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租金合理化系列公聽會(二)【#可負擔租金 與 #非自償補助標準】
繼前次【#房地稅負減免】公聽會之後,今天再推出【可負擔租金與非自償補助標準】,聚焦討論「#社宅租金定價基準」與「#非自償經費補助標準」
永昌認為
#社會住宅 的政策目標,應是要協助有需要的人,尤其是 #經濟弱勢者 的居住問題,如果這個政策目標無法落實,那蓋再多社宅有何用?
在歷時2小時又45分的會議之後,亦獲至下列結論,請大家批評指教,提供修法意見。
會議結論:
1. 有鑑於各地方政府社宅租金之計算基礎並不一致,建請營建署與衛福部進一步釐清最低生活費與家庭所得的關聯性,再重新檢討社宅定價原則。
2. 根據〈內政部社會住宅興辦計畫融資利息及非自償性經費申請補助作業須知〉,社宅每建坪實收平均租金超過510元(最高等級),則視為100%自償,無須補助,造成預算的執行率偏低,顯見興辦的地方政府幾乎無法依該須知獲得非自償性經費補助。建請營建署增加合理調整因素並考量營運期各種軟體活動支出,調整實收平均租金上限,或取消上限。
3. 重新檢討社宅平均租金「不得低於市價七折」之規定,避免特殊身分者的下限保障,變成30%的天花板。
4. 依據《住宅法》34條第二項,規定社會住宅「設施、設備及社會福利服務協助之項目,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建議訂定社宅合理品質水準,除設施設備外,針對諸如房型面積、公設比、建築標章、耐震係數..等,營建署應邀集國家住都中心、建研所及已具興辦經驗之地方政府共同研商,訂定共通規範,並據此重新檢討現行每建坪租金自償設算之合理性。
5. 請各地方政府精進各種降低社宅興辦成本的措施,包括:興建費用、管理支出及修繕費用。以利進一步調降民眾租金、管理費,並平衡社宅財務。
6. 針對入住社宅住戶是否符合合宜居住水準或造成租金及所得的垂直不公,營建署應規劃滾動式的普查研究。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
#社會福利總盟
天花板 品質管理標準 在 堡醫師的痠痛堡健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假象的美好實為醫病雙輸 揠苗助長的自付差額特材標準】
這幾天自付差額特材標準引來各界的關注,原本第一時間就想耙梳整理些想法,但看到陳時中部長、蔡英文總統的訊息後,本以為事情還有轉圜,但看到主管機關用閉門黑箱會議、以媒體放話的方式處理爭議,我要站在在野黨監督的角色點出問題。
#張育美 #自付差額特材自費標準 #揠苗助長 #醫病雙輸
過去國家地理頻道曾報導我國的醫療品質是全球第3、亞洲第1;但另根據「2019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世界競爭力年報」我國的總醫療支出在GDP中卻占比極低,在63國中排名第40,遠遜於鄰近已開發國家。也就是說「物美價廉」是我們醫療服務沉痛的特色,健保為民眾提供了基礎的醫療服務,但卻又像緊箍咒般以價格控管箝制各項「超前」的醫療發展,除了「物美」之外,在各種品質更好的醫療服務中,難道還需要強求醫界繼續「價廉」嗎?
近日健保署公告的民眾自付差額特材的自費上限,就不免讓人有「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之感。另外,這也會剝奪民眾自主選擇醫材的權利,因為這項政策會造成劣幣驅逐良幣,品質好與水準佳的醫材可能因此退出台灣市場,民眾未來極有可能想用也用不到。只怕健保署的政策只是辦公室裡的美好,最後反而造成「醫病雙輸」。
#劣幣逐良幣真實發生
對於醫界已提出自付差額特材自費上限將造成劣幣逐良幣的質疑,健保署固然解釋健保署及食藥署會做上市前後品質把關,但如此說法顯然混淆「品質精良」和「符合標準」兩個層次問題。君不見有多少人認為「原廠藥」效用較「學名藥」更佳,同樣問題也發生在醫療器材,安全性、品質、效能符合標準,但部分醫材在效能上就有更好的表現,例如癒後更佳。如醫界朋友舉例的Biobrane傷口敷料,可說是款嚴重燒燙傷患者的福音,但就曾因為健保收載問題而退出國內市場。
#資訊公開透明即可杜絕弊病 #知情同意達到醫病雙贏
病主法施行已過1年,其中很重要的觀念就是「知情同意」,也就是醫師要將醫療選項及各選項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告知病人,在資訊充足的情況下,做出醫療選項的選擇與決定。與其訂定價格天花板,不如思考如何減少醫病資訊落差,讓患者能掌握利弊後,在自己可負擔的範圍內做出合宜選擇,而不是藉由價格天花板限縮病患可選擇的項目。
#醫療生技產業的崩解 #傷害的不是醫界而是醫療供需鏈
價格的制訂不外乎是成本考量,成本涉及到進價與議價能力,大醫院需求量大、議價能力高,反之小型醫院則可能難以壓低進價。今日齊頭式的平等,恐怕無視於社區醫院的現實困境,減少社區醫院採購意願,分級醫療該如何落實?除此之外,醫院不願採購,高品質的醫材商轉而投入國際市場、高階醫藥生技人才出走,國內相關產業陷入困境、品質無力繼續提升,如此惡性循環正是這次公告背後的結構性問題。
#疫情稍緩就倒推醫界一把的衛福部
尤記得前幾個月疫情方興未艾時,醫界傾全力和政府一同防疫,從發燒篩檢、病床建置,到各式的院內感控措施,掙得今日的防疫成果。所幸疫情趨緩,醫療機構才剛稍有喘息空間,就收到主管機關如此「大禮」,我實在為醫界感到痛心。政策的推動絕對是要因勢利導,才能達到多贏局面;如果只是閉門造車,醫界恐怕只剩「真心換絕情」的悲鳴而已。
天花板 品質管理標準 在 A Nan MOSTA 阿男醫師の磨思塔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我們的前世情人與現世情人...
還是要好好發聲一下!
「健保自費差額上限管制?」「後果如何?」「決策過程會議資訊公開了嗎?」
防疫大作戰期間,已經低調沉潛很久了,今天怎麼會有北部記者打了電話來,特別諮詢這個議題?
政客總愛騙選票騙病人:
「幫民眾省荷包」?
魔鬼總藏在細節!
人工水晶體健保只願付2744元,自費9萬多砍到7萬多,爽到誰?
如果真的要幫民眾省錢,您若是立法委員要怎麼監督改革?
我也是某縣市的「醫審會」委員,所有各專業領域的委員都非常認真與專業,要審酌【醫療設施水準】、【成本分析】與【市場行情】等資料,兼顧醫療勞動品質成本與病患就醫權益,對於「健保會」與官僚往往齊頭式砍價決策,不顧及城鄉差距與醫療機構自主經營特色與成本,破壞台灣醫療科技發展與自由民主經濟根基,製造健保共產悲劇,真是好奇。
我們這一代被健保高壓統制多年,就算了,為了下一代的醫療品質,為了台灣基層醫療國家隊的命脈,還是要好好分析一下。
衛生醫療政策與公共事務決策,都要做好倫理決策分析(尊重自主/行善/不傷害/公平正義)、法律經濟分析,與政經社系統分析。
先說結論方向,
也請記者與台灣民眾思考擬答一下:
(1). 表面民粹省錢其實省掉的是人民的命?
(2). 高壓管制省掉的是台灣醫療國家隊的命脈?
(3). 健保共產悲劇下誰會變得又慘又老又窮?
(4) . 誰是粗糙決策下不當得利獲益者?
(5). 幕後影武者不受立委監督的太上「健保會」腳色如何?會議決策過程如何?
各黨國會立法委員有誰想好好檢討修法一下?
防疫好棒棒才解封,犧牲奉獻難疏困,台灣醫療基層國家隊馬上就被當頭棒喝?!
89%醫院醫材都被砍價,齊頭式共產管制,後果會如何?
1. 對民眾病患來說:
以後,會不會省錢省掉命?
會不會有錢也買不到好藥,有錢也買不到好醫材?劣幣驅逐良幣?壓榨的成本總會反應在品質上。又要好,又要快,還要最便宜,哪裡找?
2. 對醫院經營管理來說,到底台灣基層醫療國家隊面對的是自民主經濟市場?
還是血汗共產高壓統治國家?
各縣市各層級醫院軟硬體人才智慧成本都不同,定價與服務策略都不同,卻要齊頭式砍價訂下天花板,其實,只是圖利低價低成本低品質的醫療市場競爭?還有是否圖利實支實付的保險業者省大錢發大財在偷笑?
3. 對新科技醫療儀器醫材廠來說,面對不公平交易,也非正常自由經濟市場的台灣,退出台灣吧?
後果,讓台灣人民高品質醫療選擇逐步落後與限縮?
智慧財產與品質成本被硬砍價,無利可圖,也只好退出市場,或退出台灣,台灣人民享受新興高品質的特殊醫材,勢必只會落後各國水準,更不用說如何鼓勵台灣醫材國家隊?
4. 就《醫療法》來說,「醫療費用之標準」是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與醫審會的法定職權,健保署會不會管太大了?
《醫療法》21條:
醫療機構收取醫療費用之標準,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核定】之。
《醫療法》第 99 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置醫事審議委員會,任務如下:二、醫療收費標準之【審議】。
衛生福利部也曾訂定《醫療費用收費標準核定作業參考原則》:
提供非屬健保給付項目,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衡酌【醫用者意見】,參考機構提供之【醫療設施水準】、【成本分析】與【市場行情】等資料,依審查程序據以核定。
5. 就《健保法》來說:
健保法立法第45條之立法目的,是在保障人民可以享受新科技【特殊材料】,並願自付差額,高壓管制砍價設上限下,良幣遭趨,反而讓台灣人民享受不到新科技之【特殊材料】?符合《行政程序法》之比例原則嗎?
《健保法》第 45 條:
本保險給付之【特殊材料】,保險人【得】訂定【給付上限】及保險醫事服務機構得收取【差額之上限】;屬於【同功能類別】之特殊材料,保險人得支付同一價格。
保險對象得於經保險醫事服務機構之醫師認定有醫療上需要時,【選用】保險人定有給付上限之特殊材料,並【自付其差額】。
前項自付差額之特殊材料品項,應由其許可證持有者向保險人申請,經保險人同意後,併同其實施日期,提【健保會】【討論】,報主管機關核定公告。
高官,不要總是把人民跟醫院管理者當是白痴?
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醫審會若訂某手術或醫材自費上限收費20萬。
健保本給付3萬,若訂差額上限10萬。
醫院原收入20萬(3+17),還是被健保砍了7萬了!
如果不從,就罰違約解約?
沒有影響「自費醫材收費項目」?
沒有影響醫療自由民主經濟市場?
健保高壓統制是否根本就干預也架空了各縣市政府衛生局與醫審會委員基於《醫療法》法定職權。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舉例,以往像是有眼科診所的人工水晶體扣除健保給付後,向民眾收費9.2萬元,未來新制實施後,只能向民眾收取7.8萬元以下費用。」
政客跟仇醫聯盟總愛騙選票騙病人:
「幫民眾省荷包」?
魔鬼總藏在細節!
人工水晶體健保只願付2744元,
如果真的要幫民眾省錢,立法委員要怎麼監督改革?
為什麼不是檢討支付標準,尊重市場行情,2744若調10倍,健保幫民眾多付錢,民眾不就可以現省差額2萬多元?
然而,這次黑箱硬是齊頭式平等砍價,不公開不透明不聰明,本來可以幫民眾省錢,卻變相,變成了幫實支實付的保險公司省了2萬多塊!
魔鬼,細節,就是在這裡!
聰明如「衝衝衝」,一定完全看得出來!
更何況,8年前,我們出書《醫療崩壞》巡迴演講,早就與蘇巧慧立委,蘇貞昌
院長,小志志劉育志醫師,一起對談過這個議題:台灣醫療崩壞與健保改革,蘇院長還以自己的媽媽女兒為例,為了下一代,關心自己前世今世的情人,關心台灣醫療,令人印象深刻。足足比順時中防疫國家隊,早了8年。
綜上所述:
(1). 表面民粹省錢其實省掉的是人民的命!
(2). 高壓管制省掉的是台灣醫療國家隊的命脈!
(3). 健保共產悲劇下誰會變得又慘又老又窮?最終受害的還是人民,有病無醫,醫藥崩盤。
(4) . 誰是粗糙決策下不當得利獲益者? 保險業者省錢爽透了!
(5). 幕後影武者不受立委監督的太上「健保會」腳色如何?會議決策過程如何?
請蘇院長,蔡總統,各黨國會立法委員好好檢討修法改革健保共產悲劇一下吧!
我們這一代被健保高壓統制多年,就算了!
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我們的前世情人與現世情人能永遠健康微笑,以後老了有好藥,有好醫材可以用...
為了下一代的醫療品質,為了台灣基層醫療國家隊的命脈,還是要請立委諸公好好分析思考一下。
* 時代不一樣了,關心類似醫療健保改革議題的變多了
也感恩 台灣有優質專業的立委朋友
高嘉瑜 邱顯智 3 q ...
第一時間很快就關心醫療健保議題。
*
圖文不符XD
分享自便。
因為文太長,法太深,都沒人看,
所以借前世情人美照一張,看分享按讚關心數有沒有比較多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