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有些時候,是編劇會刻意的將某些巧思放在電影裡面,用彩蛋的方式來致敬、伏筆,或是單純的揭示未來續集可能的走向。
(例如,皮克斯工作坊、迪士尼影業中的數字、角色或色彩的隱喻;漫威系列中以往必定出場.....但以後不會再有的老人家--史丹李;或是漫威的彩蛋系列。)
但更多的時候,是編者作者根本就沒有那些想法,只想呈現自己的劇本,但是粉絲就腦補起來了,將一堆根本不在作者創作設想之中的元素,硬是加在裡面,然後可能還會大讚編劇或導演天縱英明,把這麼多堪稱典範的元素不著痕跡的加在裡面,還好自己心細眼尖、博學多聞,才能把這其中的隱藏伏筆一一看懂挑出.......
例如,很多人把周星馳的《功夫》捧上了天,說裡面蘊含了多少上乘的攝影技巧、多少心理學學說、多少編劇電影學說、多少"後現代主義"、"存在主義"云云........不可否認,周星馳是個電影天才,喜劇表現的能力不在話下,也有過很多驚人的經典作品。
但我甚至不確定他本人對"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這類的哲學議題所知多少??又是否能熟捻到可以把這些理論完整的融入一個特效功夫喜劇電影之中??
我總以為,要評論一個人,不是只看個案(一個電影一個作品),而是要看通案(一直以來的作品水準)。
就比如說,看到一個人用小石頭打到40公尺以外的東西,我們會覺得他準;但是真的準,還是矇的,那就再遞給他十個小石頭,如果10能中8,那我就會相信他是真準。
又譬如說,近年來導演 克里斯多福 · 諾蘭,當年的《記憶拼圖》(2000)是很好的作品,但他是不是一個好導演,就要從他之後的作品來看了。
之後從《針鋒相對》(2002)、《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頂尖對決》(2006)、《黑暗騎士》(2008)、《全面啟動》(2010)、《黑暗騎士:黎明昇起》(2012)、《星際效應》(2014)、《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一直到最近的《TENET天能》(2020),都無一不是精彩作品,所知所聞太少、專注力不購的人,甚至連看都看不懂........
#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很優秀的說故事人了。
而以這種角度回來看周星馳。毫無疑問,從1990年開始,他的作品拉開了一個時代的序幕,一直到1995年間這些作品在電視、電影、票房跟文化影響力上都有巨大影響,這段時間的他毫無疑問是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但我個人覺得從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開始,他演繹故事的方式開始定型,其他轉變卻讓人有"不如從前"的感覺,而那恰好卻是他跳脫演員身分後的一個轉折。
他的第一個編導作品是《凌凌漆大戰金鎗客》,這也是一個很有趣的作品,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96年的《鹿鼎大帝》、《食神》也都是他編導的作品,他的風格開始從這裡改變。
之後的《喜劇之王》風格就很不同了;但幾年後他贏來了一個大成功《少林足球》,後來的《功夫》更是把他推上了巔峰,界線畫到這裡,我會覺得他也是成功的導演。
但後面的作品就開始毀譽參半,然後開始毀多於譽了.......到後來,很多支持他的,已經"只是"影迷(看的是一個信仰);出來的作品也早已經不像過去演員時代那樣搞笑與劇情並重、表演跟詮釋都佳的--能夠輾壓同時期作品了。
所以把他後期的作品一連串看起來,我不認為部分人對《功夫》一片的極佳讚譽,就是他一貫的編導實力;若是有人說《少林足球》、《功夫》是"偶有佳作"中的那個佳作,我還真無法反駁他。
從這裡回頭看,你說他是否真的如某些影片中說他能將各種攝影技巧、哲學主義理論融入作品中云云的話,我真的會覺得那只是影迷自我投入、對號入座的解讀。
或許,那些被認為是他刻意為之的高明手法,只是對號入座的結果;不然後面的作品怎麼又沒有這麼高明跟富有哲理了?
--------------
而之所以會讓我有這種發想的原因,其實只是一路看下來的體會跟反向思考,但直到有一天,讓我看見了一則新聞,才讓我這個想法落了實槌。
還記得2019年由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那個神作---《小丑》嗎?
對我來說,那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但只要是神作就會有人追捧,有人追捧就會有人吹捧;當少部分的人一看又看再看下,憑著火眼金睛來說出裡面有多少隱藏巧思、導演演員致敬,又挖掘出多少隱藏彩蛋時,導演陶迪 菲利浦斯卻在公開的訪問中直言 : 「我不做彩蛋的,任何人在我電影中指出的彩蛋都是個錯誤。」
這巴掌,其實抽的超響。
也說明了,我的某些想法可能真的發生,只是各種美麗的誤會粉飾了影迷、陰謀論者、抱大腿者與導演、演員、編劇之間那些沒有明說的界線。
------------------
這讓我想起我高中畢業打工的一個趣事。
某一天,我跟同事伊果(eagle)在聊天時聽他說了一個故事。
伊果說他有一天跟吉米(Jimmy)在廚房倚牆聊天時,忽然覺得眼角一動,兩人都瞥見有一隻大隻的德國蟑螂在兩人之間的牆壁上爬動,就在兩人大驚正要閃避之際,忽然一隻手拍了上來,蟑螂登時爆漿慘死。
兩人一看,出手的人正是傑瑞(Jerry)。
只見傑瑞徒手趴死蟑螂後依然面不改色,卻也是不發一語的走到一旁的水槽洗手,伊果跟吉米兩人目睹此事,又看到傑瑞的雲淡風輕,便相當欽佩的走向水槽。
伊果開口(用台語)說 : 「喔~乾!! 你魄力這麼好啊! 這麼大隻蟑螂,你直接一巴掌打死! 實在有夠猛的!!!」
哪想到傑瑞一邊拿擦手紙抹乾手上的水珠,依舊面無表情的回答 : 「沒有啦! 我剛剛是想說用手拍在蟑螂旁邊的牆上,好嚇一嚇那隻蟑螂;結果手舉起來,蟑螂就嚇到了,但是逃跑的方向剛好是自己拍下去的地方....................」
我真心認為,很多神作被吹捧的那麼厲害,大抵上就像這種誤會一樣的美麗。
.
.
.
#其實我是要講本貼文第一句的那部電影
#哪裡知道講到後來就歪樓了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
傑 尼斯 日記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月份的迷誠品專欄,我們聚焦於性別主題,分別從《#霸王別姬》、《#斷背山》、《#午夜天鵝》與《#她們》等幾部作品,來看看這些電影真正透過故事所顛覆的性別意識,無論是之於社會框架、刻板印象,或是之於自我認同。
⠀⠀⠀⠀⠀
⠀⠀⠀⠀⠀
張國榮曾經在 1994 年江蘇的一場訪問中談論到所謂的「男子氣概」,反問採訪者說,你覺得什麼叫男子氣概?並非豪邁粗獷、重情重義才足以稱作男子氣概,對他而言,《霸王別姬》程蝶衣為愛勇敢而活,即使選擇自我終結,但那樣一無所懼、在所不惜的「姬別霸王」,就連項羽亦不得不成為配角,在他眼裡,敢愛敢恨同樣是一種男子氣概的展現。
⠀⠀⠀⠀⠀
而論及「男子氣概」,布萊德彼特形容 2019 年《星際救援》就是一次重新定義。男性多數生來就得被要求是陽剛堅毅的形象,這種現象背後有其價值,但同時也為一種桎梏,導致必須將自己引以為恥的事情深埋起來,所以,後來諸多男性幾乎沉默背負著各自的苦痛與傷痕;他與導演因此有所反思,男子氣概難道沒有更好的衡量標準了嗎?有沒有可能取決於與所愛之人擁有更好的關係?有沒有可能取決於與你的孩子,甚或與自己擁有更好的關係?
⠀⠀⠀⠀⠀
有人指出,李安《斷背山》的人物定位流於刻板,按照了異性戀的性別角色去形塑兩位主角的困境。但反過來看,他們流露出的男子氣概於微妙互動之間相互消長,在壓抑保守的年代,帽子總是低到遮住視線,恩尼斯幾乎可以等於那一類沉默背負傷痕的男性,傑克雖然主動,亦敢愛敢恨,但仍處處受到社會觀念的束縛。只見,性別的外衣漸漸褪去,兩個時而脆弱、時而畏懼的人,竭盡所能返回彼此身邊,而後才是兩個鬱鬱寡歡、用情至深的男人,耗盡餘生追尋心中那一處夢土。
⠀⠀⠀⠀⠀
最想在這一篇中談的,則為 Greta Gerwig 改編自 Louisa May Alcott 經典之作《小婦人》的《她們》。
⠀⠀⠀⠀⠀
對許多現代女性而言,這是一部意義非凡的作品。馬區家四位姊妹,各自代表不同性格、抱持不同夢想的女孩,電影不只著墨於喬的叛逆與魯莽,更細膩呈現其矛盾、妥協與成長。喬的女性意識極其強烈,深刻感受到人們是如何規範一位「淑女」,哽咽顫抖地道:「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靈魂,也有情感;女人有野心,有天賦,也有美貌,我厭倦聽到大家說,愛情就是女人的全部。」正因如此,她既不甘屈服於愛情,尋找自我的過程又難以抵擋寂寞的吞噬。
⠀⠀⠀⠀⠀
對喬而言,結婚生子應為愛情的開花結果,不該是女性追逐夢想的絆腳石;對艾美而言,婚姻合情合理是一種經濟考量,何錯之有;對瑪格而言,成為一位宜室宜家的妻子與母親,就是她畢生最大的心願;然,對貝絲而言,一切都已成為自己不敢奢求的事物。最終,家人之間的愛,帶領喬真正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每種夢想都值得被擁抱,而真正的夢想,會隨時間改變,也會讓我們較為心甘情願,肯委屈、犧牲、放棄、收斂一部分的自我。
⠀⠀⠀⠀⠀
籌備《她們》期間,Greta Gerwig 反覆閱讀了此本著作,得到相當有趣的體悟。Louisa May Alcott 終生未嫁,所以不少現代學者對她的性向持保留態度,在書中,喬曾經穿著男性衣物感嘆自己的女性特質,因此間接也加深許多人的臆測;另一方面,喬與羅禮的關係也證明兩性友誼的另一種型態。導演無意於在作者身上貼任何標籤,只希望盡可能貼近真實,她深入研究露意莎梅奧爾柯特諸多生前日記與來往信件,再放入劇本中,並進一步指出,喬是一個擁有男孩名字的女孩,羅禮則是擁有女孩名字的男孩,在某些層面而言,他們就像彼此的孿生姊弟或兄妹。
⠀⠀⠀⠀⠀
「他們在忠於性別之前就找到了彼此,你無法否認以帥氣形容瑟夏羅南、以美麗形容提摩西夏勒梅有任何錯誤,他們都保有一種細微的雌雄同體特質,因此他們才會是這兩個角色的完美人選。」
⠀⠀⠀⠀⠀
巧妙模糊男性與女性特質,隨喬的蛻變,出落成一幅優雅景象,但是她並未給予一個確切答案,選擇讓全世界的女性揭開屬於自己的結局,以溫柔而成熟的凝視,告訴天底下的男男女女,無論處於何種階段,無論踏上哪一條路,人人都應有選擇自身生命、家庭與社會角色的權利。
⠀⠀⠀⠀⠀
⠀⠀⠀⠀⠀
⠀⠀⠀⠀⠀
▍完整全文: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性別主題電影推薦
https://pse.is/3jyzhc
⠀⠀⠀⠀⠀
▍上月回顧:
▍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記憶主題電影推薦
https://pse.is/3jhyjg
傑 尼斯 日記 在 劍心日劇廣告娛樂情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岡田健史新星墜落!日本藝能界最重視「合約精神」和「合作關係」,只要違反就長期無法翻身,由傑尼斯到能年玲奈,例子實在太多。岡田還要去到鬧上法庭的程度,連掩飾都變得不可能,只能預見他無人願簽無人敢起用的未來。他在演出《櫻之塔》的現場性情大變讓劇組感驚訝,想不到劇中最不擇手段的不是玉木宏而是他......
傑 尼斯 日記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Wikipedia)
維洛那(義大利語:Verona)是位於義大利北部威尼託大區阿迪傑河畔的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
莎士比亞的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以此城為背景。
如今的維洛那因坐落在阿達湖和威尼斯的附近,成為旅遊勝地和威尼托地區的經濟中心。
維洛那最雄偉的建築是競技場,它同時也是羅馬式的圓形露天劇場,它是世界上現存的第三大圓形競技場,每年夏天都舉行歌劇演出,吸引了眾多的歌劇迷。
維洛那有多座教堂。Santa Maria Matricolare大教堂建於1187年,結合了羅馬式建築和哥德式建築兩種風格,大教堂因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畫家提香的作品《瑪利亞升天》而出名。Sant'Anastasia教堂是維洛那最大的教堂,由多明我會建造於1290年至1481年間,它的正面保持著沒有完工的狀態,內飾豪華,並以駝背雕像背著的聖水池而出名。San Fermo Maggiore教堂由本篤會建造於1065年至1138年間,教堂正面展現了羅馬式和哥德式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Basilica di San Zeno教堂建於12世紀和13世紀,整棟建築呈現羅馬式,但屋頂卻是哥德式,引人注目的是教堂的鐘樓和教堂正面的巨型圓窗。
莎士比亞劇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發生在維洛那,羅密歐曾在茱麗葉家的陽台向朱麗葉求愛,這段悲劇愛情故事和朱麗葉的陽台一起留給了後世。維洛那城內仍保留著朱麗葉的故居,故居中「朱麗葉的陽台」每年吸引著數百萬的遊客。雖然這部戲劇的最早版本發生在錫耶納而不是維洛那,實際上也並不存在「朱麗葉的陽台」,維洛那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慕名而來的遊客解釋這一遺憾的事實,但他們出於旅遊業的目的還是在故居後院中按照莎士比亞的巨作建造起一座象徵性陽台,以供遊客朝拜這座「愛的聖地」,故居牆上也留下了無數遊客愛情誓言的塗鴉。陽台下有一座朱麗葉的銅像,右胸因傳會帶來好運而已經被遊客撫摸得發亮。
維洛那曾留下過許多重要人物的足跡,同歐洲歷史息息相關,凱撒大帝曾選擇維洛那作為他的度假地,義大利東哥德王國的創始者狄奧多里克大帝和他的繼任者們,義大利倫巴第王國的建立者阿爾博因和倫巴第的公爵們、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大帝和他的兒子義大利國王丕平、義大利國王貝倫加爾一世、義大利文藝復興詩人但丁等都曾居住在維洛那,羅馬天主教會產生羅馬主教的教宗選舉也曾在維洛那舉行。維洛那也出現在德國作家歌德、法國作家司湯達和瓦勒里的旅行日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