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15:最強品格力──小游的故事(上) (暘斌)
教育改革千變萬化,升學途徑變得五花八門,家裡有小孩的家長常抱怨連連:「改來改去,不如不要改!一試定終生最公平。」
新的108課綱,重要的關鍵詞是「素養」。那,什麼是「素養」呢?
簡單的說,一個學生光是有很強的能力、很棒的口才、很積極的行動力⋯⋯是不夠的。舉個例子,我們不能否認希特勒很有本事,但我們都不會同意他是個有「素養」的人。
我認為,「素養」的核心仍在於「良好的品格」。
該做的事,他知道怎麼做、有能力做,而最重要的是「願意去做」。也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品格教育」仍是新課綱有成效與否的關鍵,也是下一代面對世界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今天的主角「小游」,就是一個深具品格力和素養的孩子。
從我18歲開始在補習班打工,有學生叫我第一聲「老師」開始,算一算也快要15年(雖然芳瑜常虧我這樣是灌水的算法😆)。
任教的歲月裡,遇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有學業成績十分優異的;有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能文能武的;當然也有迷失自我,誤入歧途而越陷越深的。
目前為止,小游是最令我「佩服」的學生,沒有之一。
小游是我之前的導師班學生,入學沒多久就說未來的志向是要當老師(是有多想不開😂)。她最特別的地方不在於學業頂尖,也不是才藝出眾,而是那令人驚嘆的「高尚品格」。
說一個準大學生的「品格高尚」,是否太浮誇?那不是用來讚揚古人的嗎?我卻認為是實至名歸,以下簡單舉幾個例子。
日前小游透過繁星上了理想的大學,身為她國中的班導非常開心,我打算跟她約個時間相聚,聊聊未來的生涯規劃。
我:「就約下禮拜五下午,好嗎?」
小游:「不行耶,再隔兩週好嗎?」
我:「妳不是上榜、放暑假了,還有事要忙啊?」
小游:「對啊,那兩天我們學校要段考。」
聽到此處,我差點噴飯,也有些汗顏。已經上榜的準大學生,很多都玩瘋了,這時的段考成績根本無關緊要,一點影響也沒有。但許久不見的小游,還是跟國中時一樣,仍堅持做好學生的本分。
這又讓我想起了許多往事。
當年,剛升上七年級的小游,入學資料卡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因為她的字實在是太特別了!每個字一筆一畫都很清晰,工工整整、方方正正,彷彿是精心雕刻出來的。
之後,身為班導就開始默默觀察她,就連一些可以很隨興的筆記、週記,她都一絲不苟的完成,慢慢雕琢,就像要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盡心盡力。
我看了有些感動,也有些心疼。我心裡常這樣納悶:「這麼盡力的寫這麼多字,手一定很痠吧!」、「孩子,這只是寫給自己看的筆記啊,有必要這樣搏命演出?」
字如其人,小游在班上就是這樣「君子」般的存在。
國中小女生有些小團體,一起抱怨、講些小祕密,是再正常不過了。小游也有自己的知心好友們,但她從不談論人家的是是非非。
小游是個極其認真的孩子,她在課業上的自我要求極高。印象最深的是八年級時,她常讀書到三更半夜,而身為導師的我,考量到健康和效能,不只一次勸阻她「開夜車」的行為,但總是比不上她那與生俱來的執著。
後來,我已能透過嘴唇的血色來判斷她前一晚是否熬夜。有一次,小游又徹夜苦讀她最弱的數學。我實在看不下去,直接「保管」了她的數學講義,要她多休息,健康比較重要!(聽起來有沒有很詭異😂)
看到目前為止,大家可能會想:莫非小游是個書呆子吧?恰恰相反,一個品格好的孩子,會對自己負責、對眾人負責,做什麼事往往都會成功。
好比小游的文科很不錯,但以前她只會做條列式的筆記。我教她可以運用心智圖來以簡馭繁,並透過電腦軟體繪製更省事,之後,我就慢慢淡忘此事。
但她居然透過自學,慢慢「自燃」起來了,之後就自動自發地做出社會科專屬而有系統的筆記,令人驚艷不已。
在班上,小游有點內向,話並不多。但因為待人和氣又負責,加上有點「生活白痴」的傻氣,因此親和力十足,大家都喜歡跟她相處。
這實在是一種很有魅力的人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身為她國中的班導,說實話,自己還達不到這種境界。
升上高中之後,彼此都忙,我們的聯繫就少了很多。
某次在捷運站遇到小游的弟弟(也是我們學校的學生),他偷偷告訴我小游想考師大國文系。我聽了很開心,如果自己的學生變成學妹,那是一件多麼有趣又有意義的事!
繁星放榜時,我默默不斷查榜,卻又無消無息,一顆心懸在那。沒想到幾天後,收到小游親自傳來的好消息:「老師,我考上師大國文系了!」聽到這孩子如願以償,往自己人生的夢想前進一大步,為師我開心不已。
一個品格力這麼好的孩子,願意投身教職,將來一定會造福很多學生,實在是臺灣的福氣啊!
後記:
不知不覺打了快兩千字,唯恐文章過長,決定分為上下兩篇。
下篇來寫一下我的觀察心得:小游的高尚品格是怎麼來的?品格力為何是素養的關鍵?這樣優秀的孩子會帶給班上怎樣的正向影響?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我們不只是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貞穎麻麻的綺妙料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開吉法師|小兒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2020中文卷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5**樣本分析2) 的評價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諗有咩題材可以帶出中心思想,最後用我之前講過既「百搭框架 ... 的評價
- 關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相反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出「想要改變」的背後原因,而不是行為本身。
舉例而言,年輕時養成喜歡購物的習慣,對現在的你而言,是一種奢侈揮霍的壞習慣;你很想停止每次點下滑鼠網購的行為,卻總是做不到。這時,若只知道去停止「購物」這個動作,而不去探究「為什麼熱愛購物的原因」,是永遠無法成功改變的。
你應該去思考,究竟購物給你帶來什麼快樂的原因?是同儕羨慕的眼光?追求時尚的滿足感?還是壓力的宣洩?
透過「自我善待法」,找出每個想要改變的真正原因,並尋找替代方案,才能長久維持你所嚮往的好的行為模式。
取自《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舊習慣或「壞」習慣,常在過去滿足了我們部分的需要,也幫助我們逃避痛苦。但現在適不適合繼續留下來,我們得要有意識地重新檢視一番。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711148426276376/
像摘文當中的個案,有類似討好的習慣。即使四十歲了,還受到兒時陰影的影響。這時能鬆開舊有負面聲音的綁架,才能帶著我們走向新的互動方式。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其實過度的強迫、苛責自己,反而會讓我們自信心低落、永遠無法擺脫壞習慣;所以試著『寬以待人,也寬以律己』吧!」
我很喜歡書中的這段話,然而「寬容」不等於「放縱」,這概念我們在直播時也提過了。停止自我打壓,我們前行時才有能量。
祝願您,回到過去,讓現在的自己自由!
... ... ... ... ... ... ... ... ... ... ... ... ... ... ...
不再被舊有的負面聲音綁架
【文/ 莎魯‧艾札迪】
我最近輔導的一位個案,在表述自己的整體狀態時,經常會說出一些背離真實的陳述;因為我對他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比如,他會說:「如果我沒幫助和送禮給大家,大家就不會喜歡我。」
不過,在我溫和地對他的這番假設提出質疑後,他才終於發現,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源自於兒時求學階段很難交到朋友的陰影。現在這個人已經邁入四十歲大關了,身邊早已不乏朋友和同事,而事實也一再證明,他們並不是為了他的幫助或禮物才與他往來。硬要說的話,他們倒是經常告訴他,他應該更重視自己,不要老是把別人的事都攬到身上。由此可知,他們並沒有用他施予的小惠來衡量他這個人的分量。
那麼,這三十年來他心中為什麼會一直存在著這樣的假設呢?
很多時候,我們會將某人很久以前對我們說過的某件事,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且從來不會停下腳步去質疑這件事的真實性;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要我們接受自己已經做出了改變,似乎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我注意到,要讓個案承認自己的正向轉變,從他們現在的技能下手,會是比較容易的方法。例如「雖然五年前我對管理一竅不通,但現在我已學到了有效的管理技能,也管理著一個十五人的團隊,所以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是個不錯的經理人。」
好,現在讓我們花點時間再來思考一下,那些曾經能如實反映出個人狀態的陳述。例如,你小時候或許有許多嗜好,卻樣樣不精。首先,這件事為什麼這麼糟糕?為什麼會覺得這表示你是個「善變」的人,而不覺得這表示你是個知道自己不適合什麼、勇於嘗試新事物的人?
現在,再問問自己,即使那些話曾如實反映出你當時的狀態,但此刻這些話仍能如實反映出你現在的狀態嗎?以上一段的例子為例,我想在你的成年生活中,一定有過為某件事下定決心,並成功達成它的經驗。或許可以問一問自己,你的這番舉動是不是與你的心理暗示(self-fulfilling prophecy)有關。
因此,如果你真的認為這當中的某些對話,不僅如實反映出過去的狀態,還持續如實反映了現在的狀態,那麼,你又該如何面對這些令你不快的狀態呢?就跟改掉不想要的習慣一樣,在這方面,「自我善待法」也能助你用更寬容的方式面對這些不足,讓你接受它們、探究它們,進而擬定出一份符合自身價值觀的改變計畫。
從接受那些不足,到實際展開行動去改變它們,可能需要花上一些時間。事實上,在這段期間,有些人的內心甚至會傳來一些「新的」負面聲音,殘忍地打擊其自信心,例如「你太軟弱了,想改變還要買本書來幫助你」或「這種對自己仁慈的東西可能對有些人有用,但對我沒用,因為我......」之類的想法。此時,請你好好聆聽和思考這些想法的可信度,探討它們的起源和真實性(即使它們是事實,也要自問它們是否真的有如你所想的那般糟糕)。
雖然,要靠這番探究徹底消除心中的這些想法是不切實際的目標,但它還是可以幫助你化被動為主動,驅逐這些想法,讓你不再迴避它們,不再為它們可能會對你造成的影響提心吊膽。畢竟,人本來就不是完美的,當然也不可能沒有半點缺點。
在這裡希望你明白的,是我們必須用更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這些想法,才能讓自己的餘生活得更平衡、更自在。
事實上,隨著我們對這些針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和假設的自覺力漸增,在關注它們的內容之餘,通常也會注意到我們有多常用相同的手段殘害自己。
.
以上文字取自
善待自己,即便你不完美:拋開習慣性自責的思維,從10張探索地圖中自我覺察、無痛改變,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博客來:https://reurl.cc/v16a7L
誠品:https://reurl.cc/7oM0d5
金石堂:https://reurl.cc/av4qe9
讀冊:https://reurl.cc/e8dzMK
@奇点出版
https://www.facebook.com/singularitypublishing/
.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貞穎麻麻的綺妙料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過聳動的醫療案例要小心!
http://pansci.asia/archives/80701/amp
運氣不佳」永遠是罹患癌症的可能原因之一,即便在遺傳上甚少致癌突變的基因,也難保證終身不罹癌,因為幹細胞的分裂就會有隨機出錯的機率。
我也見過很多這樣"運氣不佳"和"運氣特別好"的例子,就是ㄧ位飲食非常清淡(幾乎水煮+素食)的鄰居,也突然得了癌症走了,反倒是ㄧ位80多歲的阿公,他非常喜歡吃滷肉飯+炸豬排,還說他不愛吃青菜,到現在90多歲了,依然常常在路上見到他的蹤影,只能說他的基因真是太好了😂
❤肉類烹調時,高溫、時間久所容易產生的多環胺類(HCAs)物質,雖是造成大腸癌的風險因子之一,但是某些先天的特定基因或是酵素有可能才是影響HCAs代謝的關鍵因素。
❤而膳食纖維有吸附雜環胺並降低其活性的作用,蔬菜、水果中的某些成分有抑制雜環胺的致癌作用。因此,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對於防止雜環胺的危害有積極作用。
所以偶爾吃自製的牛排或炸物(盡量不要吃外面油炸的,因為油脂反覆使用才是最致命的關鍵)並搭配蔬果(像是譚敦慈老師建議,吃牛排時最好搭配1碗的深綠色蔬菜,如6小朵青花椰,則可幫助減少攝入致癌物質。)當然能不吃或以水炒或燉煮的方式較理想,但滷肉飯,滷味等要注意鈉含量的攝取。
1公克鹽(400毫克的鈉)=6㏄醬油=5㏄烏醋=12㏄番茄醬=1/3湯匙味精。
但我們滷東西因為加了很多水,所以不知不覺也加了很多調味料,因此建議先以不加水或只滴少許醬油和洋蔥,蒜頭等來蒸煮,洋蔥和肉類會釋放水份,這樣的湯汁就勝過醬油滷汁太多太多了。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是我最近接觸許多無私的說故事志工媽媽和常常見到網路上唇槍舌戰後的感觸,
別忘了,對別人寬恕,也是放過自己,讓自己海闊天空的不二法門,雖然我自己有時候看到網路上不正確的資訊或是賴裡面傳來大陸的農場文也會磨拳咬牙,但想想人生苦短,個人造業個人擔,我們只要讓自己和家人健康快樂,心有餘力之後再去關心你真正想關心的人吧!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2020中文卷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5**樣本分析2)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2020中文卷二:在我認識的人當中,他最能體現「 嚴以律己 , 寬以待人 」的美德。試寫作文章一篇,描寫這位人物的言行。 ... <看更多>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諗有咩題材可以帶出中心思想,最後用我之前講過既「百搭框架 ... 的推薦與評價
關鍵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言(說話,對白)、行(行為,舉動) ... 活動黎做例子,領隊人係一心,咁一心就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既描寫對象。 ... <看更多>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例子 在 開吉法師|小兒語|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豐』,『待人要豐』,「豐」是豐厚的意思。 ... 別人的方面就要輕一點、要少一點,所謂「 嚴以律己 , 寬以待人 」,要有這樣的作風、這樣的風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