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咳久咳治不好,兒童氣喘莫輕忽
「醫師,我的小孩感冒好久都不會好,咳嗽咳了兩個禮拜,白天症狀還好,但晚上睡覺特別嚴重,吵得我們大人也睡不好,我的小孩是不是有過敏?」在診間常聽到家長抱怨小朋友生病的狀況,有經驗的醫師除了會詳細詢問感冒症狀外,也會將『氣喘』列入考量。
在台灣,據統計有五分之一的小朋友患有氣喘,若沒有適當的控制與治療,容易影響小朋友日常活動及課業學習,也可能需常跑急診甚至住院。因此,氣喘的控制與治療絕對不可輕忽。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呼吸道對誘發因子(如運動、過敏及病毒感染等)的過度反應以及慢性發炎,會造成反覆性氣道的收縮而有胸悶、咳嗽、喘鳴、呼吸急促等主要症狀。
⭕氣喘的誘因
✅外在過敏原:塵螨(最常見)、蟑螂、黴菌、狗毛、貓
毛、花粉
✅有部分兒童抽血檢驗過敏原無法找出過敏原,卻仍出現氣喘的症狀,可能誘發原因是呼吸道感染、氣溫溼度的變化、空氣汙染等
✅其他:二手菸、激烈運動、情緒壓力等
⭕氣喘診斷及臨床特徵
#氣喘診斷為臨床表現及肺功能檢查
(五歲以下不適用肺功能檢查
⭕除主要症狀外,也常有下列的臨床特徵:
1.在感冒期間,症狀(胸悶、咳嗽、喘鳴、呼吸急促)持續>10天,且每年超過3次
2.症狀常在夜間惡化
3.無感冒期間,因遊戲或大笑時,發生咳嗽、喘鳴或呼吸費力等
4.有過敏體質或氣喘家族病史
⭕氣喘的治療
✅依年紀選擇適當的藥物,根據症狀控制程度做治療計畫的調整(階梯式治療)
✅急性緩解型藥物:短效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複方吸入性皮質類固醇(含formoterol)
✅日常控制型藥物:吸入性皮質類固醇(或複方含有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口服白三烯素拮抗劑
⭕預防與照護
1️⃣室內居家環境改善,減少接觸過敏原(包括塵螨、黴菌、貓狗毛):使用防蟎寢具;被套、枕頭套最每隔2至3個星左右,以65度的熱水洗燙過;避免使用地毯及擺放絨毛娃娃;厚重的窗簾應定期清洗;使用空氣清淨機(具HEPA效能)及除濕機(控制濕度於50%左右);家中成員請勿吸菸;減少空氣中刺激煙霧(如燒香、蚊香、廚房油煙、香水等)
2️⃣室外空氣品質不佳時,減少外出或配戴口罩。季節轉換時,日夜溫差大,須注意保暖。感冒流行期間減少出入人多的密閉空間(如百貨公司、電影院),以減少氣喘發作或加重
3️⃣飲食均衡,減少冰冷飲料或食物;生活作息規律,維持適當運動習慣,運動前應先暖身,若容易在運動時氣喘發作,可考慮在運動前15分鐘先預防使用支氣管擴張劑
⭕急性發作時,何時該就醫
1.已使用吸入性緩解藥物三劑以上(每10-15分鐘使用一次)仍然沒有改善
2.無法說話或喝水,情緒焦躁
3.呼吸急促費力,肋骨鎖骨周圍的肌肉呼吸時凹陷
4.血氧下降,發紺(嘴唇膚色變暗)
#魏子翔醫師
#魏醫師育兒小教室
#氣喘
#小兒過敏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肋間肌伸展肋間肌分為內外兩個方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KT Tape Rib 肌內效貼布肋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肋間肌拉傷多久會好- 肋痛——腹外斜肌損傷的針刀治療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快速複習呼吸肌外肋間肌橫膈內肋間肌腹肌-108課綱-選修生物III 的評價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門診問孕婦,「有沒有在運動?」
第一常見的答案是:「有喔!我都有在散步!」
第二常見的答案是:「有喔!我有去上孕婦瑜伽!」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因為瑜伽看似「和緩」、「無害」,理所當然的成為孕婦運動的首選。但是,若原本結構就不對,或是老師教得不對,有可能會越練越糟⋯
個案分享一 https://www.facebook.com/223202601356772/posts/847392425604450?sfns=mo
個案分享二 https://www.facebook.com/223202601356772/posts/823199791357047?sfns=mo
還是建議所有備孕中的人都先讓結構治療中醫師評估身體狀況,調好再懷孕,身體調好了,也會成為易受孕體質喔!
註一:兩傳老師已退休,沒在看診,請大家不要再私訊或來電詢問哪兒找得到兩傳老師。
註二:好孕團隊跟幾位中醫師有孕產上結構治療的合作,但是 #好孕限定 喔!原因請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223202601356772/posts/847691595574533?sfns=mo
關於瑜伽
從前門診,治療過很多練習瑜伽受傷的病患,也治療過不少瑜伽的教師,對於瑜伽這門「技術」深具戒心。
最近我想改變身體的一些外部跟內部結構,但是原本所練的功法遇到一些瓶頸,於是嘗試了一些其他運動及功法,包括瑜伽,因而對這門學問,有了新的想法。
我原本所練的,主要在於流通連貫身體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筋膜。但是對於筋膜之間或肌腱跟骨頭之間的黏連,想要打開,需要更高的境界或更長久的時間演練,以我現在對身體動態的體會,無法在短時間內做到。我發現瑜伽可以,但同時也認為瑜珈是一種非常高危險的功法。
我所練的五禽戲或太極拳,主要屬於站著的動功,站立時,腿部肌肉對骨盤的牽扯,會使得軀幹的動態受限,脊柱跟肋骨沒有活動到他們應該可以動開的極限,這樣一來,軀幹中央最深層的肌肉,就沒有辦法解開,整個筋膜系統就沒有辦法順暢的完成重組。
現在的瑜珈教學,主要是一種體位法,藉身體做出某種姿勢,來達成對身體結構或機能的調整。瑜伽有很多在地板上的動作,在地板上,解除了腿部肌肉收縮對軀幹活動的限制,身體可以在各種角度下扭旋,這樣才容易打開不同層次筋膜間的黏連,而且可以增加肌腱附著於骨頭上的活動角度。
身體的錯位,基本上都是一種旋轉,如果瑜珈練得好,是可以逐步解開不同系統不同層次的身體問題,還原身體結構。但是這有一些前提,最主要的是,瑜珈老師或是練習者,知道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才不會進一步造成傷害。
瑜伽這門學問,在練習中要擺出那許多特定的體位,應該是有很多細節要探究清楚,也有很多身體還原所需要的知識要了解,而不是瑜珈老師說的姿勢正不正確而已。姿勢正確並不是這門學問的核心,因為同一個動作,因每一個人身體的問題與需求都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做出來的樣子應該都不一樣才對。
此外,呼吸的作用與身體內觀的訓練,在體位法的演練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每位瑜珈老師都說動作要配合呼吸,但是要如何呼吸,如何跟動作配合,我卻沒有看見有人清楚說明過。當然這也可能因為我是這門學問的門外漢,所知有限。
依據我去上課及閱讀有關書籍的經驗,現在的瑜伽練習,變成一種拉筋大賽,似乎體位可以扭曲得比較厲害的,就是練得比較好。像我在書店看到的一本書,感覺上因為那一位瑜伽行者可以把身體像橡皮筋一樣隨意扭動,就被稱為瑜珈大師,我想這是一個大問題,從我以前治療瑜珈老師的經驗,我問她們:妳明知道有些動作對妳的身體結構而言是會造成傷害的,為什麼你要做超過極限?她們的回答通常是:因為學生做得到,老師要比他們厲害,所以非做到不可。我常反問她們:老師教導傳授的是知識,哪一個NBA的教練籃球打得過場上的球員的?
當把瑜珈變成拉筋的時候,是會製造出很多問題的。整個筋膜系統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彈性,它大體上來說,是不能收縮或擴張的。它在活動中是存在著一些緩衝空間,但是那是給正常活動範圍下使用的。當你把骨架繃到極限,這些緩衝空間就消失了,所做的只是藉身體一側肌肉的收縮,去拉扯另外一側的筋膜,這樣只會把身體的結構系統拉歪、扭轉,想要拉筋的部位是會感覺比較鬆,但那只是從其他地方借了筋膜來用而已。
所以我所治療的一些瑜珈老師,以及一些資深的瑜珈練習者,拼命拉筋的結果,使得身體末端的筋膜都繃得非常的緊,手指頭、腳趾頭都硬梆梆的,這樣末梢循環非常的不好,會回饋抑制心臟搏出的動能,而且表面上雖然身體很鬆,但是實質上深淺層筋膜之間的張力落差是很大的,深層的筋膜其實是緊的。
有一句話,「筋長一寸,延壽十年」,大家都弄錯了內涵。真正意思應該是筋長長了一寸,可以延壽十年,筋拉長了一寸,就會少活十年。你想要拉長的地方,拉長了一寸,就需要從其他地方借一寸過來,其他地方就繃得更緊而使循環不好,整個系統深淺層次的張力就錯亂了。怎麼樣讓筋長長一寸,也就是怎麼樣讓筋膜系統重新生長,下面再說。
身體的筋膜系統是一個立體結構網絡,真正健康的身體,深淺層的網絡裡的內容物,張力是要一樣的,也就在動態中,身體深淺層的所有內容物是該依著同心圓的方式活動的,中國傳統的功法,像華佗五禽戲,太極拳,就是依著這樣的原則演練,使身體深層的筋膜可以跟著淺層滑移流動。所以練功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是:「一動周身動」,「一動無有不動」。身體每個地方都處在同一個張力下動。這必須使不同層次的筋膜依同心圓的方式動才有辦法做到。
身體日常使用肌肉系統的方式,常常是一個部位不動,來作為其他部分肌肉收縮的支點,像我們要伸手拿杯子,是固定肩帶的肌肉,而活動收縮手臂的肌肉。或是像走路的時候,固定腰跟骨盆的肌肉,而活動收縮腿部的肌肉。這樣子的使用方式,會使得身體筋膜系統張力的連貫不完整,深淺層的肌肉收縮的方向會出現不協調,在關節的深處的張力是會持續變大的。
這種深淺層筋肉處在交錯的狀態,如果用拉筋的方式運動,淺層的筋膜繃緊了拉扯,深層的筋膜系統就會鎖的更緊,淺層筋膜的滑移變得順暢是犧牲了深層筋膜的可動性來的。由於我們肢體大範圍的活動,其限制主要是來自於皮膚及淺層的筋膜,拉筋會使得淺層筋膜的可動性增加,但是並沒有依照同心圓的方式使得筋膜協調還原,實際上身體內在的流通是變得不好的。所以有一些長期練習瑜伽的人,反而是怕冷的。
現在的瑜珈上課,很多專注在擺體位,只在意這個體位的姿勢正不正確,或者是這個體位可以達到什麼效果,而沒有注意在擺出體位過程中身體應該有的合理變化。
就身體結構治療的觀點,我認為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及擺出體位後的呼吸方式,才是瑜伽最可貴的地方。
在擺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應該是緩慢圓順的,這樣身體的筋膜系統才有足夠的時間協調重組,而且身體在有張力出現,還沒有達到張力極限前就必須停止,讓筋膜系統有時間在這個體位之下重新排列重組。
在演練時,老師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體位對學生而言是比較需要的,並且應該要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是學生在這個體位之下可以做的極限,也就是學生應該如何去還原他的結構,以及當下可以還原的極限。而不是一直強調這些動作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在操作中,體位擺到接近極限的張力時,表示讓身體結構還原的路已經做好了,就是要身體在這種姿勢下,當作一個模子,讓內容物重新排列,也就是筋膜系統重新解開,肌腱跟骨頭重新對位。但是關鍵在模子好了,但是筋膜系統未必會按照這個模子充分展開重組,這時需要一個引動筋膜系統滑移的力量,這個引動的力量可以有兩種。
一種是肢體的輕微的屈伸跟搖動。要讓肌肉放鬆還原的方式,是使這包裹著這一條肌肉的筋膜旋轉到左右張力均等,該條條筋肉就可以鬆解開來。肌肉鬆不開,是由於筋膜系統的包裹牽扯,由於筋膜系統的旋轉,而不是肌肉本身的問題,所以myofascial pain那本書,從頭到尾都寫錯了。
在接近極限的體位下,應該不要把肢體拉到極限,微留一些可動的空間,讓整個身體可以依著縱軸方向輕微的屈伸,這樣可以讓每個地方筋膜系統重組改變以後,跨關節的兩個系統張力變得以串連平均。依著橫軸方向輕微搖動,可以讓深層繃緊的系統有機會左右張力一致而鬆開還原。
還有一種還原引動的力量是呼吸。呼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胸式呼吸一種是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時,是藉著肋骨的牽動,而引動皮膚及淺層的筋膜系統滑移。腹式呼吸時,是藉橫膈的牽動,而引動內臟及其他深層的筋膜,兩者都是必要的。
瑜伽之所以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絕對不是只有在身體的物質層次上有作用,同時也是一種心靈的鍛煉。在擺體位的過程中,動作之所以要緩慢圓順,是因為要感受擺出體位的過程,筋膜系統可以做同心圓式的攤開重組,過程中必須感受身體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張力變化,必須同時觀照、看見身體的所有細節,才能在擺體位時,找到自己所需的精準角度。有問題的身體細節,在身體活動的過程中會出現不舒服的張力讓大腦覺受,心靈越寧靜,能感受的細節就越細膩。
我們的身體會記憶情緒,情緒跟身體會處在一種共構的狀態,身體某些部位或肌肉的刺激,是會引起一些特定的情緒,而該情緒的出現,也同樣會引起有關筋肉的收縮或循環荷爾蒙的變化。在身體還原的過程中,很多情緒及生命深處的記憶重新浮現,在演練時,因為處在寧靜的觀照中,生命很多的創傷、情緒在演練的過程中,是會浮現而可以看見,並且得以逐漸療癒的,如果心不寧靜就看不見、療癒不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體位擺好後,以呼吸引動筋膜時,需要用腹式呼吸先引動深層的筋膜,或胸式呼吸引動淺層筋膜,是必須對身體如何還原有很清楚的覺受才能夠掌握,呼吸跟輕微的屈伸搖動,是最重要的自我結構調整,在這過程中,心的寧靜與觀照,跟中國古代修定的呼吸導引非常相像。因而瑜伽在演練的過程中,逐漸從身心兩方面看清楚自己。
在這種體位法的鍛煉過程中,筋膜系統逐漸對位、還原、鬆解,這時候肢體才能夠逐漸延展,很多深層的黏黏可以解開,也因為反覆演練的刺激中,筋膜系統因為有需要而逐漸重組生長,這時候才能真正的筋長一寸,延壽十年。
以上是我以一位練過功的結構治療科醫生,從結構的觀點提出的看法,未必是瑜珈這門學問原本的意涵,但我想應該很值得做為現代瑜珈教師的參考。
林兩傳2019.04.13桃園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瑜珈八支中,第三支Asana體位法,第四支Pranayama呼吸(生命能)控制法。在身體層的鍛鍊中,體位法跟呼吸法是不可分的,甚至有品質有覺知的呼吸練習重要性並不亞於體位法的。上一次認真呼吸是什麼時候勒?
#呼吸法很重要
#自動模式不是呼吸法
瑜伽呼吸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你在意過自己的呼吸嗎?
你是否苦於情緒的糾纏?
是否對瑜伽呼吸有所困惑?
瑜伽,是一種時尚、健康的自我修習方式。它的練習者不計其數,這一點充分說明了瑜伽的魅力。練習瑜伽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呼吸對於瑜伽的重要性。
瑜伽呼吸法的作用之一——按摩內髒
瑜伽的呼吸法,尤其是腹式呼吸法能夠喚醒構成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並將氧氣中的能量傳遞給它們,使它們保持活力,所以瑜伽有延緩衰老的功效哦。
同時,瑜伽呼吸法能促進血液循環,促使體內疲勞物質盡快分解,並且通過橫隔膜的大幅度上下運動,對內髒進行按摩,加快體內積存廢物的排出,從內到外地淨化體內環境。
瑜伽呼吸法還能夠提高肺的機能,增強呼吸係統的免疫力,使心髒規律地運動,為大腦增添活力,與瑜伽體位法配合,實現“身體內部運動”的目的。
瑜伽呼吸法的作用之二——控製情感
我們的自律神經不以人類意誌為轉移地進行著運動,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控製“呼”和“吸”的運動來控製自律神經,所以才會有那句話“呼吸亂了,心就亂了”。
人體的自律神經分為兩種——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吸氣時,使身體興奮得交感神經在發生作用,呼氣時,使身體休眠的副交感神經在發生作用,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呼和吸的節奏來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當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不平衡時會發生什麼呢?悲傷時,呼吸短促;發怒時,呼吸劇烈。此時,可以通過深呼吸使內心平靜下來,負面情感自然就轉化掉了。
大多數人的呼吸方式都不正確,他們的呼吸隻動用了肺部容量的很小一部分。這樣的呼吸一般都很淺,身體得不到保持良好狀態所必需的氧氣和能量。有節奏、深沉而緩慢的呼吸與平和、滿足的心靈狀態是相輔相成的。不均勻的呼吸會幹擾大腦的節奏,導致肉體、情緒和精神受阻,從而引起內在衝突、人格失調、生活方式紊亂甚至是疾病。
下面,介紹幾種瑜伽呼吸方法,為日後練習調息等做好基礎,也幫我們進入學習瑜伽呼吸的大門。
腹式(或橫膈膜)呼吸——利用肺部下葉進行呼吸,感覺隻是腹部在鼓動,胸部相對不動。
練習方法:以挺屍式躺好,放鬆全身;不要以任何方式進行控製,完全自然呼吸。把手放在腹部上,兩鼻孔慢慢地吸氣,放鬆腹部,感覺空氣被吸向腹部,手能感覺到腹部越抬越高,實際上橫膈膜下降,將空氣壓入腹部底層。呼氣時,慢慢收縮腹部肌肉,橫膈膜上升,將空氣排出肺部。
小貼士:腹式呼吸是最自然、最有效的呼吸方式。然而,由於壓力、姿勢不良、衣物過緊和缺乏鍛煉,這種呼吸方式往往被人所遺忘。一旦人們恢複了正確的呼吸方式,身體和精神狀態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胸式呼吸——利用肺中葉進行呼吸,感覺是胸部在張縮鼓動,腹部相對不動。
練習方法:以一種冥想姿勢坐好,或以挺屍式仰臥,放鬆全身。停止動用橫膈膜,以緩慢擴張胸廓的方式吸氣,感覺每一根肋骨向外向上移動;通過放鬆胸部肌肉呼氣,感覺胸腔收縮,將空氣擠壓出肺部。緩慢、深長地呼吸,保持完全地覺知。
小貼士:體育鍛煉、用力以及有壓力和緊張時常常用到胸式呼吸,身體能夠借此獲得更多氧氣。若這些緊張狀況過後,便不宜使用胸式呼吸,會造成持續緊張感。
鎖骨式呼吸——利用肺上葉進行呼吸,胸腔最大限度的擴張,上部肋骨和鎖骨被頸部、喉部和胸骨肌肉向上牽引。
練習方法:以挺屍式仰臥,放鬆全身。胸式呼吸幾分鐘,完全擴張胸廓,肋骨完全打開,繼續吸入更多的空氣,直到感覺頸部底端的上肺部擴張。肩膀和鎖骨也應該微微提升。緩慢呼氣,先放鬆頸部底端和胸腔上部,然後放鬆其他部位,恢複原位。
小貼士:日產生活中,鎖骨式呼吸隻有在體力極度透支或者患有氣道阻塞(如哮喘)的情況下才會使用。
完全式呼吸——利用肺上、中、下葉進行呼吸。
練習方法:以冥想姿勢坐好,或以挺屍式仰臥,放鬆全身。緩慢深長的吸氣,讓腹部完全擴張,繼而胸腔開始向外向上擴張,肋骨完全擴張後,再吸入一些氣體,直到感覺肺上葉擴張為止。放鬆頸部底端和胸腔上部,胸腔收縮,接著腹腔收縮,呼氣。
小貼士:可在任何時間練習,精神高度緊張或情緒憤怒時尤為有效,可起到寧神靜氣的作用。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KT Tape Rib 肌內效貼布肋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KT Tape Rib 肌內效貼布肋骨運動貼布放鬆及緩解緊繃及緊張的 肌肉 保護韌帶免除受傷,或保護已受傷的韌帶有助消種、去淤及減輕痠痛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 ... ... <看更多>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肋間肌拉傷多久會好- 肋痛——腹外斜肌損傷的針刀治療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造成胸壁肌肉拉傷常見的原因如運動傷害、劇烈的咳嗽、朋友間的嬉鬧、被按摩、提重物 ... 構造編輯又分為外肋間肌, 內肋間肌和最內肋間肌,外者收縮時,幫助肋骨上抬以 ... ... <看更多>
內肋間肌在何時收縮 在 肋間肌伸展肋間肌分為內外兩個方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肋間肌 伸展 肋間肌 分為內外兩個方向吸氣時外 肋間肌 向外擴張吐氣時 內肋間肌 向內 收縮 而這擴張和 收縮 的程度, 就是評估一個人呼吸肌力的重要指標這個動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