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台股投資外,Min對於美股投資也相當感興趣,但我目前美股投資,只有在去年3月、11月分別買了RDS.B、O.US這二檔,投資總金額很少不到4600美元,目前配息加上價差是有小賺一咪咪,近期也花很多時間在研究美股市場,也買了一些關於全球投資的書籍,目前正在看的就是「買下全世界」這本書📓
.
買下全世界:獲利提升、風險驟降的聰明投資法,讓全球最頂尖的企業為你賺錢
✅博客來可選購:https://bit.ly/33AwzNa
.
在美股中跟買下全世界這本書名相互呼應的ETF,就屬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這檔ETF最多投資人喜愛了,可以說買了VT就等於買下全世界❤
.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 小小介紹
(資料來源:moneydj.com)
✅VT基本資料:https://bit.ly/3tP4VGR
.
⭕英文代號:VT
⭕ETF名稱: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發行公司 Vanguard
⭕成立日期:2008/06/24(已成立13年)
⭕ETF規模:27,400.00(百萬美元)(2021/03/31)
⭕追蹤指數: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
基金採被動式(或稱指數型)的管理方式,以追求FTSE Global All Cap Index表現為投資目標,該指數包含成分股為約2900檔分散於47個國家的股票,這些國家包含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
⭕總管理費用(%):0.08% (含 0.01非管理費用)
.
除了VT這檔ETF外,還有像是AOA、BND、QQQ、SPY、VB、VOO、VTI這幾檔ETF,也受到蠻多投資人的喜愛👍
.
另外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能在美國掛牌上市的企業,都是世界一流的企業,美股個股幾乎為所屬產業全球龍頭,企業護城河高,所以投資美股會相對讓人安心許多,也是另一個不錯的投資選擇💯
.
例如許多人愛用的蘋果手機(AAPL 蘋果公司)、運動慢跑穿在腳上的NIKE球鞋(NKE 耐吉)、小朋友最愛看的迪士尼卡通 (DIS 華德迪士尼)、愛喝咖啡一定都知道的星巴克(SBUX 星巴克)、上網常使用FB臉書(FB 臉書)、全球最大搜尋引擎Google (GOOGL Alphabet公司),在我們食衣住行生活周遭,無時無刻都可以看到「美股」企業的蹤影🉑
.
後續若幸運台股股利能存到一定金額後,想善加利用美股海外所得有「100萬內」無需申報稅額及「670萬」個人基本所得額,目前是想朝著領美股股息方向為主,ETF也是後續投資重點,把美股投資領域慢慢加大加深😀
.
投資美股、ETF,什麼是複委託,手續費如何計算?(含國內券商複委託手續費一覽表)
✅文章介紹:https://bit.ly/32LaMkE
.
#歡迎按讚及分享 #美股投資ETF買下全世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想投資美國ETF?台美ETF比一比 節目首播時間:週三 19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2.16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節目片頭 00:15 開場,歡迎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00:40 全球ETF掛牌數量 01:50...
「voo配息日」的推薦目錄: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M i n 理財生活札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美股夢想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心得] TQQQ三倍指數ETF存股發大財?論文探討可-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qqq股價、spy配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qqq股價、spy配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VOO ETF介紹|先鋒標普500成份股管理費/複委託怎麼 ...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綠角財經筆記- 是配息的30%。不是對你的總資產課30%。美國 ...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關於標普500配息的問題複委託要怎麼收到美股的股息?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放10年,1000萬變4000萬?/最懶人投資方式/讓美國最強500 ...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美股ETF交易手續費一律3美元 - 國泰綜合證券 的評價
- 關於voo配息日 在 [請益] 0050配0056 - PTT評價 的評價
voo配息日 在 美股夢想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接受經濟日報採訪
現在疫情趨緩大家都開工了
預計7月會出刊
以文章+影音方式呈現
分享我現在的投資策略
記者跟我說
現在大家都對美股很有興趣
只是不知道從何開始?
也不知道要投資什麼?
美股最大特色就是選擇多
不論追求穩定配息或成長的投資人
都能找到合適標的
然後有超過2000檔ETF可以投資
所以同類型ETF管理費都殺很低
不然就沒人要投資了
在剛開始進入美股時
我覺得先以指數投資為目標
例如美國標普500指數 VOO
其實就算只有投資指數
績效也很很令人滿意
我自己也持有指數型ETF
這樣才會有部分資金一定可以跟上大盤
全世界可以一直創新高的股市就只有美股
即使最近有疫情籠罩疑慮
但拉長時間來看,我還是很看好美股
今天記者問我未來10年看好美股嗎?
未來一兩年不確定
可是未來10年,Of course
投資指數也可以避免個股經營風險
再周詳的分析都有難以估算的意外
最近德國電子支付龍頭 Wirecard
就被爆財報造假,21 億美元現金憑空消失
股價大跌六成
事後找很多數據證明造假很容易
但我認為事前是很難看出來的
所以投資部分資金在指數
我覺得可以讓自己更安心
之前有整理好幾篇入門文章
從開戶、換匯到下單一次搞定
看完這幾篇文章就能開始進軍美股了
✅文章連結
https://pse.is/TK2PE
voo配息日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 段昌文博士
主題:想投資美國ETF?台美ETF比一比
節目首播時間:週三 19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2.16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節目片頭
00:15 開場,歡迎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00:40 全球ETF掛牌數量
01:50 台、美ETF差異
04:02 台、美兩地最具規模成立最久的ETF
06:20 台、美兩地追蹤相同指數的ETF
09:01 00646 vs. VOO
10:12 台、美ETF績效
11:00 如何投資美國的ETF?
13:21 重點整理
16:26 頻道片尾
#段昌文 #理財小百科 #美國ETF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證券代號, 證券簡稱, 除息交易日, 收益分配基準日, 收益分配...缺少字詞: voo gl=。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國泰投信ETF專區。 股票 ... ... <看更多>
voo配息日 在 voo配息日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證券代號, 證券簡稱, 除息交易日, 收益分配基準日, 收益分配...缺少字詞: voo gl=。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國泰投信ETF專區。 股票 ... ... <看更多>
voo配息日 在 [心得] TQQQ三倍指數ETF存股發大財?論文探討可-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三倍槓桿的東西我還沒寫,本來不想回覆
但看到下面有人說台灣50正2不適合長期持有
這點我就得跳出來說了
1.台股1990、日本泡沫、那指2000年網路泡沫
用這些情況說大跌正2很難漲回去
要知道,日本泡沫當時的本益比是高達100
那指的本益比也是破百
來給你看一下當時十大公司的本益比
等哪天台股還是美股的本益比變這樣,你再來說大跌後很難回去
要知道,台股 12682 是怎麼來的
從 1987-1990 三年的時間上漲 1140%
三年 11 倍是什麼鬼?
所以,每次我看到很多人說台股從八千漲到萬八要泡沫了
再拿 12682 出來說要套三十年,我就覺得很好笑
以台股 2020 年低點算八千點好了
2023 變成八萬八千點的意思
現在不到兩年漲個 100% 你就嚇得到死
那你怎麼會拿三年漲 1140% 的東西出來做討論?
這根本是不可能再現的東西
如果未來台股或美股三年漲 1140%
還是台股或美股本益比破百(非大跌時 EPS 下降造成的高本益比)
我捐 100 萬給社服機構
保證不唬爛,因為感謝股市讓我賺翻了
當股市讓你賺成這樣,就拿去轉房產,你就把財富保住了
https://reurl.cc/XV6A9e
2. 我知道還是有人不信兩倍槓桿可以長期持有
來,給你看一個實例
兩倍槓桿基金早在 1998 年就有了
那指兩倍 UOPIX
它在 2000 年網路泡沫時,遇到致命性的大跌 -98.67%
在 2008 年金融海嘯又遇到 -80.72% 的跌幅
來猜猜看,假設在 1998 年你投入 100 萬
在 2021 年末會是多少錢?
給個提示
QQQ 變成 1139 萬
那經歷過網路泡沫 -98.67%,經歷過金融海嘯 -80.72%
這兩個世紀大股災後,兩倍槓桿最終報酬是多少?
1869 萬
對,你沒看錯
兩倍槓桿經歷了 -98.67% 的大跌
還是累積成 1869 萬
我已經用 2000 年最誇張的破百本益比,網路科技泡沫
讓兩倍槓桿 -98.67% 了
最後還是把 100 萬變成 1869 萬
來,告訴我,兩倍槓桿能不能長期投資?
3. 我知道還是有人不相信
你拿 2000 年出來才近二十年,有沒有更久的?
有,從 1885 年起算百年夠久了吧
https://reurl.cc/nOzmRd
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去讓複利撫平耗損,兩倍槓桿表現就會比原型好
4. 很多人對槓桿 ETF 最大的誤解就是
「我要一次歐印」
「我要一次把人生所有的錢都歐印」
「我會買在最高點歐印」
講得好像什麼討論都是你已經把這輩子的錢歐印光了
而且還一定會買在最高點,例如 12682
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幻想
槓桿 ETF 當然有其風險,但並非有風險的東西就不能碰
你每個月用定期定額 10% 的資金去買 TQQQ 會不會死?
不會啊
假設你原本每月定期定額 10000
你用 9000 買 QQQ
從 2011~2021
最後總額是 466 萬
你拿 10 %,每月 1000 元去定期定額 TQQQ
最後總額是 398 萬
用 10% 的錢去買會死人嗎?
講到兩倍三倍槓桿,你一定就得 100% 的錢,一定就得歐印嗎?
然後歐印,還一定是歐印在 2000 年高點
之後完全沒有任何錢可以在低點買進?
講到槓桿就得這麼偏激嗎?
槓桿很危險,但你用資金部位去控制就能有效降低風險了
但許多的人認知是
「我會在某一個時間點」
「投入這輩子所有的錢」
「之後再也沒有任何資金可以投入」
「然後我投入的剛好就是泡沫的最高點」
「最後大跌-99%」
最好是這麼天選之人啦
要符合這種情況大概就是你 1940 年出生,然後存了一輩子的錢
最後在 2000 年六十歲準備退休時,將所有錢一次幹入 TQQQ
你摸著良心想一下,這是一個六十歲的退休者該做的事情嗎?
但如果你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拿點小錢定期定額兩倍三倍槓桿
你擁有足夠多的時間可以撫平大跌的波動
甚至你應該要希望大跌,讓你多買點便宜的兩三倍槓桿
等到你退休前漲回來,你就爽爆了
5. 槓桿 ETF 因為曝險超過 100%
所以投資策略會比原型 ETF 多出很多變化
我簡單講幾個
一、買進持有
放著不動,相信複利
https://reurl.cc/MNv3Q3
二、在原有投資組合加入部份槓桿。
例如增加 20% 的槓桿
https://reurl.cc/YX13ZO
三、擇時策略,運用 200 移動均線。
可以參考這篇
https://reurl.cc/bE5WKE
這個策略看起來很完美,但有許多需要克服人性的地方
但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可以做為參考
四、債券對沖。
由國外作者 HEDGEFUNDIE 提出
用三倍股票 + 三倍債券 做對沖
但這個策略我不認同,因為我認為現在的債券失去對沖功能
五、現金再平衡。
上漲賺錢就換成現金,怎麼輸?
https://reurl.cc/dW0QNq
好,你會發現上面我簡單講五種策略
每種都各有各種的變化跟搭配
組合起來是千變萬化的
但只要談到槓桿,許多人的想法只有下面這種策略
1. 我會一次歐印,不知道什麼是定期定額
2. 我會一次就投入這輩子所有的錢,之後我都不會再投入
3. 我會在退休前一次歐印
4. 我會買在最高點(那種三年漲 1140% 的高點
5. 我會遇到致命性的大跌,然後股市永遠不會恢復
你認真想想,有多少人會符合上面的資格?
根本就沒有幾個人
比較多的是沒幾個小錢,幾十萬在那邊擔心自己歐印兩倍三倍槓桿
如果你本金小,你更應該槓桿
因為代表你現在是最少錢的時候,即使大跌你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撫平
這就是生命週期法的概念
https://reurl.cc/MNv3rW
6. 本來是不打算回這篇的
因為我的習慣是先把文章寫好,有人有疑問時我直接丟一篇
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無謂的口舌之爭
但看到有人認為台灣50正2不適合長期投資,我還是得跳出來講一下
上面講的東西只是概略提到,後續我會有詳細的文章逐一分析
若對台灣50正2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系列文章
https://reurl.cc/YX1YZL
撇開你對槓桿的偏見,你真的會看到更多投資的可能性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73.249.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8969338.A.756.html
你應該幫你兒子定期定額
等他 30 歲可以看見台股第一個破千的 ETF
有的
就承擔,槓桿會產生更大的耗損這是必然的
看你是否相信上漲的正向複利,能夠撫平盤整的耗損
看遠一點啦
十年後你認為台灣50正2會是多少錢
投資講求的就是認知(你也可以替換成原則、紀律、信仰、信心
認知不足,什麼策略都沒用
https://reurl.cc/GEVNXy
這個看個人了
若資金的投資期間拉長三十年以上,我認為不需要債券
想要報酬,就增加股票曝險
想要保守,直接放現金不會有波動
不必選一個報酬不高,又有更大波動的東西來做配置
https://reurl.cc/eOxkzL
期貨可以,前提是你真的對自己的操作很有自信
不會被短期的雜音給干擾
沒錯,認知要足,才能捏住
我覺得更快畢業的可能性高一點
槓桿ETF怎麼凹都很難畢業,但台指期多凹一下就完了
年輕時不敢衝
老年時更不敢衝
那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衝一把?
上漲貪心加口數
下跌不甘心還是加口數
然後黑天鵝掃出去
大概是這樣
用借貸反而效果更差,比不上直接持有槓桿 ETF
https://reurl.cc/ZbONNV
成本很重要,但總報酬更重要
https://reurl.cc/V16WmN
是的,這也是槓桿 ETF 的優勢
一切交給基金經理處理就好,不必自己煩惱轉倉等相關問題
https://reurl.cc/7pXVY1
我問你一個問題就好
股市是長期漲,還是長期跌,還是長期盤整?
你先回答我這個問題
如果你說長期跌,長期盤整
那就不用討論了,你現在馬上退出股市,別買任何股票
股市就是長期上漲,長期複利會更強
也有人從 1885 年開始回測各國的股市給你看
只要長期上漲的股市,正向複利就會撫平盤整耗損
你不相信股市長期上漲,那我們不用討論了
低利的信貸我認為可以,就是跟自己未來先拿錢而已
重點還是投資認知是否足夠
https://reurl.cc/NRjxm9
投資就是要面對不確定性
不願意承擔不確定性,就無法得到應有的報酬
是的,用總曝險去看就好
抓出自己要的曝險,直接去搭配
https://reurl.cc/nOzl6n
確實如此,要有足夠的認知才行
這本是槓桿投資者必看的神書
https://reurl.cc/oQLKLl
我順便再推一本《舉債致富》
https://reurl.cc/QbdV32
想看其他投資書,這邊有上百本推薦參考
https://reurl.cc/aGrMvY
有券商找我,推掉了
除非是正2的來
讚讚
廣結善緣
小賭注的樂透,用小部位資金投資槓桿是可行的
謝謝你
理論總得跟實務對照
若出現誤差,要找出原因是什麼
本來還在50正2 89 元左右時要再投一百萬
結果還沒下手就漲回去了(遠目
這種神人什麼策略都可以,不用屈就槓桿 ETF
生命週期法就是年輕時開槓桿,先賺起來
賺到錢就去槓桿,賺越多去越多(再平衡就是這種作法
所以不會發生退休後 -98% 這種事情
理論上可以,實務上很難
你要一個原本沒投資槓桿的,在遇到大跌 90% 跑去歐印?
來,TQQQ 跌七成了,你是不是至少要下 50% 的資金
有哪個人敢做?
我告訴你很難啦,跌越多他們越覺得槓桿可怕
但這時候反而是最安全的時候
適度持有部份槓桿,你才能在大跌時敢下重注
是的,生命週期是拿整個人生的人力資本來衡量
這時一定要有保險來保護人力資本
不然整個計畫會崩壞
這個問題我有思考過,但後來的結論是不會
有空再寫一篇說明
台灣50正2 真的是很特別的存在
這個優勢是其他市場沒有的
https://reurl.cc/D39xvO
至於一半的 SSO 理論上確實比不上 VOO
但是,如果將另外一半的現金在低點加碼,之後再做平衡
那要超越 VOO 就很容易了
https://reurl.cc/ER7mZA
這就看個人曝險了
如果你決定曝險 200%,就勢必得承受較大的波動
若將曝險降低為 100%,其實下跌也不到 50%
在台灣買不是很麻煩,而是需要 3000 萬啊!
金額變大後就得考慮匯回來跟遺產的問題
這真的是很奇怪的假設
而且不只是歐印喔,還是這輩子所有的錢一次丟進去
之後都沒有任何現金流可以投資了
可以啊,一樣的道理
就是運用槓桿增加手邊現金,然後拿現金去低點加碼
會比 100% 完整持有原型表現好
風險還更低,因為手邊現金更多
不會,有討論才能進步
也謝謝您的分享
若相信股市長期向上,那投資槓桿沒問題
剩下就是你槓桿要曝險抓到多少
120%、150%、180% 都可以
看個人的波動承受力、投資期間有多長、現金流的狀況
再去做其他判斷
而不是一竿子打翻說槓桿就是爛東西別碰
這點看個人,其他市場你做波段勝率會高一點
但台股有特殊優勢,長期持有的勝率會比較高一些
https://reurl.cc/MNv29k
槓桿就是多出現金的安全感
如果你不需要現金在手,那持有原型沒問題啊
看個人選擇,我是會選擇留更多現金,保持更多的財務彈性
遇到大跌,手邊有現金的感覺,會純股票還要轉槓桿的壓力不同
富人用債滾錢,窮人用債滾債
以公司的思維來講好了
公司帳面肯定有很多現金,也有很多債務
但為什麼不拿現金去還債?
因為手邊有現金可以應付很多事情,增加流動性,增加彈性
50% 的兩倍槓桿追求的就是這種彈性跟安全感
你要 100% 原型沒問題啊
但少了現金很多人就是不安心
你若計算耗損跟管理費,當然持有原型成本更低
但將投資的心理負擔算進去(讓整個投資計畫別崩壞)
我覺得多持有點現金沒什麼問題
這點就看個人選擇而已
自己用期貨若不調整曝險,下跌越深的時候會變成曝險越大
原本兩倍三倍,最後可能變五六倍,最後會爆掉
算到 2020 也是可以
2022 現在還沒跑完,用現在來算我覺得不合適
就像拿 2020/03 來算一下,如果算整年是大漲的
不建議,多了斷頭風險
https://reurl.cc/RX489z
這個講過很多次了,人性
https://reurl.cc/aGrRXY
三倍的還沒寫,所以本來不想回的
但還是先概略提一下
不用擔心,TQQQ 是僅存的三倍槓桿(美國已經禁止三倍
基金公司會用合併來留著它(類似 SQQQ 不斷合併
短期賺錢是運氣好,還是得放長期
美債牛市太久,該還了
對,其實就是曝險控制而已
借出來可以增加現金彈性,反而更安全
負債不危險,危險的是沒錢
https://reurl.cc/rRxonZ
房地產波動低,長期還房貸=去槓桿,會輸給股票
要用房地產投資就是得一直維持槓桿(借出來投資、或是買更多房)
與其股債配置,我比較建議槓桿股,然後賺到錢降槓桿拿去買房
股房配置會更穩定一些
UPRO 比較分散
前面有提到 1885 年開始起算的兩倍槓桿回測
那時候可沒有 QE 喔
長期來看通膨跟 QE 都不重要
最後還是回歸企業本質上有沒有賺錢,經濟是否有持續成長
若真的擔心,降低你的曝險就好
台灣50正2的下市標準可以參考這兩篇:
https://reurl.cc/9pEyQv
https://reurl.cc/vWDX8A
TQQQ 我還沒研究它的下市標準,可以參考公開說明書
不過根據 SQQQ 的走向,下跌應該就是合併股數而已
基金公司不會放過這隻金雞母(TQQQ 是目前交易量前十大的 ETF
我再勸說一下好了
你的問題是沒分清楚曝險
只要利用槓桿抓出相同的曝險比例,理論上風險是相同的
https://reurl.cc/kEdvgK
即使你投資原型 ETF,例如 0050
只要運用槓桿抓出相同的曝險,其實用槓桿 ETF 風險更低(因為手上現金更多
曝險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xQZX2b
搭配再平衡可以參考這篇:https://reurl.cc/XV63bE
若真的有深入了解,並且認知足夠
使用合適的槓桿,反而是風險更低的長期投資方式
另外,如果你是投資 0050,那更應該改成台灣50正2
因為期貨逆價差多出來的這塊優勢,是 0050 完全吸收不到的
長期 0050 會輸非常多
https://reurl.cc/jG7pjm
定期定額用 50% 的錢投資台灣50正2
會比你用 100% 的錢投資 0050 表現更好
https://reurl.cc/m3nX5l
過去是這樣,未來不知道,但我相信很高機率結果相同
多花點時間研究,增強認知後,你會發現這是更好的投資方式
放著不管心態上輕鬆很多
對,這也是關鍵
早梭,早期開槓桿先賺起來,後面才有本錢跌
不然一堆人早期保守龜縮,老年退休又不敢投資太多股票
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要賺錢?
試過一次就回不去了,現金在手希望無窮
點閱很爛啊,要麻煩你多點一下
ETF 的內扣費用是每天從淨值中扣除的
你看到的所有報酬,就是扣完成本後的報酬了
https://reurl.cc/YX1nk0
大跌的時候低點歐印沒問題
但這種心態很容易變成短線操作,短進短出,結果錯過長期報酬
若這點能控制好,低點一次進去也是可以
即使台股盤整十年,台灣50正2 依然會逐年墊高股價
https://reurl.cc/ER7a9v
不用外部連結文章,這篇我大概要回三十萬字才能寫完了
你沒看文章對不對,沒關係我幫你準備好
https://reurl.cc/kEdQRr
配息要繳稅,還可能因為延誤投入拖累報酬
可以,00675L 持有 200% 的台指期貨是比較好的
台股逆價差有很大一部份就是看空的人太多造成的
50反1 功不可沒
https://reurl.cc/ER7L1n
不然每個疑問回答一次,又不能講完整
寫成文章直接回比較快
前面有篇 1885 年起算的,經過百年驗證兩倍長期持有是可行的
至於是否搭配其他策略,那就是個人選擇了
你可以再平衡,可以股債對沖,可以股房配置
沒人說槓桿就一定得一路開到底,開到退休,百分之百槓桿完全不能改變吧?
MDD 95%,你若投入 10% 的資金,就是 9.5% 而已
最後還是回歸到資金控制,以及你要有多少的股票曝險
當你選擇曝險 200%,兩倍槓桿開滿,那就代表你準備好承受兩倍的波動了
MDD 95% 以上是 2000 年那種超誇張的泡沫才有可能發生
我也說了,如果未來還有這種本益比(衰退後 EPS 降低的高本益比現象不算)
不管是台股、美股哪個市場有本益比 100 以上
我直接捐 100 萬給社服機構,美股台股同時有我就捐 200 萬出去
以 2008 年金融海嘯來講,兩倍槓桿也才跌 80%
你想看兩倍槓桿跌 95%?
真的很困難啦(三倍就比較有機會)
真的有,你保留個 10~20% 現金進去抄底,就可以準備財富自由了
如果你是問 UOPIX
時間設定 1998-2021 就能看到報酬了(記得股息再投入
https://reurl.cc/4pRM1j
1998 年跟 2000 年投入,是兩種不同的結局
而 2000 年那種泡沫我也說了,那是不可能再現的東西
你拿 2008 年來回測 QLD 還可能比較符合未來的情況
對了 QLD 跟 UOPIX 的年化報酬率差 1%
不清楚是不是 UOPIX 的成本比較高,或是追蹤誤差比較大造成的
QLD 的表現好很多,這點也要考量進去
1. 資料給你看了你說不可信,ok
2. 台灣的地緣風險,這種當然有可能,所以要分散不同國家啊
你講的是地區風險的分散,跟槓桿本身的風險無關
3. 機率問題沒錯,但這個機率會不會太低了點?
你出門也可能被雷劈,你不出門了嗎?
拿本益比破百的泡沫來講,我不會說不可能,但機率絕對不高吧?
如果真的出現也很好啊,代表開槓桿的人賺到錢
再平衡現金或買房都可以
沒有人要求槓桿得開到退休開到死
如果你堅持槓桿就是得歐印,就得買到死,那我們的討論可以結束了
因為這跟生命週期法的概念完全衝突
4. 如果連再平衡都不算BAH
好吧,不算就不算,怎樣嗎?
你也認同槓桿是可行的工具,剩下就是資金分配跟策略而已
我提出了上面五種策略,就是配合槓桿的特性
你硬要把策略區分成「歐印買進持有」跟「擇時進出」兩種?
投資選擇不必這麼狹隘吧
※ 編輯: Capufish (218.173.249.158 臺灣), 07/28/2022 15:40: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