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本書從頭到尾看完,就能學到裡面的知識?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要學習某樣新知時,參考書買來就是直接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
不得不說,這樣的方法很沒有效率,如果時間很多、想鑽研裡面的知識那還可以,但是大多數人的學習都會有一個希望能快速達到的目標。
比方:通過考試、學習某項技術、語言等等。
我們很多人在學習跟考試的過程中繞了遠路,投入了很多不必要的努力或者努力沒有針對方向,這其實是相當可惜的。
Bryan當年也是想說只要埋頭苦讀,勤就一定能補拙,只是想不到這樣的方法卻讓考試成績越來越糟,因為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
之後班上高材生的一句話點醒了Bryan,讓他修改了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後不但考上研究所,更只準備三天便通過微軟MCP專案管理認證,拿下全球最高分(即滿分)的成績。
同樣的人,同樣的智商,為什麼有這樣的改變?原因就在於學習法的改變。
Bryan也將自己的學習法整理成6個標準化的步驟,大家照著一步一步的來做,相信可以很明確的提升我們在學習或者是在考試的投資報酬率。
但這邊也要提醒,這一套6個步驟並不是一個特效藥,並不是說你整天在家裡打遊戲看電影,你考試成績就會提升,並沒有那麼神奇的東西。
這6個步驟你照著做,可以幫助你不浪費時間跟精力,讓你的每一分投入都可以獲得滿意的回報。
這6個步驟分別是嚴選目標、設置關卡、建構心像、切片練習、尋求回饋,還有排除障礙,總共6個步驟。
#嚴選目標
第一個是嚴選目標,重點是專注在所謂的有目標性的學習,比方說你要通過考試,或者是你要在一個明確的時間內學習你的語言的技能,或者是工作上的技能。
至於那種插插花、刺刺繡、學學盆栽這種比較是打發時間,比較消遣式的學習,並不在我們討論的範圍內。所以相對的既然是有目標的學習,所以你設定目標變得非常重要。如果目標你設的含含糊糊,你就很難去評估你到底有沒有真正學會,你設定的東西。
我們在嚴選目標章節裡面會談,怎麼樣設定目標?有哪些重要的要領要遵守?還有怎麼樣撰寫一套屬於自己的目標宣言當作指引。
#設置關卡
第二關我們會談到設置關卡,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我們都有經驗,如果這個遊戲的關卡太難了,非常難過關,大部分的玩家可能玩了兩下就放棄了。可是如果這個關卡太過簡單,我們也會覺得遊戲很無聊,沒有什麼挑戰性。
所以設計遊戲的人都知道,要把這個關卡設計到難度剛剛好,這樣才會讓玩家同時保持信心,也會保持這個學習的興趣,持續的往下走。
同樣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也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設計關卡這樣的一個概念,當中也會分享所謂的學習圈的理論。
#建構心像
第三個是建構心像,我們簡單的可以把它解釋成所謂心理的圖像。
簡單的說,所謂的心像就是我們在從事一項活動的時候,大腦裡面會產生一整套的認知,有些時候是以視覺為主,可是同時也會包含聲音、觸覺或感官等各方面的感覺,這套感覺其實你必須要慢慢的去鍛煉起來,因為高手跟一般新手最大差別就在這裡。
我們在建構心像的章節也會談如何一步步去架購心理的圖像。
#切片練習
第四個步驟叫做切片練習。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熟能生巧,或者是所謂最近很流行的1萬小時的理論,感覺很多事情,你不斷的重複做,你慢慢就會變成高手,其實這裡面這個不完全正確。
舉個例子,如果真的熟能生巧,天天開車,開20年計程車的運匠先生,他應該就可以去當賽車手了,天天做菜難道就會變大廚嗎?其實不一定,不是說熟能生巧,累計1萬小時就對,中間是你必須要有意識性的有系統化的,每天做,而且你要刻意去練習,這中間是一個所謂的切片練習的概念。
我們在這個章節會教大家如何去正確的切片練習,讓你的1萬小時,變得更有意義。
#尋求回饋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教練跟老師最大的不同在哪裡?通常我們一般認為老師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可是為什麼運動選手,他們會稱他們的老師叫做教練?其實教練跟老師有個最大的不同,教練更專注在給這個選手及時的回饋。
在這個章節我們會談談教練的重要性,還有如果我沒有辦法在這一行找到教練,或是我沒有足夠的錢去聘請一個專屬的教練,我該如何運用現在的網路科技間接的獲得反饋。
#排除障礙
最後一個章節我們是排除障礙,就算我們照著前五個步驟去走,難免在學習的時候還是會遇到一些挑戰。還是很容易卡關。當我們卡關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調整我們自己的身心?怎麼樣調整我們學習計畫,逐步克服困難,其實我們這裡也累積了很多很多的招數,可以慢慢教給大家。
這6個步驟分別是嚴選目標、設置關卡、建構心像、切片練習、尋求回饋,還有排除障礙。只要大家按部就班,照著這個系統化的步驟走,我們就可以確保我們在學習或是考試上,每一分的投資都會獲得回報,不會繞遠路。
至於操作細節的部分,歡迎大家參考這堂線上講座【強效學習與征服考試的系統化做法】,讓大家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
>>https://bit.ly/365tc1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村上春樹 #文學 #推薦書 ──── 你聽過「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為何說「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本集我們繼續講述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國境之南,太...
奇巧計程車電影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味情書》(The Lunchbox, 2013)是部非常優美的印度電影,當時獲得多項亞太電影與亞洲電影大獎,是印度人眼中理當前往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出賽的印度最佳電影。其中非常出色也是我們都認得的男主角,是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飾演成年 Pi 的伊凡‧卡漢(Irrfan Khan 1967-2020)。
卡漢飾演臨界退休的嚴謹會計公務員薩揚(Saajan),一生都以一絲不苟的態度,面對生活與一切細節,於是他討厭差池,一點小錯誤對他來說,都是不能容忍的糟糕,也會讓他焦慮惱火。
不過,就在他準備退休之際,生命卻掉入一個不在規劃也無法精算的漩渦,來自一個便當的意外愛情。
.
#年輕太太的美味便當
伊拉(Ila, Nimrat Kaur 飾演)是個孤單少婦,先生對她姿態高昂、態度冷漠,有個女兒的伊拉,一直在思考該如何挽回先生的心。
美味便當是伊拉的秘密武器,經由樓上大姊的建議,伊拉每天在先生離家上班之後,先是上街採買蔬菜肉品,回家鑽研美食料理,然後趕在收便當系統來到家門之前,製作好精緻惹味的咖哩便當。
.
#達巴瓦拉dabbawalla便當系統
在印度孟買,從19世紀末,將近140年前,就有運送午餐便當的達巴瓦拉系統——由便當收取者,到消費者家門口,領取太太/母親剛做好的熱騰騰便當,送往火車站,進入達巴瓦拉分配系統。
因為送便當者,都是不識字的藍領,於是,在便當盒上面,不能寫上地址,只能以代號、標誌、與顏色,區分即將送達的城市、大樓、與辦公室。
接著,便當會搭上腳踏車,來到火車站,排入搭乘的火車箱,進入城市,再人力分送到學校與大樓,進入教室與辦公室,抵達孩子或爸爸的手中。《美味情書》的導演賴舒·彼查,特別將這一段孟買便當的物流,以紀錄片的方式拍攝。
.
#伊拉的便當來到薩揚的辦公桌
為了讓先生不生厭,伊拉的便當每天都有不同的印度菜色,一個高達五層的錫製便當盒,每一層都裝上不同菜色,有薄餅、蔬菜、顏色不同的咖哩燉肉等等。螢幕外面的觀眾,光是看到這些便當,都會覺得飢腸轆轆而內心溫暖,更何況是親手捧著便當的先生,肯定會再度跌入熱戀。
只是好巧不巧,伊拉的便當沒有來到先生的辦公桌,而是意外擺在薩揚的桌上,溫暖了他的胃,也柔軟了他的心。
.
#回信感謝與書信來往
原本,獨身的薩揚是請一個固定的店家做的外送便當,雖然也是搭乘達巴瓦拉系統來到辦公室,但是畢竟還是外送店的自助餐盒,完全不能與來自太太的愛心便當相提並論。
於是,意外獲得伊拉便當的薩揚,默默地享受著每個小盒的美味,感動得讓性格小氣的薩揚,決心寫封信,向便當創作者讚賞與道謝。
收到讚賞與道謝的伊拉,同樣也被來自陌生人的溫暖文字感動。
.
#有時間延遲的書信往來
這是21世紀,我們早已不在紙上寫作業、不在紙上閱讀、也都已經線上上課了,實在很難想像「紙張的書信往來」,是怎樣的心情。
我們對於訊息的傳遞,已經到了幾乎必須同步的急切心態。距離電影上映的2012年,當時我們習慣使用gmail通信也不過五年,雙方通訊的時間距離,最快十五分鐘,慢點兒則需一、兩天。
但是,現在極度依賴 messenger 與 LINE,加上手機即時的訊息通知,我們在對方發送訊息的同時,幾乎就已經知道訊息的內容。2021的通訊的時間距離,幾乎為零。
我們早已失去等待訊息的耐心。
.
#便當與愛的通訊
但是在《美味傳情》,達巴瓦拉的便當運送,完全不靠科技,而是傳統人力;同樣的,伊拉與薩揚的書信傳情,也是非常古典——紙張書寫、裝在回程的便當、與人力傳遞。
伊拉與薩揚的情感,就如同需要發酵的咖哩一樣,隨著便當與信紙的傳遞,在分分秒秒的等待中,慢慢產生濃郁的香氣與期待。
.
#從不誤點的達巴瓦拉
不過,可不要以為常常火車票一買就不知道哪天可以搭到印度火車,便當也同樣散漫隨性而容易遲到誤點。
一點也不,達巴瓦拉是全世界最精準的人力物流,「幾乎不出錯(1/600萬)」,完全是印度人的驕傲。「精確、準點、美味」是140年歷史達巴瓦拉的信念。
這也是為何在 2012 年,明明《美味傳情》最深得印度人的喜愛,最想推向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卻被印度官方攔截下來,改由 The Good Road 代表參賽,搞得連被奧斯卡提名的機會也沒有。
.
#達巴瓦拉不出錯
印度官方解釋不能將《美味情書》推向奧斯卡的原因是——達巴瓦拉不出錯。達巴瓦拉是完全不靠科技卻最精準的物流系統,全世界都要向印度取經的活體物流教科書。於是,怎能推出一部電影,昭告全世界,達巴瓦拉不只會出錯,還一再出錯,錯到讓一對陌生人,由相互傳情到愛上彼此呢。
.
#疫情期間也有蔬菜的達巴瓦拉
你知道嗎?在疫情期間,其實在台灣北部,也有一種蔬菜世界的達巴瓦拉,同樣秉持——精確、準點、美味——的理想,每天派遣賓士、寶馬、或是計程車,將你前一晚預定的蔬菜箱,在你隔天就要作飯前,送達你的家門口,讓你不用戴著口罩到超市冒險、不用擔心冰箱如同你的衣櫥,總是剛好少了一樣蔥或蒜,也不用擔心自己慣性總是只買高麗菜。
蔬菜世界的達巴瓦拉,不只會把蔬菜箱24h直送你家,還會根據不同節氣與四季變化,幫你配好大約十五樣蔬菜,從根莖、葉菜、辛香、到你可能不知名的青菜,通通網羅在一箱,讓你餐餐都能攝取來自維生素ABCDEFG直達WXYZ的營養。
.
#美食是愛情的催化劑
《美味傳情》不只描述女性、婚姻、與愛情,也是部印度便當文化的美食紀錄片。只是,對於婚姻觀念還是極為保守的印度人來說,伊拉與薩揚的故事,只是浪漫的電影童話。倘若現實世界出現一樣的情節,女人的性命最慘可能不保。
為了家庭和諧與婚姻幸福,精準的物流配送變得很必要,不如就讓《好鄉好農》的蔬菜箱,幫助你防疫強身與穩定愛情,創造幸福的家庭。
好香好濃的《好鄉好農》蔬菜箱,就在這裡唷:)
https://www.goodfood.tw/products/%E3%80%9024h%E7%94%9F%E9%AE%AE%E5%88%B0%E8%B2%A8%E3%80%91%E4%BB%8A%E5%A4%A9%E8%A8%82%E8%B3%BC-%E6%98%8E%E5%A4%A9%E5%88%B0%E8%B2%A8-%E5%A5%BD%E9%84%89%E5%A5%BD%E8%BE%B2799%E9%98%B2%E7%96%AB%E8%94%AC%E8%8F%9C%E7%AE%B1?sl-ref=movie001&fbclid=IwAR3j0LQM5Y78TLSZkwtwRWLYvaQS1Qswvb6hfHYh9vi23TIFBiVVHWow0R4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47
#第37部電影
#2021年6月30日
#美味情書
#達巴瓦拉便當系統
#Lunchbox2012
#dabbawalas
奇巧計程車電影線上看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所謂的習慣,就是被規律執行。◄◄◄
《#原子習慣》讀書會 第01週(預計12週)
會參加《原子習慣》的線上讀書會起源我覺得很妙,是因為主辦人看到我每週都會分享《7週對的人》的線上讀書會心得,所以詢問我願不願意一起進行這個為期12週的實作練習。
畢竟《7週遇見對的人》都可以為期49週了(剛結束第6週),12週的習慣養成是是勢必要的。
#我好多習慣想要養成
ex不要那麼常搭計程車
ex 每天走路10000步
ex 每天喝2000cc的水
ex 每天讀一篇華爾街日報
太多了😆😆😆
但是,不要擔心,不要一次想要完成一整件事情,根據《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提到的,只要養成一個好習慣,其他的好習慣就會跟著建立起來。
為什麼會這麼神奇?
因為 #身分認同。
這是今天最多夥伴感同深受的一件事情。
講更多一點,#把重點放在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在讀今天的範圍時,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尤其是 #我自己對於日更團的卡點,完全充分解疑,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 1. #非比尋常的滾利結果
❝只要你願意堅持多年,
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
終將以複利計算一樣滾利,
滾出非比尋常的結果。 ❞
Q:為什麼這半年我突然有了一些結果?
一直以來,不要說你們有疑問,連我自己都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過去三年寫文章沒帶來效應,在這半年有種爆發的感覺,我自己也驚恐😱
根據這本書,因為我的寫作是以「年」為單位,所以這可以被列為是一種「#堅持多年」所帶來的「#非比尋常的滾利結果」。也就是說2017年開始日更到了現在,小小的堅持開始有了複利的結果展現。
▍ 2. #強大的成果總是姍姍來遲
❝ 倘若你發現自己
難以養成某個好習慣
或戒除某個壞習慣,
不是因為你失去改善的能力,
而往往是因為你尚未
跨越潛伏期之力的停滯期。 ❞
Q:如何讓日更團的族人們同時也有結果?
當我們開始進行一個習慣,在一開始會往往看起來沒什麼影響,可能會效果不顯著,令人挫敗。
我們稱之為「死亡之谷」,哈哈哈,我真的覺得這個名字很可愛,很像在玩online game或是在拍電影。
但是,同樣的理論不約而同在李偉俠老師的新書《#創新產品煉金術》也有提到死亡之谷,說的是在初期的產品開始有了早期採用者後,要度過這個死亡之谷,才會順利走到最後。
證明了不同的事情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例如說你想要 #透過日更來建立個人品牌,一開始日更100天是不會有改變的,因為,這還在死亡之谷,要經歷一段時候後,#先前付出的努力的完整價值才會顯示出來。
omg!!!這徹底的點醒了我,沒錯!因為時間還沒到,還在死亡之谷啊~~~
我們真的要有耐心,有技巧的耐心。所以我們持續走在微小的行為上是正確的,但我們需要一起度過死亡之谷。
一旦知道現狀與原因,我突然變得又更安心了。
#這簡直要列為日更團必看的書
▍ 3. #愛上過程而不是結果
❝ 當你的一切努力
都聚焦於一個人特定的目標,
達到目標之後,
還有什麼能推動你前進?
正因為如此,
許多人才會在實現某個目標之後,
重拾舊習。 ❞
Q:日更完100天究竟要做什麼?
有些人可能會這樣問自己這題,有些人可能會被身邊的人問這題,我就在想:為何我沒有問過自己這題。
我今天看到這段話,omg,我找到原因了,因為我是從頭到尾喜歡寫作的人,日更是手段,寫作才是我真的的本質。
#進步的必要條件是對過程的投入
omg(我知道我本篇已經omg很多次、但我必須要好好說出我的同意),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終於懂為什麼我一直在日更的世界覺得人生快樂了。
我真的享受這個過程,結果只是附加。
所以,我鼓勵大家:發自內心問問自己:#我到底是什麼是真心享受的,這個答案不在我,在於你。
另外,讀書會裡有SEO大師,我還私心請教了一些問題。
根據SEO大師的建議,#blog其實不需要日更(大師說這句話後還說我會不會生氣,my god,當然不會啊,SEO的世界有自己的規則,超有趣的,不用日更最好啊😝)
因為,#blog文章的質比量還要重要。因此,簡單來說,寫很多篇文章,不如一篇好文章寫好寫滿。
god!這個跟我的誤打誤撞的經驗很像,我過去有一篇文章寫104的後台,很長,但包含了所有104後台的事情,目前還是我blog點閱率第一名。(但那已經是三年前的文章了啊😱)
而且,我明年就是打算把blog的文章濃縮,把好多篇同一個主題的,合成同一篇,讓每一篇都可以把那個主題涵蓋完整。
#簡直是讓我明年的blog改版下了定心丸
#真的是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其他團友分享的好習慣小撇步:
#睡前一小時不要滑手機
#睡覺手機離遠一點
#多吃原型食物
本日的讀書會真的是太快樂了!謝謝邀請,等不及要下週同一時間見面了❤️
奇巧計程車電影線上看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村上春樹 #文學 #推薦書
────
你聽過「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為何說「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本集我們繼續講述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算是村上長篇作品中奇幻色彩較淡的一部;但其中僅有的幾處帶有幻想性質的情節,卻恰恰都是小說的關鍵。
男主角阿始在婚前,在與島本在爵士酒吧中重逢之前,其實曾在街頭巧遇島本──他看見一位拖著腿走路的女人,背影與曾罹患小兒麻痺的島本一模一樣。於是他不由自主開始跟蹤她,卻始終沒能確認那是否就是島本。然而,跟蹤尚未結束,突然有個男人抓住了阿始的手臂,交給他一個白色信封,警告他不要插手,也不准追問;而島本就在此刻上了計程車,消失在人群中。阿始茫然收下白色信封,打開一看,信封裡裝著十萬日圓。這個信封,被阿始慎重地收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而在整整八年後,阿始與島本重逢,島本再次從箱根的別墅中不告而別後,阿始回頭去找這白色信封,卻赫然發現,白色信封居然也不見了。
伊格言分析,如果仔細檢視《國境之南》所有關於女主角島本的細節,由島本首次出現在爵士酒吧裡起算,我們會發現,小說中幾乎未曾出現島本與其他角色(除了阿始之外)較長時間的互動。而島本的現況與個人歷史,似乎都被那充滿神秘感的話語或死亡意象所隱蔽了。我們或許可以如此猜測:這位阿始的青梅竹馬,三十七歲,有著迷魅笑容的美麗女子,或許自始至終,極可能只是阿始心中的幻影。
這代表了什麼?伊格言說,前兩集中,我們已經證實了,絕對純粹的愛往往導致傷害與毀滅。這說來令人悲傷。而藉由十萬日圓的消失,村上春樹更將小說的世界觀進一步推向了更加虛無的方向。裝著十萬日圓的白色信封是對島本情感的唯一物證;然而物證卻消失了;唯有對島本的記憶保留了下來。換言之,在缺乏物證人證的情況下,這樣「絕對的愛」的記憶,卻也有可能只是幻影,只是虛構。
這強烈暗示了生命的本質:虛無。......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417-3XzVH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