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師之路>>
轉眼間,又到了這個時刻。對參加美國住院醫師申請的人來說,3月12跟 3月17號(前後)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身為一個外國醫學系畢業者(IMG, international medical graduate,意即非美國醫學系畢業的申請者),多年的努力就看這兩天的結果了。即便對美國醫學生來說,這天也是個重大的日子。在這天,美國的準畢業生們會盛裝打扮出席系方辦的party。系主任會在party上面唱名,一一公布每個人錄取的醫院跟科別。台下的人都是期待又怕受傷害,跟戴分類帽一樣地刺激。
究竟,對一個外國醫生而言,通往美國醫師的道路是怎麼樣子呢?
首先,想在美國執業一定要先當住院醫師,只有通過執照考試是不行的。問題是住院醫師的名額有限,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錄取,如何搶到住院醫師的位置便成為關鍵。這跟台灣很不一樣。第一、台灣住院醫師容額大於畢業人數。第二、台灣醫師通過執照考試即可執業(只是沒有專科很難看健保項目)。第三、台灣醫師國考雖然跟美國一樣也是分三個階段,但每一個考試都只要通過都好,成績高低並不重要。記得當初班上大多數人都是考前一個月才開始準備。考試也以背誦為主,只要考古題有看過就能答對。問題….
USMLE(US Medical License Exam,美國醫師執照考試) 不是這樣子的遊戲啊!! (抱頭):
第一、就算台大醫科畢業的學生也都同意USMLE是他們考過最難的考試,沒有融會貫通去考穩死。第二、這個考試的成績會大大影響錄取機會,且一旦考過即不能再考。所以不管是聰明絕頂的印度人還是對考試在行的中國人,全職準備好幾個月都不見得敢去考,因為「一生只有一次機會」,每個人都不只求過還要求高分。指考托福考差還可以重讀再來,USMLE…well,一旦考差美國路可能就此停止。而USMLE又只是這條路的第一步而已。
拿我參加的2017年來說,有3萬多人角逐2萬多名住院醫師的位置。乍聽之下似乎不難約有77%的錄取率。問題是美國醫學系畢業的醫師(American Medical Graduate, AMG) 幾乎全數錄取,錄取率高達95%。IMG卻只有50%。在IMG裡面又有部分是美國公民但因種種因素(大部分是考不上美國醫學院或是覺得美國醫學院太貴)選擇去加勒比海或是墨西哥讀書的,稱為US-IMG。這些人本來就是美國人,醫學系最後一年又幾乎都在美國醫院臨床學習,比我們這些真正的IMG(non US-IMG)更有優勢。在真正的IMG中,又以印度巴基斯坦的考生佔多數,要跟他們競爭需要相當程度的努力。第一他們分數都高的可怕。很多醫學生都以到美國行醫為志向,很早就開始準備。第二他們英文即使有口音但普遍流利,醫學院上課是全英語教學,與美國接軌問題較小。台灣只有教科書用原文,上課還是用中文解釋,口說很差。第三他們在美國當醫師的人數眾多,關係(connection)強大。每個醫學系每年平均10+個人到美國行醫,菁英的醫學系更是超過90%都過來美國。台灣則是全部醫學系加起來一年不到10個。一路在台灣長大讀書的台灣囝仔如我,自覺素質不會比較差。但比賽跟限量一樣都是殘酷的。知道自己不差卻無法證明實力,也沒有人會同情你。如何在強敵環伺之下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考驗。首先,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成績,也就是之前提到的USMLE分數。成績是客觀的評量,在沒有背景支持下,是最容易了解一位申請者實力的工具。USMLE總共有四個考試,IMG必須要通過step 1, 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 step 2 CS(clinical skill)拿到ECFMG的證書之後才能參加住院醫師的申請。最後一關step3可以留到申請上再考。
Step 1總共有7個block,每個block各一個小時包含40道題目。7個小時內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包括吃中餐。在台大語文中心考的時候可能左邊在考托福,右邊在考GRE,考到下午大家都走了就剩你一個人還在考。科目的話跟台灣的國考一試差不多,有病理生化藥理等基礎醫學科目。Step 1雖然是考基礎醫學,但題目設計幾乎都是用臨床題呈現。看完題目要先判斷在講甚麼疾病,再去想背後的生理藥理生化機制才能選出答案。選項的數目沒有上限,可以從A一直到Z。每個題目作答時間平均1.5分鐘,花看題目可能就要花45秒。不要說是檢查了,連答題時間都快沒有。
第二階段Step 2 CK(clinical knowledge),考臨床知識。比step1多了一個block,考試時間8個小時,一樣只有45分鐘的休息時間。
第三階段step 2 CS(clinical skill)考驗臨床技巧,跟台灣的OSCE一樣,但過程比台灣嚴謹,除了問診之外還加考病例書寫以及診斷。考試有12關,也就是有12個標準病人(standard patient,經過訓練的假病人)呈現12種不同疾病。考生每關停留15分鐘問診,10分鐘寫病歷。評分則看三個項目: 問診技巧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Skills (CIS), 英文口說能力Spoken English Proficiency (SEP), 以及綜合能力Integrated Clinical Encounter (ICE),每個項目都必須要達到一定水準才能通過。這個階段最有趣的部分就是上網找練習對象。我的練習對象遍及世界各地,包過泰國、奈及利亞、尼泊爾、瓜地馬拉及中國等。練習的時候一個人當標準病人,一個人當醫師相互練習。
這三個考試通過後會拿到一個ECFMG(Educational Commission for Foreign Medical Graduates)證書,承認了你跟美國畢業的醫師同等學歷後便有資格參加住院醫師申請。拿到這個證書本身沒甚麼難的,要合格只要贏過10%的人就行,重點是成績高低成績高低成績高低(很重要所以講三遍!),一般IMG的目標都是要至少考個高於美國醫學生AMG平均的成績,這樣才有說服力要求別人收你。再來影響錄取率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 美國臨床經驗(US clinical experience, USCE)/推薦信,簡單來講就是人脈。
我們常常講「有關係就沒關係」,還以為靠關係是華人社會的專利,殊不知美國更講求人脈,很多工作都必須有推薦才進得去。linkedin會紅不無道理,畢竟大家都怕收到怪人。IMG原生國家醫師的推薦信幾乎起不了作用,美國人只相信美國醫師的推薦(不一定要是美國人,但一定要在美國有位置)。這個要求對有背景的人(譬如爸爸就是醫師)來說相對簡單,但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人,要怎樣讓人家願意推薦? 最好的方法就是申請醫院見習,並且在這段時間好好表現拿推薦信。醫學中心教授的推薦信很有份量,一封來自知名醫院的強力推薦信跟一張川普卡(Trump card)一樣,一出手對方完全無法招架。但見習期間壓力很大,跟美國名校醫學生一起run不僅英文要好,臨床知識還要比他們豐富才行,若沒有特殊表現教授怎麼會注意到你?
申請每年九月正式開始。申請者將資料統一上傳到一個叫做ERAS ( Electronic Residency Application Service)的系統,報名喜歡的醫院,接下來就是等待面試了。這個過程也是大有學問,每個醫院喜歡的申請者不盡相同,有的喜歡剛畢業的,有的喜歡成績高的,有的喜歡有經驗的,申請者必須在眾多醫院的項目中找出最有可能錄取的去投,每投一家報名費就多26塊美金。光內科一科就有400多個項目(program),全部報名的話費用超過一萬美金(30萬台幣)所以不可能全投。一般人都是投100至200家,但在這個大紅海時代投200家以上的IMG也大有人在。
為什麼我們需要報名這麼多醫院呢?絕對不是錢太多,而是因為拿到面試(interview,簡稱IV)的數目跟錄取的機率成正比。粗略的統計是每拿到1個IV便增加10%的錄取機會。競爭力高的申請者可能每投5家就拿到1個IV,弱的申請者投了200家也拿不到一家,但平均來講投10中1就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一個醫院是否發你面試是看你的書面資料,但最後決定要把你排在第幾名就是看你的面試技巧。有很多人即使拿到了不少面試最後還是沒上,也有只拿到一個就上的,每一步都不能鬆懈。最後我總共拿到了22個面試,去了17家,在10月到1月份這三個月內去了美國各地十幾個不同城市,相當花錢又花力。
面試季大約在1月底結束,申請者此時會將所有去過的面試排序(rank),每個program也會將面試者排名。有去參加面試不表示最後program會rank你(將你排在名單上)。有些醫院發100個面試,最後排名50位,錄取18位。有的醫院發300個面試,最後排名200位,錄取30位。同樣的,面試者也不見得要將每個面試的醫院都放在志願表上。面試之後發現自己不適合就千萬不要填,一旦放上去就有錄取這家的可能。兩造將排序表/志願表交到NRMP(national resident matching program)後,系統會用一套極為精密的演算決定每位申請者最終去處。這套演算法曾經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詳細的步驟極為機密,沒有人知道步驟確實是如何進行的。
當上美國住院醫師的過程就是這麼耗時又耗力,花一兩年準備是跑不掉的。除了要有實力之外,花的錢更是難以估計: 1. USMLE考試報名費 : 3000+ USD 2. 去醫院見習學費: 1000+ USD 3. 報名醫院費用: 3000+USD 4.文件準備、面試準備: 1000+USD 5. 面試的機票食宿費用: 每去一家粗估300塊USD,10家保守估計3000美金。其他的還不算面試季待在美國的費用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加起來,台幣30萬絕對跑不掉,很多人更不只花了這個費用。Well,如果你問我當美國醫師這麼困難,你覺得值得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台灣的醫療水準其實很高,醫師的薪水在台灣也可以過得不錯。但在美國當住院醫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們提供了一個跟全世界菁英競爭的舞台。在這裡每天我都會察覺自己的不足,藉由努力讓自己更好更進步。無論最後我是否會一直待在美國執業,這整個過程都幫助了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醫師以及更強壯的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汗水灌溉的果實總是特別地甘甜,我期許自己能夠不斷努力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smle step 1報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心得] usmle - 精華區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寫給台灣一階國考不是前幾頁的夥伴: 大家都說First... 的評價
- 關於usmle step 1報名 在 考試心得分享- 淺談USMLE Step 1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usmle step 1報名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usmle step 1報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usmle step 1報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usmle step 1報名 在 寫給台灣一階國考不是前幾頁的夥伴: 大家都說First... 的推薦與評價
不少人看到版上講FA很重要就直接拿來看了,或是UW很神,就直接買UW來做,結果做完還是分數不到門檻不能去考試,因為TRUST版上神人可能分享他為了step 1讀了幾個月, ... ... <看更多>
usmle step 1報名 在 考試心得分享- 淺談USMLE Step 1 -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UWorld是有史以來我看過最詳細/最臭最長的題庫總共好像~2500題然後每個題目都滿模擬真的考題不過最寶貴的是每個題目都要非常非常詳細的解說包含為什麼A是 ... ... <看更多>
usmle step 1報名 在 [心得] usmle - 精華區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鑒於美國對國外醫學院畢業的學生每年需求相當大
約6000多人,根據https://www.imgresidency.com/
有無綠卡,國外醫學生MATCH成功比率約31%
https://www.imgresidency.com/Statistics.html
根據2004資料考過usmle step1,step 2 Ck
通過usmle step 2CK,比率相當高約83%,
來源:JHQ
可見對IMG而言,最難的應該是在MATCH
建議:現在就可以多聽多看多說英文
此外USMLE,限制需要在7年內考完step 1 ,2 ,3
之前,在這個板上也接受了不少幫助,這篇文章會說明如何準備usmle step1文章
過來會慢慢說明如何報名等等的文章
以下只是個人簡單看法
[m一般建議需要準備6個月.每天專心2小時,假日要到4小時以上
(不過這個建議是針對畢業很久的),在學的應該可以縮短
只是我個人淺見
一。 關於準備USMLE STEP1﹕
有7科﹕解剖∕胚胎/組織﹐生理﹐病理﹐藥理﹐微免﹐生化,
行為科學(behavior science)
解剖∕胚胎/組織在考試中題量小(我考的時候只有3題)所以基本不太花工夫
﹐根據First aid裡的復習﹐如﹕視覺傳導通路各部位病變導致視野變化的那副圖一定要
搞懂﹐腹腔動脈分支一定要清楚。還有胚胎的第3﹐4腮囊腮弓的演變--與甲狀旁腺和
胸腺的關系﹐問你胚胎發育何問題所致。
生理相對來說簡單﹐注意其與臨床關系﹐如呼吸功能與肺疾病﹐EKG等等比較常見。常會
合併病理一起考
病理﹕考試的題目很多,我估計至少應該有7成﹐與臨床極為密切--是跨基礎和臨床的考
法。但我個人覺得不太難。只要把G-man(Goljan 上課的Mp3對照講義好好聽一次),要對9
成應該是正常表現而已
藥理﹕每個大系統記住1-2個最經典常用的藥物其機轉﹐副作用。藥物會造成endocrine
的副作用(精神科用藥常見)絕對要熟悉﹐愛考。
微生物∕免疫﹕微生物部分﹐細菌∕病毒(這兩個最常考)∕Fungus(很愛考美國哪一區常
見哪一種,FA裡面有)/寄生蟲(我考的時候沒有題目)。但常見致病細菌和病毒尤其與免疫
缺陷﹐糖尿病﹐HIV∕AIDS感染有關的絕對要看
生化我個人覺得難度次於behavior science的一科我也沒考好,敗在一堆完全看不懂的題
目如分析遺傳疾病的機率和設計實驗方法等等。總之是不好拿分的科目﹐但是考的還是跟
臨床相關為主,不像台灣國考亂考一通
人類行為學﹕很有意思也極為重要。但由於文化背景的巨大差異﹐又是台灣學校最薄弱的
環節﹐往往是我們非美國畢業的最拉分的科目。我花在這門時間與生化同樣最多﹐可得分
最少。
多做題庫是必勝的不二法門。具印度過來人統計分析﹐做夠5千道題﹐差不多>85%以
上題能應付﹐做夠>7千道﹐基本能涵蓋95-99%的出題內容。剩下那點罕見冷門題
﹐一是常屬於不算分的﹐(step 1考7個Block,每block50題,裡面會有1到3題是不算分的題
目,先測驗的他難易度,看是否要當作未來的題目)
First Aid 的作用
FA不是保証讓你只看它就能過step1/2/3的﹐ 它是復習大綱﹐告訴你usmle考試的85-95%
內容范圍。考前最後2周,可要全力看F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2.60.252
> -------------------------------------------------------------------------- <
作者: yeskk (usmle step1 96/237)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Re: [心得] usmle
時間: Mon Mar 12 12:20:20 2007
The minimum score to pass the USMLE exams is 75 on the two-digit scale. To
achieve a minimum score of 75, examinees must answer about 60 to 70 % of the
MCQs correctly. It is in your interest to get a good USMLE score, to increase
your chances of getting into a good residency program. A good USMLE score
also helps to get into the highly competitive specialties like Radiology,
Orthopedics and Dermatology.
75----- 185
------- 186
------- 187
------- 188
------- 189
------- 190
------- 191
------- 192
------- 193-- 1sd--- -------400
------- 194
------- 195
--------196
80----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82---- 202
83---- 203
83---- 204
83---- 205-- 1/2 sd------- 450
84---- 206
84---- 207
------- 208
85---- 209
------- 210
86---- 211
86---- 212
------- 213
------- 214
------- 215
88---- 216
88---- 217-- mean--------500
88---- 218
89---- 219
89---- 220
89---- 221
90---- 222
90---- 223
------- 224
91---- 225
------- 226
92---- 227
92---- 228
93---- 229-- 1/2 sd------- 550
93---- 230
94---- 231
94---- 232
94---- 233
95---- 234
95---- 235
95---- 236
96---- 237
96---- 238
------- 239
97---- 240
97---- 241-- 1sd--- -------600
98---- 242
98---- 243
98---- 244
99---- 245
99---- 246
99---- 247
99---- 248
99---- 249
99---- 250
99---- 251
99---- 252
99---- 253-- 1.5sd--------650
99---- 254
99---- 255
99---- 256
99---- 257
99---- 258
99---- 259
99---- 260
99---- 261
99---- 262
99---- 263
99---- 264
99---- 265-- 2sd----------700
99---- 266
99-----26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2.60.252
> -------------------------------------------------------------------------- <
作者: rskc (rskc) 看板: medstudent
標題: Re: [心得] usmle
時間: Mon Mar 12 13:35:04 2007
以下是個人的建議準備方法
Step 1: Kaplan notes + First Aid + Qbook
first aid只是本review的書當然不能完全靠他,內容太精簡了,但是拿來review很有用
Behavior science的確不容易,就算你把那些ethics的準則熟讀了考試的時候還是會
陷入兩難不確定選那個
Step 2 CK: Kaplan notes + First Aid + Qbook + usmleworld
個人覺得usmleworld網站上的題庫比Qbook好,也比較難,做的時候不要感到挫折,
錯很多是正常的,而且價錢不貴,非常值得,真的有空的話應該做2遍
Step 2 CS: First Aid + usmleworld
這2個應該就涵蓋了幾乎所有可能出的題目,另外就是找個人來練習,唯一的好方法
就只有多練習,基本上照著上面寫的問診步驟該問的都問,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誤
或是做不該做的事就好(像是沒洗手就做PE,沒經過同意就做檢查等等),不過去年開始
pass的標準提高了
以上3個報名時收到的demo光碟都一定要做,熟悉考試的軟體,英文閱讀能力一定要好
因為step 1 and step 2CK的題目真的很長,要在時間內做完不容易,有時候看到很長
的題目我會先看問題再回來看題目,有時候他問的東西根本不需要看上面的histo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46.41.154
※ 編輯: rskc 來自: 71.146.41.154 (03/12 13:3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