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成績濫用過動症藥物,「聰明藥」副作用多、可能導致不孕?】#精選書摘
研究指出,有17%的大學生曾經濫用醫師開立的過動症藥物,主要目的是提升認知功能與學業成績。與一般藥物濫用追求的陶醉與快感不同,過動症藥物濫用者追求的是實際效益。
但這些藥物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服用者約有4成食欲減低,並進而因此孩童的影響身高、體重。此外,不僅身體成長受影響,生殖器的成長也較為遲緩,甚至造成男性不孕......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成人過動症的真相 #認知 #成績 #過動症 #濫用 #藥物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人生勝利組Life victory grou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同我們小學一定會背誦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樣,孩子在人們眼中,一直是善良、純潔的象徵,但1990年一部叫做《雙面天使》(Child of Rage)的紀錄片,震撼了所有堅信這個道理的大人,影片內容主要是6歲小女孩貝絲(Beth Thomas)和心理醫師的對話,在她天真無邪的可愛外表下,竟藏著讓人...
「依戀障礙」的推薦目錄:
依戀障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讀了這本很好看的書:《怪癖心理學》(感謝寶瓶的亞君社長推薦!)作者是寫了《母親這種病》、《戀愛這種病》這種病系列(?)的岡田尊司。
⠀⠀⠀⠀
岡田尊司是精神科醫師,他的作品有許多談到依戀障礙、以及人格障礙的部分,也很擅長用精神分析或一些心理學派,分析個案出現的行為狀況其來有自。這本書是他綜合許多日本與國外名人,以他們的童年經歷與生長背景,探討這些名人、作家的性格。
⠀⠀⠀⠀
⠀⠀⠀⠀
本來以為,這本書只是小品。沒想到翻開來,書中探討的議題很多:完美主義、霸凌成因、家庭暴力、各種成癮、偷竊症、自戀、憂鬱、「都是別人的錯」的防衛與對他人的攻擊、罪惡感與自我攻擊......是一本會讓我停不下來,收穫很多的書。
⠀⠀⠀⠀
⠀⠀⠀⠀
而且,因為這本書是一則一則的故事與行為背後代表的原因,所以隨時看、隨時可以停下來想一下,覺得是一本對心理學有興趣、或已經有一點心理學底子的人,看了也會覺得有趣的書,而如果你完全沒有心理學的背景,讀這本書,也會覺得心理學很有趣,而想要去找相關的書來看。
⠀⠀⠀⠀
⠀⠀⠀⠀
不過岡田尊司的書,我覺得這本比起他其他有些書,有些部分寫得稍微難一些,不過大部分都是很容易閱讀的,很推薦給想找有一點點深度,但又可以覺得有趣的心理學讀物的讀者們閱讀。
⠀⠀⠀⠀
寶瓶文化
《怪癖心理學》(書籍連結可參考留言)
依戀障礙 在 No.1143閱覽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D074
[高敏感者愛自己的19個練習]
▪️長沼睦雄 著
▪️李彥樺 譯
▪️如何 出版
2020/03/07閱畢
:為了不讓自己被拋棄,孩子只能盡量做出符合雙親期待的行為,因此在做任何事都會觀察父母的臉色,而且不像一般孩子一樣會頂嘴或反抗。不僅如此,因為相當清楚父母的喜好,因此往往會在父母吩咐之前,就做出父母期望的舉動,讓父母開心。
:大部分容易感到不安又背負依戀障礙的HSP孩子,都會像這樣持續扮演父母及老師眼中的「乖孩子」,但扮演「乖孩子」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主觀意識無法成長,最後會喪失「自我」。
:虛榮心與自尊心有點類似,但兩者截然不同。只會逞強的是虛榮心,能謙虛示弱的才是自尊心。
:HSP其實擁有許多美好的天賦及特質。包含感覺敏感所帶來的犀利第六感及直覺、對他人的喜怒哀樂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豐富的情感、敏銳的感受性、有條不紊且認真負責的個性,以及一顆善良仁慈的心。
-
剛開始我只覺得自己的情緒波動為何如此劇烈,
所以上網找了一些資料,
沒有嚴重到心理疾病,
但也不屬於完全沒問題,
「HSP高敏感者」,
無意間進到我的視野裡,
勾了基本調查問券,
我應該是屬於HSP,
只不過現代人的生活環境繁忙、緊繃,
應該不只有20%的人,
應該有更多人因為環境,
而導致自己的情緒緊張,
尤其是家庭環境帶來的影響,
可能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性格養成。
「當一個乖孩子」,
在我們小的時候常聽,
總認為是理所當然達成的條件,
所以害怕失去父母關注的我,
為了不要輸給妹妹,
當起了乖孩子。
但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我著著實實的失去了「自我」,
上什麼才藝班、上哪間國中、要不要直升、哪間大學、哪個科系......
全部的人生選擇都是父母做的決定,
因為他們總說:我們是為你好,不會害你,
早就沒有自我思考能力的我,
沒有覺得不對勁,
乖乖地照大人安排的劇本走。
一直到上了大學、出了社會,
才隱約覺得我好像......跟別人有點不一樣,
為什麼大家在講政治的時候,
都知道誰說得有道理、誰無理;
為什麼大家可以判斷新聞播送的內容,
是真新聞、是假新聞;
為什麼大家在工作面試的時候,
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麼?
知道要怎麼包裝自己?
我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為我好像不會自己想出想法,
總是父母提供我選項,
分析他們的「建議」,
再讓我選擇他們希望我選的,
這樣的假像自由。
或是跟著我的舒適圈做選擇,
他們選什麼、我就支持什麼,
誰都沒有錯,
錯在我沒有自我。
我爸第一次教我判斷假新聞,
是在我26歲的時後,
這是很好的家庭教育,
只是真的太遲了。
直到現在,
我都還在練習如何獨立思考,
被思想禁錮了26年,
真的很困難。
所以透過一些書籍資料、一些經驗,
我從現在開始重新認識自己。
在乖孩子跟自我的拉扯戰,
期待不久的將來我能找到平衡點。
#高敏感者愛自己的19個練習
#長沼睦雄
#李彥樺
#bookshelfofD
#no1143readingroom
依戀障礙 在 人生勝利組Life victory grou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如同我們小學一定會背誦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樣,孩子在人們眼中,一直是善良、純潔的象徵,但1990年一部叫做《雙面天使》(Child of Rage)的紀錄片,震撼了所有堅信這個道理的大人,影片內容主要是6歲小女孩貝絲(Beth Thomas)和心理醫師的對話,在她天真無邪的可愛外表下,竟藏著讓人毛骨悚然的過去...
Music: Moonlight Sonata (by Beethoven)
相關資料:
http://bit.ly/2lBnehi
依戀障礙 在 程威銓.海苔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焦慮依戀*的人常常問我,他們逃避依戀**的伴侶,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老實說,我不是通靈少男,我也不知道。不過,倒是可以節錄幾個「焦逃配」朋友Couple的對話。.「我已經給他很多空間了,多到我都懷疑我們到底算不算在一起了......」焦慮依戀A說。.「為什麼有事都不跟我說?我們可以一起分擔阿!他不說我怎麼會知道?都要我用猜的......」焦慮依戀B說。「跟我在一起6年了,為什麼都不說『我愛你』?三個字而已,有這麼難嗎?」焦慮依戀C說。.「他一直不跟我做愛,是不是不愛我?」焦慮依戀D說。.———————.「他說的很多空間,就是一天一通電話,而且睡前要講20分鐘,你說誇不誇張?」逃避依戀A說,我也覺得誇張,不過一般人不覺得。.「跟他講沒有用阿,事情就是要處理阿、怪一個一個打,告訴他只是把是情變更複雜......」逃避依戀B說,分享有什麼用?處理事情比較重要!.「我就有『三個字』障礙阿!一定要用說的嗎?難道我的表現、在乎,他還看不出來嗎?」逃避依戀C說,很明顯的他連那三個字像佛地魔一樣不敢說。.「他越是逼我,我就越不想跟他做愛。我不喜歡被控制的感覺,好像要做,才能證明我們愛一樣。」逃避依戀 D說,老實說感情變穩定之後,他反而沒那麼想做了。他知道這不是新鮮感下降,但他也不曉得是什麼原因⋯⋯.那麼,該怎麼辦呢?
我最近慢慢開始認為 #需要改變的並不是依戀的形式而是呈現的行為方式 。就我的理解,逃避依戀往往比焦慮依戀更不容易改變,因為(相關研究請見[4-6]):.1.他們不一定知道自己是,因為持續的否認也可以過得還算不錯,反正不去碰就不會痛。.2.知道了也不一定會改變,搞得他們焦慮依戀的伴侶很痛苦(如果他們有穩定交往的伴侶的話)。.3.有些逃避依戀者在不同段的關係當中擺盪,搞得他們的曖昧對象很辛苦。.4.據我所知,心理學上面的操弄通常對焦慮依戀比較有效,對逃避依戀的效果幾乎很少。有一種說法是,裝睡的人是不會醒的——但根據1.,有些時候他們並沒有裝,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狀況。.在萬念俱灰的情況下,岡田尊司在這本《孤獨的冷漠:逃避型依戀障礙的分析與修復》[1]的最後面,竟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提出了具體的改變方法,並且我覺得應該是逃避依戀的人會願意嘗試的方式。.「不公平,為什麼都幫逃避依戀的人做PPT,卻沒有幫焦慮依戀的人想想辦法?」有人可能會這樣說,但施主啊,當你更了解逃避依戀,也更能減少感情裡面的循環衝突(焦慮依戀的人想知道如何跟逃避依戀的人相處、在一起請見[7])。.過往我所知道的研究,許多都是針對焦慮依戀的,因為他們比較容易被偵測和操作。所以,我很高興有一本書能夠專門針對逃避依戀詳細的說明,裡面從人際關係、愛情、甚至性愛都有涉獵,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討論。.其實不論是焦慮或是逃避,藏在那個底下的都是一種對人際關係的不安,只是行為表現上面的不同而已[8]。也因為這樣,當我們能夠改變行為呈現的形式,甚至設定好一些只有兩人才懂的「密碼」,彼此的關係或許就能夠邁向下一個不同的日子。
開始囉!
--
*焦慮依戀(Anxious attachment):「我發現別人不樂意像我希望的那樣與我親密。我經常擔心自己的伴侶並不真愛我或不想與我在一起。我想與伴侶關係非常親密,而這有時會嚇跑別人」[5]。有很多不安,總是要伴侶一再保證愛、在意這段感情,總是想抓住對方,很怕被遺棄的人(儘管他們自己可能也不想要這樣)。
**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與別人親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發現自己難以完全信任他們、難以讓自己依賴他們。當別人與我太親密時我會緊張,別人想讓我更加親密,這使我感到不舒服」[5]。逃離親密,工作理性大於人際情緒,習慣跟伴侶保持距離,只要太過靠近就會想跑走的人。
***安全依戀(Secure attachment):「我發現與別人親密並不難,並能安心地依賴於別人和讓別人依賴我。我不擔心被別人拋棄,也不擔心別人與我關係太親密」[5]。
p.s. 矛盾型的朋友:前兩者的綜合又焦慮又逃避(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請別難過,其實這份ppt也有講到一半的你阿(自己說),想進一步了解矛盾依戀的朋友,歡迎右轉此篇[11]
Pic Credit :Gan Khoon Lay 、 Alex WaZa
依戀障礙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書評
大家都聽過「你要先懂得愛自己,才能愛別人」這句話
但這是真的嗎? 如果沒有被愛過又怎麼懂得去愛人呢?
讓我們透過腦內的科學來解析這個千古謎題!!!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Line@ - @ericwu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依戀障礙 在 依戀障礙 -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依戀障礙. 感情. 2018年3月14日01:20. 我是逃避型的雖然媽媽告訴我想改變現在也不難她對不起我只要他在我這個歲數時勇敢一點堅決一點我也許就能和小時候安慰他的時候能 ... ... <看更多>
依戀障礙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守護身心健康, 克服依戀障礙的必備條件 ... 的推薦與評價
守護身心健康, 克服依戀障礙的必備條件這次要讀的一本書,是岡田尊司先生的《依戀障礙》。我對於這本書的副標特別有感觸,「為何我們總是無法好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