不要打壞跟AIT的關係
那結果你今天竟然這樣子用這種偷換概念的方式
暗示大家皇家傳承牛肉麵怎麼用三個月的牛肉
然後怎麼沒有天天送檢
怎麼一定要用美國牛
你也幫幫忙你今天要這樣子搞人
那中華民國台灣有哪一家店符合你告訴我
是不是做吃的就是要被法律人瞧不起
但是他今天一通電話打來
顯得為了夠本
不是只講一個謊話
他講的謊話還不只一個
這個我們把中午的這一段
我們又再剪出來 來製作人請了
我補充一下就是關於檢察官的起訴書內容
事實上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透過法律
就是網站包括LAWSQ
或者是法源等等著這些有四到五個網站
可以去查檢察官的起訴書
所以這起訴書是任何人都可以去看
所以裡面的起訴內容是
檢察官會標示的清楚為什麼丁怡銘有罪無罪
法律的部分呢
林先生叩應進來
我覺得基本上聽起來很像一個律師
講的是很清楚
就是今天我國的起訴書呢
跟這個判決書基本上在法源還有等等
他說有五個網站
我感覺他考國考好像背得很熟
所以我也就是讓他講完
他說這都查的到
陶本和這個ETtoday政治線記者
當然可以公開查詢
結果你知道我被騙了
為什麼說被騙了
我直接唸給各位聽
法源或是剛講的什麼東西
這些網站所公布的是判決書起訴書
但不包含不起訴書
為什麼我先跟各位講
我這樣講林先生不是刻意要來混淆
就是他書沒有讀好任何一個我都不能接受
我先跟大家講
第一個這是好像是官方的文書說明
它說不起訴處分書涉及刑事犯罪
事實認定和當事人個資等人民之機敏資料
雖具有公益色彩
但也應避免過度侵害人民之私領域
實與一般政府資訊無法相提並論
政府資訊公開亦絕非保障人民得完全不受限制地
申請政府機關公開任何資訊
容有應限制公開或不予提供的情形
好這個講得很文謅謅
這個文謅謅的意思就是
所謂的不起訴書除非事關社會重大公益
得由主管機關主動公布之
否則任何非當事人之...
像譬如說陶本和一個記者
或者是朱學恒一個傻里不幾的
連自己節目都唸錯名字的這一個傢伙
那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申請公開
唯一有一個例外
是你是當事人你說哎呀我沒有收到
我要去領
你要自己帶身分證親自到北檢申請他才會印正本
還要蓋關防給你
第一個不起訴書不能在網路上查到除非特例
騙我 就是這種專業的熱心民眾
打來想要認知作戰混淆視聽
第一我已經很氣
第二他真的騙我的原因是
你有沒有看到陶本和的這篇獨家報導
裡面用的是蓋有關防的正本
蓋有關防的正本是什麼意思
蓋有關防的正本是這是正本
這不是你在路上會撿到掉在路邊的
也不是你在網路上什麼公開資訊系統會查到的
不是
會收到正本的只有幾個人
丁怡銘一
丁怡銘如果有請辯護律師二
三提告的人
三個人而已
那你想想看提告丁怡銘說他違反食品安全法
他會把這資料給陶本和嗎
那就是丁怡銘啊
再不然是怎麼樣丁怡銘的辯護律師
沒有經過丁怡銘的同意可以洩漏
他跟委託人之間的機密嗎
不行 不行各位我真的覺得很荒謬
你打來擺明洗風向而且騙人
可惡
我這樣講完之後你就知道
你現在面對的黨國體系有多麼可怕
他講的東西有沒有全錯
沒有全錯啊
起訴書跟判決書網路上真的查得到
但偏偏就是不起訴書沒有
今天這是不起訴書
他上來就給你偷換概念認知作戰
就是說你欸
不好意思喔你今天講的呢
我告訴你起訴書跟判決書都查得到
但是問題是我們講的是不起訴書
是丁怡銘的不起訴書
然後實際上陶本和拿到的是正本
他也刻意忽略他也刻意混過去
這種才叫高級的帶風向非常高級非常高端
而現在的黨國體系就是可以做到這樣
直播日期:0820
直播YT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yS5XUi4Kg
直播主題:
皇家傳承牛肉麵,高端疫苗,疫苗施打系統會自動幫高端通知你,五倍券!ft.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pxt-jbzgQM/hqdefault.jpg)
社會安全法 在 戴瑋姍‧板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林于仙事件,四個月過去,無法對市民或議員提出內部調查報告!
一句資料都交給檢調,撇清了所有責任。
過去發生社會注目案件,多半是行政和司法調查並進,公部門可以優先公佈行政調查結果向社會說明。
為什麼這案,在市府的層次沒有辦法給大家明確的答案?要等到外部司法機關或者是監察院來調查才有真相?
金山小編過勞也是推給勞保局認定。一位強調安居樂業的市長應該可以做更多!
一位員工,選擇在自己工作場域結束生命。這當中,市府有沒有違反職業安全法的問題?
台灣曾有把自殺列為職業病的前例。
林女的職務內容,與五甘心和廖泰翔脫不了關係,種種在工作過程中的壓力,難道市府沒有應負起的責任?勞工局不用徹查到底?
五甘心這兩年確實從新北市府核銷了3500萬元。衛生局提供的案源,是他們最大宗、也最穩定的收益來源。
媒體披露這間公司還有剝削治療師、部分員工沒有執業登記,且服務項目申報有問題⋯等種種問題。
市府有責任去了解,他們委託的單位究竟是間什麼樣的公司,未來還要不要委託?
權勢的影響力無所不在。
陷入權勢性侵的被害人,難以在第一時間道出受害經歷。「無法發聲」容易被司法認定為合意,但若能看出權勢的運作,也許判決結果就會不同。
侯友宜市長擁有行政調查權、和政風單位。他絕對有能力調查「權勢」在事件中如何運作,並提供給司法單位,而非只提供事發當天的前因後果。
他可以做的,比我一位議員多很多很多。
就看他做與不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RqJydp13VQ/hqdefault.jpg)
社會安全法 在 Gavinchiu趙氏讀書生活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趙氏曾任教於美國Bryant University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深圳大學、香港樹仁大學、臺灣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等多間學府,歷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客座教授、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獲中國經濟思想史優秀(一等)著作獎,研究題目包括經濟思想、經濟史、政治經濟學,出版著作二十一部,論文三十餘篇。英國權威出版社 Routledge給予 "中國和西方頂尖學者(lead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 的評價。
《趙氏讀書生活》,一個歷史學者的視頻,分享學術、社會、政治經濟觀察
收費平台可獲參考資料和專欄分享,請以每月5元或更多的美元支持:https://www.patreon.com/Chiusreading
或於YOUTUBE 上按加入成為會員,可獲影片的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i1257Mo7v4ors9-ekOq1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drgavinchiu/
PayPal.me/chiusreading
工作洽談:higavinchiu@gmail.com
#川普
#公民黨湯家驒
#一帶一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mEg3Kc3OZ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