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看過抗憂鬱的藥物上面的副作用解著「可能會增加自殺意念」、「失眠」而感到很困惑嗎?(欸,不是,我來求助就是為了要減少這些東西呀,這麼不減反增呢?)
人類的大腦是非常複雜的,我們對於藥物的作用跟了解也正在進展當中。根據我的了解(如果有錯也請不吝指正我),只要研究過程當中,人體試驗曾經有發生過的副作用,基本上都要寫在仿單上面,就算發生的機率超級低也是要寫。換句話說,可能10000000個憂鬱症的病人裡面只有一個用藥後(相較於雙盲對照組),自殺、失眠的風險增加,就必須寫上去。可是,身為病人的我們看到了,還是會有困惑、害怕的感覺——我一向運氣那麼「好」,命運多舛,會不會我就是那一個衰鬼?甚至有些人會「期待」自己就是那一個人,這樣就可以一了百了了⋯⋯一次吞很多顆會怎麼樣呢?可是吃了是不是就代表自己「承認」自己是憂鬱症患者了?
關於憂鬱症的書籍很多,憂鬱症患者自傳的書籍也很多,但這一本是少數我看到,從阻抗(resistance)到接納(acceptance)每一個歷程都寫得很清楚的作品。
大多數的人在得知自己獲得憂鬱症的時候,都會面臨下面一些過程:
● 否認:我這樣算憂鬱症嗎?應該不算吧?
● 困惑:為什麼是我?
● 關於治療的種種疑問:要去諮商嗎?要看醫生嗎?要吃藥嗎?吃藥會有副作用嗎?一開始吃藥之後會不會就停不下來?需要一輩子吃藥?會不會有藥物上癮的狀況?
● 污名化與標籤:走進精神科/身心科診所,別人會不會認為我是神經病?家人、伴侶、朋友、小孩、公司同事會怎麼看待我?
● 無奈放棄:無奈地接受治療,或者是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還是求助,但一開始看不到狀況好轉,很容易氣餒。
● 擔憂恐懼:日子比較晴朗的時候,心情好一點,但有些時候又會心情不好,從此之後變得不安,過得還不錯的時候就會害怕自己什麼時候會掉下去⋯⋯
● 對於未來的無望感:會不會自己一輩子就要這樣子下去了?會不會永遠都不會好了?
其中,我覺得作者在描寫「關於治療的種種疑問」特別深刻,例如有一些藥物在副作用的地方會寫出非常驚人的內容「可能會引起自殺意念」、「可能造成憂鬱/焦慮」、「性慾增加或減少」等等,會讓服用的人很困惑,怎麼感覺好像不吃比較好?事實上,據我所知,副作用的規定其實是只要在研究上面出現過的症狀都依照規定必須列到裡面;換句話說,仿單上面寫的副作用是「可能發生但是不一定會發生」,對於某些人來說會有這些症狀,對某些人來說不會有,而且許多副作用出現的機率非常低。儘管如此,你依然可以想像,當你的狀況已經很糟糕的時候,還看到自己吃的藥上面的副作用寫「可能導致焦慮」,這樣的感覺有多不舒服。
#生病以後的自我概念
上面談到的種種過程,其實在這本書裡面都有詳盡的描述,跟許多正面勸導的書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裡面也寫了很多作者的OS,包含一開始對於治療的不信任,對於其他人眼光的在意、還有對於自己是憂鬱症患者身分的厭惡等等。如果你本身也是憂鬱症患者就會知道,這些本身和憂鬱症的症狀並沒有直接關聯,但卻都是在你被確診憂鬱症之後,會接二連三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坊間許多的書籍會談憂鬱症相關的症狀、以及這些症狀要如何面對和因應,但很少談到「與憂鬱症相關的自我概念」會如何隨著時間變化,例如:
● 生病之後,我還是我嗎?
● 我的家人和朋友可以接受憂鬱症的我嗎?
● 我的人生難道就只能夠這樣了嗎?
● 我的工作、生活會不會就此一蹶不振?
可是隨著病程的推進,治療的介入,這些自我概念相關的事件,也會隨著時間有所改變,就像這本書的作者金正源,一開始非常抗拒憂鬱症患者的身分,但後來慢慢可以跟「憂鬱症」當朋友,透過正念、身邊朋友伴侶的支持、還有穩定的服藥,慢慢找回生活的正軌。
#就算下雨還是能夠等待天晴
對我來說,憂鬱症患者最辛苦的部分並不在於症狀本身,而在於 #失去對於未來的盼望 。當你無法想像往後的日子是否每一天都會過得如此悲慘,這種很無力的感覺,會讓你每一天都覺得舉步維艱。就好像外面下著滂沱大雨,而且這輩子雨都不會停一樣。
有些時候,我們只是需要一些方法,來安頓自己的身心,例如書裡面的作者常嘗試使用寫作、記錄自己的情緒分數,甚至因為用藥沒有辦法喝葡萄酒,所以用葡萄汁取代,倒倒高腳玻璃杯裡面,搖晃葡萄汁來想像自己正在啜飲葡萄酒,這些一個又一個過度的、替代的、甚至輾過憂鬱的方法,我相信都是許多在病情當中掙扎的大家,勉強涉水求生的方式。所以,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有一種不孤單、有人和你一樣、原來不是只有我這麼辛苦的同感。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它把生病的人對於標籤、用藥、還有整個歷程的改變,從抗拒接受治療,但慢慢接受和憂鬱症一起相處,人際關係的轉變、對身邊的人猜疑等等,描寫得非常淋漓盡致,刻劃得很好。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或者是你自己就是憂鬱症患者,也正在面臨和它「打仗」當中,那麼這本書雖然不能夠讓你很快地接受自己的「身分」和「標籤」,但或許是陪伴你走過這條路的好朋友。
#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
#憂鬱症 #憂鬱 #憂鬱症日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214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廖小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本以為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了解與接受憂鬱症了 結果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 工商業務需求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 -- 目前使用的相機 https://youtu.be/J9HYToS1NQI 口紅的色號 https://youtu.be/MoWn7Wxqido -- ...
接受憂鬱症 在 健心運動心理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在上週法國網球公開賽中,大坂直美選手因為心理健康因素拒絕參與賽後訪問,在引發輿論後沒幾天更近一步宣布退賽。也讓運動員的心理健康議題引起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頂尖運動員的心理相關議題吧!
*運動本身是引起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的因素嗎?
其實,運動是罹患情緒障礙症的保護因子。我們知道透過運動,我們可以讓我們情緒變好,思考更有彈性,甚至有研究告訴我們,一週3天或5天消耗17.5 kcal/kg/week的熱量,可以最有效幫助我們緩解憂鬱情緒。
對於青少年運動員來說,隨著運動參與度的增加,患抑鬱症的概率會降低 25%。 這可能是因為參與體育運動可以釋放壓力,有助於提高自尊。
但是,對於頂尖運動員來說,罹患憂鬱的比例明顯高過一般人口的比例。德國研究顯示,約15%的選手出現憂鬱症症狀;澳洲研究發現約25%的選手出現顯著憂鬱症狀表現。
看到這邊相信大家一定很懷疑:既然運動對情緒調節有這麼大的幫助,為什麼精英運動員的比例會高於一般人的比例呢? 那是因為運動員生的活中也充滿了讓運動員出現憂鬱的風險因素。接下來,我們要來分享運動員生活中,運動-壓力-情緒這三者間互相有什麼影響?
*運動-壓力-情緒三者間的關係:
1. 生活壓力源
外部壓力包含喪親之痛,小時後父母婚姻破裂後經歷了家庭麻煩。或是內部壓力作鬥爭,例如與自我厭惡和社交焦慮作鬥爭。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這些與自我的鬥爭貫穿整個敘事,傳達出一種嚴厲的自我批評語氣。
2. 透過運動逃避現實
大多數運動員將他們的運動視為一種逃避他們所經歷的壓力和憂鬱症狀的形式。對於一些人來說,他們職業生涯前的掙扎鼓勵了他們早期參與體育運動,以從家庭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對於其他人來說,在職業生涯中出現壓力源後,運動仍然是一種積極的逃避方式。有運動員認為每一場比賽都描述為「逃離這一切的另一個機會」。
3. 依靠成功來增加自我價值
運動的成功對運動員的自我價值感產生了正面但短暫的影響,對運動員來說成功對於獲得教練、家人的認可很重要,也對自我價值很重要。曾有運動員強調了成功對他的重要性,將自己的復出戰稱為「救贖並讓人們再次為他感到驕傲」,並表示當患上憂鬱症時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人們對自己失望。這也顯示成功有助於對抗與憂鬱相關的低自尊和自我厭惡。
4. 失敗後的情緒耗損
與運動的成功相反,失敗對運動員產生了負向且長期的影響。 網球名將阿格西將一次失敗描述為具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影響」,並表示失敗的負面影響很難繼續動力,凸顯了成功帶來的自我價值增加和正向情緒的脆弱性。
運動員要求自己表現出色,並將任何不符合他們嚴格和高標準的表現視為失敗。曾有選手提到,只要沒有奪冠就是失敗。伴隨著這種完美主義和成功的需要,是對失敗的恐懼。當失敗發生時,運動員感到極度的羞恥和尷尬,這樣的壓力導致極端的負面影響。 但對於一些運動員來說,完美主義和對失敗的恐懼對他們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5. 憂鬱對表現的影響
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他們的運動可以擺脫所經歷的情緒困擾。然而,隨著他們憂鬱症狀變明顯,他們的表現受到了憂鬱症狀的負面影響難以發揮最佳表現。有些運動員則表現出一種失敗主義的態度,好像他們已經放棄努力了。此外,服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會影響選手表現。
運動員在與憂鬱症狀進行了長時間、激烈的抗爭之後,無法繼續透過運動來逃避現實。大多數運動員在繼續參加或退出這項運動是否有助於緩解他們的憂鬱經歷方面表現出衝突。一些人意識到成功不再給他們帶來他們渴望的自我價值,而另一些人則不顧一切地重新獲得這種感覺,但不知道他們是否仍然有能力成功。
6. 運動員對憂鬱症免疫的認知
一些運動員最初很難接受憂鬱症的發生,一些運動員表現出他們的感受和他們認為應該如何感受之間的內心衝突。顯然,受運動員和成功人士對憂鬱症和精神疾病免疫的看法的支持。許多運動員描述了隨著他們的心理健康素養提高而產生的類似觀點變化,這促使他們鼓勵其他人改變他們對運動員精神免疫力的看法。
從這6點中,我們可以發現頂尖運動員對於運動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覺得很累,不想再參與,害怕失敗;但另一方面,運動幫助他們逃避現實,從中獲得成功、自尊等。此外,頂尖運動員代表著代表著「突破逆境、堅忍不拔的標籤」,這樣的標籤往往使選手遇到問題時不願尋求協助。
但,撕下身上標籤後,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有壓力、情緒。因此當我們有情緒低落,有狀況時,都應該尋求協助。Keven Love在克服恐慌症後,他最大的領悟是:"Everyone is going through something that we can't see"。願大家都可以嘗試面對心裡的傷口,好好照顧它!
#運動 #心理 #運動心理 #健心運動心理 #壯猿運動訓練室 #匯傑國際行銷junction #大坂直美 #osakanaomi #法國網球公開賽 #franceopen #憂鬱 #心理健康
接受憂鬱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我的心理治療師爛透了》(My shit therapist & other meatal health stories)
新春的一開始,就要來和大家介紹一本描寫憂鬱症患者心理治療故事的好書,本書由英國作家蜜雪兒‧湯瑪斯所寫,她還特別寫了一段給台灣讀者的自序,大家看了後,會縮短許多地理和心理上的距離,感覺到親切。
天下雜誌二月份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每十萬名憂鬱症患者,只有兩千人就醫。而無論是台灣,或是美國,乃至全球,憂鬱症可能都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疾病。2018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報告,全球有約3億人受憂鬱症所苦,每年約80萬名患者自殺,但就醫比例不到一半;在美國1620萬憂鬱症患者中,高達37%未接受治療。在台灣,2017年服用抗憂鬱藥物人數為127萬3561人,較前一年多6萬。
我們正處在一場憂鬱症的風暴中,我們誰也很難預料,我們會不會被這一場風暴侵襲?
憂鬱症的發作及形成,和許多疾病一樣,都是很難簡化,其個體生命的特質和環境之間的互動,還有生命歷程歷經過的大小事件及各式各樣的打擊和創傷,都會造成我們身心在一定程度的破壞中,使我們的身心平衡機能及各種調節功能失常,發生阻礙。
要能願意及早發現自己可能有憂鬱症病症,並盡早接受憂鬱症治療,需要來自個人有病識感,再加上社會上不對憂鬱症或任何精神疾病建構污名化的偏頗印象,還有惡意及嘲諷的錯誤評論,才可能讓我們願意關懷自己的心理、精神和情感狀態,提早一步發現自己的需要,並為自己尋求適當具可及性的治療療程。
這本書是蜜雪兒從接受精神醫療開始的回溯記錄,還有許多不同患者在同一個主題上的分享,整本書幾乎將憂鬱症所帶來的痛苦及掙扎寫得很仔細也很貼近,將大腦被憂鬱情緒席捲及覆蓋後,什麼事都做不了的痛苦經驗,用文字語句把它呈現出來。這本書對於在接受治療的憂鬱症患者來說,相信是一本能跨越國家、地區和文化,讓我們連結自身憂鬱症治療歷程的無助或無力,還有各種挫折。
蜜雪兒說,我們每一天若能把精神健康放在優先的位置,就能積極地改善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整個社會。她將這一本書取名為《我的心理治療師爛透了》,因為跟治療師見面,是她開始負責面對自己精神健康的第一步。
這一本書可說是蜜雪兒自己在「患病」和「康復」之間,「每一天」的管理過程。對於自身有「故障的大腦」,這樣衰弱的精神狀態,將影響到生活的全面,包括:你會選擇什麼工作、你會和誰約會、如何面對擁擠的環境、無法決定生活的各種決定,甚至常常想甩門、想兇人、想拒絕所有的愛和好意,甚至對於一些字眼感到分外敏感而憤怒。
憂鬱症的病程,十足孤單和痛苦,當你越想要如何越無法如何,每一天都在好想要不一樣中,發現自己還是只能在風暴中,應付自己大腦裡各種痛苦的思緒、各種負面的聲音,還有那起伏動亂難平靜的情緒,就什麼事。
在蜜雪兒的分享中,你會看見治療的歷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能有令人很沮喪和挫折的經驗,比如說,曾有一位治療師對她說:「妳應該去想想其它的事,這世界上還有人比你更不幸」,或是怎麼看也無法解除痛苦感各類心理作家的書籍;還要被推薦要看一堆影片或演說。當然,治療過程裡各種藥物的適應和諸多副作用,蜜雪兒也都會經歷過。但她最後以「我美好又爛透的大腦」作為本書的最後一篇,就在告訴我們患病雖然是極其痛苦的煎熬,令人難以承受,但卻為生命帶來不同的體會和景致,包括因為生病,而對這世界的產生了不同情感,想要活得更好、完整,也想要經驗更多美好的事物。
我們或許無法決定要遭受什麼或罹患什麼,但我們永遠有權利也能試著去掌握的,是我們面對這些遭遇的態度和作為。
#推薦給你這一本真摯且坦白的書籍
#我的心理師爛透了,但也有讓作者感到不賴的心理師,但都無法讓你和痛苦分離
#面對治療,就是不再將任何專業人員神化,務實的面對治療歷程,174頁務實分享考量點
#憂鬱症會讓人感覺生活爛透了,但記得不是你爛透了,而是過的生活
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3171?sloc=main_mb
台灣廣廈姊姊妹妹粉絲團 出版
接受憂鬱症 在 廖小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原本以為現在的社會已經越來越了解與接受憂鬱症了
結果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
工商業務需求請聯絡 punkmaid@capsuleinc.cc
--
目前使用的相機 https://youtu.be/J9HYToS1NQI
口紅的色號 https://youtu.be/MoWn7Wxqido
--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unkMaid/
IG http://instagram.com/punkm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