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我們擔心的事情 ── 兩歲送日托或三歲上幼稚園?小學要念公立或私立?孩子參加校隊要選客場出賽組還是主場出賽組?暑假該去打工還是補習?大學要選國立還是私立? ── 事後常會讓我們有一種白擔心了的感受。關愛、支持、好奇、對於「擇善固執」的強調,還有忍受孩子踏錯腳步跟失落的能力,才是我們真正不可或缺的東西。
每次替孩子擋失敗,或每次幫他們編排成功的橋段,我們都是在扭曲他們成長所需的經驗。我目前在治療一名大學上了兩年,但一堂課也沒有去上,一篇報告也不曾寫過的病人,原來他們家花錢請了名家教幫她寫。我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把這個案例寫進書裡,我在想這麼極端的例子有沒有代表性。但當我跟一名同事提起這事,他馬上分享了一個真人真事,有個年輕男學生完成了四年的大學學業,同樣不上課也不寫作業。他同時曾為此去找學生的母親對質,結果這母親說:「你該不會以為我會坐視某些爛成績影響到我兒子的前途吧,蛤?」
我不反對家教,也不打算把家教逐出教育的大家庭。他們可以幫助孩子在格外不擅長的科目上獲得指點,也可以協助人突破難到靠北但又不能不修的核心課程。聘請家教,也可以讓孩子懂得需要人幫忙並不可恥;事實上,適時開口求助是智者的行為。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兒童或青少年而言,家教可以帶他們走不同的路來達到學習的目的,或是協助他們提升學習的效率。問題不在家教本身,而在於我們如何評估孩子的能力與秉性。我相信很少有爸媽說得出口:「我的孩子就是拿 B 的料,她拿 B 剛剛好。」絕大多數的爸媽會嘴硬說:「只要再多努力一點點,她就會是個拿 A 的學生。」家教在我們看來,是腦力跟努力之間的一道橋。但聘家教也同樣會傳遞一則訊息:我覺得你恐怕不夠聰明。
在瀰漫恐懼的家庭裡,爸媽不覺得孩子夠聰明、夠能幹或夠有常識,都是很常見的事情。這樣的爸媽不覺得這世界會把他們覺得生存必備的優勢交到孩子手上,他們不相信老師或教育體系,他們會想把手指壓在天平上,因為他們擔心不論自己的孩子需要做到何種程度才行,他或她恐怕都沒辦法靠自己的力量達標。在這樣的心態下去聘請家教,是對孩子的能力一次血淋淋的不信任投票。
用家教的方式去操控孩子的成功費力且花錢,但我們樂此不疲是因為這能給我們一種事情操之在我的幻覺。要把生命的控制權適度交到孩子手裡,對家長而言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首先我們可以做的是承認這是門做起來困難、動輒會很痛苦,而且前後可能得堅持數十年的親職功課,然後想完成這門功課我們得燃燒大量的情緒燃料。由此可知我們內在的情緒燃料儲備愈充沛,我們就愈能面對源自自己與孩子生命中的焦慮而游刃有餘。面對親子雙方的焦慮愈游刃有餘,我們想樹立並管理一種生活哲學是基於深思熟慮的選擇而非反射性的焦慮,做起來就會更有效率。
.
本文摘自《#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
放下憂懼,陪伴I世代孩子,共同迎接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
作者:瑪德琳‧勒文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一段是我在贈書直播中提到的狀況,成績至上、學歷至上,讓人性取巧的那一面出現,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的實力。贈書直播裡面提到,找人幫忙寫作業、找槍手應付考試,這也是我們社會中容易聽到的新聞。
我認識一個家庭,很用心「栽培」孩子,因為孩子所參加的比賽或競技,都容易得獎。原來,家長有錢到,能直接找到相關評審當家教,後續也就不用多說了……
但孩子應付這些比賽或競技,以及本來的學業,早就身心俱疲。只是家長停不下來,依然繼續為未來的獎項,超前部署。
祝願您,能藉著這本書,提升覺察,那些在我們文化中理所當然的,未必是長期對孩子有益的!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校隊管理辦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孩童摔傷是制度漏洞下的傷害
#盡速補上教練道館制度漏洞
#四大觀念問題
最近男童練柔道時遭教練重摔受傷一事,讓大家非常難過。
一個7歲的孩子本來可以好好學習體育、快樂成長的,卻因教練問題而重傷昏迷。
這個教練是「台中市體育會柔道委員會基層訓練站台中市柔道館負責人」,也擔任「110年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台中市隊伍的領隊、教練兼管理,但從未具有正式的教練證。
對此,台中市柔道委員會說 #這是慣例、柔道慣例是有段級就能當教練,且這位教練是義務幫忙開課。
台中市柔道委員會還說:「如果要大家都去考教練證,那就沒有人會願意來教學」。
但我們都清楚,有專業的體育表現,不代表就能勝任體育教學,更不一定具備培育兒童運動專業的能力。
就像許多體育界人士所說的, #慣例就是體育界的陋習?!
包含柔道在內的技擊類運動課程都應要有合格教練證,不能因為是推廣課程就全無把關。
本起事件內,該負責督導、查核和把關的體育署、台中市體育局、台中柔道委員會都出現漏洞,層層漏接下,孩子才會受到如此傷害!
體育教練及道館的漏洞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上星期在教育文化委員會中,教育部和體育署也當眾承認,至今仍無法掌握學校內校隊、社團、體育團體,以及各運動層級的教練,是否真的具備教練證。
針對技擊類道館設置辦法,體育署明知目前只有跆拳道和空手道較完整,柔道、拳擊、角力、擊劍等項目連設置辦法都沒有、更遑論管理查核,可直到現在仍未補上破洞。
除了上述兩點重大失職,我們也從本次事件看到許多體制上應立即改善之處,包含:
⭕建立不適任教練、裁判的通報系統
⭕建立合格道館及教練的公開資訊查詢平台
⭕將兒童運動專業納入教練資格檢定或取證後的培訓與回流教育
上星期我已透過連署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與體育屬盡快改善以上多項問題。
除了提案修補制度漏洞,我也參與 人本教育基金會 在上星期五舉辦的記者會,提出我觀察到此次事件所顯現的觀念問題!
事情發生後,許多人都在檢討目睹這件事的旁觀者,特別是男童舅舅。
但根據男童媽媽的公開澄清,舅舅有發現不太對勁,拍影片的原因之一,正是想帶回家討論課程是否適合小孩。
之所以到小孩倒下才衝過去叫救護車,則是因為 #基於相信教練的專業, #以為教練都會好好保護學員。
從男童舅舅以及許多旁觀者的反應,我們可以發現 #四大觀念問題:
1️⃣ 「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聽教練的絕對不會錯」、「我們都是這樣學過來的」等威權觀念仍在影響我們?
因此即使已覺得有點不對勁,卻沒有意識到必須立刻制止?
2️⃣「男生吃苦當吃補,不撐下去以後當兵怎麼辦」、「男生怎麼抗壓性這麼低?不會忍耐、不勇敢,怎麼當個男子漢」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否也成為「忽視」傷害壓迫的推手?
尤其是在崇尚陽剛氛圍的體育領域內。
3️⃣我們是否足夠尊重孩子的意見?還是仍把小孩的「不要」都當成胡鬧、逃避、懶惰?
4️⃣在所謂的專業領域中,我們是否仍未把孩子視作 #學習及教育的主體?所以忽略了 #應以孩子實際狀況為主?
我真的很難過,我們推動兒童權利、倡議消除性別與年齡刻板印象已超過30年。
但到現在,一位7歲的男孩邊哭邊說不要,仍遭到如此傷害😭
整體觀念的改變很難,但我將在立法院內繼續努力,希望從根本改變這四大問題。
聽見孩子們的求救與心聲,他們也才會學習聽懂與尊重其他人的意願。
校隊管理辦法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守護兒童習武安全,我們大人可以怎麼做?
最近七歲男童因為學習柔道而造成腦死的新聞,震驚了社會大眾,引起了相當大的關切與討論。我想到自己過去習武(跆拳道)的歷程,也曾當過兒童武術課的助教,昨天更密集訪問了三個柔道教練跟選手,兩個跆拳道教練,一個兒童防身術教練共六位相關專業人士,更周全了對兒童習武的認識。想試著從教育的觀點,針對這起事件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此篇文長,請耐心服用喔~☕)
🥋【關於柔道學習的初階了解】🥋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中的我,在跆拳道比賽對打中會穿戴全身護具,但是柔道卻沒有護具。因為在柔道技巧中,需要透過抓衣服,借著對手衝過來的速度力量,借力使力將對方摔倒。
因為都要抓衣服,不可能有護具,所以 #護身倒法的練習成為非常重要的基礎,它會把摔落地時的力量分散,而且為了保護頭頸要縮下巴,有點像往自己肚臍看一樣,頭才不會在落地時碰撞地面,所以一定要學會之後才能被摔。(我朋友有次出車禍時身體自然用護身倒法反應,最後只有接觸地面的手掌皮肉傷,可見它對防止傷害這件事相當重要。)
所以在柔道的學習上,一般都至少要經過一個月的體能訓練和護身倒法,才能在教練評估後,進入基本摔法的練習中。新聞中的男童才上兩週的課就被狠摔27次,完全不符合一般柔道教學的經驗法則,這不是教學,根本是虐待!😡
🥋【給家長的提醒:除了看教練證,也要慎選資師與場地】🥋
這一次的新聞也提到了這位看似資深的教練,其實是沒有證照的。柔道有所謂教練執照的申請制,分為C、B、A級,還有國家級。有這些證照的話,基本上就具備了教學的能力。
而目前新竹的情形則是:新竹市柔道委員會鼓勵教練去考教練證,也會補助,但不是硬性的,而是以推廣為目標。
但我一個在跆拳界,有國家級教練證的朋友,也提出了他實務上的看法與建言:
「武術教學是否會出事,其實跟證照制度沒有絕對關係,今天柔道協會只是剛好找到他沒有教練證作為切割點,但我們捫心自問,有證照的教練也不能保證不會出事。 這種問題可以擴大到武術及運動校隊的「學長姐制」(霸凌)、「性平問題」(狼師)😡
要避免的話,就 #需要教練師長團的互相檢討與牽制,今天若是一間柔道館有兩三位教練可以互相提醒教學問題,互相牽制是否有教練對特定學生超越界線,也許就可以 #大大減少悲劇的機會。同時足夠的教練團就不會讓教練依賴學長姐制管理團隊。 所以,家長要不就 #慎選才藝,要不就 #慎選教學團隊與安全場地。」
我認同:證照跟是否出事無絕對關係,反而是跟教練的個性特質較有關聯;就像有的老師具備合格教師證,但可能因為情緒控管不佳等因素,而變成不適任教師一樣。
這起事件我也發現,許多選手變成教練後,沿用過去自己在訓練過程中的經驗,將大人的思維與訓練方法,套用在小小孩身上,這其實是相當不適宜的。🙅♀️
#從事幼兒體育教學, #必須了解幼兒成長各階段的身心發展跟身體承受程度。🧒👧應該要依照兒童的年齡、心智、體能,不同階段的發展與需求,去設計課程、適性教學。這應該是每個為師者該有的專業與素養。
據我了解:目前在這部分有證照的只有 #幼兒體適能。在柔道這個體育項目,並沒有針對幼兒體適能有任何認證。
🥋【來聽聽專業兒童柔道教練的看法】🥋
因著這點,我找到目前在新竹,唯一有柔道校隊的虎林國中。感謝專任的徐鵬耀教練,談及幼兒教學時,以自身經驗提到一個重點:
基本上,授課會按照年齡程度去做區隔、設計不同的訓練課程,小學、中學跟社會人士會去做區分,小學也有可能去跟中學練。但學齡前這一塊是最特別的,#不可能跟所有年齡層去合併,#絕對必須要獨立出來。因為小朋友除了肢體發展以外、還有理解力、思考跟語言,都還沒有發展成熟。像徐教練目前最小只收到大班,前提是: #要能夠對話與理解。「至少這樣是安全的,因為他可以 #接收到安全的指令。」
因為徐教練是輔大畢業,過去學校就有幼兒體育這一塊的專業養成。我自己也是師範體系出身,所以深知在訓練過程中,了解兒童各階段的身心發展是必備的知能。有些體育選手當上教練,鍛鍊出厲害的技巧,卻不見得能夠了解幼兒/兒童的發展與需求,以至於可能在訓練中,因著無知而造成孩子的傷害。
另外,徐教練也提到:「沒練好護身倒法的話會禁摔,在我允許的範圍內才可以做摔技,違背的話會禁止訓練。像這種不良教練的教法真的會壓垮柔道界。」可見一個專業成熟的教練,最看重的還是「安全」。
🥋【關於幼兒體育指導的考照制度】🥋
在這邊我要特別來介紹「台灣幼兒體育學會」的體育指導員授證辦法。內容請詳見此網頁:
https://www.kid-sport.org.tw/about_8.htm
在這辦法中,所稱幼兒體育指導員,指具有幼兒體育指導能力,並通過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及格者。
我特別留意到這規定中有一點值得我們參考:
⚠曾犯下列各罪之一,經判刑確定者,不得參加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考試:
🔸妨害性自主罪。
🔸殺人罪。
🔸傷害罪,但屬過失犯者,不在此限。
🔸煙毒罪或違反麻醉藥品之管理。
在從事幼兒體育的考照中,這等同 #良民認證,也為孩子們先 #初步篩選體育指導員的品格。畢竟體育這個項目,有著 #最多的身體接觸,幼兒的自我保護與判斷能力較弱,這是我們大人可以透過「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考試制度」來為孩子們先把關之處。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指導員也能透過更多的進修研習與交流,來增長自己對於幼兒體育教學的專業知能。
最後,我覺得最最重要的點來了~
所有大人都該有的態度:
💗【請尊重孩子的不要與不適】💗
孩子雖幼小,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任何運動的訓練,都要依照孩子的體能與身心發展情況。還有:
#請把孩子的意願與感受當成一回事來尊重。
畢竟,送孩子去習武的爸媽是希望孩子變強,沒有人會希望孩子在學才藝的過程中,反而被羞辱到沒有自尊。在努力超越自己極限的過程中,需要肯吃苦沒錯,但是有些教練好像把這句話用錯了。視情況在學生現在可以的能力上加一點點,然後用正向的態度支持他、鼓勵他,而不是毀了他、羞辱他。
我想,我們要的是 #孩子能一輩子愛這運動,對吧!而不是只要沒有家長逼就不肯學。
另外,只要覺得有不對勁之處,一定要 #勇敢停止當下狀態。🙅♀️
請 #正視孩子的感受與任何身體語言的徵象。
我很喜歡網友Eva Shi 的一段話:
「當孩子說不要,請尊重他。
當孩子沒有說不要,請觀察他的感受。
請尊重他無論有沒有說出來的意願。
這是大人的義務。守護孩子的義務。」💗
這件事深切地提醒了我們大人:
#我們需要更多的覺察跟勇敢。覺得不對勁,就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怕得罪誰,面子或家長的閒言閒語,都比不上孩子的安危重要。
這是很痛的一課。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這篇。
很謝謝我身邊這麼多習武人士跟我分享討論的寶貴經驗與建議。
🙏#謝謝新竹市虎林國中柔道校隊徐鵬耀教練
🙏#謝謝遠嫁瑞士的柔道國手小婕分享國外經驗
🙏#謝謝好友小木分享柔道學習經驗與歷程
🙏#謝謝忠誠跆拳道關東館陳雋萍教練
🙏#謝謝成大跆拳社好友台南國家級教練劉軒宏
🙏#謝謝鬥陣俱樂部館主兒童防身術河馬教練
🙏#謝謝這麼多關心兒童習武安全而努力的大人
但願我們都能從這起事件中學習,成為守護孩子們不被惡待的重要他人。💗
-------------------
<相關文章閱讀>
柔道事件反思:兒童學習武術的五大安全指標
https://reurl.cc/7y8Z4k
校隊管理辦法 在 法規內容-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運動代表隊訓練注意事項 的相關結果
(三)安全管理:各校應建立緊急救護通報及處理機制,訂定運動傷害處理程序,定期辦理運動安全教育研習,強化學生、教師及教練預防及處理運動傷害能力。 (四)禁藥宣導:各校 ... ... <看更多>
校隊管理辦法 在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民小學收費性校隊設置、管理及輔導實施 ... 的相關結果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民小學收費性校隊設置、管理及輔導實施辦法. 中華民國111 年3 月24 日修訂版. 中華民國111 年4 月20 日草案. 中華民國111 年5 月04 日修訂. ... <看更多>
校隊管理辦法 在 學務處| 學校校隊管理辦法 的相關結果
磐石中學學校運動代表隊管理辦法 1020902修訂 一、宗旨: (一) 為配合全人教育,推行五育並重教育,學生專項興趣培養,並提升多元升學進路。 (二) 養成學生以學校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