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A系列專欄
#10大職人疫情新生活
【第六章 Paul Lee】
#腦中就是美食資料庫_Paul_Lee
曾在多家星級餐廳工作的大廚李皞(Paul),在晶華飯店開了 Impromptu by Paul Lee,不到一年就迅速摘下米其林一星,被餐飲界譽為超強黑馬。他擅長以法式手法結合各國料理文化,搭配台灣小農食材更是一絕,從食材、烹調方式到擺盤,經常出人意表,卻又完美相融。於是你好奇了,李皞的腦袋裡究竟裝了什麼?為什麼會想到這些組合?而放下大廚工作時,他在家又是什麼樣子?
Q:食料元素的混搭意外又完美,怎麼想到把A菜和B菜放在一起?
澎湖秋姑魚配炒山蘇、龍蝦乾拌麵上是黑色焦化青蔥醬、櫻桃蘿蔔裡承裝以苦艾酒調味的田螺…..這些很難聯想在一起的元素,在Paul掌廚下,成了驚喜的美味。
「其實平常在生活中和吃飯時就是建設自己的資料庫,當需要創意的時候就從資料庫拿出來;例如在熱炒店會吃到小魚炒山蘇,我會延伸出去,代表海鮮和山蘇是可以配在一起的。」除了因為資料庫龐大,還因為他不喜歡無聊。雞湯麵?有點無聊,那把雞肉做成麵條吧。以經典及基礎為底,加上現代料理的手法,延伸到夠遠的地方,新創意新菜色就出來了。
創意過程中會不會做出不太理想的菜色?「當然有,六七成都是失敗的。」Paul說,失敗的過程一定多於成功,遇上了就想想有沒有辦法修正,修正不了就不鑽牛角尖,可能原本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不偏執而適時轉彎,看起來他在生活中是比較隨性的。「是啊,我是個講求自在的人,喜歡無拘無束。」
|職人選物|
輕量不沾導磁鍋 https://bit.ly/3Bnq26v
日本UNILLOY極輕量鑄鐵鍋 https://bit.ly/38nHH1v
Q:大廚在家吃什麼?
餐廳內用的鍋具堅持專業,自己家裡用的,「耐高溫受熱均勻就好」,簡單煮,沒有一定的要求。在餐廳嚴謹,在家裡自在,所以你是不是也好奇了,大廚在家都吃些什麼?
「吃得很簡單,燙些肉、魚和青菜、水餃,或叫外送,吃些沒有負擔的東西。」Paul覺得在家就是要舒服輕鬆,家裡的餐具也選得很隨性,各類型都有,無論歐式日式中式,對眼了就好。但餐廳裡就完全不同了,「餐具是給客人用的,不是給我用的。」因此從水杯、刀叉到碗盤,每一樣都選得很細緻,他認為用餐環境中所有元素和細節,到最後都會加總,那就是完整的用餐體驗。
談到盤子,Paul拿出各式各樣的圓型餐盤,指著底部水平的部分。「盤型決定擺盤,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法式料理用很大的盤子,食物卻只有中間一塊很小的區域,是因為要放在底部水平的地方。」和餐廳名稱「Impromptu」一樣,Paul的擺盤很憑感覺,只要盤子選得簡約不花俏,就能打造出他要的大器和精緻感。
|職人選物|
日式滄波陶瓷餐具 https://bit.ly/38or4T5
Q:我想在家吃飯配酒,大廚給什麼建議?
越聊越發現,Paul是位工作極度認真、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但私下的個性有些反差,不喜歡拘束,原則中帶有一點例外。家裡的碗盤選得隨性,但提到酒杯,他想了想,說,杯子比較有堅持,每種杯子的設計都和香氣的呈現有關,紅酒就該用紅酒杯,香檳杯才有氣泡感。想和大廚貼近一點,在家裡也能過著像大廚般的生活,問他,如果消費者在家裡吃得很簡單,但也想配點酒,可以怎麼配?
隨堂考來了,酢醬麵?「肉醬有醬香,帶點鹹比較deep一點的味道,有一點酸感的紅酒應該不錯,加了一點冰塊的威士忌也可以。」
再一題,在家吃火鍋?他想了想。「火鍋屬於溫和的味道,應該可以配清酒。」這也是從腦袋裡的資料庫搜出的混搭嗎?他笑說,自己不是侍酒師,只是感覺可以配看看,不對就修正啊,反正酒杯一定要對。
本來以為問大廚這題會被白眼,沒想到他回答得認真而親切,和他外在的嚴肅形象有點落差。他笑了,說,「天生長這樣,我也沒辦法。」
|職人選物|
奧地利 Riedel 酒杯系列 https://bit.ly/3zvNfmz
後記:
Paul在做菜時,目光如炬,神情嚴肅,彷彿進行一個隆重的儀式,看他做菜,你會不自覺的連吸呼都很小心。但結束了廚師工作坐下閒聊,聊到餐具和生活,他的線條便輕鬆柔和許多,我們聊到一個彼此熟悉的朋友時,他的眼神還閃出笑意。小編腦裡突出現一幅畫面:Paul在家裡短褲背心,亂躺在沙發上,輕鬆創造出專屬於自己與家的動人時刻。這位享譽餐飲界、看似嚴肅的大廚,對日常生活的舒適要求,或許和你和我,都很接近。
#名人專訪
#李皞
#米其林主廚
#質感選物推薦
📸Photo credit: #余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
「水平儀怎麼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HOLA 特力和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LOIS.C 陳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雷射水平儀使用的推薦,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雷射水平儀使用的推薦,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雷射水平儀使用的推薦,YOUTUBE、MOBILE01、PTT 的評價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遇到天兵! Youtuber帶「水平儀」搭機做實驗他看 ... - boMb01 的評價
- 關於水平儀怎麼看 在 雷射水平儀..水平線如何上下調整? - Mobile01 的評價
水平儀怎麼看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居然蓋了一面牆✌️
消失幾天沒有發文不是因為我懷孕了啦(是說我每次消失一下都會被問是不是懷孕了哈哈哈哈😂)哥哥跟妹妹去上學後,我跟老公的時間多很多,雖然還有一隻新生兒弟弟要帶,但我們可能已經很老手不然就是弟弟太天使,我們已經很習慣帶著他做我們想做的事,回到美國家開始慢慢整頓生活、重新上軌道,家裡有好多地方想要再優化重新設計佈置,首先最讓我看不順眼的就是樓上遊戲間後面給老公的書房/辦公室!
因為遊戲間整個很開放而且很大,小孩無止境的用亂超難收,我們就把後面一個空間用櫃子隔起來、放了書櫃與書桌當一個感覺還不錯的書房,結果每次我走上樓看到遊戲間配那個書房,都覺得老公坐在裡面根本就是遊戲間管理員啊哈哈哈哈哈😂 看起來反而很可憐而且很想罵他幹嘛不把玩具收乾淨!所以兩隻大的上學後,第一個就想改造那個空間。
本來想找大書櫃或是想辦法做一個隔間,但是那麼大又高的書櫃大概就要3、4千美金了..而且也蠻擔心書櫃立在中間對小孩不太安全,後來又想想與其花這幾千美金做尺寸不完美的隔間,不如訂做一個尺寸完美的牆啊,但google了一下又發現找人做一面牆好貴啊少說也要兩千鎂吧🥲 再說為了採光的問題,我也不想做實牆,找了很多裝潢參考找到最後一張圖片的那種日式隔牆覺得好好看,繼續google搜尋下去找到了木工討論版,讓我動了自己做的念頭🤔 (老公在旁邊非常緊張…覺得我又要瘋狂了)
他在那邊勸我「要不然買一個屏風?」
「我才不要,這樣不就把光線都擋住了嗎?而且屏風看起來超奇怪,你那空間會變成按摩店欸」
他不敢再講下去了,因為他越講我越想自己做😂 沒錯,我開始上Youtube狂搜尋 How to build a wall, how to screw wood framing,看了三五個影片之後我認真覺得應該可以自己做沒問題!半夜餵夜奶醒來也超嗨的睡不著一直在看蓋牆、木工的影片,超期待趕快天亮去Home Depot採買木材🤩
一早醒來兩隻大的去上學後,雖然睡眠不足,但是心情好興奮,趕快拿出尺跟紙筆跟老公量啊畫的,把設計圖給規劃出來,也把要買的木材數量跟尺寸都計算好,我們就帶著弟弟出發了👌 小插曲是我們搬木材的時候整個忘記我們的車根本載不下啊哈哈哈哈😂 最後是老公租了卡車載回家,而我開著車帶著弟弟接哥哥跟妹妹放學,再去把卸好木材、還了卡車的老公接回家,混亂之中我還煮好了晚餐、幫小孩洗了澡,現在已經完全想不起來這一切是怎麼渡過的,反正等三個小孩都哄睡了之後,回過神來我跟老公已經坐在遊戲間的地上盯著木材們看了。
「準備好了嗎?」
「我覺得應該要先把木材鋸一鋸?」
「我覺得應該要先畫線」
「我覺得應該要先把踢腳板拆了?」
「我覺得應該需要水平儀跟三角板」
我們真的超級菜啊哈哈哈哈哈 完全不知道要怎麼開始,但是頭都洗下去了就是要開始啊!當我們把踢腳板給鋸開時,就確定要開始洗這顆頭了😆 過程中真的有很多不確定跟卻步的感覺,但我都會馬上意識到這個情緒是害怕,害怕自己辦不到,然後就會深呼吸幾下告訴自己「不試試看怎麼知道自己不行?玩看看吧!」然後打開google跟Youtube開始邊學邊搜尋、邊跟老公討論怎麼做,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做最好的時候,還可以去Home Depot問有經驗的店員老伯伯,通常店員老伯伯都非常handy什麼都會,老伯伯介紹了我們買了很好用的電鋸、裁切工具還有螺絲釘與好用的保護漆👌推薦給也想自己DIY的人,有問題去問Home Depot店員就對了(是說會有人像我那麼瘋連牆都想自己蓋嗎😂)
過了兩個晚上(這之中還要二打三隻小孩、照顧新生兒跟煮三餐😌)我們的牆居然就這樣完成了!!我邊漆上深木紋油漆的時候邊覺得驕傲又感動,居然真的做出了一面心中100%想要的牆!尺寸完美、堅固,而且從遊戲間看過去採光好棒顏色也很美😍 重點是這蓋這面牆的體驗太無價了啊啊啊
接下來還要把這個空間漆上油漆、釘上層板與裝上書櫃重新佈置,我自己也非常期待它整個完工的樣子😍 因為這個經驗太特別,所以整個過程都有錄幾段小影片紀錄,之後再全部剪輯成一支蓋牆影片✌️
水平儀怎麼看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中華隊、選手背後的人:醫療團隊】
.
「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
很開心因為奧運新聞、轉播,能讓大家從疫情中轉換心情,也注意到在不同領域下努力的人。除了奪牌、為國爭光的喜悅,也想分享一些較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人,包括醫療團隊、負責協助行政事宜的團本部、讓大家都收到最新消息、喜訊的體育媒體。
.
因為自己對醫療團隊比較熟悉,就自己在世大運時的經驗(擔任中華代表隊的物理治療師)做些分享,文章最後附上此次奧運中華代表隊醫療團的名單。
.
醫療團隊的功能,包括:提升運動表現(Performance)、促進運動/訓練後的恢復(Recovery)、受傷的處理及復健(Rehabilitation)、預防再受傷(Prevention)。
.
醫療成員中,因為不同的養成背景,會讓我們在處理受傷跟疾病,有不同的擅長的地方。例如醫師擅長處理「疾病」、「嚴重的損傷」,包括急救、中暑、脫水、肌肉斷裂、骨折等狀況,而治療師/防護師擅長「肌肉骨骼疾病的處理/復健」,例如手術後的復健訓練、常見的扭傷、拉傷的處理,也可以在賽前透過一些訓練或手法「提升運動表現」、賽後透過按摩、伸展、儀器等輔助下協助恢復。
.
🔸醫師(Medical doctor, MD)
醫師常見的科別包括:家醫科、骨科、復健科等,近期還有中醫師的加入。家醫科處理常見的問題如感冒、拉肚子等,骨科醫師擅長處理手術(骨折、軟組織斷裂等),復健科醫師則較常以打針的方式治療。醫師負責的多跟「危及生命、較嚴重的損傷」有關,或是當選手有骨折、軟組織斷裂的疑慮,可以透過超音波影像等檢查,來確定受傷的嚴重程度、是否需要開刀等。
.
可能因為是醫師成本較高,或是,大多數的肌肉骨骼受傷,治療師跟防護師即能處理,因此在大型綜合型賽會(世大運、亞運、奧運等),才比較會有醫師隨行,其他賽事則以一位治療師或防護師隨行為主。
.
🔸 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Physiotherapist, PT/Athletic trainer, AT)
治療師跟防護師,可能是除了教練以外,跟選手相處時間最長的角色,包括:賽前的貼紮及身體的調整、比賽或訓練中的待命,以及賽後的放鬆、治療等,大概都是由我們所包辦。或者當選手因為受傷而無法練習,復健跟治療會取代大部分的訓練時間,有時候受傷本身不難處理,但需要很長的恢復,往往最難的反而是怎麼陪伴選手度過這心理的壓力、不能訓練的焦慮感。
.
自己隨隊的經驗,可能從早上六、七點起床,到晚上十二點回到休息的地方,中間包括協助選手的伸展、貼紮、按摩、訓練等,如果每個選手都花30分鐘,15人的代表隊,花費的時間就可以多達8小時,而且這是每個選手只花半小時的情況。在一些小賽事,如果沒有行政或管理隨隊,可能要同時扮演翻譯、協調行政事務的角色等。
.
🔸 營養師(Dietician)/心理師(Psychologist)
我不確定國外的情況,但以台灣來說,目前隨選手出去的「營養師、心理師」應該較少,也沒有包含在這次的代表團裡。我覺得一部分是目前對這塊領域較比較陌生,選手也不確定這些專業能幫到自己什麼,也可能覺得說「吃」、「心情不好」這些自己就可以處理了。
.
儘管沒有在代表團的名單裡,但我認為這些角色至關重要。以營養師來說,不管是到國外不熟悉飲食、賽前要迅速增重或減重、密集的賽事間如何補充跟恢復;以心理師來說,往往頂尖選手的實力水平可能相近,但最後能突破重圍的可能是心理素質較好,擅長抵抗壓力、減少緊張的人。
.
這邊提供一個例子,我們稱為Female triade(女性運動員的危險三角),意思是女性運動員同時有骨質疏鬆、月經異常、食物攝取不足等問題。這樣的狀況如果只看婦產科醫師,透過藥物或許能改善停經,但問題往往是一個複雜系統或多重因素交織而成,骨質疏鬆可能來自飲食跟訓練量的問題;賀爾蒙失調可能來自壓力跟訓練量;吃的不夠可能是怕自己變胖等,所以需要團隊或專業間的合作,才能看到問題的全貌。
.
🔸 結語
其實運動員的成功,除了選手的努力,背後有一整個團隊在支持。獎牌背後,也有同樣在努力,但沒有奪牌的選手,他們也值得同樣的鼓勵。不管比賽結果如何,很開心因為奧運的轉播,重新燃起運動場上的那股熱血,幫選手加油、打氣的凝聚力,除了給予選手的支持,也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人」而是「一整個團隊」,因為團隊跟跨專業的合作,才能有更好的成果。
.
.
.
.
【東京奧運中華隊醫療團】
.
🔸醫師
林瀛洲、周文毅、郭純恩、林聖章
.
🔸運動防護師/員
王瑞翔、詹華蓁、冷侑蓉、凃思危、王詩婷、林儀昀、程心儀、陳愷謙、曾琮仁、辜羿璇、廖麗惠
.
🔸物理治療師
李瑋君、吳建良、周詣倫、高敏珊、陳妍伶、趙遠宏、蕭凱倫
.
.
.
(封面圖片源自: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非此次東京奧運)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
#東京奧運 #奧運 #中華隊 #台灣 #團隊 #醫療團隊 #物理治療師 #運動防護員 #運動防護師 #醫師 #tokyo #olympics #chinesetaipei #taiwan #medicine #medical #team #physiotherapist #athletictrainer #doctor
水平儀怎麼看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坦白說,一個國家若不是統治權出現了很大的正當性動搖,是不應該,也不會對自己的國民做這種將所有異見都視同中共同路人的研究。
因為你我都知道,國防安全研究院是國防部底下的智庫,沒有上級先射箭的指示,這些單位是不會做這種假設國民皆是敵人的原創性的研究的。
而且,你我都知道,這些人並非叛國,這些人只是對行政的防疫作法感到不滿,以言論自由的角度來抱怨,結果國家的智庫是怎麼處理的?用虛假的分析與數據,硬是將這些人打成通敵叛國者:而這種作為只是提供了洗腦死忠支持者的工具,更是提供了國民彼此互相殘殺的數據,這是以偽學術出發的統治者之鞭!
身為國民,實在感到深沉的悲哀,因為這個國家已經不愛自己的國民了......
國防部底下不是有一個這個
國防安全會做了一篇報告
就是以前在菜市場政治學寫網路的
一個叫蔡榮峰
真的啊你把他名字弄出來了啊
小弟是TCIA
他就定了幾個他用六個定義
那六個定義這個叫做
就是所謂配合中共同路人的認知作戰
竟然把批評疾管家批評台灣的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都把他納入
變成中共同路人
所以我說蔡榮峰你這個研究
你本身就是中共同路人
因為你這樣一搞
台灣的中共同路人突然過半你知不知道
批評防疫的人有多少啊
我跟你講中間有一個人還有網友
因為我們這邊有人是那個四十七浪人之一
他說他有看到有一個網友啊
就是在做什麼
就是他接種了那個高端
他參加高端的測試
結果發現那個測試的過程
沒有像疾管家講的跟仙一樣
所以他就出來就講說
我覺得這個流程不對
那個流程不對真是很糟糕
然後我再跟你講 阿宅我剛剛講了一半
後來我們那個徐巧芯她就決定去對
那個報告裡面認定是中共同路人來做一下
他們過去的言論紀錄 反查嘛
反查你過去的言論數據
結果發現高達74%都是發表過反中
反國民黨支持民進黨言論的人
結果這74%的人
現在居然都被他定義為中共同路人
這真的是很糟糕
這個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個就是以前這些人都是反串
那大家都是林瑋豐 不是嗎 對啊
那第二種就是很多人因為防疫
現在都站到反面去了
不是因為你做不好
我批評一下不行嗎 是嘛
所以就是說他們過去
比如說反過中國反過國民黨
或者支持民進黨
那個是基於人家各別事情的判斷
難道你防疫我就要永遠死忠到底嗎
真的不行
我都是蔻蔻嗎我都是林靜儀嗎
而且我又沒拿標案
所以他這個研究變成非常荒唐
結果我們巧芯妹妹一公開
原來這個不是反串
就是你低估了良心發現的那個動力
坦白講我認識很多朋友對防疫有意見
很多很多本來都是綠
這跟我上次跟你講跟停電一樣
事實上PTT我觀察了好一陣子
太賭爛了當然翻臉
就是人家就是覺得你實在太過分了吧
那大概是從停電跟防疫開始
官逼民反你官做的好丐幫哪會多
你就是官做不好丐幫才多
我你講那個國家安全研究院的報告
都會送到總統府跟國安會
這個就是悲哀
而且你這個調查水平這麼低
你那個六個定義範圍
憑什麼把反對疾管家批評對防疫批評
對疫苗的批評都納入
你這是基於什麼方法論啊
簡直是胡說八道
我跟你講這個徵兆是什麼咧
就是從國防安全研究院針對
網路的認知作戰的研究
然後進一步就要就要叫NCC推動
數位網路的什麼視聽服務法
然後接下來就要來抓阿宅就這樣
看起來就是我啦
不好意思容我當一個矛尖部隊
我被折斷了大家就要完蛋
就是網路視聽服務法一定會規定一些罰則
罰到我叫不要啊
下架啦
我覺得從學術的角度
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都會特別的有感
或者是更進一步講會特別的憤怒
為什麼說憤怒
因為我覺得在學術圈
如果你真的想做研究的話
你不能先射箭再畫靶
我覺得犯了...
看起來我必須說
這看起來像是學術研究的東西
他很容易混淆視聽
他很容易讓很多人覺得
這是一個多麼嚴謹的研究
可是因為大部分的人
不會認真的去看裡面的內容
大部分的人看到這個報告
他的一些圖表覺得哇這好酷這好炫
這有什麼精密的統計分析又是大數據
所以一定是對的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這種假象所迷惑
都會覺得說人家很專業
可是真的拿專業
就是我們真的從學術的角度
去看這個東西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問題非常的多
他裡面提到的不只是這四十七個人是
找的這四十七個人的這個帳號是
這個有問題的
他所做的所有的假設
就像我說的先射箭再畫靶
他的所有的假設他有六大假設
他說這些論述都是有特意為之的帶風向
我就很好奇就是說
大家如果真的認真看的話
大家難道不會覺得
他所舉出的六種敘事的方式
或者是六種所謂的網路的風向
每一個都是可以擊破的
我所謂的擊破是每一個都有邏輯上的瑕疵
他不相信輿論public opinion
是可以自然產生的
他認為背後只要不符合我的假設
就有問題 就是壞蛋
這個很幼稚 是抓鬼是不是
當代的這個科技抓鬼嗎我不太理解
所以我就說像這樣的一個學術
看起來像學術然後包裝他的論述
其實他才是 這樣的東西才是真的帶風向
而且你可以想像
因為他是特定的這個智庫機構
所以可能會有媒體可能會有一些相關的報導
然後再接著就把這樣的報導的剪裁出來說
你看這些人都是台灣現在就是很明顯的
有所謂的可能被認知作戰了
你可以想像這樣的風向會出現
像是他講說懷疑美國捐贈疫苗
是不是有其他的政治考量
或者其他的外交考量
為什麼不能問呢
任何人對我們好
我們可以感謝可是在感謝的同時
也可以看國際政治的局勢
我也常常說我們感謝美國
但是美國他做任何的事情
絕對不可能是完全出於
完全沒有私心
或完全沒有其他的考量不可能的
我們就說美國
如果說美國要沒有私心的在捐疫苗
他可以捐給COVAX
他可以捐給世衛組織公平去分配
就像德國法國
他們捐是捐COVAX
德國總理梅克爾還自己講說
他們不打算要捐各別的國家
因為如果捐各別國家
對方接受者會有壓力
就必須要聽我的話
梅克爾就很直白的講我不幹這種事
所以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美國
為什麼我們不能質疑日本
為什麼不能質疑其他的國家
當然可以質疑
可是在這個文章裡面
他就把這樣的質疑或者是任何的疑問呢
就說你可能是中共同路人
你可能就是那個認知作戰的人
我現在不能有question
我不能問政府說你為什麼不多買一點疫苗
不能
因為你質疑政府那代表說
你可能是你可能有其他的用心
我們只是單純的問說
為什麼我的父母親
老父老母不能早點打到疫苗
你早點買早點就有
就是這種很簡單的問題
不行你通通都是壞人
你只能站在政府的角度就是說
這個世界上都沒有疫苗就是買不到
可是我們在美國就是看到
到處你走進去都有疫苗
你怎麼讓我相信說這個什麼買不到
或者是...
總而言之
你如果拿出去到真的國際期刊
或者是真的學者當中做Peer Review
一定會被打回票
一定會被說太多太多的邏輯謬誤
有網友講說民進黨想要做台灣的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是什麼狀況
你覺得台灣有進到這個情形嗎
我覺得是麥卡錫的2.0這才是我所擔心的
因為麥卡錫的時代五零年代六零年代
他是在扣帽子
他用這種論述用媒體用廣播用電視台
用扣帽子的方式 當時因為反共
所以把所有他不滿的人
他用虛造的故事用捏造的故事說
有很多的共產黨潛伏在政府當中
他沒有證據
可是因為當時大家很怕共產黨
所以當時他說美國聯邦政府有很多的共產黨
就搞成這個整個政府是天翻地覆
接下來人人都不敢說話都覺得說
我如果幫誰說話就變成了共產黨
當時麥卡錫主義在社會上面
在美國社會造成很大很大的騷亂
撕裂跟仇視彼此鬥爭
對撕裂跟仇視
直到後來有國會議員跳出來
撕裂這個國王的新衣
我們在等待在台灣是不是有更多有良知的人
敢講真話不應該被貼上標籤的
你敢提出質疑不應該被貼上標籤
我覺得現在的台灣的輿論的氛圍
問題是出在說太多的媒體都可能
都已經出現了寒蟬效應
所以我覺得像這樣的東西
在年輕世代的它的影響力會很深遠
很多的年輕人會以這樣的證據
作為全台灣都受到認知作戰
老人家你們都不懂我們最懂
我們要守護台灣民主
可是忘記了本身他們拿到的這個證據呢
就是有極大問題的
所以我比較擔心的是
這樣的一個現象繼續發展下去
整個年輕世代到底看到的資訊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覺得這個可能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吧
把真的話講出來吧
直播yt連結:
07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9hqvgcXP4
07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_HRJFMpN8&t=5s
直播主題:
0720
聽黨指揮,永遠跟黨走,黨在我心中,世界第一免疫橋接疫苗是我大台灣第一,只要聽黨話,病毒也會無力化~~~~我編這個超棒的是不是可以加入民進黨?
0721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

水平儀怎麼看 在 LOIS.C 陳洛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精靈女聲 - 陳洛
🔔立即訂閱👉 http://bit.ly/Loiis
💕立刻關注陳洛
17ID🔍 陳洛Lois
▶︎ https://bit.ly/2FAzvxy
IG搜尋🔍 @ms.loisc
▶︎ https://bit.ly/2RxvUHQ
FB搜尋🔍 陳洛Lois
▶︎ https://bit.ly/2ARbcYS
________
我們都長大了,不再這麼輕易地愛上一個人。
害怕毫無保留之後太直接的傷害;害怕看見彼此赤裸的靈魂。
於是,我們遺忘了初衷,偽裝成另一個人
但不論如何努力始終不是真正的初心,最懷念的還是當年那個毫無保留的自己,那個為了愛而奮不顧身的自己。
________
#ForeverYoung - #陳洛
作詞:艾怡良 作曲:艾怡良 編曲:黃宇哲 原唱:#艾怡良
像孩子那樣 哭著鬧著 像大人那樣安靜沈穩的
活得 高亢 低落 高亢 低落
有個沙漏 在心中盪呀
默許時間讓皺紋蔓延了 對在意的事手也握緊了
不願 得過 且過 可無 可有
不是命運 這是我最深愛的
時間啊 來吧 再重來一次我都會
沒有明天般揮霍著 找到你
時間啊 走吧 我依然還是那個她 沒有明天地去愛著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學著遙望 手卻不會放
我多驕傲 這是我的骨架 我的內臟
對嗎 你深愛著那樣的我 對嗎
遇到每個女孩 我都會告訴她 妳該那樣愛上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Oh
小嬰兒那樣 哭著鬧著
我哄她說你該變成信徒安靜臥著
為 愛情 合掌 因為 妳會
垂直活著 水平留戀著
我一橫一豎 描上過程 我一刀一剪 摺成了永恆
我 不知 不覺 不知 不覺
畫我的模樣 成你的模樣 Oh
時間啊 來吧 我也曾讓你受過傷
擁有一切 都還渴望 還尋著
時間啊 走吧 我也曾為你去流浪
我還是這樣 我願意這樣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怎麼愛一個人我都沒忘
二十年後 還是一樣輕狂一樣不枉
對嗎 你深愛著那樣的我對嗎
哪天我離去了 我會告訴他
親愛的你該像 沒有明天地唱
Forever young Oh Oh
Forever young Oh Oh
Forever young
________
音樂製作 - 黃宇哲/JYPHAN
配唱製作 - 吳俊儀
影像製作 - 17直播行銷團隊

水平儀怎麼看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哪裡買:https://buy.jourdeness.com
虹膜檢測門市查詢:https://www.jourdeness.com.tw/store.asp
之前做討論串調查的時候
發現最多人在意的肌膚問題
莫過於是「怎麼變白?」「怎麼美白?」
白皙、暗沉、蠟黃澄等肌膚問題
遠遠超過其他乾燥、細紋、老化、毛孔粗大、油水平衡
但除了這個之外
在討論各種化妝品保養品的時候
波痞我也意外發現…
很多人其實連自己的膚質是哪種
或是皮膚狀況怎麼樣都不知道(竟然)
像是油肌、乾肌、混合肌、敏弱肌等等
這個分不出來真的不行啊
不知道自己的膚質,怎麼對症下藥?
所以今天就要跟大家聊聊
應該怎麼找到自己的皮膚問題?
應該要怎麼保養?
然後怎麼樣讓皮膚維持在白皙狀態!
雖然今天是業配
但會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資訊
乖乖跟我看下去吧~

水平儀怎麼看 在 雷射水平儀..水平線如何上下調整?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有正負高度10公分可以調整……去五金工具店問看看! 0. 引言; 留言. ... <看更多>
水平儀怎麼看 在 遇到天兵! Youtuber帶「水平儀」搭機做實驗他看 ... - boMb01 的推薦與評價
下面這名叫D Marble的YouTuber就是一位地平論者,他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實驗:那就是搭飛機時帶上水平儀。如果地球是圓的,水平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