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爭取,務實追蹤,誠實報告》
上會期我在市政總質詢向市府提出建言應該委由工務局新工處、交通局及相關單位積極評估,在舊內湖橋處興建「港墘路-塔悠路」貫穿基隆河的過河隧道,紓解內湖至台北市區的車流,讓台北市和大內科之間多一條廣闊的道路走。
今年1月交通會報由彭副市長主其責指示針對三個方案進行評估,負責工程的新工處慎重其事,委由工程顧問公司提出計劃評估方案。
結果,很遺憾,三種方案均不可行!
我要特別讚許新工處承辦的科長和團隊認真的追蹤做出詳細的評估內容。我也要在這裡跟各位好朋友報告評估結果,也徵求大家的智慧看還有什麼好方法。
🚧方案一,地下車行隧道(松山區塔悠路至內湖區內湖路間):
1. 港墘路平面車道將縮減為1線車道,會導致大塞車。
2. 隧道與未來即將規劃興建的捷運東環段相衝突。
3. 涉及港墘路底下大型排水箱涵遷移困難。
4. 道路下方民生管線遷移困難。
5. 隧道段及引道段豎曲線縱坡最高達11.8%,已超過設計規範要求。
🚧方案二、 地下車行隧道(松山區民生東路至內湖區環山路間):
1. 港墘路平面車道需縮減為1線車道,會造成大塞車。
2. 隧道路線會在瑞光路底下與未來即將規劃興建的捷運東環段相衝突。
3. 港墘路下方的大型排水箱涵及民生管線遷移困難。
4. 隧道段豎曲線縱坡達3.5%,不符設計規範要求。
🚧方案三、 跨橋至高灘地方案,跨河橋樑或公路(松山區堤外通路至內湖區瑞光路):
1. 松山端於堤防設置橋臺已不符合設施跨河建造物相關水利法規。
2. 以跨越高速公路方式仍超過松山機場管制高程限制。
3. 為避開地下排水箱涵,內湖端橋梁僅可臨建築物側施作,平面側車道空間將無法滿足設計規範。
4. 內湖端港墘路設立橋柱仍需縮減現有平面車道空間,將影響現有交通通行。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在 楊博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事│#又見奈何橋
一台20噸油罐車過橋就出現問題,更別說重型裝甲戰車。
(橋梁維護是國民交通行車安全的重要議題)
南方澳斷橋事件須引以為戒,針對橋梁安全提出「五大主張」
1.建置橋梁即時雲端監測系統(如同洪汛、颱風水位、地震警示系統)
2.制定橋樑專業技術士證照及考試制度
3.品質查證報告書由專業技師簽證負責
4.以自動化無人飛行載具輔助擷取橋梁影像
5.建置BIM模型完整橋梁的生命週期及資訊開放應用
---------------------------------------------------------------------------------------------
【南方澳跨港大橋 斷橋事件】造成6死12傷
臺灣因為地形和地勢特殊,在道路交通建設多以橋梁型式,跨越重要的交通樞紐。在過去台灣經濟成長階段,政府所設計和建造完成的橋梁數量眾多,如今也漸漸進入老化劣化的狀態,政府更應全面性檢討與維護。
由南方澳跨港大橋斷裂面顯示,原因為支撐橋面的鋼索斷裂,工程界認為應查明「鋼索本身」與「鋼索連接橋梁處」是否出現異常。攤開官方公布的檢測與維修紀錄,完全無提及或處理鋼索項目,遭外界質疑檢測根本沒檢測到重點,健行科技大學亦證實,鋼纜內部鏽蝕檢測,並未在該中心受委託檢測項目。
雖然交通部早已頒布橋梁檢測規範及「臺灣地區橋梁管理資訊系統」(TBMS)應用,但交通部107年10月頒布的「公路橋梁檢測及補強規範」是針對一般性、經常性結構的橋梁(鋼筋混凝土、鋼梁),並沒有針對「特殊結構橋梁」檢視,而南方澳跨港大橋屬於「特殊結構橋梁」,在台灣少有,僅有個位數的「特殊結構橋梁」。
從交通部昨天公開的2016檢測報告發現,南方澳跨港大橋定期檢測項目共有23項,內容包含引道護欄、路燈鏽蝕、排水設施等,皆已改善完畢,但檢修項目未見疑似肇事關鍵的鋼索,報告亦沒提到該橋出現鋼索鏽蝕問題或是列入建議改善項目,因目前台灣國內橋梁管理系統所採用的『D.E.R&U』評等法在執行上較雖符合快速精簡的精神,記錄橋梁劣化狀況、維修的迫切性,但也出現檢修人員目測及橋梁檢測精準度的問題。
昨天中國江蘇國道高架橋倒塌,死傷難以估計,反觀台灣高鐵雲林段亦有地層下陷日益嚴重的問題,今年二月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受訪指出高鐵沿線農地用水管制不落實土庫段下陷達到6.6公分(原預估3~4公分),高鐵公司卻稱均勻沉陷在容許範圍,值得我們關心並檢討公共工程的維護與檢測。
「台灣民眾黨」未來進入國會,將推動關鍵少數的力量,橋樑檢測應全方面考量完善,以檢討制度為目標,以解決「制度害人」的問題。以下經由資深專業土木、結構技師、建築師、研究報告參考,綜合研究討論出以下五大主張:
(颱風、積水、結構性….等因素探討「南方澳斷橋事件」)
1️⃣建置橋梁即時雲端監測系統(如同洪汛、颱風水位、地震警示系統)
透過光纖監測橋梁或其他自動監測系統資料傳送至雲端,提供施工與管理單位一套即時之橋樑安全監測系統,監測資料於可隨時監看,一旦達到警戒值時,可以即時傳訊管理單位,更有效的達到即時防災與緊急處理。
2️⃣制定橋樑專業技術士證照及考試制度
臺灣橋梁檢測在人員缺乏專業技士的證照、缺乏基本圖資的輔助以及檢測人員目視檢測過於主觀判斷、缺乏精確度,為了提升橋梁檢測的精準度,政府除了應加強推廣教育訓練以外,還需推行相關證照的考試制度。並將橋梁的基本圖資或橋梁竣工圖建置完成,以降低定期檢測時人為的疏失。
3️⃣品質查證報告書由專業技師簽證負責
台灣目前有近3萬座橋梁,由於當前臺灣缺乏適切的技術士證照,因此負責承攬的工程顧問公司,擔任橋梁目視檢測的成員素質良莠不齊。而橋梁目視檢測工作的人力成本高,亦可能發生橋梁目視檢測從業人員因循苟且,透過歷史紀錄判斷、沿用舊資料以降低成本,造成橋梁檢測的品質下滑,檢測報告準確性堪憂。
「品質查證報告書」應由土木、結構工程技師等簽證, 依《技師法》第16 條規定「技師執行業務所製作之圖樣及書表,應由技師本人簽署並加蓋技師執業圖記」辦理依法負責,如此一來專業技師將會仔細審視橋梁的「品質查證報告書」對自己的專業負責,杜絕過去因橋樑未全面性檢測而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威脅的弊病。
4️⃣以自動化無人飛行載具輔助擷取橋梁影像
運用「無人載具」及「無線傳輸」進行橋梁檢監測是未來之趨勢,即時影像傳輸、微小裂縫尺寸的定量解析、飛行器的續航力及穩定性可專案開發。並由國內研究開發或由國外引進小型之橋梁檢測車、自走平台、檢測手臂或光學式量測儀器,以科學數據監測、降低檢測時的人為疏失。
5️⃣建置「BIM」模型完整橋梁的生命週期資訊應用
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概念,使目視或影像檢測資料能正確並有系統地應用,將能提升整體橋梁維護效率,增加資料查詢、統計的速度,並避免檢測資料因為繁瑣不齊無法有效運用。亦可以建立獨特性橋梁及追蹤每個橋梁構件,並以顏色標記各構件的劣化程度與生命周期,讓維護單位了解應檢修汰換時間。然而現行交通部的橋梁檢測規範並未包含鋼纜,因此形成景觀導向的「特殊結構橋梁」後續維護管理缺口,可藉由「BIM」 改善。
時事│又見奈何橋│全文👉 https://reurl.cc/gvQRGX
專有名詞:
「BIM 」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BA%E7%AF%89%E4%BF%A1%E6%81%AF%E6%A8%A1%E5%9E%8B
參考資料:
20191001影/南方澳大橋斷坍 蔡英文第一時間口誤「油罐車失火造成」 總統府回應了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01/1547057.htm#ixzz621rKcHwk
20191004獨家/M1A2T戰車恐難過橋
https://tw.news.yahoo.com/%E7%8D%A8%E5%AE%B6m1a2t%E6%88%B0%E8%BB%8A%E6%81%90%E9%9B%A3%E9%81%8E%E6%A9%8B-101858428.html
20190223李鴻源:高鐵雲林段 地層下陷6.6公分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659963
20190304彰雲路段地層下陷問題緩解!高鐵掛保證:安全無虞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03-04/214701
20191010中國江蘇國道高架橋倒塌!多輛平面道路轎車砸毀死傷難估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942876
雲林民國74年至106年累積下陷分析
http://www.lsprc.ncku.edu.tw/index.php/2015-07-07-03-53-57/thl-all-subsidence-2/2015-09-30-01-51-01/239-81-103.html
圖片來源: #柯文哲德義勇軍們
#台灣民眾黨 #民眾黨 #南方澳斷橋 #
柯文哲 台灣民眾黨
何景榮 吳達偉Z9 板橋立委候選人 徐立信-阿信律師服務站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在 丁守中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908 豪雨淹水原因
三問柯文哲
台北市 0908 豪雨造成 161 處淹水,做為全國首善之區之院轄市,中央政府過去也投資了上千億資金,執行三期大台北防洪計畫,針對河川外水位逐步展現成效。此次降雨為短延時強降雨,要考驗的就是都市內的防洪排水,都市內水主要靠重力排水,將都市內降雨形成之地表逕流排至邊溝,依序經由都市內排水支線匯入雨水下水道幹線,最後經由都市區域排水往北排至基隆河,往南排至新店溪。例如內湖區大溝溪排至基隆河,而此次基隆河水位並未上漲,足夠容納內湖區域排水。反而是基隆路變成路上基隆河,對此柯市府應虛心檢討,是否在台北市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出現問題?
1. 為什麼台北市105 年調查設計之雨水下水道拖延至 107 年才發包施工?期間 2 年落差,時空環境的變化,包括下水道淤積情況、損壞情況與現實落差甚大,屢次造成爭議及糾紛, 其拖延發包時間是否經費被挪為他用?甚至於 102 年、103 年(郝市長)調查設計之雨水下水道拖延至 106 年才發包, 甚至迄今尚未竣工? 導致每年歲修清淤補強工作不確實,造成都市內淹水?柯文哲應說明於 104 年上任迄今對於雨水下水道系統維護管理工作是否因市民看不到而怠忽?為何一個雨水下水道案件可以拖延近 4 年還未完工?是否柯市府為了省錢,卻不做該做的事?
2. 台北市雨水下水道從民國 60年六月規劃完成,並逐年興建迄今已歷經約 30~40 年。台北已進入雨水下水道結構系統衰退期,應該進行整體健康檢查並系統大修,而不是貼膏藥看到壞一段修一段,補破網似的修下水道系統,枉費前人用心建立完成的雨水下水道系統。柯文哲若沒有扎根於防洪排水基本功,卻道聽途說,依樣畫葫蘆做做樣子推動海綿城市只做表面功夫,殊不知城市防洪排水與抽水站才是防洪主力,何況台北還是三面環河四周靠堤防防洪的盆地地形。地下雨水下水道主動脈堵塞,人孔蓋爆裂水柱衝天到處可見,柯市府應說明水利處預算分配比例及金額?
3. 台北市雨水下水道鋼筋保護層厚度不足,特別是臨水面至少要 7.5cm,以往設計只有 5cm 。CNS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施工綱要規範 2016 年 08 月 28 日, 第 V4.0 完整版頒定迄今,請問柯市府團隊有否針對防洪抗震配合台北市雨水下水道進行整體健康檢查修補?
公路橋樑每年除了例行巡視外,每隔 5 年都要進行大體檢。顯然,柯市府做的明顯不夠,否則為什麼會發生類似 107 年鄭州路雨水下水道陷落情況?柯市府如不做好這些雨水下水道維護基本功,未來台北市難保不會發生類似高雄 5000 個因地下涵管線破洞並造成卡車陷落情形?這些柯市府都該說明。
柯文哲防台北水患,應更用心。
丁守中在此可以保証,我當選市長後將立刻進行台北區域排水功能大體檢,讓大家都能安居樂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5XX-vtjtbs
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在 Re: [請益] 橋梁排水管設計- 看板Civil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ivilman (新鮮人)》之銘言:
: 請問...有人有設計過橋梁排水管方面的嗎??
: 因為我之前沒有做過這方面的
: 我查過公路橋梁設計規範
: 但是對於怎麼計算排水管的管徑與排水管的間距
: 都沒有詳細提到
: 不知哪位前輩之前有做過這方面的
: 可以告訴我 我應該參考什麼規範嗎??
橋面部份利用路拱或超高及縱斷坡度排水
[規範依據]
1.公路排水設計規範
2.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
3.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設計頻率年]
1.依規範規定辦理
2.橋面排水建議 至少採10年頻率暴雨尖峰流量設計
[橋樑種類]
1.河川橋
僅需考量格柵進水口流量 q
再佈置進水口開孔面積及間距
得到設計流量 Qn=q1+q2+....
另水文分析所得之尖峰流量 Qp
Qn>Qp => OK!
將橋面逕流直接經落水口排入河川
無須設置排水管
建議 至少每隔10公尺設置排水孔,並檢討超高處之低點位置補充設置
2.陸橋
考量格柵進水口流量(重複上一動)
Qn>Qp =>進水口開孔面積及間距設計 OK
排水管的管徑設計流量採曼寧公式計算即可
建議排水管至少為8"直徑,避免因雜物填塞而影響功能
橋下排水之處理,利用集水井收集經排水管之橋面排水
並於適當距離設置橫向RCP連接至平面道路之側溝排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6.200.6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