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裡的人類學家】持續在推動「厚數據創新」,許多精彩的文章與操作方法都收錄在《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 厚數據的創新課》這本新書當中。
這篇來自Medium上的【Whoscall 設計師們的學習筆記】上Mika Li的文章,分享了自己閱讀《百工裡的人類學家2: 厚數據的創新課》的心得。如果您也讀了這一本書,也邀請您分享您的閱讀感想與心得。
《同場加映》
百工@台北【從詮釋到應用:《尋找台灣味》與《厚數據的創新課》夏夜分享會】
活動詳細介紹: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766468584129168/
本次活動我們邀請到《尋找台灣味》的主編洪伯邑老師來談談田野調查資料的詮釋轉譯,接著百工版主宋世祥會帶大家從《厚數據的創新課》來看見田野調查資料的創新應用方法。
日期:2020-07-31(五)19:00-21:00
地點:旬印咖啡
票價:0元(百工回饋讀者的說書分享會,參加活動免費,鼓勵行動支持好書與咖啡書店)
席次有限,請把握機會喔~
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anthrosummer2020
-------------------------------
從厚數據到創新
把文化找回 UX 架構之中
再次闡述厚數據的特性:「站在對方文化的網子上」理解行為,關鍵在於對文化的理解,厚數據研究著眼於人的故事,自然可以感受到人在文化下所展現的行為,以下是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 宋世祥 在講座上對文化的定義筆記
文化是人與所處的環境的互動機制(宗教、教育、媒體、科技、經濟、政治…等)
文化包含了人如何想、如何說,跟做出什麼
對文化有越清楚地掌握,越能預測他人對新事物的反應(創新點)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文化是可被改變的,「創新」也是改變文化的一環
厚數據+文化+創新目的
質性資料不再是塵封在架上的歷史文本
當我們以創新為目的、以文化為基底,質性資料才會為你創造出有效厚度。從看似雜亂的行為與故事當中,抽出人在文化架構下的行為,而依據人的行為找出未來趨勢,成為創新的開始。
糖、香料、美好的味道 ….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還缺一項東西
Image for post
糖、香料、美好的味道,誰是化學物X?
創新的化學物X — 元問題
創新從來不是原本就存在的東西,想從研究中產生創新,必定要以此為目標有目的性的發掘與探討,而其中一個思考方法,就是元問題:
元問題的意義在於你對「問題」本身的反思,你的問題究竟是不是對的問題?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medium.com/gogolook-design/%E5%89%B5%E6%96%B0%E4%B9%8B%E5%89%8D-%E4%BD%A0%E5%95%8F%E5%B0%8D%E5%95%8F%E9%A1%8C%E4%BA%86%E5%97%8E-%E6%B7%BA%E8%AB%87%E5%8E%9A%E6%95%B8%E6%93%9A%E8%88%87%E5%85%83%E5%95%8F%E9%A1%8C-bf748ad53fef?fbclid=IwAR3g87bGt0W9CfkTsQFQFTnGO8A6YmVwnSxpVOItc8Jjkxt1ZeYHX1vELK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Murphy的書房- [閱讀筆記] 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CH01-1. 文化人類學:課程介紹/ 王梅霞 - YouTube 的評價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說人類學經典且傳統對於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那麼一個文化中應該也具有多重、多元且混雜的文化再生產管道。過去對於流行文化或非嚴肅性的文化再生產方式總是帶著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態度。不過,現在隨著文化碎片化與訊息氾濫化的浪潮,有越來越多的文化工作者選擇以更接近生活的表達方式來再生產文化或藝術的價值,漫畫就是其中一個代表。而漫畫作為一種當代文化再生產的方式,其文化的價值與代表性也在許多漫畫進到傳統上代表文化價值且較為保守的博物館之後逐漸成為當代文化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假如說文化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那麼有著不同目的、不同管道的文化表達方式,似乎也是理所當然的。
------------
漫畫是一門藝術嗎?過去我們都曾抱持過這樣的懷疑。但在歐洲,漫畫已無庸置疑是一門藝術,甚至有「第九藝術」之稱。十多年前,藝術殿堂羅浮宮啟動「漫畫出版計畫」,為漫畫這門當代藝術敞開大門,邀請具有代表性的創作者入館與館藏互動。漫畫家們可暢行無阻、或坐或臥,即便想在〈蒙娜麗莎的微笑〉前睡上一晚,那也是可行的。
2005年,羅浮宮出版第一本漫畫,由德魁西創作的《衝出冰河紀》。2009年,漫畫登堂入室進入羅浮宮,舉辦首次的漫畫展覽《小目標:羅浮宮邀請漫畫》。自此,羅浮宮邀請愈來愈多漫畫創作者入館,受邀者還擁有一張「空白支票」,向羅浮宮提出各式各樣的願望。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2617?fbclid=IwAR2vZZsRlfIAeFMpApZufR08jM9KZdA5--lpcaDwCD7gPhFimKJSmyeZdWs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溫故+工作坊學員招募】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的工作坊「打開你的人類學之眼:厚數據創新工作坊」熱烈招募學員中。
在這場工作坊中,宋世祥老師將會分享對於厚數據的完整思考,幫助參加者有效捕捉到資料的「厚度」,進而找到創新的契機。
為什麼厚數據是從人類學出發?為什麼人類學家的思考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發展厚數據研究?宋世祥老師指出因為人類學家總在透過跨文化研究做「重新定義」!
對於「厚數據創新」好奇、有興趣,千萬別錯過這場工作坊了!
「打開你的人類學之眼:厚數據創新工作坊」報名連結: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11020643101269308160
----------------
在人類學理論的訓練之中,有一種「較真」性。亦即不同世代的人類學者針對同一個人類學概念運用民族誌的資料進行辯論與對話。比方說,光是「文化」這個字的定義就不知道被提出多少次。
泰勒(E. B. Tylor)最早將文化如以下定義:「一個複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其他作為社會一份子所獲得的任何能力與習慣。」 而後美國人類學之父鮑雅士(Franz Boas)則是如此定義:「文化是共享的信仰、價值、風俗、習慣與器物的系統,社會成員用以面對這個世界以及社會當中的成員,並且透過學習代代相傳。」近代最為人所周知的則莫過於吉爾茲(Clifford Geertz)所提:「文化是一套意義的網絡。」
這些迥異不同的「文化觀」伴隨著人類學對於前人研究的理解與反思,也帶著不同世代人類學家對於自身工作的理解與重新解讀。對於「文化」的執著成為人類學者建構自身人類學知識體系的核心,我也還記得研究所時期台大人類學系的謝世忠老師與林瑋嬪老師都不約而同提到:「每一個人類學家都有一套自己對於『文化』的定義。」正是基於這樣的概念。
如果我們把「創新」當成是一種「重新定義」的工作,那麼由人類家收集到的厚數據所帶動發起的創新工作,自然本身也帶有了破壞式創新的價值。投入商業世界的人類學家們正是也正應該運用其理論訓練所累積出的思考能力,從所發現的厚數據之中,重新定義未來所需要的創新,發現商業的全新可能。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讀] #陰陽師的劃界力量:#找台北的結界 與讀《日本的結界》| 李長潔
.
陰陽師,是人們對日本傳統宗教的重要想像,時常出現於各種大眾流行文本中,像是手機遊戲《陰陽師》、漫畫《雙星陰陽師》、夢枕獏的小說《陰陽師》等。回到制度歷史來看,陰陽師源自中國先秦百家中的鄒衍一派,以陰陽五行的協調為學說,進而產生的一種對自然界運作做出符應與敬畏的信仰體系與儀式實踐。這裡講的信仰體系是指「神道」(shinto),而儀式實踐則是指陰陽道中的各種巫術,而其基礎就是「結界」(kekkai)。《#日本的結界》(日本の結界:陰陽師が明かす秘密の地図帳)的作者,#安倍成道,即身為水之家系第27代的陰陽師,便透過本書解釋了「結界」的定義、功能、歷史,與結界和日本生活空間的關聯性。
.
▓ #陰陽師的經驗之知
.
這本書並沒有深刻論證,或是滿滿的史料,可是讀來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內容來自於真正的陰陽師的「#經驗之知」。安倍成道以自己的生活所知,敘述著結界的技術、陰陽師的系譜、安倍晴明的卓越等,並舉出關東、近畿、中部、北海道等地的結界樣貌。旅行者們可以跟著這本書,去拜訪日本的各處結界,饒富趣味。
.
▓ #尋找台北的結界
.
然後早上突然有一個想法:「#台北有結界嗎?」於是我從日治時代的台灣神社開始思索與調查,發現一個有趣(但沒有資料證明)的觀點。如果我們從七星山為方向,可以見到 #台灣神社(現圓山飯店)一路沿著中山北路的方向,由東北切向西南,途經「#護國禪寺」、「#台北天滿宮」、「#建功神社」,形成一條線。從結界的觀點來看,或可視為「鬼門封」。(#影片就去拜訪了這些地方,#感受一下空間感)
.
▓ #台北建城的空間規畫
.
而這條線的方向,剛好與清代劉璈建城的方向一致。劉璈不以原本河港型(洪致文 等,2014)來建築台北城,而是以對正七星山的風水之說來切畫下台北城的城牆、城門,形成現在所理解的城池模樣。而後來的劉銘傳則是以對向正北的方位進行街道規劃,則是目前台北裡部分街道的南北向、東西向的正向方位。一邊走在台北的城市中,一邊從《日本的結界》的角度來觀看台北,或許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概念,去詮釋我們的生活空間。
.
其他關於「結界」的文化人類學研究還在持續閱讀中,太多日本文獻我的學校沒有提供資料庫使用,好想要完整的理解啊。之後我會持續以日本或台灣的例子,運用於結界分析,一定可以有非常有趣的成果。
|
#參考文獻:
.
1. 安倍成道(2018)。張宇心 譯(2019)。《日本的結界:陰陽師的祕密地圖解謎》。台北:健行文化。
2. 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臺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環境與世界》,28,75-96。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寵物籽:寵愛生命】
提起「社區」,都會理所當然地想到人際關係的課題。人類學家安東尼·科恩(Anthony P. Cohen)就定義社區為「一個人對其完全認同的實體」。藝術工作者陳百堅(Brandon)和陸家豐(Ricky)卻有另一種看法,「除了人類,社區其實還有不少動物,牠們又可以擔當甚麼角色呢?」最近他們聯同幾個年輕人親手為流浪貓建了三間貓屋,希望大眾反思流浪動物於社區的價值。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CH01-1. 文化人類學:課程介紹/ 王梅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版權聲明:本著作除版權聲明頁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文化人類學 #異 文化 理解#民族誌#禮物 ... ... <看更多>
人類學 文化的定義 在 Murphy的書房- [閱讀筆記] 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閱讀筆記] 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關於人類過去與現在的研究,包含生物性及文化性的層面。 文化的定義(Tylor): 文化,從廣泛的民族誌角度而言,是一個複雜的整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