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對腸病毒專用決戰兵器!第一支國產腸病毒疫苗是如何誕生的?】—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 劉家齊副研究員 專訪
1998 年的台灣,一場奇怪的流行病在孩子間蔓延。除了發燒,病患的手脚掌和臀部等處還起了紅疹或水泡,口中出現會疼痛的潰瘍。這個怪病傳染力極强,讓成千上萬名孩童染疫,更可能導致嚴重神經性疾病如腦膜炎、肢體麻痹的重症,最終奪走了 78 個小生命。後來,何曼德院士所主持的研究團隊進行鑑定調查,才確認了這起災禍的罪魁禍首—「腸病毒 71 型病毒」。
■一場怪病的大流行,促成疾管局的成立
這場前所未見的疫病大流行,對台灣的後續影響非常大。現於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擔任副研究員的劉家齊博士,如是説道。
疫情過後,為了更好地統整醫療資源,建立現代化的防疫體系,原先分散的行政院衛生署防疫處、預防醫學研究所及檢疫總所三個單位,在 1999 年被整合成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即今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的前身。
自此,台灣開始進行長期的傳染病監測系統,啓動「人用疫苗自製計畫」,也建立了完整的腸病毒防治工作指引與手冊。
■從小兒麻痹症到手足口症,腸病毒家族身世解密
「腸病毒屬於小 RNA 病毒科(Picornavirus),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它大概有一百種以上的血清型(即病菌中特定不同的亞種),科學家將他們區分爲 A、B、C 及 D 四大類型。」劉博士娓娓道來。目前科學家發現,除了腸病毒 71 型,手足口症另一主主要病原體還包括克沙奇 A16 型。
人類與傳染病奮戰的歷史中,擁有龐大家族的腸病毒(Enterovirus)肯定占有一席之地。不過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只要病毒上的蛋白質序列有所變化,就會變身成不同的病毒類型。以小兒麻痹病毒為例,雖然它也是腸病毒的一員,但因爲它是腸病毒 71 型的遠方親戚,兩者的蛋白質序列有高達 50% 的差異,因此小兒麻痹疫苗並沒有辦法防治手足口症。
■疫苗製作,關關難過關關過
■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銜接製作和技術的橋梁,全國產疫苗的推手
■建立跨國合作網絡,一起迎戰新型傳染病!
致病性微生物總是會不斷地適應和變異,對人類造成威脅。而感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針對新型感染病的風險問題,為台灣超前部署,做好緊急應變與中長程研究之規劃。研究人員和各方携手多年來的努力,積累成今日腸病毒 71 型研究與疫苗研發的寶貴經驗,更讓台灣可以向其他國家招手,喊出:Taiwan can help!
■完整文章,詳( 科技部 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01b6ac13-ef1c-40e5-87e3-b5247f66f74b
#科技部科普文章分享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克沙奇a型病毒 在 兒科女醫艾蜜莉-歐淑娟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隻病毒造成孩子雙手指甲都分層、剝離、斷裂】
最近門診還是會遇到腸病毒的病例,根據疾管局的統計資料,目前全國的流行樣態呈現上升趨勢!
今天來認識一個 #腸病毒的後遺症。
還記得上個月初歐醫師在粉絲團提到的一個手足口症的孩子嗎?
隔了一個月,剛好孩子過敏發作來到我的診間,此時他的雙手滿是腸病毒造成的“遺跡”。
照片1中的狀況在醫學上稱為“ #Onychomadesis”,中文翻譯為「#脱甲症」。
🔹病因🔹
▪️起因於腸病毒感染造成的 #指甲生長板暫時停止生長
因為甲床開始生長~看得見大約要1~2個月,所以常常會在腸病毒痊癒3~8週後發生脱甲症,通常手指甲比腳趾甲早發生。
▪️如果脱甲症發生前沒有感染腸病毒,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喔!
例如甲溝炎、免疫疾病、近期有指甲/皮膚黴菌感染⋯⋯
▪️某些藥物💊 也可能產生脱甲症的副作用,例如化療藥物、部分抗癲癇藥物。
▪️重金屬中毒(鉛、砷)☠️ 也可能導致脱甲的症狀。
🔹危險因子🔹
▪️好發於年幼(<2歲)的孩子,手指甲比腳趾甲容易產生。
▪️ #克沙奇A型病毒(Coxsackie virus A6)特別容易造成脱甲症,其他型腸病毒較少。
🔹治療方式🔹
▪️保護手指,避免孩子玩耍時不小心掀翻指甲、或是“手指吃蘿蔔”而傷害到新生健康的指甲。
▪️保持手部衛生,剪掉過長的指甲、磨鈍甲緣避免勾拉到衣物。
#腸病毒 #手足口症 #指甲 #脱甲症 #指甲剝離
#歡迎分享或提問
#戴口罩勤洗手仍然是預防感染腸病毒的好方法
#生病了請在家休息喔!
照片:感謝家長&小帥哥本人同意照片使用於衛教文章❤️
✨指甲重新長好就會痊癒,家長們不用擔心喔!✨
克沙奇a型病毒 在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先前不斷提醒 7 年未曾發生的腸病毒 71 型疫情,現在漸漸升溫!今年到目前為止 12 名腸病毒重症,其中 6 名 (50%) 是腸病毒 71 型,絕對是警訊!
落實孩子回家洗手、吃東西前洗手,大人回家洗手後才能接觸孩子。大人覺得喉嚨怪怪的馬上戴上口罩,因為腸病毒在大人身上症狀不典型,常不知不覺中變成傳染源讓孩子生病。
發燒的孩子不要帶到學校上課,一旦確診腸病毒,建議在家中休息 7 天再回學校。出現腸病毒重症的前驅症狀,嗜睡、意識改變、肢體無力、肌躍型抽搐、呼吸心跳加快 (安靜、無發燒時)、連續嘔吐等症狀,儘速帶孩子到小兒急診室看診。
「腸病毒疫情持續增溫,預期最快本週進入流行期;目前宜蘭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屏東縣等地,均已經超過縣市流行閾值。
目前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仍以克沙奇A型為多,以輕症及散發病例為主,但容易引發重症的腸病毒 71 型病毒活動明顯增溫中。疾管署統計,今年十二例腸病毒重症,以腸病毒 71 型六例最多,其餘是感染腸病毒 D68 型兩例,以及克沙奇 A9 型、克沙奇 A10 型、克沙奇 B5 型、伊科病毒 11 型各一例。
過去腸病毒 71 型約每四年會有一波大流行,上一次大流行是在二○一二年,當年度同期重症達到六十三例,今年狀況仍有待觀察。」
新聞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292155
克沙奇a型病毒 在 Anmelde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from 疾病管制署- 1922防疫達人: #國內即時疫情#腸 病毒 #交叉感染#重症... ... 重症上週國內有1名重症案例同時感染腸 病毒 71型及 克沙奇病毒 A16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