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本書《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裡頭,我分享到女兒學校對於「校隊」定義的不同。
這也因此讓一個完全不會打籃球的女孩,現在成為校隊主將和助教!甚至嘗試往運動管理方面發展。
「不擅長,就別浪費時間了」,我們從小都被這樣教導著。
但其實,沒有了對「不懂的事」的興趣與熱情,那「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
又難怪,孩子總覺得學習只為了考試啊⋯⋯😔
#從不會到會是最有趣的過程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https://pse.is/AX6RS
#不用再問了本文歡迎分享^^
今天在雜學校的演講結束後,有個媽媽帶著兒子過來找我相談
她的煩惱是:兒子超級喜歡足球,但是沒有天份,在同齡的孩子中踢得不是很好,隊友都比他厲害很多,可是他一直堅持想要踢下去,她不知道該不該讓孩子繼續參加足球隊。
我跟她說:恭喜妳,妳的孩子非常有天份,喜歡就是一個人最高的天份,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妳的孩子知道自己喜歡足球,這是上天給他最好的禮物。
如果妳覺得孩子不適合足球,難道就不用讓他做別的事情嗎?妳還是要讓他去學音樂、美術或是任何其他的活動,就算妳逼他去學英文、數學好了,真的是他需要的東西嗎?不喜歡的東西真的能夠學好嗎?
可是萬一足球一直踢不好,那不就浪費這段時間的學習了嗎?她說。
你知道嗎?大部分的人,在生命中學過的東西,都沒有學好,你以前學過的美術、音樂、物理、化學,有每一樣東西都在你人生發揮重大的作用嗎?如果沒有,那是不是我們就浪費生命在學習這些東西呢?
學習的過程,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也沒有人限制足球一定要踢得很好才能有成就,你的孩子也許會在足球相關領域有好的表現,可能是個好的教練、好的行銷,就算他未來做的事跟足球毫無關係,也可能在這過程中變成更好的人,那學習足球對他而言就是成功了。
其實就算是球踢得很好的人,每幾百人也只有一個人能夠在這個領域出類拔萃,音樂、美術甚至唸書也是一樣,每個人的人生到頭來,能夠達到的成就就是那樣了,那為什麼不在這個過程中,讓妳的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呢?
青春只有一次,沒有辦法重來,過於擔心孩子未來會如何,是沒有用的,你不會知道將來發生什麼事,只要沒有影響到他平常的課業,在日常生活中也沒有學壞,為什麼要阻止妳的孩子踢足球呢?如果覺得他對音樂沒天份、對唸書沒天份、對畫畫沒天份,妳是不是也每一樣都要阻止呢?
我很羨慕妳的孩子,很小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如果妳能讓妳的孩子繼續踢球,我敢保證,不管他踢得好不好,將來他都會很愛他的媽媽,因為媽媽知道他想要什麼,而且一路支持他。
說完之後,她說她豁然開朗,做母親的不就是要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嗎?讓喜歡足球的孩子繼續踢足球,到底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我認識的一個孩子,真的就是在路邊認識的,他叫袁永誠,他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他就跟我說,他以後想要一直踢足球,我說好,以後不管有什麼困難,我一定全力幫助你,而且我也會說服你的父親讓你繼續踢足球。
當時我知道這孩子一定會成功,我指的不是他一定會成為什麼非常厲害的足球員,而是他將來做什麼事都會成功,因為他眼神中流露出想踢球的那種渴望,還有對自己的志向的清晰了解,不管到什麼領域他都會成功的。
六年過去,他已經到西班牙學習足球,而且我認為再過三到五年,他會是台灣足球隊的主力。
有人以為所謂的天賦就是跳得高、跑得快,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天賦是喜愛,沒有喜愛,你成不了任何事,就算有短暫的成就,那也只是虛假的。
校隊定義 在 彰化縣立社頭國小羽球校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個熱血的羽球校隊,歡迎大家來按讚! ... 依然選擇體育班羽球項目繼續努力奮鬥教練和羽球隊學弟妹們在這裡為畢業生送上深深的祝褔用羽球定義我們今天的時光用羽球 ... ... <看更多>
校隊定義 在 Re: 心得』 - 看板NCCU_SOCC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你好:
有些人會無故不到的確是個問題。就我看來,這個問題應該
由教練、隊長及其他隊員一起商議解決。前兩者可以用他們
權威來懲罰缺席者,譬如點名並採取行政機器相關的懲罰方
式,也可以公開或私下指責;禁止缺席者參賽;開除隊籍也
是一種嚴厲的懲處。這一套都屬於壓制手段(repressive mea
sures),也是一條解決問題比較強硬的路徑。除了壓制以外,
還有預防措施(preventive measures)。嚴格說來,壓制本
身也有預防的作用,怕被指責的隊員會盡量出席。易言之,
預防措施是項比較和軟的解決問題之道。
預防的本旨是探究令隊員缺席的緣故為何。以下列舉幾種可能性:
- 只想在操場上練球;
- 不願意在不夠亮的地方練球,因為怕受傷以及不容
易辨識隊友與對手或看不太到球;
- 練習或無聊或太難;
- 球隊氣氛很悶(隊員之間的對峙、隊員熱情的不足);
- 忙碌;
- 雨天時擔心感冒;
- 懶惰;
- 一次三小時的練習時間過長;
- 教練、隊長與其他隊員過分寬容(此項和壓抑措施關係很密切);
- 期望尚未被滿足;
上述的幾個可能性,一部分可以解決,有些則暫有困難。接下來,
是詢問大家的看法(在這方面,小新做得很好)以及提醒大家球隊
基於什麼而成立。雖然你未能提出缺席的可能原因,不過你嘗試與
球隊溝通,並提醒大家,球隊成立的基礎,可以說你的文章,是出
於善意的表現,屬於預防和軟的道路。然而,對我來說,有兩個值
得討論的問題,第一個是內容的問題,第二個是性質上的問題。
首先是內容的問題。就你文章中所界定「校隊」的說法是:「可能要
跟大家講清楚一下 校隊的 真正意義」。」但校隊只有這個定義嗎?
而這個定義是由你來界定嗎?也許你應明確提出,這僅是個人的定義,
以及這個定義的前提。你的定義具有正面肯定性,有人會覺得專橫(
太絕 對?),好像這是唯一一個正統的定義。這可能不是你想表達,
假使造成誤會,那就可惜了,因你的出發點是好的。除了學校法定的定
義外,每個人都有界定校隊的權力。
再就你所言,「民主的社會大家都可以發表意見。但是,由具有經驗與實
力的人帶著大家一起進步是不變的原則[標點符號由我來加上]。」說實
在,未必如此。你所提到的制度,比較偏向菁英政治(meritocracy,以對
團體最有貢獻的人為主)、貴族制(aristocracy)或技術官僚制度(techno
cracy,以最優秀者為主)。簡單來說,以民主為原則的團體可以分為兩種
,其一是直接民主,由人們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例如決定是否
接受或廢除某種法案。之所以稱為直接,乃因人們不經過任何媒介或代表,
直接行使決策的權力。你毫未交代這個部分。其二是代議民主,是較常被
採用的制度,之所以稱為代議制,是因為人們並非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
而是選出民意代表。這就是你提到的民主。然而,這些民意代表被選出的原
因未必是因為「具有經驗與實力」。很可能是因為候選人和我有血緣的關係;
可能是因為實際利益的往來(錢或其他利益);也可能是因為他很強讓我有安
全感、可能是因為他的口才便給,或因為我先生叫我這麼做等等.......。
不論如何,校隊並不民主。但可以說,當我決定以投票的方式,來決定我在
操場上是否發言的權力,就是試圖民主化校隊。因為我很重視民主,也不想
一直讓人在操場上不愉快,我決定把帶著學弟的權力還給大家,而拒絕拿學
長(我碩四)、年齡(我三十一歲,老人政治)或足球歷程與經驗(技術官
僚制度)的架子出來。當然我也不是說民主十全十美或是唯一個值得施行的
制度。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我只是在分享我的經驗。
總而言之,你所提及的民主,並不是民主,而是一個明顯受儒家影響merito
cracy、aristocracy與technocracy的綜合。在此制度下,儘管「基本上尊重
大家的意見」,但是具有權力的人的基礎,不一定是因為他最優秀、得到大
家的認同、對於球隊貢獻最大。反而擁有權力的人的正當性,是基於一個多
多少少任意的條件,血緣、膚色、社會階級。
就我們狀況來說,稍微合理的條件,則是學籍。對我而言,這個習慣有幾個
不妥之處。首先,學長不見得最厲害或最認真。假設禮拜五中午有個十八歲
塞內加爾國隊隊員的大一來參加校隊,卻有個無知無能的學長帶著他,這樣
好嗎?其次,學長享受的高級學籍、學弟遭受的低級學籍,都沒有期限。學
長離開校隊後永遠是學長。同樣的,他對於團體的「責任」以及權力不受任
何時間的限制,你便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據我所知(若有唐突之處,
先行致歉),上次的聚會,你請新隊員各個找你自我介紹,像極了犯錯的小
學生被召喚到校長室。在校隊的板上所發表的文章,常常以「我們」一詞形
容校隊。你對於校隊的意義的定義很絕對,好像不會對自己說「嗯,這不再
是由我主導的隊了,我應當讓他們接棒。他們理應獨立起來,主動帶著校隊。」
行文至此,我必須說,我對外人和我們一起練球毫無意見,不論是學長、學弟、
老師或其他人。但是一旦這些人加入我們,他們得記住自己客人的身分。當他
們想提出建議,可以勸告,卻不能命令或肯定什麼,也無法強迫誰這麼做,不
論他們建議多麼有道理。倘若他們說「我個人認為,你們尊重大家的意見很好,
但如果把球隊的目標與管理球隊的責任任意的交由大家自由決定,那會比較好
嗎?我覺得不會,因為......」,或許比說「要跟大家講清楚一下校隊的真正
意義」來得好些。這就是我上述所提到性質的問題所在。
此外,關於你其他的論點,我基本上沒有意見。我贊同大家應該反省,新進球
員該「儘速的融入球隊 增加自己的實力」(雖然我覺得不限於「以做貢獻」)
,也覺得無故缺席的現象很可惜且麻煩。再者,儘管我對於你的主張有些質疑,
但我仍要讚美你的美意和勇 氣,願意幫助校隊是那麼美好的一件事。
這篇回應開門見山,口吻直接了當,不拐彎抹角,也許會被視作無禮。我的左
腳踏著想表達自己的立場的頂峰,右腳踏著希望避免讓任何人不舒服的頂峰,
左右腳不穩定,盡立找尋平衡點,用中國傳統的說法,即是「中庸之道」。
萬一不能如我所願,請包涵並諒解,原來的我全無惡意。不要忘記台灣、政大
正在歷經一個國際化的過程,其中難免有好有壞。我們一起努力把來自不同文
化的大學生之間的運動,當作交換而不是衝突。我始終相信,我們的接觸是相
互切磋、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64.222
※ 編輯: Azastorr 來自: 123.193.64.222 (10/15 22:4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