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上的嘉玲回來囉
#疫情下的嘉玲何時要回來
.
開箱《俗女養成記》第二季第一集。
.
一,《#俗女養成記2》第一場戲是秀琴媽媽帶(騙)準備上國中的女兒嘉玲去剪髮,把嘉玲的長髮剪成妹妹頭短髮。嘉玲抱怨母親說謊(秀琴說只會剪「一點點」),母親跟女兒說上國中就是要好好讀書,話鋒一轉,暗示自己幫女兒買制服、買參考書、上補習班等,都是在用心栽培女兒。看到這一幕覺得好熟悉,很典型的上個世代父母對兒女的態度,一邊壓抑孩子的想像,不准他們頂嘴抱怨,一邊情緒勒索,為自己的行為(說謊)脫罪。
.
乍看第一集開場,以為只是單純的母女戰爭,但故事後段帶出母親的遺憾,那份遺憾也是我母親一輩常有的心情,在經濟仍未起飛的年代,讀書不是必要的選擇,因此當他們成為父母親時,便特別地看重孩子的學業成績。秀琴母親的心情(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近日已經上 OTT 平台的《紐約高地》也有提到,為人父母的遺憾與對孩子的想望,其實都是大同小異啊!
.
二,嘉玲在南部買了房子,住得離爸媽近,爸媽當然時不時要來串門子。秀琴媽媽特別愛插手管事,一下子請師傅來看嘉玲新家的風水、一下子把嘉玲看中的沙發換成自己喜歡的樣式。嘉玲受不了管很寬的父母親,忍不住情緒暴走,大喊:「你們都不要再管我的事情了,我又不是小孩!」嘉玲罵完轉身走人,鏡頭切換,卻見嘉玲變成身穿學生服的模樣。哎喲,好愛這一幕喔,#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即便她已經出社會多年!
.
三,第一集讓我捧腹大笑數回,最後十分鐘又快速逼出我的淚水(算你狠!)。藉由過去與現代兩個時間線的交叉剪輯,講述時代背景與觀念的不同,也講生命的起落(新生、壯年、老邁),年輕的會老去,年幼的會長大,以為還有很多時間能夠陪在彼此身邊,其實時間正在一點一滴流逝...年紀越大越對這樣的情節有所感觸啊。
.
四,「咕咕咕咕咕嚕」讓我瞬間大笑出來。不知道我在講什麼也沒關係,反正這個笑點很戳中我(我的愛歌耶)。
.
五,演員很棒,演員很棒,演員很棒,演員是《俗女養成記》的大亮點,搭在一起的效(笑)果非常好!謝盈萱在片中有一幕「如釋重負」的表情,演超好,有夠機車,內心忍不住小小責備到:「嘉玲,妳這樣怎麼對得起永森!!!」
.
六,《俗女養成記 2》自 8 月 8 日起,每週日晚間 9 點在 CATCHPLAY+ 播出,喜歡第一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上國中的 心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文文WenWen - 《升國中的心情》合作文 面對新環境... 的評價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上國中的心情、國一生、國中安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上國中的心情、國一生、國中安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弟弟上國中完全變一個人-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升上國中的我作文 - 全台國中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上國中的 心情 在 國小國中大不同?《小O事件簿》EP43 - YouTube 的評價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妳做什麼都被嘴_心壯大才是一切解方
這是2019年底寫好的文章,現在的心智狀態,又比當時強大許多了;想重新分享給粉絲們~關於“妳”定義自己的方式。
\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很多女生朋友都說「好看,但情節有點誇張耶」,但我只想說「不誇張,很寫實啊!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
於是,電影情節把我拉回許多成長記憶。
國中時在家門口遇到暴露狂,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成熟生殖器官。對剛上國中的女孩來說,不僅驚恐更是害怕。但我居然只是呆傻在原地,現在想想也太危險,要是他不只想露鳥,可能我就會遇到更恐怖的事。回家後告訴家人,但我永遠記得他們的第一反應「妳做了什麼事?是不是妳愛穿裙子,裙子太短了?」
此後好幾年,我都認為愛穿短裙短褲是「不自愛」、會引人犯罪的行為。如果女性被騷擾,一定是她們自己先做了什麼。這樣的聯想方式,應該是父權社會的遺毒,更因為女性被造物主賦予的生育功能。在歷史演進下,女人是一個無法獨立、被動的,必須被男性給予的代表。讓人難過的是,很多女性也用同樣的方式在看待女人這個性別。
\
上大學遇到一個教授。我跟教授說,因為半工半讀的關係,晚上無法留在學校實習,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那妳晚上來我家裡工作好了,有些文件需要妳整理。但是不可以跟任何同學說,男朋友也不行。」不知為何,教授的這些話令人有種噁心感。
我把這件事告訴一個姊姊,結果她居然問:「妳做了什麼讓教授覺得有機可乘嗎?」天啊!我只是想要繼續半工半讀,也不代表我被騷擾了就是我的錯吧?甚至,在牙醫診所的打工也被醫師別有居心的要求,連薪水都沒有領就離職了。但我不敢跟一起打工的學姊說,我害怕她們會覺得是我做了什麼,醫生才會這樣。
儘管這個社會訴求平權,但是世界各地卻不斷上演對女性的歧視與不公平,包含女人對女人!
國外曾有一場展覽,展出受害女性案發當時穿著的衣服—沒有大家想像的暴露,而是再普通不過的學生制服、牛仔褲,甚至是中東國家女性穿的罩袍。女人被性侵害、性騷擾,施暴者其實沒有任何理由的;但是這些受害者卻得在事後想出一百種理由,應付身邊出現的歧視與異樣眼光、撫慰受傷的身心靈,才能活得下去。
\
當女人做什麼都可以被嘴時,我們只能強大自己的心!
直到這幾年,當自己在心靈上、身體上、職場上強健起來後,才懂得過去的我完全沒有錯!每個女性都在學習成長與勇敢,然而,社會對女性的不友善卻從來沒有停歇。好比電影的演出,女人為了照顧孩子犧牲自己,卻有閒言閒語認為媽媽在家是被豢養、沒有壓力,所以不該抱怨,不該心情憂愁,不該因為犧牲了夢想而生氣。
而那些心懷不滿的人,更把怨恨與憤怒發洩在照顧孩子的媽媽身上,於是出現了「媽蟲」這樣充滿歧視的言語。
生了奶諾後,我選擇重回職場,避免自己不斷鑽牛角尖,卻有人覺得我這樣很好過。果然是出一張嘴評論他人,最輕鬆啊!為了上班,我必須努力找托嬰、找保母,還要擔心孩子身心健康;出來上班,是因為我要養家⋯⋯我一點都不輕鬆,也沒有因此躲掉什麼。
有人認為職業婦女只是想逃避當母親的責任,只是想成就自己⋯⋯顯然地,女人不管怎麼做都不對。是不是不管女人做什麼,總是落人口實,只因為我們是女人呢?
筋肉爸爸中風後,我曾被一則貼文影響心情,我承認是自己內心不夠強壯、不懂為什麼大家對女人就是充滿歧視與人身攻擊?不論在哪個國家,總是有「仇女」文化存在。當女人因某一事件躍上媒體,譬如離婚、遭逢巨變、挑戰男性社會地位⋯⋯即使新聞媒體善待她,網民也饒不了她。
譬如藝人離婚了,就有人說她是公主病;譬如孩子被謀殺了,媽媽為此堅強挑戰體制,就有人說她們應該一起去死,霸凌著已經當天使的靈魂。電影《重磅腥聞》描述被職場性騷擾的女人,勇於爭取自己權益時,要面對官司、失業、主管刁難、家庭紛亂,付出許多代價只為了找回尊嚴與自我時,卻被人們用各種言語二度重傷⋯⋯
這半年來我也遇過類似的事情。很努力地想要爬起來保護生病的老公,也因為工作性質,於是在媒體分享了故事,期望大家都重視健康,不要讓心血管疾病破壞原本幸福的家庭。卻有人說:「她就是靠出賣老公賺錢啊?」還有更多類似的批評,從我的年紀、外表,從老公生病的痛處,作為踐踏我這位女人的點。
心平靜氣後來看留言。這些女孩都很年輕,她們應該是還沒有經歷到年紀增長,本著青春,認為「年齡」是可以攻擊女人的武器;也或許尚未為人母,所以不知道背負責任是件多麼困難、意義重大的事;許多人都要女人繼續背負受害者情節,彷彿女人只能是個悲情、辛苦、犧牲自我、需要被拯救的人。
當男性因為大男人思想,把女性思考為附屬品時,不難理解他們不允許女人挑戰權威、掌握主權的邏輯;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女人,要這麼仇視其他女人呢?
她們想看到其他女人過得越來越慘,她們不想看到其他女人爬出谷底躍向陽光,她們想看到其他人一起撻伐這些女人。
#拒絕當個受害者_才能開啟幸福的樞紐
她們認為,這些女人,應該繼續活在悲情中,活在大家的言論裡!如此一來⋯⋯這些仇女的女性,回歸現實,面對自己悲傷的生活時,可能才會多點安慰。因為,她們逃不出受害者情節!她們不想看到其他女人面對類似的悲傷時,可以勇敢找尋下一個花園;那樣會突顯自己的孤單與挫敗,因為自己還深陷類似的泥沼中。
女人這一生會遇到的挫敗感很多,最終的挫敗感都來自於「活不出自我」。譬如婚姻,每個人的狀況與糾結都不一樣,但因為失去了自我所以難受;等到社會上有了離婚、小三、外遇、抓姦等話題時,因為觸動了自己,因此總是可以掀起女人們的一番論戰。
有一些討論很有意義,因為激發了女人自覺、自主、自愛的心;但有一些討論真的就是浪費光陰,譬如總是在批評其他女人。
我們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世界、看別人;這個世界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應我們。懂得活出自己、找尋自己的女人,會更懂得欣賞其他女人面臨人生谷底時的決定與勇敢。跳不出牢籠的女人,才會不爽其他女人的瀟灑轉身,口說之言都是攻擊的話語。
我們,都要拒絕當個受害者,才能開啟幸福的樞紐,不再成為只會批判別人的帥女人。
本文摘錄自《#我愛_我強大:我和你再一次愛上了我們 筋肉媽媽從筋膜到心靈的修復課》,三采文化出版
#這本書還有筋膜按摩與伸展運動
不只舒壓也緩解腰痠背痛~每個運動都有QR CODE點進去可以看示範影片,居家期間好適合~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自1986年6月25日起在台視播出的公視節目《愛的進行式》的第50集「英文零分」,內容強調作弊是一種僥倖的行為,不論是基於同情心幫助別人,或想藉此獲得高分,都是不誠實的。順便一提,此集是洪弘恩取代方向中飾演志豪的第二集。
這一集《愛的進行式》的演職員名單如下:
演員:
王道(飾 林振唐)
林月雲(飾 管浩雯)
鄭宜雰(飾 林莉萍)
洪弘恩(飾 林志豪)
連乃慧(飾 林青萍)
編劇:何綺華
導演:魯澤人
節目顧問:賈志宏
製作人:李翰瑩
剪接:蔣昌台
執行製作:毛中興
製作助理:黃浩洲
攝影:胡忠偉
燈光:宋殿生
場記:高一萍
化妝:任惠玲
音樂:普飛錄音
工程:傳神視聽
製作:寬聯傳播公司
監製:公共電視小組
公視片頭製作:賈成達
影片來源: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VHS錄影帶數位化:張哲生
自1986年6月底開始,在台視播出整整6年的公視單元劇《愛的進行式》,由寬聯傳播製作、廣電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公視製播組)監製、魯澤人製作、汪京台編導、陳耀圻導演,主要演員包括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方向中、連乃慧,與洪弘恩。
《愛的進行式》全劇共309集(每集約25分鐘),於1986年6月25日至1992年7月15日間的每週三21:03至21:30在台視播出,是自第一個公視節目《大家來讀三字經》於1984年5月20日在中視播出以來,收視率最高的公視節目。
人物簡介:
林振唐(王道飾演)
林家的爸爸,中年壯男,是位開明講理的一家之主。
管浩雯(林月雲飾演)
林家的媽媽,是位家庭主婦。
林莉萍(鄭宜雰飾演)
林家的大姊,成熟活潑。
林志豪(最初是方向中飾演,從49集起改由洪弘恩飾演)
林家的老二,是劇中唯一有更換演員的角色。
林青萍(連乃慧飾演)
林家的么妹,小名「青青」,任性調皮。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6年7月6日出版的《TTV電視周刊》第1239期第112至114頁:
《公視「愛的進行式」述說親子間的故事》
文/許小玲
繼公視節目「成長與衝突」之後,由陳耀圻負責的寬聯公司,接著又推出「愛的進行式」,做為第二季的節目,同樣是以戲劇方式來探討家庭親子間的問題。仍然是每周三晚間九點至九點卅分,在台視頻道播出。
「愛的進行式」是由導演魯澤人負責製作。這一季的節目在型態上,做了一些改變。全長廿二分鐘的內容,完全以戲劇來表現,每周一個主題的故事。將固定在一個五位成員組成的小家庭中展開。但節目最後不再出現賈志宏教授的談話,雖然她仍然將為每一集的單元做分析與審核,並提供意見;編劇就將賈教授的意見溶合在劇中,由飾演父親與母親的角色來表達。
劇中的張家,有父、母及三名子女,父親是由王道飾演,母親是由林月雲擔任,大女兒莉萍由鄭宜雰擔任,老二志豪,方向中飾演,老么青萍,連乃慧飾演。這一家五口,就像我們一般常見都市中的小家庭,充滿溫馨,但也有相互磨擦及衝突的時候,也有個人事件帶給家人困擾的一面。
許多家庭在面臨這些問題時,往往會因為個人情緒及父母主觀的意念無法溝通,形成僵局,甚至造成家庭的不和諧。在「愛的進行式」中,將綜合各方的經驗及專家學者的意見.以最婉轉圓滿的方式,來處理每一件家庭小危機。
製作人魯澤人表示,每次要為這些問題尋求解決之道時,總要向各方請教,再綜合出一個比較理想,可能受到的批評最少的方法,這雖不一定能為每個家庭所接受,但是觀眾若能試著去採行,未嘗不是突破問題及僵局的一個良好參考。而且這些解決之道,及面對問題時應有的正確心態,可是經過製作單位聯合專家學者一起做了各種角度研究後歸納出來的。
分別飾演劇中父、母、子女的五位演員.都有著極親切大眾化的造型。林月雲接這部戲之前,已經息影了兩年,加上她些微的台灣國語,使她曾一度拒絕演出媽媽這角色。但是製作單位卻認為,就是她那不怎麼標準的國語,才更像現在一般的家庭主婦,由她演來一定備具親和力。林月雲終於拗不過製作單位的力邀而答應了,但是在演出前二個月,幾乎夜夜失眠,可見得她對自己再度演戲,得失心是相當重的。
由王道來演爸爸,相信觀眾一定覺得既熟悉又清新。王道與陳耀圻曾在電影「源」中合作過,基於這層感情,他特別抽空來參加演出。據了解,這是他第一次以時裝的造型出現在電視中。王道自己就有三個女兒,演父親自然非常的習慣。有一場戲,連乃慧匆忙的跑進門告訴他姊姊被狗咬的事,但連乃慧一急說成了「狗被姊姊咬了」,王道面不改色的說:「那我們快去看看狗被姊姊咬得怎麼樣了。」事後當然NG,但全場被他那寶相的演出笑得人仰馬翻。
演大姊莉萍的鄭宜雰,造型相當多樣化,可打扮成年輕活潑的少女,也可扮成成熟嫵媚的婦人。她就曾在「火鳳凰」中演過莫少聰的妻子。大家仔細看,她和王道可真像親生父女。再端詳這一家五口,你一定會驚訝,他們真像一家人,特別是那五對如同一家工廠出品的大眼睛。
一段時間不見的方向中,現在整個人都不一樣了,除了那雙大眼睛之外,人長高了很多,理個小平頭,實在看不出就是以前那個小男生。方向中長高的記錄是很驚人的,「愛的進行式」錄第一集之後,沒多久錄第三集時,他就長了好幾公分。本名方向中的冬冬,自從升入國中之後,非常的用功,每次錄影,他從不NG,沒有他的戲時,只見他一個人坐在一角埋頭用功,在學校的成績他可是名列前茅的。
連乃慧飾演劇中的青萍,在劇裡算是一個甘草人物,她是製作單位甄選出來的新人,拍過廣告片,沒演過戲。第一天錄影時,原來活潑愛作表情的她,一下子變得呆若木雞、面無表情,直到和工作人員都熟悉之後,她又恢復了調皮又充滿喜感的模樣。在劇裡,連乃慧愛打小報告,但仍不失善良,她演起來自然生動,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的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愛的進行式」是一齣家庭式短劇,雖然每一單元播出僅僅廿二分鐘長,但是表現得簡潔、流暢,又不失公共電視賦予的教育功能,非常適合大家閤府觀賞,相信在輕鬆愉快的劇情中,必能探索出一些道理來。
自從「電視周刊」受「成長與衝突」製作單位的委託,刊登了一份問卷調查之後,製作單位截至目前為止,一共收到了近三百封的回函。
每位作問卷的觀眾讀者都很仔細的回答問題。這些問卷經過電腦的分析、歸納,已作成了一份顯示結果的報告。據統計,回信的以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最多,佔所有人數的百分之四十四點四,其中也以學生為主。這些觀眾不但作了問卷,同時還希望第一季的「成長與衝突」能重播。
在回函當中,有一封彰化寄來的信很特別,信中的女孩自稱是苦命女,她在高中畢業後,就被父母以保護為由,終日禁足家中不得外出,但她的妹妹卻仍過著正常的生活,她來信希望賈志宏教授能救救她。
由於賈教授目前在美國,製作單位為了儘速幫助這位苦命女,遂將信轉交給彰化張老師來處理。由於這位女孩沒有註明地址,所以希望她能看到報導後,主動與彰化教育學院輔導系的張老師聯絡,或者撥〈0四七〉二二四九四一電話給張老師,張老師會妥善幫助她。
※以下文字節錄自1988年11月15日出版的《公共電視季刊》第一期第21至22頁。
《跟著愛走的一家人》
文/大群
跟著節目成長!這是參加「愛的進行式」一劇演出的五位演員的共同心聲。
劇中,林振唐一家彼此相親相愛,下了戲,王道、林月雲、鄭宜雰、洪弘恩和連乃慧也喜歡以劇中名字互相稱呼,像孩子們喊王道「爸」、喊林月雲「媽」,叫得非常自然,讓人真以為他們就是一家人呢!
「愛的進行式」自從播出以後就受到許多觀眾的肯定與喜愛,到今天已經堂堂進入第120集,是「公視」少數幾個經年播出的節目之一。
兩年多來,劇中的孩子都長大了,參加「愛的進行式」的演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感想,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說法吧!
王道想做好榜樣
「我以前偶而在街上會抽抽菸,但是現在我可不會這樣了,給同學們看到了不好。」開口就給人開朗健談印象的王道,談起演出「愛的進行式」帶給他最大的改變時說:「有一次我應邀到南部某中學演講,女同學們圍著我問長問短,她們又說如果她們的爸爸像我一樣就好了,還有女同學當場要認我做乾爸爸,這種情形,這一年來我常遇到。」
王道開心地笑道,「遇到這種情形,我總是將我一貫的想法告訴她們,父母親對兒女的愛是誰也比不上的,有的也只是觀念上溝通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也需要做子女的多多努力。」
林月雲推己及人
林月雲對這點也深表同感;她一向深居簡出,平時除了錄製「愛的進行式」,幾乎已不在其他電視節目中出現。林月雲語重心長地說:「平時家庭生活,難免有摩擦。大家意見不同或心情不好,再加上環境因素,總是忘記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往往一件芝蔴小事就會讓大家不愉快半天,我個人覺得這是大家平時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她進一步指出,「像『愛的進行式』這個節目可以使觀眾想到,如果同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庭裡,那我們會怎麼處理?這樣反覆地做心理準備,往往就在那個節骨眼將可能的家庭風暴緩和下來。」
鄭宜雰擔任軍師
「愛的進行式」裡最受年輕大男生喜愛的對象要屬鄭宜雰了。她在劇中飾演的大姊莉萍,懂事穩重,令許多大學生心儀,也有許多媽媽觀眾想收她做乾女兒,信件與禮物不斷。鄭宜雰最近才把齊肩的長髮剪短了,更顯得俏麗。她侃侃地談到她演「愛的進行式」的感想:
「我感覺現在的女孩子比較早熟,傳播媒體的發達也使得她們更見多識廣,單向式的解答已經不容易滿足她們。」
鄭宜雰補充說:「當然,可能男生也是這樣的,我比較常有機會和同年齡的女生相處,所以比較了解女生。」
她表示,許多和她差不多大的觀眾也會「請教」她,如何解決私人的困擾。
鄭宜雰笑著說:「老實講,我從沒修過心理學,不敢隨便亂建議。不過,屬於父母子女間的問題,我覺得血緣關係是人與人之間非常重要的基礎,父母也好,兄弟姊妹也好,天下沒有比這更親近的人,不論什麼事,我相信只要經過懇切的溝通,有了血緣基礎,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洪弘恩決定重考
看起來沉默的洪弘恩,今年雖然考取了五專,可是他決定明年重考高中。
國四班非常辛苦,週一到週六,每天早上七點半開始上課,一直得到晚上九點半才放學。中間課程安排得很緊湊,只有禮拜天休息一天,而這一天,洪弘恩便把它「奉獻」給了「愛的進行式」。
「畢業後第一次同學聚會看到我的同班好友全上了前三志願,我心裡實在很痛苦,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決定重考。這一次我沒花十分力準備,自然考不好,明年我以十分力應考,我覺得這樣才對得起自己。」他的這一番話說得令人動容。
連乃慧傻得可愛
今年剛上國中的連乃慧,是「愛的進行式」的寶貝,也是全家笑料的泉源,她身高快和「莉莉姊」接近了,可是談吐之間還是傻得可愛。
連乃慧提到自己媽媽的手藝就好像精神全來了,她如數家珍地數著:「豬肉水餃、炒米粉、煮米粉,都好好吃,我最喜歡吃了。」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遠遠看像條岔路,其實是雙手反射在地上的影子,隨處可見的石雕天使,他的笑容最可愛,今年小學六年級的郭慶輝在拍照時,希望成長的過程也能像天使一樣常保笑容,從五年級開始學攝影,這次一共有五張作品在兒少攝影展中展出。
構圖新潮、色彩豐富是郭慶輝的最大特色,攝影讓他從不同角度看世界,而去年剛升上國中的陳姵伶,這張無底洞,透露出小朋友想冒險又有點害怕的心情。
展出的攝影作品中,除了很多充滿想像的,還有不少人選擇自己的家人作為主角,像這張『背影』,是拍攝阿公工作中的背影,一輩子為家人打拼,有著歷經風霜的痕跡,而這張『播種』,種了滿滿對家人的感謝,期望長大後也能對家人有所貢獻。
大朋友、小朋友看完後也可親自寫下留言鼓勵,小朋友從他們的高度、角度透過攝影機,看到不同於大人的世界,在華山藝文中心展出的兒少攝影展,一共展出50幅由小朋友自己拍攝的作品。"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上國中的心情、國一生、國中安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上國中的心情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hnson0707也提到[媒體名稱] 民視[新聞日期]7/4 [網址] https://bit.ly/3unpKLM [內文] 台灣入境人數上限打算從 ... ... <看更多>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上國中的心情、國一生、國中安親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上國中的心情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hnson0707也提到[媒體名稱] 民視[新聞日期]7/4 [網址] https://bit.ly/3unpKLM [內文] 台灣入境人數上限打算從 ... ... <看更多>
上國中的 心情 在 文文WenWen - 《升國中的心情》合作文 面對新環境... 的推薦與評價
✨課業壓力另外升國中就代表我即將面對人生中的第一個大考:會考,升上國中就不能閒了,課業壓力比國小要大,這也是我不願升國中的原因之一。 ✨有在看身心科怎麼辦最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