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期間終於在 CATCHPLAY+ 上補了此部 2019 年討論度非常高的神劇《#核爆家園》,看得驚心動魄,觀賞期間不時想起普利摩李維和其著作,這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倖存者與見證者,其用盡餘生寫出的一本《滅頂與生還》,那便是對人類史上最大的惡行的自省、思考與總結。誰真正認清了「沉默的共犯」與「平凡的邪惡」為整起歷史悲劇持續創造出多少幫兇?應該解放而遲遲未被解放的,往往是人們的良知。如此概念放在這齣虛實交織卻無比真實的災難作品上,更令人毛骨悚然。
⠀⠀⠀⠀⠀
▍《核爆家園》:https://bit.ly/3wMTdgI
⠀⠀⠀⠀⠀
「這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上演的巨大悲劇,對猶太人的屠殺滅絕,有其古老根源。反猶太主義並不是二十世紀當代歷史的產物,但是把人送進毒氣室的種種安排,那些理念和行動、主張和棄權、閃閃發亮的眼神和閃爍迴避的眼神、下達並執行的命令、袖手旁觀、偽裝、投機取巧和沉默不言,以及軟弱和歇斯底里,與我們這個時代的思維模式息息相關。」
⠀⠀⠀⠀⠀
《滅頂與生還》書末收錄的專文〈歷史及其見證〉,一針見血點出悲劇的最大成因——「與我們這個時代的思維模式息息相關」,無論天災或人禍,背後的關鍵傷害仍來自於人禍。對應至《核爆家園》,那些人們試圖揭露真相、對抗體制與國家的過程,相當容易在塑造衝突或強化張力的過程中流於煽情,甚至落入黑白分明的俗套;但他們反而在死亡、絕望、蒼茫、未知、徒勞、寂靜、廢墟、浩劫與末世感中,塑造出一種美,如此奇異而瑰麗之美,囊括了社會及人性無數複雜面向,揉合了音效與配樂種種感官渲染,從深層恐懼栓緊觀眾的敏感神經,這也是此劇真正讓我魂牽夢縈、寢食難安之處。
⠀⠀⠀⠀⠀
縱使製作方數度澄清,《核爆家園》有其誇大虛構成份,卻未曾給人失真之感,甚至瀰漫一種近在咫尺的錯覺,就是換個時空,換個背景後的「那些理念和行動、主張和棄權、閃閃發亮的眼神和閃爍迴避的眼神、下達並執行的命令、袖手旁觀、偽裝、投機取巧和沉默不言,以及軟弱和歇斯底里」,處處上演亙古不變的平庸人性,和集體被國家噤聲的良知,導致受官員厭惡的科學家們不敢捫心自問:身為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責任究竟在哪?
⠀⠀⠀⠀⠀
無庸置疑的是,人會受教育、家庭、朋友、成長經驗、國家背景深深影響,因此,只要是凡人,就不可能寫出絕對公正客觀的劇本,拍出絕對公正客觀的作品,「說故事」這個行為本身就含有虛構成份,而藝術的力量則在於傳遞美的力道。美,本身就是一種詮釋。吳明益老師提到,呈現傷痛也是一種藝術,將平凡、醜惡的事實化為美的昇華,人們因此質疑善與真時,才有機會重拾善與真,去思考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
「美有時候靠近『善』一點,有時候靠近『真』一點,有時候它們彼此推開,有時又像是扶住彼此的一面牆,得互相倚靠才不會坍塌,得互相溫暖才不會碎成塵埃。沒有人能真正釐清它們的關係,就像沒有人能夠到達地心,或情人的心底。這些力量的總合,我們稱之為藝術的力量。」
⠀⠀⠀⠀⠀
然而,也就是這些無法公正、無法客觀的精神,才足以塑造出撼動人心卻低調悲壯的英雄主義,Legasov 教授、Shcherbina 部長等,始終不曾抱著名留青史的心態主動接下車諾比這顆燙手山芋,卻雙雙成為那些看不見的真正英雄,亦扛起阻止更大悲劇必須的承擔的必要之惡。而身為藝術創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竭盡所能,以最深的敬意持續去述說這些並不遙遠的歷史故事,時時刻刻提醒容易遺忘的人們諸如此類的醜陋真相,並成為後世洞見世界的一道光輝。《核爆家園》不凡在由內而外做到了這一點。
「滅頂與生還」的推薦目錄:
滅頂與生還 在 不小王子的翔武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純粹的惡,納粹的集中營 #滅頂與生還
.
✨善與惡不是二分法可以分得清楚的選擇題,但真正的惡還是能讓人辨識出來,因為它會讓人陷入絕望。
.
納粹在二戰時期的暴行,對現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所有人都從歷史課本裡,或多或少的聽過學過考試過。但陌生,是因為所有人都不清楚,這些暴行背後的影響。納粹集中營真正的惡不只是毀滅種族,也不是刑求虐殺。
.
而是徹底剝奪人類身而為人的意義,抽乾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靈魂。
.
《滅頂與生還》放到現在來看,仍是全世界的警鐘,提醒我們小心那些宣稱組織化、合法化的暴力,以及那些說有其需要的預言家和夢想家。許多人心懷惡意,說衝突才是歷史的常態,說歐洲從來沒有和平超過四十年。這些都是強詞奪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戰爭和暴力都是不必要的。預防性暴力也只會引發更多的暴力。
.
撒旦,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不需要的。
.
這本書也告訴了我們懶得動腦、短視近利的群眾多麼可怕。享受追隨強勢領導者的安全感,並隨著領導者的肆無忌憚而更堅定追隨的信念。與領袖被擊倒時一併被擊潰,沉浸在失落的哀傷、痛苦和悔恨中。然後在短短幾年之後,就又在不公平的政治遊戲中,找到讓自己心安理得不用負責的說法:
.
✨我們(這個群體)是被體制蒙蔽的罪人,沒有勇氣的聽從命令的懦夫,只有上帝可以赦免我們的罪。
.
在現代的時空背景下,人們有很多發自潛意識裡的疑問,很容易拿好萊塢的英雄片做比較,拿那些堅忍不拔、苦難中成長的"英雄"當作心目中的範本,而千篇一律的問受難者們,為什麼不反抗?為什麼不逃離?為什麼不能事前避開?
.
但這是生活在現代才會有的疑問,在那個無視法律,沒有常規處置的年代,逃脫回家的人更可能被視為間諜。這群囚犯,更多的是老弱婦孺,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終其一輩子都在農場、店裡工作。怎麼給予其他人希望團結、如何抵抗而不被殘忍的殺害?就算僥倖逃出鐵絲網,但甚至不知身處何方的他們,要去哪裡?怎麼活下來?親戚、家人、朋友都死光的他們,能怎麼辦?
.
會有這些問題的群眾們,沒有能力直視罪惡,他們不敢相信罪惡可以如此純粹,又無法被打敗。一定是有什麼環節錯了,才會導致這樣的慘劇;一定是不夠努力,才會承受如此的苦難。
.
事出必有因,許多人都認為罪惡是互相的,但或許真相就是如此平庸,平庸的決定、平庸的生活。
.
所以我們才要練習看見真相。
.
📀更多內容歡迎點擊個人網頁
https://taplink.cc/s1101601
.
#翔武紀 #閱讀 #書 #新書 #閱讀日常 #讀書 #閱讀心得 #reading #bookshop #instabook #book #bookstagram #bookworm #提升自己 #攝影 #likeforlike #lfl #like4likes #writing #文字 #方格子 #時報出版 #德國 #納粹 #大屠殺 #屠殺 #散文 #哲學 #文學 #PrimoLevi
滅頂與生還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皇室最強PR
對小朋友遵守承諾嘅一定係好人
上年lockdown期間,呢個有癌症嘅四歲小妹妹Mila要同爸爸隔離,影咗呢張感人嘅相片,結果被劍橋公爵夫人阿Kate揀咗成為"Hold Still"相集裡面其中一個幅作品。
之後呢個小妹妹要做化療同大型手術,阿Kate就打電話慰問佢。當時小妹問阿Kate係咪好似電影公主咁多靚衫(costume),Kate就話無做戲嗰啲衫,反問小妹妹鍾意咩色。Mila妹妹話鍾意粉紅色,自己都想有公主衫。咁Kate就同佢講,「將來你好返,我著粉紅,你著公主衫見面啦。」
今日呢個承諾實現咗。
#唔好咁感人得唔得
#PR玩到極致
Photo Source:Duke and Duchess of Cambridge YouTube & IG (上集响YT,下集响IG玩到咁盡)
原Post:
https://www.instagram.com/p/CPYpeRClcoe/
***************************************
每日更新乞兒兜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MeWe:https://mewe.com/p/goodbyehkhellouk
Twitter:@ByeHKHiUK
IG:@goodbyehkhellouk
最近更新:
唐人街嘅疫苗人龍...被標題(簽)了
https://bit.ly/2RJx8kI
一塊白板,見證上年英國首相府內抗疫政策嘅「混亂」
https://bit.ly/3urrTTR
哥倫比亞全國示威罷工的背後
https://bit.ly/2SqE8Tw
從白羅斯「劫機」事件,了解制裁的效用
https://bit.ly/3vpcQvb
【Altia文章】為什麼我們仍要讀集中營的歷史:
《如果這是一個人》與《滅頂與生還》
https://bit.ly/3uf8RjA
***************************************
滅頂與生還 在 一頁華爾滋Let Me Sing You A Waltz 的推薦與評價
每月一書之十二月推薦:《#滅頂與生還》Primo Levi 2020... ... <看更多>
滅頂與生還 在 滅頂與生還-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滅頂與生還. #滅頂與生還. 三餘讀書會. · 凌健 · June 1 ·. 晚上聽完中央書局愛與心靈黑暗史一系列的講座,心中充滿了感動與美好,即使這些書內容主題如此的沈重。 盧志文. ... <看更多>
滅頂與生還 在 [閒聊] 轉貼弱者的滅頂與強者的生還- 看板YMSC_94_319 的推薦與評價
前陣子的水災真的讓人感觸良多
有些固然值得同情
但有些卻讓人非常的無言
特別就是那些堅持死守家園打死不撤離的人
當時覺得他們真的是活該死好
不值得同情
自己不想活就算了還得有盡忠職守的人陪葬
還有那些去責難因天候不佳停止救援的人
完全只顧自身利益而不考慮別人安危的人更是要不得
直到看到了一篇文章
雖然這樣的想法還是沒變
確也有些動搖了
===============================================================
非關正確-弱者的滅頂與強者的生還
2009-08-21 中國時報
【胡晴舫】
猶太浩劫餘生者普利摩李維在跳樓自殺前寫的最後一本書中提到,許多事後諸
葛最愛問從種族滅絕行動奇蹟生還的猶太人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麼不逃走?甚至,你
們為何不反抗?
既然知道德軍要來了,幹嘛還死守家園不走?當德國人對你們使用不人道待遇
,為何不抵抗?一名熱心的小學生還認真規畫了集中營的逃跑路線,告訴李維他當初
絕對有機會脫逃,只要他詳細計畫外加膽大心細。
受害者在此彷彿必須要替自己的苦難道歉。他的不幸,純粹因為他能力不足及
性格缺憾。言下之意,如果他夠聰明(像我),如果他夠努力(如我),如果他夠勇
敢(似我),一切災難就不會降臨他身上。
然而,李維冷靜指出,各處紀念碑不斷重複奴隸自行掙脫沉重鎖鏈的意象僅是
一種修辭,其實枷鎖必由那些鎖鏈比較輕鬆的同伴們打破。對李維來說,除了文學與
電影之外,所有革命從來不是由真實小人物所發起,而是由那些「懂得壓迫但不是親
身經歷」的人所領導。自身雖過著特權生活,看出社會制度的不公後願意從他們的優
渥環境走出來,是這樣的社會強者才有力氣改變這個世界,而不是早已遭制度壓得奄
奄一息的真正弱者。
引述李維觀點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把八八水災比作猶太大滅絕,而是思索為何我
們社會的強者會在這次水災中缺席。當弱者在滾滾洪水中掙扎求生時,他們照常上街
剪髮,去飯店喝粥慶祝父親節,撒嬌自己忙到沒吃早餐。面對輿論口水排山倒海而來
,他們雖然鞠躬道歉卻帶著自我犧牲的委屈表情,猶如聖徒上十字架,渾身飄散一股
明知世人無知可笑但因他如此深沉大度所以選擇原諒的凜然正氣味。
一場惡水,沖毀了村落,沖走了生命,卻也沖出我們社會道德座標的嚴重問題
。由我們教育體系所培養出來的菁英,嚴重缺乏同理心,因為社會與家庭向來只告訴
他們把書讀好,其他不用管。除非會入考卷,不要讀雜書也不要關心時事。數學考一
百分,你就是好學生,其餘管你多愛潛水、種花、熱愛動物還是喜歡陪老人家聊天,
只要不能寫上成績單變成學術成就,你的人生就算毫無建樹。
為何自我感覺良好,因為沒有理由不。他們從小奮發向學,考第一名,拿獎學
金,長輩父母都誇讚他們是天底下最棒的孩子,不像隔壁小胖「不愛讀書,只懂打彈
珠」。他們拿了該拿的文憑,考了該考的執照,做了該做的工作,他們都沒做錯。事
實上,他們做得太好,今天才爬到這個地位。
只培養讀書機器的教育制度最後只能得到一群優秀的機器人。我們的社會獎賞
了這群「佼佼者」,賜予金錢、權力與地位,他們當然認為自己一定做對了才值得如
此社會報酬。也難怪他們常常流於好辯爭強,自我防衛心重,難以接受自己立場不是
唯一的社會選項,因為在我們的社會裡,知識只是證明自己有資格往上爬的梯子,而
不是提供思索的地板。因此,「我是對的」變成「我必須是對的」。少了探索智性的
驅動也乏聽取異議的好奇,只剩下捍衛自身優越的固執,難容異己,更不接受質疑。
民主制度讓智者沮喪,因為它賦予天才與白癡同等權力,把學者與屠夫的智慧
相等起來,一個台大畢業、哈佛學位、當了總統的人還是得面對一個一無所有卻仍要
替一間已經不見了的房子繳電費的民眾,靜靜聽訓。但,民主制度卻讓仁者安慰,因
為它令強者必須來到弱者面前,傾聽他的需求。
當民主制度多少暫時強制平衡了強者與弱者的社會能量時,我們更應該問,目
前教育體系裡還有多少個未來的馬英九、劉兆玄、薛香川甚至陳水扁,什麼時候,我
們的強者才會不必親身經歷卻理解弱勢的處境,不用制度強迫也會主動打碎弱者身上
的沉重枷鎖。
--
我們不應該依負擔的罪惡來選擇道路,
而是在選擇的道路上負擔自己的罪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190.2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