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發現有越來越多衛教文章呼籲女性提早檢測AMH、了解自己的卵巢年齡,甚至還有些文宣直接把AMH定義為女性健檢的必做項目之一,不做老了會後悔。雖說推廣這項檢測是讓女性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不過我認為,若沒有把這項檢查對女性的意義說清楚,有時反而會衍生更多煩惱。好比就有年輕女性發現自己AMH數值比同齡女性低,焦慮自己會不孕或進入更年期,來診間尋求改善的方法。
每次我都只能無奈且直白地回答,目前沒有方式,有的話應該全世界都知道,不會是秘方。
**AMH檢測用於試管療程、凍卵評估較具意義
其實AMH檢測問世時,主要是針對接受試管療程的女性。AMH這種賀爾蒙是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醫師因此可藉其數值推測卵巢卵泡的庫存量,預測排卵刺激後能取出的卵子數目,進而決定刺激排卵時的療程和劑量,減少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的發生。
隨著大家越來越晚考慮生育以及凍卵的技術提升,近年AMH檢測也變成女性是否要凍卵的參考。女性AMH指數在每個年齡層有其正常的範圍,一般來說介於2-5之間,隨年紀、卵巢功能退化逐漸下降。40歲以後通常會降至1 以下。若在40歲以前指數就低於1則為卵巢早衰,醫師就會建議可提早考慮生育甚至凍卵。
此外,不孕夫妻在評估該選擇人工授精或試管時,也可將AMH作為參考指標。
若指數偏低,表示卵巢功能相對較差、卵子庫存量越少,就可較早考慮進入試管療程。
因此,我認為這個檢測就是給女性一個參考,判斷該多積極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來懷孕,一般女生倒是不需要特別去做或納入健康檢查的必要項目。
**若無生育考量,測AMH數值可能徒增煩惱
原因在於,這個數值無法靠外力來改善,好比血糖偏高可藉運動、飲食甚至藥物改善,或藉由抽血追蹤,評估血糖控制狀況、調整藥物。可是得知AMH偏低後,並沒有辦法靠吃保健食品改變。而坊間流傳吃Q10、肌醇可以養卵?,其實研究只是發現 在高齡進入試管、多囊的族群可增加排卵率,但並無法增加卵子庫存量,當然也就無法改善AMH。因此,如果不是正在考慮凍卵或人工生殖,檢測AMH的實質意義就不大了!
此外,AMH很低,也不代表卵子品質很差,流產、胚胎異常的機率也不會增加。即使AMH偏低,只要不避孕,還是有可能自然懷孕。我在門診就曾遇過四十歲左右的女性驗起來指數不到1,結果仍意外懷孕。
再來就是,這個檢查雖然方便,但若要呈現婦科的健康狀況仍有它的侷限,不能取代其他問診、抽血及婦科檢查。舉女性常見的生理期混亂為例,應該優先紀錄排卵週期、檢視日常飲食作息,來排除是否為下視丘停經。若是多囊性卵巢,也得應透過子宮超音波、男性賀爾蒙濃度檢測來判定,並非優先檢驗AMH。另外,這個數值也僅代表當下卵子庫存數,無法預測後續衰退速度,因此醫師也無法以AMH高低預測女性何時進入更年期。
因此,我還是要強調,AMH的檢測意義應該是讓女性在猶豫到底該不該凍卵或評估該做試管或人工授精時,多一個量化指數參考,而不該成為無謂的壓力來源。所以,我不建議所有女生固定去檢測,因為如果後續不考慮進行人工生殖,又沒有錢凍卵。反而徒增焦慮,多被一個數字綁架,甚至對自己身體喪失信心,萌生隨便找人結婚生子的念頭,豈不得不償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婦科抽血檢查項目 在 機智女醫 廖娸鈞の好孕基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不見的敵人 #卵巢早衰 (上)
這幾天看完門診後,有兩位卵巢早衰的案例想跟大家分享:
一位是 #月經規則 #經血量正常 因為要備孕,做檢查發現卵巢早衰的病患
而另一位病患的年齡甚至 #不到30歲 因為月經不規則,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提早進入更年期狀態。
🔺到底卵巢功能不好會有什麼症狀呢?
很可惜的是 #初期並不會有任何症狀
等到 #月經不規律 才做檢查的時候,通常卵巢功能已經所剩無幾了。
因此提醒有 #備孕需求 的女性,可以考慮 #先檢查卵巢功能
🔺目前主要評估項目有兩種:
1️⃣抽血驗 #抗穆勒氏管荷爾蒙(AMH)
🔍由小卵泡分泌,可數值化卵子的庫存量👉🏻卵泡愈多,AMH值愈高。
✅簡單的記法是:
>2: 庫存量正常
1-2: 庫存量減少
<1: 庫存量快用完
✅優點:不受月經時間限制
✅缺點:需自費檢查
2️⃣ #超音波 評估卵巢基礎濾泡數目(AFC)
🔍卵巢中>2mm的小卵泡顆數,可推估卵子庫存量。
✅一邊卵巢有7-8顆左右算正常
✅優點:照超音波時可順便檢查
✅缺點:用 #經陰道超音波 評估會較準確,且醫師或技術員的經驗會影響誤差
#婦科疾病
#卵巢功能衰退
#備孕
#檢查
#機智女醫廖娸鈞の好孕基地
婦科抽血檢查項目 在 黃建榮醫師(黃建榮婦產科診所暨台北試管嬰兒中心Taipei IVF)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收到這對好朋友的喜訊,他們的寶寶順利生產了,因為先生診斷為染色體平衡轉位45X Y,der(13;14)(q10;q10),建議做PGS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以避免植入染色體異常的胚胎。透過PGS的篩檢,也挑選出染色體正常的胚胎植入,很開心收到他們的喜訊,也祝福他們全家平安。
==內文如下==
黃建榮醫師及全團隊日安
跟你們報喜及分享一整個孕程的心情歷程
於9/11 14:11 剖腹平安產下3340g男嬰
謝謝黃醫師的專業及全團隊的照顧
終於輪到自己寫下感謝及分享文了
一直覺得自己算是人生勝利組,有溫暖的家庭、穩定的工作、視如己出的公婆、視我如命的先生,我們也僅是這偌大世界裡,一直努力幸福的小家庭
備孕超過五年,最司空見慣的、最習以為常的、最稀鬆平常的懷孕,從沒想過 「難孕」會降臨在我們身上,心態樂觀、經期正常、身體健康的我們,卻遲遲沒有好消息
從順其自然到按表操課 ->到求神拜佛尋找偏方 -> 到心態崩塌放棄 ->再到重新出發,最難受的不是親友的關心、不是檢查的痛苦及抽血頻繁、也不是打針吃藥調理,而是隨著婚後的時間一年一年增加,盼子的心情與日俱增,每個月會因為看到小紅而難過、會因為假孕症狀而緊張、會因為經期遲來而期待、知道比自己晚婚的夫妻卻先懷孕而心酸,不知以淚洗面度過多少個無奈的夜晚,甚至說服自己兩人世界也是一種幸福
因為年紀將近及心境改變,於是在去年六月,下定決心到北榮做檢查,在自己一一克服各種不孕檢查及等待抽血報告結果都正常後,鬆了一口氣,爾後發現先生有精蟲減少的問題,保養後第二次檢驗精蟲數反減未增,做完一系列檢查均正常,抽血卻輾轉發現先生第13跟14對染色體平衡式位移45XY,der(13;14)(q10;q10)
詢問過遺傳學基因醫師,表示染色體缺失在現代非常盛行,僅一成帶原者會合併精蟲減少症,可能因為年輕或有成功自然受孕,後續不會多做檢查而被忽略,常見太太不明原因習慣性流產或胚胎萎縮,基因異常大多會在受孕時自然淘汰,醫生說用不科學的說法,大多孩子能留住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但仍有機率生下智力不足或發展遲緩的小孩
因為過去醫學不發達,基本上小孩生出來無異狀,並不會進一步安排檢查,以前也沒有這些儀器跟檢查項目,換在現代,基本上不是高齡產婦、抽血無異常,醫生也不會隨便建議羊膜穿刺,若發現小孩染色體異常,我想會選擇引產居多,因為沒有人敢拿孩子的健康來賭,但可能失去一個外觀、智力發展都跟我先生正常人一樣的小孩,北榮的醫師建議我們直接做試管嬰兒
後來多方比較及做諸多功課後,在網路上發現媽媽們分享及流傳著專業、技術高超以外,態度溫柔又有禮貌的黃建榮醫師,花錢除了花在刀口,也希望遇到讓心裡也舒適的醫師,於是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年九月來到「黃建榮婦科診所」,諮詢過後,建議我們做試管+胚胎染色體篩檢(PGS),當時被告知胚胎染色體篩檢可以大幅避免異常胚胎,但不是百分百,仍有1/3正常、2/3生出異常或是高風險流產的可能,懷孕過後不管年齡仍要安排羊膜穿刺,雖然帶著擔心,但我們決定相信醫生的專業
過程中,經歷多次抽血、檢查、陰道塞劑,許多規律服用安胎的藥物和針劑,黃醫師非常專業,會根據妳的身體狀況給予適合的建議及安排,也時常能感受到滿滿的正向支持和鼓勵,我總共取了16顆卵,全部都受精,但只有6顆繼續分化,6顆做胚胎篩檢,發現1顆異常,剩下5顆受精卵,感覺異常的機率蠻高的,讓我們更加覺得胚胎篩檢是有必要的,因為我們更不希望成功懷孕後又要承受失去的可能性
終於等到植入胚胎的這天,預計植入2顆,過程中沒有任何疼痛不適,還有種「啊?放完了?」的感覺,一直到醫生將植入後的超音波交付到我手上,雖然只是一個小黑點,我立刻在手術檯上忍不住淚流滿面,可能難以想像從未體會過懷孕的自己,卻能夠感受到他的存在,我很感動,因為我體內真真切切擁有著,當時的護士立刻關心我的狀態及剛走出去的黃醫師又返回詢問我是否不適,無時無刻都能深深感受到黃醫生和整個團隊,對每位求子心切的夫妻都是那樣的同理心、禮貌和專業
來到開獎的日子,植入2顆,1顆成功了,第一次看到寶寶的心跳 ,我和先生在診間對視,默默流下感動的眼淚,原來擁有一個孩子竟是如此美好,對於整個團隊,早已無法單純用感謝來表達
如果你問我們:孩子早點來臨會不會更好?我們一致想法是:不會!!!在歷經一些考驗跟失去過後,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到來,不會因為沒準備好怎麼當父母而埋怨、不會因為沒經濟基礎而苦惱、更不會因為還沒踏遍世界做盡玩樂而後悔,在身心靈都準備好的情況下,迎接第一個寶貝是如此的幸福圓滿
給正在努力的夫妻們:
我覺得整個備孕的過程,最最重要的,除了另一半的支持,就是自己的心態要健康,不去亂查資料、亂看徵兆、症狀、不糾結指數、不過度期待,保持平常心,因為我相信,保持輕鬆快樂的心情,寶寶能感受得到,過程中難免失敗、失望、失落,但我相信事情沒有永遠的陰雨天,上天為你關了一扇窗;就會為你開啟另一道門,雖然有時候並不是祈禱就能改變,但上天都會為你做最好的安排
如今,我跟先生已成功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嬰,謝謝黃建榮醫師及全團隊,謝謝你們賜予我們這樣的美好,將「小幸運」帶來我們的身邊,祝福生意興隆順利
曾走過失望及在診間一同努力過的
2020/09/11 Lavender & Fasu敬上
婦科抽血檢查項目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醫師強力呼籲 改善婦幼醫療環境
今天是母親節,就在大家陪著媽媽們過節的同時,今天有一群醫師站出來替台灣的孕婦和兒童請命。因為他們發現國內婦幼的就醫環境越來越不好,像是健保給付的孕婦免費超音波,不僅只有一次,而且內容也很陽春,很容易造成醫療糾紛。另外,孕婦產檢也出現貧富差距,經濟弱勢的孕婦根本沒有多餘的錢,自費作詳細的產檢。還有,婦產科醫師人才一直流失,未來孕婦要生孩子可能會找不到醫生。
三個醫護人員圍著小嬰兒,準備抽血,但是嬰兒的血管難找,被針扎了又會不舒服得扭動,想要順利抽到血常常必須要費時一個小時以上,針頭可能一再報廢,醫護也必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是抽完血之後得到的給付,大約只有22元。
兒科吃力不討好,導致畢業在即的準醫生,不願意投入,而面臨同樣窘境的,是婦產科,除了必須24小時待命之外,像是健保只針對孕婦給付一次的免費超音波,而且篩檢的項目只有胎位、胎盤、羊水,根本無法完整看出胎兒是否正常,很容易引發醫療糾紛。
尤其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弱勢的孕婦,根據健保局規定,整個懷孕周期也只能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
另外婦產科醫學會統計,目前在線上執業的婦科醫師,已經有四成五的超過55歲,加上準醫師不願意投入,醫師直言,如果醫療環境沒有改善,未來恐怕出現孕婦要生產卻沒有醫師接生的窘境,必須一再轉院,成為人球,他們呼籲政府在鼓勵生育之際,一定要先給婦幼良好的醫療環境!
讓女人安心生產 籲國家承擔風險
除了醫師出來呼籲之外,今天還有多個婦女團體也一起站出來呼籲國家要挺母親。她們希望國民年金應該跟勞保一樣增加生育給付,另外立法中的生育風險補償基金,也應該儘速三讀通過,讓女人生產的風險可以由國家承擔,如此一來,才能鼓勵女人生小孩。
新生兒的出生,就是媽媽最大的喜悅,看到孩子健康長大就是媽媽最大的心願。
不過現在願意當媽媽的人越來越少,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台灣總生育率只有0.91,平均每位婦女一輩子生不到一個小孩。
商家都知道要營造母親節的氣氛,婦女團體批評只有政府不知道,為了鼓勵女性生小孩,也要國家負起責任,民進黨立委黃淑英呼籲國民黨支持生育風險補償基金條例草案,至少在明年母親節給母親一個禮物。
根據統計,2009年生產死亡的產婦有16人,出生未滿月的嬰兒有452人,這些家庭都是基金補償對象,此外立委也認為國民年金應該比照勞保加入生育給付,國家用具體行動挺母親,才能真的解決國家少子化的問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Hro-kX6ls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