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fb觸及率的差異,所以我把原文po在自己粉專才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加了更多照片。尤其是最後四張照片是我二十年前在台灣的首次媒體報導。年輕時期的裸奔者跟現在的內觀者比較起來,彷彿是完全不同的人格。但這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永遠不停的改變,無常,無常,無常。
我剛從內觀中心結束當十日的法工,我覺得那是很美好的經驗,想要跟大家分享
當你是去當內觀學員時,你過得像是比丘的生活,每天要做的功課只有不停的打坐去修練平等心跟開發身體每個部份的覺知。肚子餓了去食堂會有法工已經做好食物免費讓學員使用。
參加內觀課程是全程不用收費的,所以得靠自願的法工來服務學員們,為學員們煮食物,整理園區。內觀中心在世界各地的運作全部都是靠著法工自願服務。
你或許會問,那為什麼法工會做沒有薪水的付出?以我自身的例子來說,當然是因為我從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才會心甘情願來服務學員。而這個利益是完完全全超越任何金錢所能給我的。
我是個商人,我做任何事情都會評估有沒有值得我時間的投資報酬率,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 尤其我有一個奉行的原則。就是無論我做什麼事,我一定會問自己:「有沒有學習?有沒有貢獻?以及好不好玩?」
而在內觀中心當法工服務就是以上這三項都有,而且非常好玩。
像學員那樣一天打坐十幾個小時的生活型態其實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真實生活中我們必需要工作賺錢養家,不可能整天只有打坐,打坐完就已經有食物擺好在你面前。
反而當法工是可以學習把平時的修行方法帶進日常生活中
以我當過二次的廚房法工的經驗來舉例,我們廚房的6~7人小組每天要五點進廚房,在六點半之前煮好六十多人的早餐,還要洗大量的鍋碗瓢盆。過沒多久又要準備下一餐了。
一整天的工作量其實不輸給平常上班的時數,但會每天安插法工跟學員一起共修至少三小時的時間。當法工最大的樂趣在於可以學習如何處理很多平時不會使用的原型食物。像我學會了如何處理山藥,牛蒡,芋頭,南瓜,苦瓜,冬瓜,並且還學會了搭配枸杞,當歸,小米,糙米做成各式各樣不同變化的素食料理。也學會了如何炒芝麻醬跟辣椒醬。或是用檸檬皮做成酵素可以拿來清潔地版或作成洗碗精。 這些對上一代來說是稀鬆平常的常識,到了現代卻已經漸漸失傳。
因為現代的社會結構分工越來越精細,一個擁有很高學歷的知識份子或電腦工程師或許在他的領域很強,但可能卻不會自己去菜市場買菜煮成三菜一湯。我們看似擁有很高的薪水,在社會上擁有不錯的地位,但卻是個生活白痴,不懂如何真正的生活。
而我們當法工總是會有老一輩的法工帶領我們,他們就像是生活智慧王的活寶典,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生活智慧是很珍貴的經驗。我覺得是很好的傳承。
來這裡當法工,我不只是服務學員,我其實學會了生活的藝術,我學會了可以先把高麗菜跟香菇炒好,再加入飯鍋跟白米一起煮的新作法。 我學會了洗飯桶時殘餘的白米飯不要丟到垃圾桶,可以灑在地板上等麻雀來大快朵頤(順便娛樂自己)。我學會如何用香椿的嫩葉打成醬汁做香料。我學會了原來煮紅豆湯要前一天晚上開始先把紅豆泡水,因為紅豆是全部的豆裡面最難煮熟的。 而類似這樣的學習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讓我讚嘆生命的美好。少了手機社群媒體的外界干擾,只有專注在跟自己的連結,光是用手洗衣服曬衣服也可以品嘗簡單生活的美好。回到原始的生活型態才是真正在品味生活,才是生活的藝術。
除了學習生活,從法工服務中我學到另一樣寶貴的禮物。我再舉一個親身的例子,因為只有自己體驗過才能稱之為真正自己擁有的智慧。
因為疫情的關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公共餐具,原本是自助式的早餐跟午餐,改成讓廚房法工為學員們服務,讓法工為學員們夾菜。有些學員會吃第二盤,所以我們必需像餐館的服務生一樣隨時待命幫他們夾菜。要等他們學員們全吃完,我們法工才能吃。
我原本以為我會討厭這樣的等待,畢竟我這輩子總是處於一個消費者的心態,我在過去一向最討厭的就是浪費時間的等待,像在過往我去餐廳之前都會先打電話點菜,確保我一到餐廳食物已經好了。
這樣自以為很有效率的生活習性,其實是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
沒想到這次在這裡的十天服務,我學會了在等待之間也可以睜開著眼睛修行內觀,外表看似在放空,其實我保持著警覺,正在掃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感受。如此一來,等待的時間就變得一點也不無聊,反而還學會了一個新的技能,讓自己可以處在什麼都不做的待機狀況,讓自己停留在省電模式,而不是讓自己的腦袋一直空燒。
現代人只要一有任何空檔就會拿起手機,讓自己一直處在一個很焦慮的狀態。我以前也是一天要使用十幾個小時的手機,如今我已經漸漸沒那麼依賴手機來娛樂自己。就算是只有自己一人的獨處,我也學會不那麼的焦慮。
當法工的另一個很大的益處是你可以體驗到「無我」,在這裡服務學員時,我們卸下平常在社會上職稱跟自我的驕傲。來這裡我保持著虛心請教的態度去認真學習廚房的每一個細節,叫我切菜,掃地,拖地,洗碗倒垃圾我都樂意去做,畢竟在家裡也都是我在做這些事情,所以我沒有太大的適應問題。 就算處理食材的方法錯誤被組長訓斥了我也是虛心接受,畢竟就是學習嘛。
但在我第二次當法工的第一晚,我受到了震憾教育。在內觀課程中,舊生們是沒有晚餐可以吃的,他們唯一可以喝的就只有檸檬水。可是因為第一天晚上我那負責擠檸檬水的法工同事沒有把比例弄好,所以份量不夠四個舊生們喝。
當第四個舊生(剛好是外國人)進來食堂要倒檸檬水時卻發現水壺已空,我手指了牌子,用英文對這個舊生說:「不好意思,這個檸檬水是給舊生優先」
「但我就是舊生啊」這個外國舊生動了怒氣,對我兇的態度,好像我就像是個餐館做錯事的小服務生。
我的天啊,我的人生已經當了十幾年的董事長,也常去各大學校或商周學院當客座講師,到處總是被禮遇被尊重。 突然被這樣兇,我還真的突然無法適應,甚至心中生起了對這位外國舊生厭惡的感覺。
「I am sorry」當下我只能低頭跟他道歉,但心中有股翻滾憎恨的情緒
事後我反省自己,其實是我的同事弄太少檸檬水,以及前一位舊生喝了太多的檸檬水,才會導致他生氣對我兇。其實他生氣的並不是針對我,而是我自己把自我看得太重。是我無法接受自己講出道歉的話。
人在社會上累積了足夠的經歷會夠旁人捧到自我膨脹,這會讓自己變得容易自我滿足,這樣會很可惜,因為會失去了客觀視野去看待事情。
而法工在內觀中心這十天的禪修跟學員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晚上九點學員下課後,助理老師會帶領我們法工們做另一種禪修的方法,慈悲觀。慈悲觀讓我們這些有服務的法工可以學會發送慈心給學員們,給自己,以及給所有這世界的人。(達賴喇嘛的書中有提到他每天早上做四小時的慈悲觀,難怪有他在的氣場就會充滿了慈愛)
當我練習了十天的慈悲觀後,在內觀的第十天可以說話時,我再次找那位沒有喝到檸檬水的舊生談話,這次心中帶著慈悲心,對他說:「I am sorry,第一天沒有給到你檸檬水,想到那是你唯一可以吃的晚餐卻沒得喝真是太可憐了,你有發現我從第二天開始都有倒給你多一點嗎?」
他露出了微笑說:「有,我有發現你都特別倒給我很多,謝謝」
同樣都是講Sorry, 第一天的sorry是心口不一致,而第十天的Sorry是真心誠意的sorry, 所得到的回饋讓我心中感覺卻是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這是我這十天帶回給自己的禮物。
我把這次被兇的寶貴經驗用來隨時警惕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膨脹,畢竟我的人生走到下半場已經很難得被兇了,這是很難得的經驗,讓我可以把自我self-ego給縮小一點點,也是我帶回家的最棒禮物。
我想,我的老年生活應該會過得蠻不錯的,因為我在我的中年之旅有刻意的在學習讓自己轉換個性,用與年輕時期完全不同的思惟去看待人生不如意事,成為一個人人跟我相處都覺得是舒服溫暖的智慧長者。
願有在讀這篇文章的你,也能有意識的在你的中年之旅好好進修,在人生下半場開始前就提前佈局讓你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註:內觀中心很缺法工哦,如果你之前已看了我文章參加過學員十日課程的話,那我會建議你去嘗試當內觀法工,會得到不一樣的超能力哦。
(本文天下雜誌稿費捐給六龜法邁內觀中心)
思惟旁生苦者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守護當下一念的重要性》
明朝慧經禪師是我很崇仰的一位開悟的禪師,因為讀閱《金剛經》如獲至寶,於是萌生了出家的因緣。圓頂之後,偶發因緣讀誦到《宗眼品》,對宗下開悟一事有意外收穫,大參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有所體悟,但此時尚無自信,因此南北遍訪明師,希望能夠明白生死大事。也曾築茅棚於峨眉山再度苦參,三年期間相關一切宗門開悟公案無不遍覽,也更加堅定不至桶底脫落絕不出關,讀了《傳燈錄》後,在心間疑問處多有豁通。後來值遇常忠禪師,對其極為讚可,同時也為他授戒,由於宿緣使然,慧經對於常忠法師有極深的法緣,隨侍在側,學習長達二十四年,直到他五十一歲那年,才開始接引眾生,法席大盛,從其參禪習佛者如過江之鯽,從此門庭奕赫,皆為法從,無雜處之士。平日裡要言不多,所講皆為悟語,其門下法器龍象眾多,皆是一時之彥⋯⋯。
慧經禪師留世之警策法語頗多,對末世有莫大之助益。七O年代曾在中央新村一長者禪室中見一法書,覺得極有意義,此內容便是慧經禪師一生之鍛鍊所得,對於現代修持禪淨之行者均有法益。
「唸佛人,要心淨,淨心唸佛淨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淨定。
唸佛人,要慇勤,淨念相繼佛先成。佛身充滿於法界,一念無差最上乘。
心唸佛,絕狐疑,狐疑淨盡即菩提。唸唸不生無係累,十方三界普光輝。
念即佛,佛即念,萬法歸一生靈燄。靈燄光中發異苗,自然不落諸方便。
唸佛心,即淨土,淨念諸佛依中住。唸佛心勝萬緣空,空心早上無生路。
唸佛人,要心正,正心一似玻璃鏡。十方明淨物難逃,萬象森羅心地印。
唸佛人,要真切,切心唸佛狂心歇。歇卻狂心佛現前,光輝一似澄潭月。波瀾浩蕩不相干,凡聖示現離生滅。
唸佛心,聽時節,時節到時心自悅。似遭網,打破大散關,如失珠,抒教黃河竭。見有是利不思議,非為饒舌為君說。
唸佛心,須猛究,直下念中追本有。非因唸佛得成佛,佛性自然常不朽。剔起眉毛鬚自看,瞥然親見忘前咎⋯⋯」
我也事有奇緣地極為有幸在參學老和尚承事期間拾漏獲寶,得一幀老和尚所寫慧經禪師警策法語,此後我皆是如奉至寶般珍藏密斂,不輕易示人。
「清清淨淨一靈光,剎剎塵塵不覆藏。萬萬千千都失覺,多多少少弗思量。明明白白無生死,去去來來不斷常。是是非非如昨夢,真真實實快承當。」
看看這內容,如今曠日時久,每每參究再三,都有不同收穫,的確如此。人生在世,如同幻雲當空,忽起乍滅,究竟有多少人有認真思惟過生從何起?滅往何方?無根無依,向來不知自己之性靈何處。實際上我們此生中一切受用,無一不是意識分別所得,冷冷地旁觀,靜靜地思索,當下環視這個娑婆世界的模樣,豈不是無常?是否有考慮日後皆是一坏黃土,最終青風一掃,從此千秋萬世問津不逢,冬夜裡寒影瑟瑟,情何以堪?
全球值此疫情之間,實是吾人需要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地球如何重生復甦的問題,萬勿飽食終日,博弈猶賢地不知如何用心管理好自心,同時也發心地關心四周的人事物。對於修行人來講,更是應該把現實看做是逆增上緣,了知三世皆是諸妄緣於一迷,今世又迷自性,以物為我,不了四大皆為虛假,玩弄識神何時休?浮世間之一切出沒卷舒,無非泡影,恰如十方世界海中漚一般,本無自性,因此須直下承擔看好本性,如何了知一切本自無生,何來復有生滅之說?雖說無常,但也須乾乾守護當下一念。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思惟旁生苦者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扁平化圖示別人都在用
#怎麼我用起來就是怪怪的
#2021最新梯次即將截止報名
🗣 課後學員回饋
「自己在參加這堂新思惟簡報課前,也努力透過簡報製作相關書籍以及網路上,學習一些簡報技巧,自認簡報做的還算清楚,偶爾也會得到一些觀眾好評。
由於簡報中加入了一些扁平化設計,大家常認為我的簡報風格是來自新思惟的簡報課,那時候覺得,自己在旁邊觀摩能夠學到七八分像,這樣也蠻好的。
但慢慢的發覺,自己做簡報的速度已無法在僅剩的空閒時間完成、對於扁平化圖示掌握不穩定、對於使用實際照片的圖文並存簡報設計掌握不佳。
特別是使用實際相片的簡報設計,對於已經開始需要對病人進行衛教的我來說,格外重要。
如何讓病患可以在快速的時間內,吸收瞭解我們想要傳遞的知識,在這每個人都注意力缺乏的時代,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我報名了這次的簡報課。」
🌐 各行各業都需要,學會用簡報 #不使用範本 說好一個故事!
2021 / 1 / 9(六)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
#新思惟經典簡報課程之一
#協助超過900位專業人士簡報設計
👁🗨 誰適合來
【#初學者】觀望了好多年網路上的簡報資訊,很想跟上,但時間有限,只想選一個最好的。
【#專業人士】想讓自己的專業在同儕中被肯定,不想學嘩眾取寵的手法套路。蔡依橙與陳偉挺醫師,多次在國內與國際學會演講,真正懂得如何用專業贏得尊敬。
【#很怕上到爛課程的你】生命有限,你怕上到硬體出包、流程不順,主辦單位不把活動當回事,還要你花錢去那邊等的課程。
【#只要最優秀課程的你】新思惟工作坊,協助最多校友讓自己的專業被看見,真正站上國際舞台。
🗣 六個簡報設計最常見的主題,讓您練習:
√ 標題頁:一上場就專業,還沒開口就讓人知道你有備而來。
√ 純文字頁面:同樣都是字,怎樣擺才會好看?
√ 圖片與文字:苦惱於圖片與文字怎麼擺都怪嗎?我們教你!
√ 表格與文字:表格如何優化?加上文字說明又如何擺放?
√ 數據呈現:我的數據呈現不夠漂亮,為什麼?
√ 結論結尾頁:能否餘韻繞樑,就看這張!
👁🗨 講者介紹
【#陳偉挺醫師】簡報設計風格,走極簡路線,元素不多,但不管在擺放、平衡、深度、意涵上,都非常精準,整體感極佳,非常適合忙碌的專業人士應用學習。
【#蔡依橙醫師】教學熱忱與技巧屢獲肯定,網路人稱「蔡校長」。於台中榮總服務期間,由全院實習與住院醫師票選為「教學績優主治醫師」,教學能力深獲國內外專業人士肯定。
醫療、資訊、科技、金融、法律、農業等超過 900 位專業人士,均給予高度肯定,針對時代潮流持續改款,一起來學!
#新思惟最經典的簡報課程之一
近期因廠商包班需求增,少有公開班,請把握機會!
瞭解課程 │ https://savd2013.innovarad.tw/event
☛ 讓專業透過好簡報,做最大程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