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子張篇】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看著我最愛的家鄉變成這樣,
完全沒有見獵心喜的想法。
但,加深了割草的信念
#草包不住火 #割草靠你我
哀矜勿喜論語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轉台,發現孔子上了政論節目】
「政治評論」一直是台灣特別風行的節目,
因為這世界從來不乏新鮮事。
不過,每天上節目的來賓總是那幾位,
要嘛就是立法委員、要嘛就是資深媒體人。
這次我們來點特別的,想像一下,
如果特別來賓是孔子那會發生什麼事?
先來第一則國際新聞: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殺6000人血腥掃毒,
超過70%菲律賓人害怕被誤殺。」
事情是這樣的,菲律賓因為毒品問題嚴重,
自強人總統杜特蒂上任之後,
祭出一項政策,下令警方強力掃毒。
除此之外,若是在追捕過程中,
毒販拒捕,警方可以直接射殺毒犯。
一開始,菲律賓民眾是支持的,
但慢慢的,他們發現狀況不對。
因為有很多人,
在還未確認是否真的涉毒之前,
就已被警方射殺,
甚至他們根本沒有任何反抗。
但是杜特蒂繼續口出狂言,
他聲稱吸毒者正在摧毀菲律賓,
「我很樂意殺掉他們」他說。
菲律賓民眾終於受不了活在這樣的恐懼之中,
他們紛紛走上街頭,
要求政府停止血腥暴力的掃毒行動。
針對這則新聞,孔子會怎麼解讀呢?
「咳咳!」孔子先是清了清喉嚨,
準備開始評點這則國際新聞。
「季康子曾問過一個問題,
他說:『孔子啊!如果我們把無道的壞人都殺了,
來成全有道的好人,你覺得這個方法如何呢?』
各位,你們還記得當時我怎麼回應他嗎?
我說:『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當你是用殺戮的手段來防止人民犯罪,
那叫做以暴制暴,他們也許會怕你,
但是並不會服你。
最好的方式是用你的德行來感化人民。
今天杜特蒂的狀況就是這樣,
他准許警方射殺拒捕者,
於是警方以正義之名行殺戮之實。
可是你知道嗎?犯罪的背後,
其實意味著破碎的人生。
曾子不就說過嗎?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也許直接殺掉罪犯很快見效,
但是那只是治標,真正要根除犯罪,
你必須從道德教化做起,
那才是治本。」
孔子停下來,喝了口水,等待下則提問。
主持人開始撥放下一則要討論的新聞: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被指控
濫權與貪腐等18項罪名,經一審法庭宣判,
共判24年有期徒刑。」
主持人提問了:
「請問孔子,你會怎麼看待這則新聞呢?」
孔子不急不徐,侃侃而談:
「一直以來,我不斷強調一件事,
做為領導者,你的權力來自於人民對你的信任,
而這份信任來自於你的德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就是這個道理。
朴槿惠最大的問題,
在於她公私不分,什麼意思呢?
她竟然與好友崔順實同謀,
脅迫企業捐助錢財給崔順實旗下的基金會。
還記得子路曾問我執政什麼最重要,
我怎麼回答的嗎?我說:『必也正名乎。』
因為名不正,就言不順;言不順,就事不成。
朴槿惠你做為領導者,應該以百姓的福祉為念,
可是你卻濫用權力,讓自己和朋友牟利。
這就是公私不分,也名不正言不順。」
這集節目意外的收視率破表,
觀眾沒想到《論語》即便放到現今,
仍精準點出政治出現的問題。
哲學家黑格爾曾說:
「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
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孔子上完節目後,或許會感嘆,
時代不斷進步,但是那些慾望和貪婪卻仍揮之不去。
禮樂之道,永遠是不退流行的時代解方。
#歐陽的論語思辨專欄
#論語得有更入口即化的接收方式
哀矜勿喜論語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A style。享❤️的生活。愛態度]
人最大的修養,是知人不評人!
輕易論斷他人,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很多時候都化成了傷害對方的利劍。
別人無車無房,你說因為他窮;別人作息規律,生活簡單,你說人家單調乏味,毫無情趣。
知人識人,已經很難。然而更難的是,在知人之後管住自己的嘴,不對他人的生活妄加評論,橫加干涉。
很多事情,壞就壞在多嘴多舌。
《詩經》裡面講:「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父母不免要干涉晚輩的生活,這已經夠讓人頭疼了。但更讓人頭疼的是陌生人的多嘴多舌。
阮玲玉之死已經夠人哀痛莫名。隨便評價他人帶來的風氣到今日都沒止息。
舒淇和黎明的愛情就受過這樣的折磨。本來兩人拍拖拍得好好的,但舒淇拍過色情片,粉絲們紛紛指責她配不上純如白紙的黎明,連黎爸爸都跳出來說:「這樣的兒媳我們不能要。」
法庭的判決有根有據,即使懲罰也有具體的做法,懲罰完了也就完了。
但好論人是非的人,總將人置於虛構的道德法庭之上,這種折磨無日無之,曠日持久,是最煎熬的折磨。你沒經歷過他的生活,憑什麼妄斷他人。
得知了對方的一點信息,無論認不認識,總要以自己的背景出發以己度人,這對於我們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魯迅在《論人言可畏》裏挑明:「有的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那麼漂亮,卻比她正經’;有的想:‘我雖然不及阮玲玉的有本領,卻比她出身高’;連自殺了之後,也還可以給人想:‘我雖然沒有阮玲玉的技藝,卻比她有勇氣,因為我沒有自殺’。化幾個銅元就發見了自己的優勝,那當然是很上算的。」
說到底,這是一種無聊的虛榮心在作祟:看著別人不如意,自己就當是過得很如意了。
但我們都不可能深入到別人的心裡,窺探他到底為什麼活成這樣。而我們得出的評價,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當事人,其實都無多大益處。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青年作家蔣方舟描述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某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引發了爭議,有記者打電話問她對此的看法。蔣方舟說沒讀過對方的詩歌,於是記者馬上給她念了一首,接著再問她的意見。蔣方舟無奈地說:
「僅憑一首詩,我不知道該怎麼看。」
時代喧囂,充滿浮華,我們連保持沈默都顯得艱難。
《論語》裏有句話:「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在他人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生活如此艱難,有些事情不需要拆穿。
不拆穿,免得對方尷尬,免得自己顯得咄咄逼人。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能與人為善之人,最終必為他人所疏遠。
在人世間,最貼心的一句話永遠是:我懂你。對待他人,無論是所愛的人還是萍水相逢的人,我們需要的只是「同情的理解」,只是沈默,只是等待時間為我們展露真相。
魯迅先生之所以經常解剖社會、臧否人物,他解剖的其實是自己,「沒有一句罵人的話不能應用在他自己身上」。
如果沒有這般犀利的勇氣解剖自己,我們隨便說出的評論只能傷人而不利己,最後剩下惡毒之名。
因此,知人但不隨便評論人,既保護了他人,其實最後也保護了自己。
「感恩我的好友與我分享這篇文章,與大家同勉之。社會因為太多的自以為是,太多的批判,少了很多同理心,所以社會生病了,而且很嚴重。大家變得自私,妒忌,自掃門前雪。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傳遞下去的力量,有的時候,或許,可以改變⋯」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
#說話之前請三思
哀矜勿喜論語 在 麻的法課- 邱豑慶醫師- 【論語子張篇】 曾子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論語子張篇】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看著我最愛的家鄉變成這樣, 完全沒有見獵心喜的想法。 但,加深了割草的信念#草包不住火# ... ... <看更多>
哀矜勿喜論語 在 詩文漫談#5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論語)大概國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一個領導人或管理階層,如果發現了不法的情事,應該用何種心態去面對呢?如得其情,則 哀矜 而 勿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