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徐國勇發言人,我們Google了「淨煤」,但是然後呢?」
針對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表示「深澳電廠用的是乾淨的煤」所引發的爭議,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在媒體受訪中強調,「請這些網民自己去google一下,有沒有這些東西?有嘛!我再次強調,去google有1000多萬筆『clean coal』『乾淨的煤』相關論述。」
所以我們去查了在Google上關於「#clean coal」的相關論述,#卻越來越搞不懂台灣的能源政策將走向何方。
一篇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關於淨煤的報導指出,「#淨煤」#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的燃煤產業是一個非常風行的概念,一般是指將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物捕集與封存的技術(CCS),但目前技術的發展還遠不到商業成熟的階段。
現實來看,美國現行真正有效利用「淨煤」概念的電廠 #只有一家,#而且在發展與興建階段得到當時歐巴馬政府1億9千萬美元(約合55億台幣)#的資金挹注。
另一個在密西西比州比較知名的淨煤電廠計畫,歷經40億美元(約合1,116億台幣)的預算超支,#已於去年6月宣布終止計畫,#造成美國納稅人巨大的損失。
若此等「淨煤」概念是我國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我們是不是也準備好要「花大錢」來運用 #仍有待成熟的CCS相關技術。
當然行政院方面所謂的「淨煤」,也許只是單純指稱降低空氣汙染物的相關環保技術,而不是CCS,但是以目前的減排技術來說,無法否認燃煤所產生的汙染物還是遠高於其他發電方式。
美國長期關注燃煤污染的非營利組織Clean Air Task Force (CATF) 在2014年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即便近年來燃煤發電的減排技術進步, #每年估計仍約有7,500人因受煤炭發電的空氣汙染物影響 #而死亡,#這些健康風險才是政府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這是有關於醫療的問題,甚至說是跨領域醫療跟環境的問題,是需要一個有基本概念的人才能夠快速上手的,但觀察行政院相關的部門,跟 #珍瑤一樣是唸醫護領域的也不在少數,但怎麼就沒有人正確的分析呢?
#能源的利用與管理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我們無意將之導向於口水戰,只是政府在推行政策時 #不能只有漂亮的口號和避重就輕的話術。
我們想請教徐發言人,Google我們查了,那麼行政院願意面對民眾健康的核心議題,拿出專業來說明我們的能源政策將走向何方嗎?
#徐國勇發言人請出來面對
#此專案是一個跨領域的專案
#能源醫療環境保護
#CATF
#朱珍瑤每週二會跟大家分享時事讓大家更了解彼此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