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上)】
首先要感謝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的邀請,很開心也很興奮可以在眾多推動各項權益實踐與媒體識讀的場合裡,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少不了自我介紹一下:
Uninang Mihumisang ! Inak ngan hai tupaun-tu Talum.
我是來自Buan月亮說話的Talum,故鄉高雄桃源部落的Bunun。
Buan月亮說話是一個很年輕的自媒體,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跟很多朋友一起關注跟批判了很多層面的議題,稍微舉幾個例子,比如獵槍與狩獵涉及法律規範與傳統文化衝突的問題,去年金鐘獎主流媒體下標達悟族露屁股蛋的文化素養議題,身分證件單列族語名的訴求,也談加分政策,也談部落長照健康議題,也從布農文化出發,與現代社會進行觀點的交流。我們一直在做原住民族議題的批判,很多時候會被看成是比較基進的,在台灣社會裡也並沒有那麼討好,尤其挑戰主流媒體與社會主流觀點的這些事件,對我們來說反映出的是一個主要問題,原住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它是不是可以,有一天變得不那麼理所當然?不會因為漢人社會如何原住民族就應該要如何的那種理所當然?反過來說我們一直在澄清的,也是某種程度上避免這種物化跟異化的過程——最近這幾年原住民族文化看起來好像更多人重視了,可是在文化之下的基礎——土地跟權利是否回復了、是否願意在這個基礎上去開啟更艱難的討論,這才是我們認為必須不斷提醒大家直面歷史傷痕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這樣的場合也很誠懇地邀請大家一起投入到原住民族文化敏感度的媒體識讀工作,我想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前些日子開啟了一個專題調查,以關鍵字原住民/天分/天賦/樂天...來看,2000年以來有許多論文,期刊論文到學位論文,領域涵蓋音樂、運動、教育、法律及文學,都以類似的論調指出,原住民族因為樂天或者因為天性/天分如何而用來支持自己的研究——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調查結果,原住民族各族群各部落族人的差異,在學術的殿堂上,尤其是以社會科學為基礎的這些研究中,被誤用誤讀、被省略的這些善意種族歧視,很有可能在未來的十幾年內,繼續產出對原住民族觀點不利的學術成果。如果大家有印象,從2018國小翰林課本宣稱「原住民族的大自然概念大同小異」,到最近有教材稱原住民為山胞,其實大家應該會看到台灣社會,從媒體到教育、從嚴肅的學術殿堂到日常的刻板印象言論,對原住民族的身心都造成許多的傷害,遑論在歷史中消滅與剝奪原住民族文化與語言的政策結構傷害。
而這些難題,每一項都無法用幾天幾個月的時間輕易扭轉。Buan月亮說話做的事情很渺小,希望提供給那些受到歧視或者想要消解歧視的朋友,一個立場清晰的平台與空間,提供一些知識與思辨的資源,也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比如對於加分政策的質疑,我們可以從替代路徑的思考,告訴他們原住民族過去承擔被殖民的血淚都是一種已經被替代的風險,我們在這個島嶼活下來的人,都一樣承擔著過去族群衝突的血淚,而加分政策可能是一種解決的方式,我們可以去討論如何修正政策,而非指責同樣被政策壓迫的原住民族人。
因此我們仍然在做的事情,與過去三十年原運前輩做的事情一樣,透過一種自我賦權的過程,去爭取權益,也試圖去藉由批判與反省,讓原住民族集體的創傷有彼此療癒的機會。今天來自阿美族的心的工寮也在這裡,我想推薦大家也去關注他們的工作,在這塊土地上,有很多像他們一樣的團隊,願意在部落去打開族語與文化學習的管道,能夠在部落裡有機會學習文化知識是一件非常可貴的事情,尤其在現在多數原住民族青年都在都市討生活,部落若能獲得大家的支持,就能繼續長出自己的樣子。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蘇貞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94 年的 8 月 1 日,憲法條文透過增修,終於將「山胞」正名為「 #原住民 」,這是族人贏回榮耀與尊嚴的日子, #原住民族日 就是紀念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的重要節日, 當年,民進黨憲政小組會議一致決議支持原住民的正名訴求,並將原住民族條款列為憲改議題,我很榮幸,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與原住民站在一...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Buan 月亮說話 月亮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bulayu!不賴唷族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教學教材|桃園市新住民語文教學影片七國新聲道上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論壇】... - Facebook 的評價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公共電視台史詩大戲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烏樂
昨日因病離世
享年42歲
查馬克一生奉獻排灣族文化
在泰武國小組「泰武古謠傳唱」
用古謠幫弱勢孩子找到生命亮點
以下來自遠見雜誌的文字
來自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的查馬克,2003年至泰武國小任教,由於學生也多是排灣族人,在查馬克的教導下,小朋友們唱出數百首的排灣族古謠,成為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排灣古調演唱團體。
查馬克曾在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他是由爺爺奶奶帶大,從小爺爺奶奶就教他唱傳統的排灣族歌謠,所以對傳統歌謠他非常熟悉。
在泰武國小任教時,有一名4年級的學生對傳統歌謠也有興趣,查馬克於是教他唱,這名學生後來參加比賽得到全國冠軍,也因此激勵校內一些小朋友唱傳統歌謠,於是查馬克組「泰武古謠傳唱」,帶領孩子唱自己的歌。
查馬克認為,泰武部落的學生應該唱自己的歌,因為他自己是來義鄉丹林部落的排灣族,每個部落歌謠的調、歌詞、旋律及吟唱方式都不同,他邀請泰武部落的耆老吟唱古調,錄音後,再請音樂老師轉成譜後,教小朋友吟唱。
查馬克多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由於排灣族沒有文字,只有語言,所以有關部落的歷史、知識和文化,都是藉由排灣族語將這些記憶編織成歌謠,但族語並沒有受到族人熟知,查馬克曾說,「我們堅持老祖宗的唱法,百年前vuvu(耆老)怎麼唱,我們就怎麼唱,頂多加上樂器」。
「泰武古謠傳唱」並沒有參加比賽,但卻因為唱傳統排灣族古調,唱自己的歌,走和別人不同的路,2009赴歐洲發揚文化,查馬克一路帶領孩子們到世界各地傳唱排灣古謠,將世界帶到孩子面前,也讓排灣族的歌謠傳唱在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奧地利、美國、中國等國。
藉由推動排灣古調歌謠,查馬克幫助弱勢孩童找到生命亮點,站上世界舞台,也讓世界看到台灣。「泰武古謠傳唱」曾以傳統音樂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入圍第18屆金曲獎,查馬克並在2017年獲得師鐸獎。
除了古謠傳唱外,查馬克並致力推動原住民教材,更參與規劃設計全國第一所以「排灣族石板屋」建築的泰武國小幼兒園,積極結合課程領域的學習及排灣文化技能,透過參與、實踐與實作,帶領孩子一步一腳印地實踐vuvu的夢想。
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從舊部落遷到現址,現任民進黨立委的伍麗華擔任校長,伍麗華說,過去原住民音樂都被認知是狹隘的山地歌,族人不敢唱自己的歌,查馬克一手帶領「泰武古謠傳唱」,讓孩子們勇敢唱出族人的聲音。
最近在公視上演的旗艦大戲「斯卡羅」,導演曹瑞原請伍麗華介紹男主角,伍麗華在臉書上提到這段查馬克讓曹瑞原一眼相中的過程,伍麗華說,當聽到曹瑞原說「要有靈魂」,她閉上眼睛想了想,於是浮現「過去的夥伴查馬克主任、藝術家雷斌」。
查馬克原本拒絕曹瑞原的邀請,原因是學校的工作沒有辦法放下。但曹瑞原向伍麗華說,看過查馬克一眼之後,心中再也沒有別人,希望能夠幫忙解決查馬克的難題。
伍麗華說,她深知查馬克的個性,做事專注、想法卓著,是一個做什麼都能交出漂亮成績單的人才,一旦腳踏進去,就會投入所有的心力。她仍拜託查馬克能為自己的族群來擔綱演出「卓杞篤」這個重要的角色。
導演、劇組後來告訴伍麗華,「素人男主角的演技不得了!」伍麗華說,過去查馬克常教她這個校長,在對的時間,要有對的歌、對的人,那就會是一個美好的聚會。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住民族母語音樂創作-初階班🎼
#札哈木部落大學 邀請到 #Dakanow老師 來上課囉!不只要教我們如何創作,更要教我們如何用族語創作,透過族語音樂創作,將族語保存、傳承~
-
☑️課程時間|2021.08.25~11.10(每週三)19:00-22:00
☑️課程地點|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南市東區北門路二段16號)
☑️課程費用|教材費500元
☑️報名方式|「札哈木部落大學APP」報名 https://reurl.cc/WEnrWD
☑️招收人數|20名,要儘快報名唷~
🌐活動臉書|https://reurl.cc/9rlaXn
-
圖片來源🙏🏽 札哈木部落大學
#族語音樂創作
#Ingay資訊分享 #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活動」,可以快速找到Ingay與團隊為大家整理的全國活動資訊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到 #穎艾報你知 查詢更多活動、工作、競賽等資訊👉🏽https://intalk.tw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蘇貞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94 年的 8 月 1 日,憲法條文透過增修,終於將「山胞」正名為「 #原住民 」,這是族人贏回榮耀與尊嚴的日子, #原住民族日 就是紀念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的重要節日,
當年,民進黨憲政小組會議一致決議支持原住民的正名訴求,並將原住民族條款列為憲改議題,我很榮幸,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與原住民站在一起。
而三十年來,我和原住民伙伴們一起努力,在屏東縣長任內編印全國第一套排灣族、魯凱族母語教材、也在台北縣長任內,興建全國第一個原住民族文化部落、全國第一座泰雅民族博物館。
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政府推動原住民相關事務的預算也逐年提高,其中投入在原住民族語復振的經費,更提高 5 倍,進而設立了族語研究推廣專責機構。
今天,在台灣原住民族日,我要特別向原住民朋友致上敬意。政府會持續透過法律、政策、預算,來凸顯原住民族的主體性,讓世世代代的族人,以及生活在台灣的所有族群,都能共存共榮,一起為這個國家及這塊土地努力。
--
蘇貞昌的Line:
http://line.me/ti/p/@eballgogogo
蘇貞昌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eballgogogo/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奠定教育基石 邁向民族自治
關於《原住民族學校法》的提案說明
~高金素梅2020.05.21 教育文化委員會
首先,我先說明:《原住民族學校法》必須要通過、「原住民族學校」一定要成立的原因。
從台灣原住民族血淚抗爭的歷史學習當中,我認識到:要讓台灣原住民族不被滅亡,必須要重建我們民族的思想,而這個重建工程的核心,就是原住民族語言、知識、哲學與情感的教育。這樣的民族思想教育運動,是無法寄生在現有的主流教育體制中去完全實現的。
聯合國大會2007年所通過的《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提出:「原住民族有權建立和掌管它們的教育體系和機構,用自己的語言和適應其文化的教學方法,提供教育」。
所以,原住民族的下一代必須要用自己的語言、創立自己的學校、培訓自己的老師、編寫自己的教材,制定自己的課綱及課程,透過自主自決的、覺悟的學習,讓原住民的莘莘學子們,建立原住民族的集體思維,讓我們在得到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教育體制的改變。
這是原住民族邁向「自治」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多年來,努力建構、推動原住民族自主教育及《原住民族學校法》的中心思想。
星期一,我們召開了《原住民族學校法》草案公聽會,聆聽了各方意見,我想分享陳張培倫教授的看法,他從立法、行政、理想、實務四個層面做了周全的考量,他在制定《原住民族學校法》時所強調的四項原則,很有參考價值:
第一、學校就讀、主導和營運的原住民族主體性原則。
第二、原住民不同族群教育的差異需求原則。
第三、原住民族人才培育以文化傳承與集體創新的「返本開新」原則。
第四、關於原住民族學校校務推展的理想與實務並重原則。
原住民族的教育刻不容緩,我們有責任要整合出既能秉持理想、匯集資源又能切實執行的辦法出來,盡快讓我們的孩子在歷史和文化自主自決的認識、學習和體會之中,鍛鍊民族自信,深化民族情感,維護民族利益,讓我們在學有所成之後,貢獻智慧和熱情,豐富全人類多樣化的知識體系。 吉娃斯期望政府部門及社會大眾能夠尊重、理解,並且支持原住民族學校法。
所有有志於原住民族教育的校長、老師,還有就學的孩子們,讓我們一起努力,以熱誠、耐心和智慧,用《原住民族學校法》打造我們民族自己的教育基石,邁向民族自治。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bulayu!不賴唷族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搜尋《輕鬆說族語》
▶每週三、每週日
▶月亮9:00影片上傳YouTube
#原住民 #排灣族 #族語 #線上學習
#paiwan #pinaiyuanan #教育 #教材
_
面對族語能力斷層、無法傳承的困境
希望透過這部輕鬆的影片
搭起青年與耆老間的橋樑
讓會拼音的敢開口
讓很流利的懂書寫
_
唯有保留文字、保留語言
排灣族文化才能真正流傳
走出校園教科書
生活在你我身邊
_
pai~kelju! kelju!
isaceqali a qivu tua tja kay.
快來和我們一起輕鬆說族語吧!
※本影片僅供教學使用,嚴禁任何商業或營利用途※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建構原住民族教育文化知識體系論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istopang ato Nikacomahad-啟動與展望- 原住民族 建構 原住民族 教育文化知識體系論壇. 【 直播預告:建構 原住民族 教育 ... ... <看更多>
原 住民族語文教材 在 教學教材|桃園市新住民語文教學影片七國新聲道上線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教學 教材 |桃園市新 住民語文 教學影片七國新聲道上線桃園市首創新 住民語文 互動教學影片打造新 住民語文 教學輔助 教材 [中嘉新聞/北健/桃園報導]桃園市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