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爺爺說再見》3/9台灣上映!
據看過的人說這是一部超好哭超感人的電影,看之前大家得先把衛生紙要準備好!
👨👩👧👦即使沒有人哭泣,我們仍是一家人👨👩👧👦
☀ 溫暖動人、笑中帶淚的花甲少女家庭詩篇!
☀「告別,是我們唯一相聚的機會,來張全家福照吧!」
【#跟爺爺說再見】#3月9日 感動千萬人!
✨精采預告:https://goo.gl/jCiYto
★ 一部會讓您想起珍愛家人、笑淚交織的感人作品!
★ 清新動人、感人催淚宛如是枝裕和融合山田洋次!
★ 精采劇情媲美【父後七日】、【花甲男孩轉大人】!
★ 強勢入選2017年東京影展、澳門影展觀摩單元!
★ 榮獲愛沙尼亞塔林黑夜影展NETPAC獎肯定!
★ 榮獲橫濱電影節最佳新導演與最佳新人女演員獎肯定!
★ 一場告別式,能否讓各懷心思的家人們坦誠相對,共同迎向未來?
【劇情簡介】
炎炎夏日,一通響個不停的電話,打斷了吉子(岸井友希乃飾演)與男友翻雲覆雨的性致。電話當中,吉子得知爺爺往生的消息…。隨後,爺爺的三個小孩與其家人也匆匆趕來老家準備後事。負責主祭又焦躁不安的長男昭夫(岩松了飾演),與急著幫失智奶奶找養老院的弟弟清二(光石研飾演),水火不容的兩人一見面就吵架;加上在東京有好發展卻選擇不婚的女兒薰(水野美紀飾演),三人的緊張關係與矛盾情結也默默爆發。而身為孫女的吉子,更因為爺爺往生時,自己在跟男友做愛而懷抱罪惡感,並思考著人的生與死…。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爺爺的告別式眼看就要變成一場鬧劇,究竟這家人能否凝聚力量,一同讓爺爺安心上路呢?
#日本電影 #劇情片 #溫馨喜劇 #父後七日 #送行者 #花甲男孩轉大人 #花甲大人轉男孩 #八月心風暴 #百日告別 #愛在頭七天 #告別式 #岸井雪乃 #岩松了 #美保純 #岡山天音 #水野美紀 #是枝裕和
八月心風暴 家庭 關係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梅姨得獎感言大威,已洗版。
IAN討論過「八月心風暴」喔!有興趣可以看看!
下午看了這部《八月心風暴》,整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西部懊熱的八月,在這種天氣看真是有種身歷其境之感。電影裡可以看到梅莉史翠普跟茱莉亞羅勃茲激烈的一來一往,更是非常地過癮。
故事描述梅莉史翠普飾演的尖酸刻薄並且得了癌症有藥物成癮問題的婦人維奧利特,她的先生是一名詩人,但在八月的某一天,他的先生請來了一名印地安婦女擔任看護照顧維奧利特,幾天後,他便離開家不知去向。
維奧利特只好通知她的妹妹以及她居住在各地的三個女兒回來,商量並找尋他們的父親的下落。
幾天後,警長傳來了老詩人的死訊,他在湖邊釣魚時,在湖裡淹死了。
全家人聚在一起,處理完後事後,維奧利特因為藥物且個性始然,開始不斷尖銳地數落她的家人。
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大女兒芭芭拉,瞞著大家正準備跟他的丈夫離婚,因為他在大學任教的先生跟自己的學生亂來,而她們的十四歲小女兒其實心底都非常清楚父母的狀況與決定。
而維奧利特毫保留地在聚會中戳開了這個事實。
而家裡的二女兒愛上了一個離婚三次的男子,她們正準備要結婚,而這個男的卻不斷地試圖偷偷地勾引芭芭拉的十四歲小女兒。
而小女兒愛上了自己的表弟,也就是維奧利特妹妹的兒子,她一直不敢說出實情,(以下有雷)但更真實的狀況是,她愛上的表弟其實是她的弟弟,是她的阿姨跟他的父親出軌時所生的。
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都因為老詩人父親的死,而被迫攤在陽光下。
整部電影最終所有人都離開了維奧利特,但每個女兒,其實都是母親的翻版,因為母親也是她的母親的翻版。這是電影裡試圖要傳達出來的某種隱喻,大女兒芭芭拉的尖銳強悍,二女兒明知道自己所託非人但卻不願意面對的逃避現實,以及小女兒的懦弱與天真,這三者都反應出了他們的母親的其中一個面向。
而梅莉史翠普所飾演的維奧利特,可以說是整個家庭破碎的始作俑者,但這些性格上的扭曲,其實都源自於生活以及她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辛苦過程。
她的性格與命運都成了某種原罪,跨越了生命本身,傳給了她的女兒們,而如同詛咒旋渦一般,讓每個人不停地被捲入黑暗中,無法真正地得到自己想要幸福。
有些影評上說,這是一部黑色喜劇,但在我看來,這是部十足的悲劇,每個人都愚癡跟瘋癲都如此的清楚且強烈,電影末段,每個角色都毫不掩飾的讓自己的情緒透過各種方式爆發出來,而所有的憤怒所交錯的,其實都是整個家人之間的誤解所造成的。
撕除了電影形式的表相,每個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何嘗不都面對過這種家人與家人之間的情感所造成的瘋癲嗎?在充滿戲劇張力的片段與髒話滿天飛的對白中,或許人與人之間就是充滿了那麼多的無奈,或許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或許電影代替了我們,說出了某些生活中無可避免的荒謬與超現實。
八月心風暴 家庭 關係 在 Ian討厭想標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午看了這部《八月心風暴》,整部電影的故事發生在美國西部懊熱的八月,在這種天氣看真是有種身歷其境之感。電影裡可以看到梅莉史翠普跟茱莉亞羅勃茲激烈的一來一往,更是非常地過癮。
故事描述梅莉史翠普飾演的尖酸刻薄並且得了癌症有藥物成癮問題的婦人維奧利特,她的先生是一名詩人,但在八月的某一天,他的先生請來了一名印地安婦女擔任看護照顧維奧利特,幾天後,他便離開家不知去向。
維奧利特只好通知她的妹妹以及她居住在各地的三個女兒回來,商量並找尋他們的父親的下落。
幾天後,警長傳來了老詩人的死訊,他在湖邊釣魚時,在湖裡淹死了。
全家人聚在一起,處理完後事後,維奧利特因為藥物且個性始然,開始不斷尖銳地數落她的家人。
茱莉亞羅勃茲飾演的大女兒芭芭拉,瞞著大家正準備跟他的丈夫離婚,因為他在大學任教的先生跟自己的學生亂來,而她們的十四歲小女兒其實心底都非常清楚父母的狀況與決定。
而維奧利特毫保留地在聚會中戳開了這個事實。
而家裡的二女兒愛上了一個離婚三次的男子,她們正準備要結婚,而這個男的卻不斷地試圖偷偷地勾引芭芭拉的十四歲小女兒。
而小女兒愛上了自己的表弟,也就是維奧利特妹妹的兒子,她一直不敢說出實情,(以下有雷)但更真實的狀況是,她愛上的表弟其實是她的弟弟,是她的阿姨跟他的父親出軌時所生的。
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都因為老詩人父親的死,而被迫攤在陽光下。
整部電影最終所有人都離開了維奧利特,但每個女兒,其實都是母親的翻版,因為母親也是她的母親的翻版。這是電影裡試圖要傳達出來的某種隱喻,大女兒芭芭拉的尖銳強悍,二女兒明知道自己所託非人但卻不願意面對的逃避現實,以及小女兒的懦弱與天真,這三者都反應出了他們的母親的其中一個面向。
而梅莉史翠普所飾演的維奧利特,可以說是整個家庭破碎的始作俑者,但這些性格上的扭曲,其實都源自於生活以及她自己成長過程中的辛苦過程。
她的性格與命運都成了某種原罪,跨越了生命本身,傳給了她的女兒們,而如同詛咒旋渦一般,讓每個人不停地被捲入黑暗中,無法真正地得到自己想要幸福。
有些影評上說,這是一部黑色喜劇,但在我看來,這是部十足的悲劇,每個人都愚癡跟瘋癲都如此的清楚且強烈,電影末段,每個角色都毫不掩飾的讓自己的情緒透過各種方式爆發出來,而所有的憤怒所交錯的,其實都是整個家人之間的誤解所造成的。
撕除了電影形式的表相,每個活在這個世界中的人,何嘗不都面對過這種家人與家人之間的情感所造成的瘋癲嗎?在充滿戲劇張力的片段與髒話滿天飛的對白中,或許人與人之間就是充滿了那麼多的無奈,或許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或許電影代替了我們,說出了某些生活中無可避免的荒謬與超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