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跑馬燈的啟示
打完AZ疫苗第三日早上開始,一直覺得自己心率很高,用手觸摸脈搏,心率高到90bpm(一分鐘跳到90次以上),接著一整天都有種暈感,越到了晚上,頸部兩側非常緊繃、頭頂漲痛,而且感覺到太陽穴兩側血管都在跳,眼皮也跟著跳。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在關心自己的安靜心律嗎?
我平時都有監測習慣,心律大約正常狀態是54bpm,所以90多的心跳對我來說真的頗高,我慢跑時也不過就是這樣的心律~
想像心臟一整天都在慢跑狀態,很容易疲勞的~所以手軟棉棉,舉起來還會抖。
自從經歷過筋肉老爺中風,對於這些身體跡象十分敏感,就是說有點神經質也沒關係,是想身體一定有些狀況,才會心跳快了將近一倍,不知道是不是某處血管有栓篩了?心臟才必須跳動更快來讓身體補氧?
AZ疫苗後如果發生血栓是在靜脈,跟中風不太一樣,中風發生在動脈(以上是查網路衛教文),於是決定如果今早起床心跳沒有減緩就要去看診;
晚上一個人睡在客廳沙發(我的怪癖~休養身體時喜歡自己躺沙發~),脖子與頭頂覺得越來越緊繃,這也不是太好的徵兆~~突然腦海人生跑馬燈冒出來(多怕自己睡到一半葛屁),想到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還沒養大兒子、還沒完成陪伴的責任、還沒生出第二個、筋肉老爺還沒恢復、貸款還在付......如果只因為打疫苗就葛屁了,那不是很冤枉?想著想著很想哭~也才驚覺原來當面臨到危機時,我在意的不是生涯賽事成績、不是自己有沒有紅過......全部在意的都是家人,就只有他們而已。
#辛苦來自於家人_快樂幸福感也來自於家人
雖然我經常呼口號要女人「多愛自己」、「多專注於自我提升」,但不諱言這世界上最能讓我快樂的事依舊是家人,而不是自己;換個說法~家人的關係讓我充滿幸福感,而不是我這個個體帶來了滿足。
要女人培養獨當一面,只是為了有能力去對抗社會不平等,並且在遇到低潮時,不成為看人臉色過日子的一群;
或者是有足夠獨立能力時,就可以為「犧牲」這件事設好停損點:適當的為愛犧牲,可以換來高幸福感,但是當犧牲超過自己能負荷時,無止盡的奉獻自我叫做啃食靈魂。
擁有壯大的能力,只是幸福之鑰,卻不盡然是幸福本身。
哈佛大學有份質性研究歷時70多年,追蹤724位成人,一半來自於哈佛學生包含甘迺迪總統,一半來自於貧民窟,研究「什麼人才會活得幸福?」;工作、健康、生活都在研究範疇,這些成人活著的都90多歲了,研究結果是什麼呢?「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羅伯威丁格教授,第四任研究主持人這樣說。
所以快樂不來自於這群人位高權重,卻是來自於「美好的關係」;我很懼怕死亡,不是因為害怕自己還沒達到高峰,卻是怕對家人的愛還沒給足過。
\
今天一早起床後心律依然很高、手抖、頭漲,於是取消了線上教學、下午道路駕駛學習,去醫院先看診心臟內科。心律一測93bpm依舊很高,難怪起床也沒覺得睡飽過~
照了X光、心臟超音波、心電圖、血氧,是都沒什麼問題,醫生先幫我開了症狀藥物,抽血檢查甲狀腺與血栓,這個要週五才知道。
可能粉絲會覺得我大驚小怪,畢竟身邊不少女生朋友打完AZ疫苗後小不舒適持續了兩三週都沒想過要去看醫生;
但畢竟我體會過,身體小徵兆以為沒什麼而忽略,卻倒下只在一瞬間的悲壯家史......因此寧可神經質,也不要有個萬一,萬一來了會後悔莫及!
這邊也提醒有打疫苗的朋友,如果超過48小時你的身體還有小病小痛,快點去醫院檢查,畢竟你不知道這是產生抗體的過程?或者是身體真的出現的狀況。
還有心律沒事就要練習每天監測,這樣當身體有狀況時,就可以很明確的知道該不該去看診。
譬如如果平時沒有紀律安靜心律的習慣,發現不舒服了,測量心律90bpm,網路一查,寫著成年人安靜心律介於70~100bpm間,就還以為自己沒事很ok~~沒有屬於自己的日常數據,真的有狀況時就少了點診斷依據是吧~
#記得沒事自己的心跳率_血壓都要知道喔
太陽穴血管跳動 在 基因好女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清晨發現我的太陽穴抽動了
經驗告訴我~要頭痛了😔
感受一下血管跳動的節奏
它告訴我~今天還是戰鬥的一天
我告訴它~我會找時間讓我們一起休息的
於是沖了一杯咖啡
安撫一下這抗議的小腦袋
全身溫暖了
血管舞也跳得差不多了
在老闆辦公桌前
和老闆四目相對下尷尬的拍一張
紀念今天的美麗開始😎
#San女奇緣
#平度小日子
太陽穴血管跳動 在 [難過] 每天都處在頭痛狀態pooler123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持續到現在已經兩個多禮拜,每天都頭痛(血管跳動的那種痛),有時候太痛還會有嘔吐感,可是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吃止痛 ... 用白花油或萬金油按摩一下脖子後面跟太陽穴. ... <看更多>
太陽穴血管跳動 在 冒青筋又跳動是「靜脈血管」發出警訊?不是生氣是生病 ... 的推薦與評價
來賓:禹安好神媽媽團:五寶媽、安東媽、Nina、佩姬、家欣專家:心臟 血管 外科甘宗本、中醫師陳峙嘉、醫藥記者洪素卿主持:黃瑽寧、鍾欣凌電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