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不喝酒,但愛葡萄酒🍷//
//WSET3證照以及小奢侈白馬酒莊餐會//
老姐還在廚藝學校時,協助銀行主管朋友A準備WSET3高階品酒考試的盲飲測驗(至於理論,A是巴黎第一菁英學校學霸😅,好幾百頁的課本已背得滾瓜爛熟),
結果好勝心強的老姐,雖然學校實習已排得滿滿、還要準備法國甜點師證照,但想說既然都跟著喝了那麼多葡萄酒,那也 #當跟屁蟲在巴黎考WSET3😆
A「WSE3理論很多,你沒有WSET2中階的基礎,在報名前你要不要先唸課本考慮一下」
我「歐,中階的課本已經自己讀完了,高階的課本在雅馬遜訂了卻寄丟,#我想長痛不如短痛能早點考就早點考💪」
結果我就默默的自己準備了三個月,還記得那時連坐火車去實習的通勤時間、午休的半小時,都一直在念WSET3的課本(學校有提醒要在上課前,把理論自己唸完)
之後在巴黎分校上課,為期五天,主要是以品酒為主,恩,怎麼說呢,#自己是全班社經地位最底層的🤣,其他同學不是葡萄酒相關產業、就是像朋友A因為交際應酬需要懂葡萄酒、或是葡萄酒投資者,
也有同學來上課是為了增進人脈,畢竟班上同學幾乎都是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所以午休時間,同學都會揪團去餐廳吃飯
恩,#不過當時我很窮,只去了一次,其他時間都待在咖啡店唸書😬
我很幸運,當身邊的朋友知道我在準備品酒考試,但自己又是窮學生沒辦法買酒喝時,#會用很多貼心的藉口邀請我參加朋友間的酒會
「Phoenix,你週末有沒有空?我們要在家Apéro吃吃東西喝喝酒,酒喝不完」
(結果到了現場,歐,這些酒已經超過一般Apéro的程度了,然後開始快樂的品酒時間😎)
「Phoenix,我們最近想去試試看新開的自動單杯酒酒吧,你要不要一起來」
(結果到了店裡,疑,為什麼每個人都說「Phoenix我儲值卡還有額度,喝不下了,你拿去選你喜歡的酒喝,不然也浪費」⁉️)
--學費如何賺回來分隔線🍷--
朋友B以前是越野腳踏車選手,20歲摔車受傷後,成立了一家公司,有蠻多說中文的客戶
當說中文的客戶來法時,朋友公司需要招待客戶在高級飯店的咖啡廳酒吧喝酒談生意,或是一起吃飯
恩,#但並不是所有的客戶都聽得懂英文,所以我就是擔當中文口譯,並幫不喝酒的朋友B補充為什麼侍者推薦這支酒、特色是什麼;至於飯局,則是翻譯菜色,跟有時解釋這道菜是如何製作的⭐️
慢慢的,朋友B就把選酒跟推薦菜色的責任丟給我了,畢竟對法國人好喝的酒,並不是亞洲客戶喜歡或習慣的酒😰
所以WSET3的學費,#最後就因緣際會賺回來了
我覺得在應酬上,我也喝到不錯的酒、吃到不錯的飯,幫個小忙不需要收禮金,恩,可能朋友體諒我是很忙的窮學生,加上法國人習慣公事公辦,所以還是有算錢給我
有感於比起品酒班上的其他同學,我底子實在太差,酒莊也只去過勃艮第,所以之後自己一個人報名了bettane+desseauve 在波爾多的葡萄酒之旅,其中包含 #白馬酒莊ChâteauChevalBlanc的品酒會跟餐會,喝了自己捨不得買整瓶的Petit Cheval 2004 (2013喝時還有點青澀), Château Cheval Blanc 2000, Château d’Yquem 1996 (#一瓶一萬塊台幣,買不下去😭😱😭)
在餐會上,我剛好坐在Kees Van Leeuwen教授(#白馬酒莊的顧問)邊邊,聊得非常開心,除了互相討論葡萄酒以外,知道我是做餐飲的之後,他也很喜歡問我對餐會上食物與酒的搭配心得
談到甜點
教授「你覺得甜點怎麼樣?」
我「恩...(想要委婉表達比起主餐,甜點有點弱),恩,如果邊邊有腐白酒Yquem 1996 ,甜點可有可無」
教授看我吃甜點吃得很辛苦「#我這杯Yquem給你,當作甜點精神賠償哈哈哈,你等我一下」
教授跑去後場,拿了當時開的兩隻Yquem軟木塞給我當紀念
當時是想要紀念自己順利在米其林三星、總統府、巧克力店實習結束,學校第一名畢業也拿到了法國甜點師執照,之後雖然以實習生的名義,但在米其林二星跟五星飯店代理了正職甜點師的工作,所以才會 #去波爾多酒莊當作給自己的小小獎勵
酒莊之行所費不貲(不是只有白馬酒莊),但因為朋友A背書,所以有優惠價
當時想說參觀三四個酒莊跟Saint-Emilion/Pomerlo、在酒莊吃飯、中間穿插大大小小品酒會、飯店兩夜,怎麼會這麼貴,結果...一進到飯店房間,好高級😱#詳情請看照片
雖然不是釀酒本科班出生,但是WSET3的證照還是足夠應付打工當服務生😁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陣子香港很流行電熱飯盒,最近網上又有類似的新產品冷鮮真空飯盒。最特別的是它有一個真空泵可把飯盒抽真空至-0.04Mpa,官方指可幫助食物保鮮。飯盒還附贈一個保溫袋、真空泵的充電線、醬料盒及飯盒分隔格。 冷鮮飯盒設計 整個飯盒的玄機基本上在蓋子中,飯盒蓋較一般的厚身,因為當中有保冷劑,因此最理想是...
「三度分隔理論」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巴黎老姐甜廚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Brian Cha Motiv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世界比你想得小!Facebook:你與陌生人間只隔3.57 個人! 的評價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旋轉我!流行語為什麼傳這麼快?你必須知道的六度分隔理論 ... 的評價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問卦] 六度分隔理論已過時?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六度分隔理論要改成三度或四度分隔了... - 錢思敏Szu-Min CHIEN 的評價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問卦] 六度分隔理論已過時? - 八卦|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三度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讓六度分隔理論變「四度」 - LISDP 的評價
三度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篇文章我想把劇情類比內在的心靈世界
成年以後,你心裡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
1.每次過年過節回家,都會害怕
2.面對父母,總是有很多糾結無法開口
3.待在家裡覺得焦躁,但離開家又放不下家人
4.有時候真的很想一了百了,但又怕家人難過
5.害怕面對某一個家人的情緒,但太久沒回去又會擔心
6.憎恨某一個家人,但如果他真的走了,心裡又會有捨不得與後悔
如果你也有這種感覺,你就會明白,回家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和家裡面的人相處,而是在你內心的世界當中空出一個位置,找回你跟家人之間的認同、接起你和他們之間真實的連結。
那該怎麼辦呢,在這之前,我想先談談跟我一起追斯卡羅的朋友,Amy的故事。
「我從21歲那一年開始逃離家裡,對我來說,那裡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個被詛咒的地方。10年以來,我靠著自己在外面賺錢生活,每天工作的時候都戴著面具,過年過節我都主動說要留下來加班,有些同事說我是貪戀那兩倍的薪水,但他們所不知道的是,我真正要的不是薪水,而是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Amy在看完《斯卡羅》「福爾摩沙公主」那一集的時候跟我說,我認識的她一直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女人,一路從公司小職員做到主管,大小事都一手包辦,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工作狂了,沒想到有人還比我更嚴重。於是我把我的治療師跟我說過的話送給她:「會不會你透過拼命的工作,真正想要的是逃避某一些,你不想碰觸的傷口?」她點點頭,表面上這句話好像是對她說,但實際上是對我們兩個人說。
11歲那年,Amy的父親就跟媽媽口中的「外面的女人」跑了,那天以後,媽媽開始變得歇斯底里,各種情緒勒索,Amy是家裡面的大女兒,只能夠一個人承擔炮火,年幼的弟弟還不懂事,甚至在媽媽聲淚俱下的時候吵著要吃養樂多冰,她也只能夠一邊安撫媽媽的情緒,一邊到冰箱冷凍庫拿養樂多冰給弟弟,一湯匙一湯匙地餵——重點是,她自己都沒吃半口。
「後來媽跟叔叔在一起,一開始叔叔對我們很好,後來每天打我們罵我們,我從一個人的出氣筒變成兩個人的出氣筒。只是叔叔比媽媽更過分,還會罵一些很難聽的話,說我是媽媽跟別人生的賤貨、下三濫、妓女等等⋯⋯重男輕女的他,對弟弟卻是呵護有加,弟弟要什麼科學用具、湯瑪士小火車,叔叔都買給他。有一天晚上我趁大家都睡著,跑到弟弟的房間把他床鋪底下的湯瑪士小火車拿出,來想說要把它折成兩半,可是看到湯瑪士火車的臉,就覺得可怕,好像看到我自己一樣,一張想要復仇、充滿怨恨的臉,卻用微笑來掩飾。」她說,於是那天晚上,她又把貨車玩具放回床底下,這是,整個晚上她都再也有沒有睡著⋯⋯。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聽完Amy的故事,我想起上面這句話,不知道為什麼我心裡面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是,Amy雖然逃家逃得很遠,遠從屏東上來台北,可是是內心的某一塊還是留在家裡;她想在心裡面努力的抹掉那條回家的路,但是同時又很想想起這條回家的路。
就像《斯卡羅》的蝶妹一樣。
#心理治療就是找一條回家的路
(以下小雷)
「心理治療一定要這麼痛苦,去挖過往的傷口才能夠痊癒嗎?」我曾經問我的治療師這個問題,他沒有給我答案,而是跟我說,這可能需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解答。我那時候想可惡沒回答我的問題還要收我錢!
一直到我和Amy在一起追斯卡羅這過程當中,才慢慢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然後我也才明白,這個答案真的是要靠自己慢慢摸索才會漸漸明朗的。
原來,我們不一定要去挖過往的傷口,但不論我們想要採取的自我探索和治療方式是什麼,這一輩子其實都是在找一條回家的路。就像片中的蝶妹與阿杰一樣,會歷經下面幾個過程:
—忘了回部落的那條路
—想起這條路但是不敢踏上
—踏上這條路覺得後悔了,可是進退維谷
—有幾次回了家,卻被趕出來、不被接納
—有幾次回到家,被綁架,無法離開
—有幾次終於離開了,告訴自己再也不要回去了,但心裡還是有疙瘩
—在回家的路上,和同行的人起衝突
—回家的路上,覺得不知所措,甚至自我厭惡
這裡的「回家」,有可能隱喻的是回到過往的記憶,去探索原生家庭的傷口;也可能是「踏出一段改變的路」,做和過往不一樣、不熟悉的事情;更可能是直接指涉整個心理治療的過程⋯⋯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在接受治療的時候,會面臨失望、恐懼、害怕、不舒服、退縮、甚至想要放棄。
#心靈的自我防衛系統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要回到讓你曾經感到痛苦的地方(想一想那個曾經被燒掉好多次的房子),自我防衛機轉很快就會跳出來,就像是駐守在山林間的斯卡羅勇士,任何外人只要就要進入這座山,就會慘遭射殺。
「有些事情是連祖靈都不知道的。當年祖靈拿這把山刀開疆闢土的時候,瑯橋還沒有那麼複雜。現在洋人的槍炮和武器都那麼先進,我們如果只是困守在山裡,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大股頭卓杞篤曾經講過類似的話,他知道分隔的心靈是無法存活的,所以一直沒有放棄和漢人交流。
把這段話平行到我們的內在心靈、把斯卡羅的這座山頭想像是我們的內在世界,其實就是:受傷的心靈會自我保護,心靈會用過去自己「成功抵禦外敵」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例如過度警覺、解離、負面思考、人際焦慮等等⋯⋯),儘管這個方法現在已經不敷使用或者是過時,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仍然在所不惜。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改變太痛苦了,可能要面對各種未知的後果。如果維持現狀還可以苟活,為什麼要冒險去嘗試新的東西?
可是就像大股頭所說的,其實你內在有一個很清澈的聲音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只是知道跟做到時間仍然有距離,一直到兵臨城下,被漢人包圍,這個痛苦無法再忍受那一刻的時候,戰火一觸即發時,內在世界的18個部落會議才會召開。危機就是轉機,會議召開的時候可能會引起很多衝突,但你也可以藉由這個機會看見那個「自我防衛」的自己是如何保護你。
#對自己的內在慈悲為懷
舉例來說,如果你小時候曾經經歷過一些傷口,那麼你應該最常面對的就是「自我批評」的聲音。當你出現這種聲音的時候,你可以問問那個「自我批判」的自己:「你現在幾歲?」
然後憑直覺在第一時間內回答。
或許你會發現,「他」所回答的那個歲數發生了很多你生命當中關鍵的事,所以「他」被滯留在那個時刻保護你,一直到現在。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的問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的時候,他可能會告訴你說:「我好累了,我想要休息,可是我沒辦法,我放心不下,內憂外患,我無法讓剩下不同『部分』的自己來管理這個身體,我怕他們會把這個身體搞砸。」(有沒有聯想到卓杞篤一直不敢放手大股頭,暫時不辦五年祭的那一幕?)
上面這一段,是我前陣子我參加「內在家庭系統理論」(IFS,Internal Family Systems Therapy)初次課程印象最深的段落,當我問自己那個內在批評的聲音是幾歲的時候,第一個冒出來的聲音是: 13歲。原來, 13歲那一年是我人生第一次減肥成功、因為功課好開始嚐到甜頭、也是我因此脫離被霸凌的第一年。從那一刻起,這個自我要求的自己就不斷鞭策砥礪,所以才能夠有今天的我。
蝶妹也是一樣的。她一路在各個不同勢力當中穿針引線、輾轉斡旋,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拉攏、又被各個不同勢力的人討厭,可是到最後最終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她,就連她的主子李仙得都開始懷疑她說的話。其實她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部落和瑯橋的各個勢力之間不要打仗,能夠開啟談判,可是努力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發生了很多自己都不願意看到、令人傷心的事情。所以最後她累了,病倒了,身體沒有辦法承受這麼多複雜的事情,這一刻開始,她才可以真正休息。
也像是我一樣,那個不斷自我要求的自己,到現在還在一直燃燒,也難怪耳鳴會一直沒有消失,焦慮都跑到肚子的肥油和晚上的啤酒裡面。但是那個自我要求的自己,也好想要休息(所以我九月底要去台東渡假了不要攔我)。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內在世界就像是一個斯卡羅的世界,你現在的疾病、瘟疫、困境、焦慮、恐懼、憂鬱,是不是正在提醒你身上有一個「過分努力的自己」,一直以來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情,卻從來沒有被看見,從來沒有被愛?到嗎,她就像是蝶妹一樣,像是Amy一樣,像是那個一直不斷努力的我一樣,要的其實不多,只是希望可以被愛,可以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我們一家人不能夠像山胡椒一樣,各自分裂四散」阿杰、蝶妹腦袋裡面都印象很深刻媽媽瑪祖卡說的這句話,可是造化弄人,一路經過各種分分合合,生離死別,大家的命運似乎在落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分別。不過,我跟瑪祖卡有不太一樣的想法,我反倒是覺得,有些時候分開是為了回來,遍地開花,是為了在每個地方都滋養茁壯。如果不是這一家人跨了不同種族的血緣,如果不是阿杰、蝶妹的活躍,這場心靈的戰爭可能永遠都會被壓抑下來,永遠不會開打,內在世界看起來風平浪靜,可是卻在潛意識裡面分裂。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那該怎麼整合這個紛亂的內在世界呢?其中一個整合自我的方法,就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我想用前陣子我在課堂上面到了這首詩《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的一個段落,來呼應整部斯卡羅的劇情:
「你能否愛這樣的自己?
⋯⋯
你能否愛內心的勇士
那個披荊斬棘的自己
你能否愛你的瘋狂
你能否愛你的清醒
你能否愛你的愚昧
你能否愛你的混亂
在你之內有個苦悶的自己
有個緊張焦慮的自己
你可否兩個同時都愛
還有那個不斷盡力的自己?」— Leah Pearlman
發現了嗎,你內在住著斯卡羅勇士,一路披荊斬棘,也住著一個愚昧的道台,瘋狂的必麒麟(或水仔),有時清醒有時混亂的李仙得。更重要的是,你能否看見內心有一個緊張焦慮、非常苦悶,還有不斷經歷的蝶妹,她正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你可以給她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這個家並不在山的深處,也不在統領埔,而在你的慈悲裡面。當你能夠慈悲地愛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像是用一雙厚實的大手把風中的花瓣掬起來一般,細膩敏感地呵護自己;當你能夠愛那個苦悶、不斷努力、瘋狂、混亂、愚昧、披荊斬棘、甚至這一路以來都已經很累,得了熱病的自己,你就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把自己深深擁抱起來,
你可以帶自己回家。
#斯卡羅 #內在家庭系統 #IFS #蝶妹
#湯瑪士小火車真的很可怕
#全文與參考書目見此
https://reurl.cc/l5RdeY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三度分隔理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靈魂聚與散
將兩個人的腦部交換,會不會讓這兩個人的自我對掉?
人體本來就有新陳代謝,每7至10年,人體所有細胞會全部更換。但是,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的神經細胞neurons由出生至死都是原來的東西,沒有更換。更換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這兩個人就會互換自我。因此,將腦部更換,靈魂和自我也會更換。這樣做只是換掉身體,不能離開這個宇宙。再說,腦部有使用年限,沒有無限期原廠保用。即使換個年輕身體,腦部衰老,結局還是老死。不換腦部只換其他身體部份不會改變自我,因為這些身體部份本來就定期更換。
將腦部資料輸入電腦可以覆製人腦,但是無法覆製自我。即使雙胞胎兄弟也是兩個不同的人。將腦部資料數碼化再以電子方式送到遠方,不能將自我送到別的地方去,只是將自我的覆製品在另一邊製造出來。
從科學角度看,人的自我被困於腦部。腦部存亡就是自我的存亡,科學上沒有任何方法讓自我脫離腦部。但是,第三空間的科學不適用於靈魂粒子,因為靈魂粒子遵守神奇的量子物理學。如果沒有任何方法脫離這個宇宙,我也不必花時間研究這個問題,對嗎?
先來看看EPR矛盾EPR paradox。EPR代表3位科學家,E是愛恩斯坦,對了,又是那傢伙。談量子物理學不能不說他。P和R分別代表Boris Podolsky及Nathan Rosen。他們於1935年發表論文說現實不是量子理論一部份並且提出量子糾纏實驗。1982年科學家Grinberg Zylberbaum根據類似原理進行實驗,將兩個人分隔開,刺激一個人的腦部,看看另一個人的腦部有沒有遙感反應。實驗證明,每4組實驗對象就有1組出現遙感反應。
1998年,Noetic Sciences資助的全球潛意識計劃Global Consciousness Project起動。這計劃得到國際合作及10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世界各地放置很多隨機數字產生器。當很多人的感情出現變化,這些數字產生器會受到影響。實驗證明群體潛意識確實存在。我不在這裡說那個實驗,有興趣的話,請在網上搜尋相關資料。
簡單地說,人的自我並非單獨存在,世上所有活著的人和生物有互通的潛意識,即是一個人的靈魂可以影響距離很遠又沒有任何聯繫的另一個人。一群人的感情可以影響另一群人。音樂會和派對氣氛令人如痴如醉應該是群體潛意識作怪。例如球場內所有人受到其他人的感情刺激而瘋狂起來喊叫。
靈魂粒子存來自第四空間,粒子之間可能出現量子糾纏之類的互相影響,也可能出現量子力場之類的大規模影響。老實說,我不知道為何靈魂之間出現互相影響。只知道確實存在這樣的神秘影響力。
人的感情可以影響隨機數字產生器的結果,可以影響其他人的思想。這就是說,人腦之間有第四空間聯繫。這一定是靈魂粒子搞出來。假定人的靈魂粒子組合可以離開人體走進第四空間或者影響第四空間內的靈魂力場,這個情況可以讓我們更加容易走進第四空間,無需借屍還魂或者無限期急凍,更加不必勞民傷財興建巨大金字塔。將靈魂粒子影響外界和走進第四空間的能量放至最大,有可能我們可以進入第四空間又同時活在這個世界。這樣做絕對不容易。怎樣做,下回分解。
三度分隔理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前陣子香港很流行電熱飯盒,最近網上又有類似的新產品冷鮮真空飯盒。最特別的是它有一個真空泵可把飯盒抽真空至-0.04Mpa,官方指可幫助食物保鮮。飯盒還附贈一個保溫袋、真空泵的充電線、醬料盒及飯盒分隔格。
冷鮮飯盒設計
整個飯盒的玄機基本上在蓋子中,飯盒蓋較一般的厚身,因為當中有保冷劑,因此最理想是使用前要先把飯盒蓋放進冰箱。另外便是飯盒上的小蓋子,它有一個氣孔配合真空泵使用,官方也指這個位置可用於放置餐具,不過空間有點小,未必真的可以存放餐具。
至於飯盒的質料是普通的PP塑膠,官方指可放進微波爐及加上飯盒蓋擺放入雪櫃。另外,容量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小,但的確有800ml,不過記者實試過大約只能放下100g的沙律。
真空泵用法
飯盒的重點是好像很厲害的真空泵,當飯盒中存放了食物,其實只要蓋上食物蓋,然後打開上方的小蓋子,便可把真空泵的氣孔對着蓋子的氣孔,按掣後真空泵便會自行操作,夠鐘後真空泵便會自動停定。
拿開後可看見凸起的氣孔已經變凹了,這個時候即使只拿着蓋子活動,飯盒也不會掉;即使想要強行拉開飯盒蓋也不容易。因此當真的想要打開飯盒時,便要輕輕拉開氣孔,當氣孔凸起便代表釋放了氣壓,然後便可以輕易打開飯盒蓋。
蘋果氧化測試
先以容易氧化的蘋果測試其真空功能,為了公平起見,除了真空飯盒,還有普通膠盒、密實袋、玻璃飯盒及普通的碟子,然後便把新鮮切開的蘋果放進容器,看看半小時後它們的氧化情況。
結果碟子擺放的蘋果氧化得很厲害,表面都變了黃色,而玻璃飯盒中的蘋果也氧化了,至於密實袋的蘋果的氧化程度更與碟子的差不多,塑膠盒則可能因為它的密封程度頗高,可見蘋果只有輕微氧化,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實驗證明這些保鮮盒和密實袋,難以阻止蘋果氧化。
不過真空飯盒中的蘋果也是氧化了,的確較放在碟子上的蘋果好,但表面還是明顯有氧化的現象,其實與記者預期的情況有點落差,最多只可給它的真空功能6分。
冷凍功能測試
先把這個有保冷劑的飯盒蓋在冰箱冰了一整個晚上,以測溫槍測試其溫度大約在-1至-4°C左右,而測試的方法是分別以半磚新鮮、表面溫度大約在9°C的凍豆腐放進保鮮飯盒加保溫袋、普通塑膠盒加保溫袋、傳統的保溫壺和一隻普通的空碟,然後把它們帶到烈日當空,氣溫30多度的地方曬半小時,看看它們的溫度變化。
結果顯示,在短短的半小時,碟子上豆腐的表面溫度已經直接上升至30°C,而保溫袋加塑膠盒的豆腐也上升至22.6°C。至於傳統的保溫壺的效果比預期中好,表面溫度只上升至15°C,即只是上升了大約6°C;而保鮮飯盒的表現的確不錯,只是上升了大約2-3°C,達11.7°C左右。
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的確這個保鮮飯盒可保持豆腐溫度,但其實記者認為不一定要付出三百多元購買這個飯盒,因為理論上以冰種加飯盒和保溫袋也可達至類似的效果。
經過兩輪測試,它的真空功能不太實用,因為最終蘋果還是氧化了,極其量只是比沒有好,但它的保冷功能的確不錯。因此如果你喜歡一件產品有多種功能,也可以考慮一下這個飯盒。
生活元素冷鮮真空飯盒 F70/F75;售價$368。(44 LifeStyl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真空飯盒 #開箱 #電熱飯盒 #生活元素 #保溫壺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三度分隔理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三度分隔理論 在 Brian Cha Motiv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有沒有聽過人說,人與人之間的分隔只有六個人。
意思就是說,你和某一個朋友或者某一個熟悉的人之間,
很可能就是只有6個陌生人的距離。
而有另一個前提就是,當你帶著某一種重要的信息,
讓它傳達下去的話,這個理論就會更準確,而這個重要的信息,
也會更準確地找到,最想要傳達出去的目標。
如果今天你帶著一個宏大、重要的理念,你不妨就試一試,
整理信息後傳達給下一個人,到最後能幫助你的人,
一定會出現而這個其實就是『6度分隔』的威力。
今天開始,不妨就試試把自己的目標再放大一點,
再提升目標的重要性,和身邊的人都說一遍,
相信很快你就能達到你的目標。
不要忘記,現在互聯網上,
已經不再是一傳六,而是一傳十、十傳百的時代了。
-
-
-
►https://www.briancha.com/crash-course
►https://www.briancha.com/crash-course
►https://www.briancha.com/crash-course
「謝謝你觀看這個影片。如果你喜歡的,請按訂閱分享讃好我們的頻道。希望你花一點時間留言回應打招呼。你的留言是我們的動力。期待在這個CHANNEL再見到大家!加油!俾心機!」
-Brian Cha Motivation Team
下面連結,觀看我們更多精彩內容。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DEVbghVbA
Brian Cha 車志健 是一名具影響力的激勵講師、創業家、銷售專家及亞洲唯一擁有三項不同運動世界紀錄保持者。學員遍佈十多個國家及地區,教導他們怎樣達到事業及人生目標。
►專業諮詢服務 (*適合中小企老闆、導師及團隊領袖) : https://www.briancha.com/crash-cours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rianChaOffi...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rian_cha/
►Podcast : https://bit.ly/2CpMq2U
►Website : https://www.briancha.com
►Linkedin : https://www.linkedin.com/in/briancham...
►學員見證 : https://www.briancha.com/tank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電郵至 support@brianchamotivation.com
預約
各位中小企老闆、導師及團隊領袖,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透過網絡營銷拓展業務至全世界,立刻到以下連結預約,我的專業團隊會與你聯絡!
►https://www.briancha.com/crash-course
三度分隔理論 在 旋轉我!流行語為什麼傳這麼快?你必須知道的六度分隔理論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流行語」跟「聊八卦」的概念是一樣的,都是由「六 度分隔理論 」以及「鄧巴數」中,人與人的連結理論為基礎,藉由人與人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 ... ... <看更多>
三度分隔理論 在 [問卦] 六度分隔理論已過時?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 度分隔理論, 世界上的人際關係其實很緊密, 我們的朋友的朋友幾乎可以連結到任何人, 但後來FB和IG 的社群工具興起, 聽說現在已經是3度分隔理論 ... ... <看更多>
三度分隔理論 在 世界比你想得小!Facebook:你與陌生人間只隔3.57 個人! 的推薦與評價
你與世界上的陌生人,中間到底隔了幾個人?相信你一定聽過知名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指出只需要六個人就可以聯繫起互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