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
#跟安妮手寫趣 #老山羊鋼筆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充滿家國情操的詩-杜甫詩歌春望-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杜甫春望 在 Jimmy Calligraph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陣子作品局部記錄
字體:行草
內容:杜甫-春望
#書法 #書道 #calligraphy
杜甫春望 在 嘉福精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男人戴玉對身體的影響,戴玉能壯陽!!
有句古話說得好:“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作為一個男人,應該脾氣好、度量大、胸襟廣,性情溫良,像玉石一樣潤澤。一個男人脾氣大,那他就是小人。愛發脾氣的人,一生都會一事無成,成了也會失敗。顯然,脾氣不是好東西。這就是為何過去中國的男人都喜歡佩戴玉石,他們是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性格像玉石一樣溫潤,內斂,不張揚,不輕浮。
玉石堅韌、溫和、細膩、含蓄,由內向外慢慢透射出一種魅力無窮的美,這些特點與人性有著極大的一致性。好的玉石冬天拿在手裏溫溫的,它不涼,不會凍著手的;而夏天相對炎熱的天氣又並不感到暖手,真是再好不過。 當然,男人佩戴玉石,原因並不僅在於此。男性佩戴首飾,在我國古已有之,而且表現形式極富大漢文化色彩。《禮記·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因為“君子於玉比德焉”(孔子),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詩經》裏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即君子以玉象征高潔的德行,玉是君子的象征,古代男人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玉,總給人們帶來吉祥、美好、溫馨的回憶。
玉石具有“體如凝脂,精光內蘊”的質地,它是大自然的精魂,是美石中的君子。東漢許慎釋玉,稱其有“五德”.《五經通義》亦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它表裏如一,瑕不掩瑜;光澤滋潤,剛柔相濟;寧斷不彎,不為瓦全;斷口鋒利,卻不傷人;聲音清越,卻不張揚。
所以,中華古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卻有一萬年的玉文化。古人將玉精雕細琢、匠心巧妙,融入華夏文明以及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玉集石頭之精華與天地之靈氣,又被人們加工為各種各樣的佩飾品,譬如玉觀音、玉佛、玉麒麟、玉項鏈、玉鐲、玉墜、玉扳指等,當著吉祥物來佩戴,寄予人們許多美好的願望與夢想。
中國人歷來以佩玉為美:帝王將相的冠冕上嵌著玉珠,達官貴人的腰帶上鑲著玉片,文人騷客的衣服上繫著美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就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也不忘給他偏愛的主人公脖子上掛塊“通靈寶玉”.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古代男人留長髮,需束於頭頂用簪子別住。老杜所使用的簪子,也一定是玉製的。如果他頭上頂著黃燦燦的金簪,嘴裏卻吟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恐怕會讓人感到別扭。
當今社會也不乏喜佩玉飾的雅士。這類人多具書卷氣和文化內涵,他們之所以選擇玉飾,固然由於它別具一格的文化意蘊、優雅含蓄的東方韻味、美麗動人的外貌形象,還因為玉石本身的保健作用。人養玉,玉養人。據研究表明,玉埋藏地下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玉石能產生靜電效應,使人體發出諧振;它含有許多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硒、鉻、錳、鈷等),也可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從而醒腦提神,蓄精養氣,消炎解毒;活化細胞組織,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同樣,人的身體好,長期佩玉也可以滋潤玉,玉的水頭也就是折光度會越來越好,越來越亮。
玉是人體蓄養元氣最充沛的物質。古醫書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並認為吮含玉石,借助唾液與其協同作用,“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所,滋心肺,潤聲喉,養毛發。”《本草綱目》中也有對玉保健作用的介紹。玉為枕而腦聰,中國古代長壽的皇帝都久用玉枕。女士戴玉的手鐲通常是左手,因為對心臟有好處,還能解除視力模糊之疾。
在古代官方尚有一種說法:玉能避邪。一個佩玉的人如果遇到危機,玉會先碎,劫難也會減輕。這叫“玉碎人全”.玉是吉祥之物,是一種有靈氣的珍寶,一塊上好的玉件能給人帶來好運,防身避禍,逢凶化吉,祛病延年。玉石行內有一句話“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翡翠有不同的寓意,給你帶來不同的運氣。
而且,所謂黃金有價玉無價,玉也是等級、身份的象徵,是權力、財富的體現,就像現在追求名牌的人一樣,戴的越好,說明你地位、品味越高。
杜甫春望 在 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充滿家國情操的詩-杜甫詩歌春望-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杜甫春望 在 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家國熱烈情感的隸書杜甫春望-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吳啟禎書法教室教學
杜甫春望 在 [討論] 杜甫‧春望- 看板Chine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清朝的楊倫所編的「杜詩鏡銓」把這首詩編在卷三,
大約是杜甫於唐玄宗天寶至唐肅宗至德年間寫作的作品。
依其內容,大概是以安史之亂為背景,描寫戰爭後的作品。
我很喜歡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這首詩的開頭就不同凡響,塑造很大的對比,讓人震撼:
「國」是文明、「山河」是自然。
文明的建立是許多人共同經過長時間努力的成果,
但是,在災難之後,卻這麼輕巧的就破滅了。
然而山川,並不是因為人而存在,
在這災難之後卻依舊存在。
不僅如此,在人無力維持文明的時候,
自然規律仍然隨著時間運行,顯得更加無情。
在生意盎然的春天,草木依舊生長,
然而城裏的人大概也已無力去修剪這些草木了,
只能讓這個城更像是一座廢墟。
蕭條,這就是文明在大自然前的不堪一擊。
在氣勢宏大的兩句之後,
接著是兩句極為細膩的描寫: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每次讀這兩句,我都覺得非常有味道,
而且愈是沉吟玩味、就愈令人喜愛。
這兩句似乎可以作兩種不同的解釋,
兩個解釋都很有意思: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
春天仍然是有花的。
在戰爭後,人見到花,想到以往的繁華,
對比今日的蕭條,難過而落淚;
在蕭條有如廢墟的城裏,
人煙稀少,周遭寂寥,
突然飛出的鳥兒作出的聲響,
也足以讓人嚇一跳。
──這是寫人。
另一個似乎也通的解釋是:
在春雨後,花上沾了水滴,
看起來彷彿是流淚的美人,
正在為這亂離的時局感到難過。
鳥兒,總是警覺著,人們一旦接近,
立時就飛走了,
像是驚魂未定的「驚弓之鳥」似的。
──這是寫物。
這兩種解釋,哪一種才「對」呢?
我覺得不妨把這兩句詩當作雙關,
主詞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默默地把物與我交融得了無痕跡,
這才是杜甫的功力。
在巧奪天工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之後,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卻是人情的最直接卻也最深刻的描寫。
在杜詩鏡銓裏,另收錄有「得舍弟消息二首」,
或許「家書抵萬金」也是實寫杜甫自身的喜悅。
悲與喜,兩者交融之後,
杜甫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動作顯得有些滑稽,
然而卻可以顯現杜甫不是做作的人,
他也不避諱表達他最真的感情。
杜甫不是宋朝詩人,
沒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
喜就喜、悲就悲。
這首詩,先是大悲,之後又大喜,
本身情緒就是無法調和。
既無法調和,
就忠實把這種讓人不知該如何反應的情緒呈現出來吧!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就是杜甫的真情。
--
https://lignumque.blogspot.tw/2016/05/blog-post.html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 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 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 還寢夢佳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91.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ese/M.1462797616.A.63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