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版勇者鬥惡龍
Cuban Dragon Quest
請原諒我用詼諧的語調來講述一個英雄的傳奇。 如不是這樣,這文章會顯得太批判且爭議。這個故事是有關於古巴英雄Che Guevara。Che Guevara 古巴式西文發音接近「謝•給巴喇」。謝一輩子多數的時間都在扮演鬥惡龍的勇者。那麼我們就姑且稱呼他為「勇者謝」吧!
Forgive me for describing a hero’s legend in a comic style. If it is done otherwise, this article would appear too critical as well as controversial. The story begins with a dragon slayer whose name was Che Guevara. Most of his life was spent on trying to slay an evil dragon. So, let’s tentatively call him Che the Dragon Slayer.
勇者謝本名叫Ernesto Guevara。結過兩次婚。第一任妻子生了一個女兒,第二任生了4個孩子。他曾有個美夢想要生一個棒球隊的孩子。後來甚至希望要一個足球隊。
Che the Dragon Slayer’s actual name is Ernesto Guevara, who was married twice with one daughter from the first marriage and four children from the second. He once had a dream of wanting to have a baseball team of kids and a football team for later.
謝出生於阿根廷的一個富裕的家庭。還未成為勇者的謝在醫學院畢業後與友人花了九個月騎摩托車遊歷在各個拉丁美洲國家之中(可參考電影摩托車日記)。這個時期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活在惡龍的威脅陰影之下。就像最後成為佛祖的那位看遍了人世苦難的印度王子一樣,謝的革命思維在遊歷期間因為見到了許許多多不公不不義而逐漸成熟。
Che was born into a well-to-do Argentinian family. After graduating from medical school and before taking on his dragon slayer title, Che spent nine months touring countries in Latin America with his friend (please refer to the excellent movie The Motorcycle Diaries). Latin America during that time was under the looming shadow from an evil dragon. Like the Indian prince who became Buddha after witnessing all the worldly suffering, Che’s idea to start a revolution to free Latin America became fully developed while he saw many injustices during his trip.
旅程結束後的隔年,謝就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成為一位真正的勇者,發誓讓中南美洲免於惡龍的威脅。坊間相傳他在墨西哥時三訪卡斯楚,想要加入古巴革命軍。但前前兩次都被拒絕了,第三次他透過卡斯楚的一位阿根廷好朋友跟卡斯楚推薦。第三次卡斯楚終於說:好吧,謝(Che )你來吧。從此他在秘密行動中開始使用謝這個化名。甚至在給本國人使用的3 CUP上放上了自己勇者謝(Che)的簽名和肖像。
In the year following the end of his journey, Che joined the ranks of the revolution and became a genuine dragon slayer, swearing to free Latin America from the threats of the evil dragon. According to one of Che the Dragon Slayer’s stories among Cubans, he visited Fidel Castro in Mexico three times, each time intending to join the Cuban revolution force. He was turned down the first two times. The third time, Che the Dragon Slayer had a good Argentinian friend of Fidel Castro recommend that Che be allowed to join the force. Finally, Fidel Castro nodded his approval, and said “Che, come and join us!”. Ever since that moment, this dragon slayer adopted the name Che for all his covert operations. He even allowed the name Che and his portrait to be used on the three-dollar CUP bill used by the locals.
前往Santa Clara路上,座落著勇者謝的衣冠塚紀念館。紀念館建築上方豎立了一尊著軍裝的勇者謝雕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左手打著石膏。石膏的由來是他在這附近打游擊戰時,為了翻過一道高牆而摔斷了左手臂。因此立在這裡的雕像如實表現勇者鬥惡龍的狀況。在給外國人用的3 CUC的鈔票上的雕像就是這個Che的雕像。
On the way to Santa Clara sits the Che Guevara Mausoleum. A bronze statue of Che the Dragon Slayer in his military uniform was erected on top of the building. When looking carefully, you will notice that the left arm of the statue is in a cast. The story goes that Che the Dragon Slayer was in a battle in this area and broke his left arm when he tried to flip over a wall. Therefore, the statue with the cast reflects truthfully how he fought against the dragon. You can also find an image of this statue printed on the 3-CUC bill that foreigners use.
勇者謝在打贏了古巴革命戰爭之後,以為已經戰勝Boss級的惡龍,接受了古巴央行總裁的職位。他一家人移民到古巴,準備要生出一整個棒球隊的孩子。然而勇者謝不經意轉身一看,卻發現那惡龍卻在其他國家荼毒肆虐。然後,他再次穿上盔甲去非洲剛果幫助當地人打游擊戰。他說必須離開他的家人,但古巴革命會替他照顧他的家人。後來1967年勇者謝在玻利維亞打游擊戰被俘虜然後殺害。而古巴和卡斯楚確實替他照顧他的家人。
After Che the Dragon Slayer won the Revolutionary War, he thought the evil dragon had been slayed. He then accepted the position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Central Bank. His family immigrated to Cuba, and he was set to pursue his dream of having a baseball team of kids. However, Che looked around the world and realized that the dragon was making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suffer. He decided to put on his armor once again to help the people in the Congo fight the dragon. He told the Cuban people that he had to leave and asked that Cuba look after his family for him. And, Fidel Castro and Cuba looked after his family indeed.
在玻利維亞,一些勇者謝招募的人員被惡龍的情報局給收買而一直洩漏他的行蹤,加上惡龍情報局收買當地的其他游擊隊來追殺他,他終於和其他游擊隊員共39人被惡龍的爪牙捕獲。下令殺他的人事後後悔說到他並沒有因為殺了勇者而變成英雄,反而臭了自己的名聲。一位在場的玻利維亞人在臨終之前透露了勇者謝被殺害埋屍的地點。一位比利時研究人員和古巴研究人員合力找到了當時已經變成機場的地址,花了約一個月時間終於挖到了39具遺骸。遺骸以英雄規格被迎接回古巴,由卡斯楚親自迎接。其場面令全國動容。
Che the Dragon Slayer was murdered while leading a guerrilla war in Bolivia.
In Bolivia, some comrades recruited by Che the Dragon Slayer were bought out by the evil dragon’s intelligence service and leaked his whereabouts. Plus, some guerrilla groups were also hired by the evil dragon to hunt him down. He and 38 other guerrilla members were captured. The officer who gave the order to execute Che the Dragon Slayer regretted his actions and mentioned later that he became notorious for executing the dragon slayer. One person present when Che and 38 members were executed revealed on his death bed the location of Che the Dragon Slayer’s burial ground. A Belgian researcher worked together with Cuban researchers and found the burial site at what had become an airport. They spent approximately one month unearthing the remains of the 39 bodies. The remains were then shipped back to Cuba and received with the nation’s highest honors by Fidel Castro. It was a heartfelt scene for the entire nation.
總而言之,這一路過關斬將的勇者謝,有著無比堅定的信念及行動力。如果勇者謝的思想可以被視為一種信仰,那麼他就是信仰中的救世主了。可惜與小說裡的結局不同的是,勇者在半途中倒下,也沒有電玩中的三條命可以回魂。然而在他倒下時所發出的巨響,卻震撼了全世界。 勇者謝身前的一張照片(在3 CUP紙鈔上)被義大利來的記者從古巴的資料庫中給取走,在歐洲媒體刊出並在世界各地造成一股旋風。各地許多嬉皮響應並認同勇者謝想要讓美洲和非洲免於惡龍控制的的革命志向。勇者謝著名的照片於是在世界各地成為了正義與勇氣的象徵。~完結~
All in all, Che the Dragon Slayer, who crossed many hurdles, had an extremely strong faith and success in carrying out his ideals. If his ideology were a religion, he would then be considered its Savior. Unfortunately, unlike happy endings in some novels, the dragon slayer bit the dust along the way. And, he didn’t have three lives either like some of the dragon-slaying video games. However, the enormous sound made by his body falling on the ground shocked the world. The photo portrait of Che Guevara on the three-CUP bill was copied by an Italian journalist and then published in some European media, which created a whirlwind across the world. Over the years following Che the Dragon Slayer’s death, many people have answered Che’s call to free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from the evil dragon. Che the Dragon Slayer’s famous photo has become a symbolic icon of courage and justice.
上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844309985672851/posts/3207657306004762?sfns=mo
#cuba #trinadad #santaClara #古巴 #哈瓦那 #旅遊 #千里達 #歷史 #無國界旅行故事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來到志祺七七 #親簽款與臭泥便利貼上架 ✨詳細預購資訊看這邊✨ 11/13 凌晨0點起 限量預購中 🔥博客來【獨家親簽1077本】https://pse.is/3a26fw 🔥誠品【臭泥便利貼1000份】https://eslite.me/38gpsz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
「this is america爭議」的推薦目錄: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無國界·旅行·故事Travel Savv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片單] 震撼感類似《This is America》的電影-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黑豹》反派的殘酷現實-這就是美國| This Is America | 解析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NBA Taiwan - 美國歌手「幼稚甘比諾」(Childish Gambino) ...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NBA Taiwan - 美國歌手「幼稚甘比諾」(Childish Gambino) ...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this is america歌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this is america歌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this is america歌詞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這首歌把美國黑出新高度一周Youtube播放1億為何火成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這首歌把美國黑出新高度一周Youtube播放1億為何火成這樣 ... 的評價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節目的主角是在美國正在競選總統的台裔楊安澤。
楊安澤其實在兩年前就己經開始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我知道現在可能很多觀眾在電視前開罵了,台裔選美國總統耶!寰宇漫遊居然等了兩年,現在才報?你是幹什麼吃的?
大家稍安勿躁好嗎?我有很好的理由,楊安澤選總統,我一直不覺得他可以選多久,你知道以前有多少亞裔候選人出來爭取美國兩大黨提名選總統嗎?我講的是爭取提名喔不是當選喔?我只查到兩個,分別是2016年的Bobby Jindal跟1972年的Patsy Mink,但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
我本來也以為楊安澤會就這樣悄悄的走入歷史,但這次楊安澤能撐到快兩年,擠進民主黨電視辯論第三輪,民調還很高,就真的很厲害;根據CNN搜集各大民調所做的分析,楊安澤的平均支持率為3%,排名第六,如果看網路社群媒體,更不得了,排名第四,要知道連紐約市長白思豪都選不下去了,但楊安澤還活跳跳。
所以我現在覺得是談談楊安澤很好的時機,因為再不介紹,搞不好又再見了。
亞裔要選美國總統真的非常不容易。這次楊安澤選總統,名聲才一打開,很多種族歧視的言論就出現了,像是美國一位電台主持人,彼得森,他就說:
「有一個小亞洲人,還是中國人。不管他是什麼,他應該回到中國,或他來的地方,這個人就是楊安澤。」
「There is this little Asian guy or chinese guy,whatever he is,he should go back to China or whatever he came from,this Andrew Yang. 」
這段話我真是嘆為觀止,太厲害了,這麼短,我可以挑出至少三個,來當做種族歧視的教材,比如「little Asian guy」,楊安澤身高182,明明就是個健碩的大漢,他說「little Asian guy」,這是嘲笑亞洲人刻板印象個子小。
接下來他說「Chinese or whatever he is」,他今天要評論楊安澤,連人家的族裔背景都搞不清楚,這口氣裡是擺明了看不起人。
再來他說楊安澤應該「go back to China」,楊安澤的爸媽是來自台灣第一代移民,但楊安澤是美國出生的美國人,跟中國有什麼關係?他叫楊安澤回中國去,就是因為楊安澤有個黃臉孔,這是在說只要你長得跟我不一樣,你就不是美國人,不應該跟美國公民一樣平等,享有應有的權利。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另一個引起更大矚目的是喜劇演員Shane Gillis,他上廣播節目抱怨中餐館服務生的英文講太爛,害他聽不懂,這種言論當然不OK,美國是移民國家,各種種族各種語言都有,我講英文有台灣口音,至少我還在講英文,為什麼比你的whatever口音低級?
但真正讓Shane惹上大麻煩的,是他說楊安澤是「Jew chink.」
「 Chink」這個字,最早可能來自”清朝”的清字,也有可能是某中亞語系對中國的古稱,但現在在美國你講Chink,它就是罵人的話,就好像肥豬,在古時候某一個年代也許是稱讚,或只是描述,但這大概是一千年以前的事,但最近一千年,應該99%時候對方會覺得你是在罵人,你要是跟我講,大概有87%會被我K。
把Chink這個字冠在楊安澤身上,有多嚴重呢?大家知道Negro這個字是絕對不能講的吧?你就想像有人把這個N開頭的字用在歐巴馬身上,在美國這是有可能出人命的。
Shane Gillis用Chink形容楊安澤這事被報導出來之後,他本來拿到美國喜劇最高殿堂的saturday night life的工作機會就這樣飛了。當然很多媒體就跑來去問楊安澤意見,楊安澤一方面說他原諒Shane,而且不希望他因此就丟了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也說他覺得大眾對歧視亞裔的話語,沒有像歧視其他種族的話,那麼被放在心上
但沒想到楊安澤的回應,又引發了另一波爭議。
有些人認為楊安澤自己也在用亞裔的刻板印象,因為他曾經說過他跟川普完全相反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位「愛數學的亞洲人」。
愛好數學的亞洲人,還成為楊安澤的競選口號,他的帽上寫的MATH,一方面是數學的簡稱,另一方面也是楊安澤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 這當然是在諷刺川普最有名的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我們亞裔數學好啦,醫生很多啦,這聽起來都像是好事啊,為什麼是問題呢?這就來到困擾美國亞裔己經很久的「model minority myth」少數族裔模範生迷思。
這是指在美國有一種迷思,認為我們亞裔是少數族裔模範生,只要看到你的黃面孔,他就假定你就一定數學很好,工作很勤勞,人生目標就是一定要拿到全A。但事實上是如此嗎?當然不是,我數學就爛得一塌糊塗,而且我的人生目標,誰要A啊,明明就是能畢業就好,最好每天可以穿著比基尼在海邊看帥哥。哈佛大學招生被告種族歧視,就是因為落入了這個刻板印象,覺得亞裔就是會念書,但沒有個性。這些亞裔的刻板印象,就是把亞裔全縮到一個樣子,忘了亞裔也是一款米養百種人。
所以楊安澤用這樣的方式來競選,到底是打破亞裔的刻板印象還是加深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專業的來了
#口譯真是不簡單
🌐 #葉克膜 與 #活摘器官 的翻譯紛擾🌐
小編截取一段 #葛特曼 先生與多個翻譯版本中英對照的內容,以下提出比較,請看倌參考指教!
內容排列如下,
✅小編耳朵聽到的英文原文
A)是現場口譯版本
B)是民報版本
C)是ptt鄉民版本
D)是小編我自己的版本
✅ I don't put words in people's mouth.
A) 我不會講人家沒講過的話。
D) 我不會誘導別人講我要的話。
⭕️ 感謝網友建議這句話 #直譯,我不會把話硬塞到人家嘴巴。還有一個古典的 #意譯,我不會張冠李戴、搬弄是非。
⭕️小編認為翻譯要能連貫及表達正確,除了前後文與脈絡很重要以外,語言邏輯也不可忽略,最後是策略決定了譯文風格。
🔹我不會講人家沒講過的話🔜
換句話說,我講的都是人家講過的話
🔹我不會把話硬塞到人家嘴巴🔜
換句話說,都是人家主動講的、不是我栽贓人家;或是,對方完全沒有說
🔹做完以上語言邏輯練習,再來是前後文訓練
▪️前文是記者問,是否柯醫師親口跟你講的?
▪️後文是葛特曼開始解釋中間人的角色。
▪️所以到底這整段翻譯為何?請看下面的小結⭕️
✅ The best description I can come out with for the documents we both agreed on, me and Dr. Ko, was middleman. He was a middleman.
A) 我跟柯文哲多次通信後,我們達成共識就是,他在這件事情的角色上是中間人。
D) 從這些我們都同意的文件看來,最能描述柯醫師的一句話就是,他是中間人。
⭕️以下小結前面這兩段話的
前提是蘋果日報記者發問:您說柯醫師已經在大陸為他的病人安排好診療,請問這部分是柯醫師親口跟你講的嗎?
葛特曼回答:柯醫師並沒有親口講,#他沒有講的我不會說他有。然而從這些我們都同意過的文件看來,最能描述柯文哲的一句話就是,他是中間人。
✅ There are three ways that Dr. Ko was valuable to a conference like the one we just saw.
A) 在器官活摘這件事情上面,柯文哲他扮演了至少三個角色。
❌雖然這句譯文幾乎是整個記者會葛特曼對柯醫師的指控,然而在這裡小編認為有 #超譯 的嫌疑。這裡主詞不是器官活摘,”至少”三個角色好像暗示還有更多,口譯一定是太緊張了~ 另外,”扮演三個角色”這樣的譯風還是很不錯的。
B)柯文哲對中國那場研討會上,至少提供了3個面向的價值。
❌咦、哪來的至少?還有第四、第五嗎?
⭕️英文的a, one, the 的差別主要是在指定或泛稱,這裡的 a 沒有指定名目與數量,one 是指器官移植研討會,the one是限定葛特曼剛剛出示的2008年在中國的那場。
C) 柯醫生(可能)有三種方式對於像是我們剛剛看到的研討會有價值
❌這種中文語句完全不通順。
D) 例如在我們剛看的那樣的研討會中,柯醫師有三種價值。
✅ These are rather monstrous people that I was going through. There are a lot of terrible people in that conference。It's like pirates or something.
A) 在2008年的研討會上有許多很不好的人。
D) 研討會上有很多差勁的人,這些人人面獸心,有如強盜還是什麼的一樣。
✅ The first way of value, he was a conduit, potential conduit to Taiwanese patients. Foreign organ tourists who will pay more for organs than the Chinese person will.
A) 第一點,柯文哲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他讓台灣比較有錢的所謂器官旅客可以前往中國。
❌ 有錢是跟誰比啊?器官旅客應該只有需求、沒有貧富。
B)第一,他是一個潛在的砝碼(potential counterweight)讓一些願意「付更多」的台灣病人,更加有意願前往中國。
❌ 很抱歉 #counterweight 在這裡語意不通之外,其實完全聽錯葛特曼的用字。
❌ 付更多?不是說好有折扣價嗎?😝
❌ will 在這裡跟意願無關,是需求。
C)
The first way is valuable that is ,he is a conduit, potential conduit to taiwnese patient , for organ tourism who will pay more for organs than chinese patient will.
第一種價值呢,他是個"溝通橋梁",台灣病患的"潛在""溝通橋梁",對於那些願意為了器官比中國病患付更多錢的器官旅客來說
⭕️ #conduit 這個字很有意思、發音也很好聽,是導管、管道的意思。不是很容易聽出來的單字,恭喜這位ptt鄉民的實力!不過,小編認為譯為管道會比溝通橋樑來的好,因為conduit 的意思已經清楚明顯、不需要贅字形容或延伸、更不需要(“ ”)限定。potential在這裡是形容詞,表示潛在、可能存在,不是名詞表示潛力實力。
❌ #for_organ_tourism 是錯聽,也是文法錯誤、也不是習慣用法。還有鄉民的中英譯文也不一致!#Foreign_organ_tourist 才是葛特曼說的話,因為上一句話說完時有明顯語氣的結束,且下一句是完整的複合子句。另外,一般習慣用法是 #organ_tour器官旅遊,或是 #medical_tourism醫療觀光。
D)第一種價值是,柯文哲是個管道,透過這個管道有可能接觸到台灣的病人。外國器官遊客比中國病人付出更高價錢買器官。
✅ The second way that he was important to them was that He was selling Medtronic ECMO products which are some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 They're from America. Very very good company in Minnesota.
A) 第二個角色他作為推銷員的角色,他把美敦力生產的葉克膜器材賣到中國大陸去, 美敦力它製造非常先進的機器。
B)第二,他將美敦力(Medtronic)所製造的ECMO推銷給中國。
C) 第二種方式是,他正在銷售美敦力ECMO產品,這是世界最好的,在美國明尼蘇達州非常好的公司
❌正在銷售?很抱歉、這估狗翻譯的痕跡很明顯~這位鄉民偷懶哦!
D) 第二種價值是,柯醫師會賣美敦力葉克膜器材,這是世界級機器、美國製造的,公司很不錯、在明尼蘇達州。
🌐#大概最有爭議的就是接下來這段了🌐
✅ The third way was that he was teaching them ECMO techniques, and this is the worst because it created, whether you meant to or not. It was creating perverse incentives to kill Falungong, #Uyghurs, #Tibetans, #House_Christians.
⭕️ 後記:這段話的最後這三個字是在葛特曼說話結束、語氣漸弱的結尾,真的很不容易聽清楚了,其他人沒有版本也是這個原因。小編一再考慮是否切掉、是否就我現有的聽譯呈現、幫忙確認的英語母語人士有時間差,在考慮第一時間提供版本給大家的急迫性,小編體力下降腦力燒盡天空已亮起的考量下,決定有什麼貼什麼、讓出機會讓大家來訂正。果真,往上再出力幫忙修正的高手也來了,感謝🙏
A) 第三個,柯文哲扮演的角色,他扮演導師的角色,教導中國如何使用葉克膜技術 #在這個器官活摘上面,這個是我認為最邪惡的部分。
❌這裡的爭議是,葛特曼是否直接說柯醫師教葉克膜用在活摘器官嗎?🙀
B)第三,柯文哲教導中國如何使用葉克膜的技術,也是最糟的部分,無論柯有意無意,這 #助長(perverse incentive)中國殺害法輪功民眾。
❌ 雖然perverse incentives 不是直接對譯成助長,到底誰助長中國殺害法輪功,這可是葛特曼沒提到的問題。民報的版本很通順,就差在助長。
C)
The third way that he was teaching them ECMO technique ,and this is the worst because it creative, whether #he #mentally or not, he was create a #provoke incentive to kill Falun Gong #paticent
第三種方式是他教他們ECMO技術,這是最糟糕的,因為這創造了一個,#無論他是否意識到,他製造了一個 #良好環境,讓他們殺死法輪功的 #病患
❌很可惜ptt鄉民這句錯太多了
❌柯製造良好環境、讓中國殺人?
❌法輪功身體很好內、怎會是病患?
D) 第三種價值是,柯醫師教授葉克膜的技術。這個最糟糕,因為不管有意或無心,#已經造成一種帶有殺傷力的反效果。也就是葉克膜技術被利用來殺害法輪功、維吾爾人、藏人、地下天主教信徒。
❌ 小編對於 perverse incentives 原來版本是「這造成了一種不正當的鼓勵」。在小編睡飽了後、考察網友建議 perverse incentives 是反效果,改了譯文為 #已經造成一種帶有殺傷力的反效果。至於成衣業者使用「誘因」這個譯文,很抱歉這個用詞不正確也不中立。
❌小編感謝網友留言訂正維吾爾族人Uyghurs 以及 House Christians天主教(或是新教更正確)地下教會的人。英語母語人會發音為 /ˈwiːɡər/ ,小編聽譯覺得是wingers,母語人士也確認。雖然整句話還是怪,但時間壓迫下沒有空再做確認因此誤用。是housed 還是house,在沒有確認下決定原稿釋出,請大家指正。
#口譯真的壓力很大向口譯致敬
#小編心得報告 翻譯永遠沒有完美,翻譯也永遠值得考究,口譯筆譯(惺惺相惜)所面對的條件都是不同挑戰,小編無惡意批評其他譯作,很多時候只有風格不同,不一定都是對錯。以上各版本及網友不斷留言的版本與註釋(正確嚴謹與否看倌判斷,小編對所有留言保持開放歡迎參與),除了提供各個面向,也同時顯露出更多的缺口。小編手上沒有第九章資料,完全根據記者會的聽譯,基於這是高爭議性議題,且壁壘分明的立場參雜其中,小編秉持專業譯者的態度,完全忠於所聽所說的原文做出專業水準的呈現。小編感謝所有支持的朋友與所有人的關注!
🌐 這一夜我們都是譯者💪🌐
來源-
B)民報版本
http://www.peoplenews.tw/…/a9564753-53bd-4b76-81ee-b861d304…
C)ptt鄉民版本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38483274.A.579.html
#柯文哲 #屠殺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歡迎來到志祺七七 #親簽款與臭泥便利貼上架
✨詳細預購資訊看這邊✨
11/13 凌晨0點起 限量預購中
🔥博客來【獨家親簽1077本】https://pse.is/3a26fw
🔥誠品【臭泥便利貼1000份】https://eslite.me/38gpsz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拜登 #川普 #美國總統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41 從政將近半世紀的老將拜登
03:52 拜登的爭議和缺點
05:26 拜登的「修復」工程
06:54 對外關係的可能發展
08:49 黨內外的政治角力
10:14 我們的觀點
12:29 提問
12:46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路寬
|腳本:路寬、冰鱸
|編輯:土龍、冰鱸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https://fam.ag/2JTQoaD
→拜登與中國的40年:從支持中國崛起到對華強硬 - 紐約時報中文網:https://nyti.ms/3nkY4Bj
→美國當選總統:誰是喬·拜登?:https://bbc.in/2Un7a41
→等了33年,拜登終於登上美國總統寶座!:https://bit.ly/2IyxXb2
→美國政壇「不死老喬」:拜登的第三次總統:https://bit.ly/3krDRrM
→若拜登當選總統 將與盟友共同抗衡中國:https://bit.ly/38DielS
→曾稱讚14歲少女胸部?拜登遭譏「猥瑣怪叔叔」性騷擾黑歷史連環爆 | 國際 | 新頭殼 Newtalk:https://bit.ly/35rLPg3
→美國大選:拜登部署新計劃 首要任務是應對新冠疫情 https://bbc.in/3kttAeD
→拜登入主白宮對國際局勢的影響:https://bit.ly/3ltVg4n
→拜登上任之後,將會面臨哪些外交挑戰?:https://bit.ly/2IzuhFI
→誰是總統當選人喬拜登?:他身邊的人是誰?:https://bit.ly/38CNCB5
→美國人2020大選投票率創120年來新高:https://www.voacantonese.com/a/make-america-vote-again-20201109/5653634.html
→〈美國總統大選〉一文掌握 拜登對美中台議題的看法:https://bit.ly/3eUkyWN
→喬治亞州2席都要決選 參院確定明年1月才知由哪黨掌控:https://bit.ly/3eXaMTR
→台灣人能盼到「川規拜隨」嗎?:https://bit.ly/3niV6x9
→Tara Reade: What are the sex attack allegations against Joe Biden? - BBC News:https://bbc.in/3f78SQN
→About the Transition | President-Elect Joe Biden https://buildbackbetter.com/the-transition/
→Zero tolerance policy, explain: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8/jun/18/why-are-families-being-separated-at-the-us-border-explainer
→COVID-19-The Biden-Harris plan to beat COVID-19:https://bit.ly/3pnZmgE
→ECONOMIC RECOVERY-The Biden-Harris Jobs and Economic Recovery Plan for Working Families:https://bit.ly/2IsvUVP
→RACIAL EQUITY-The Biden-Harris plan to advance racial equity:https://bit.ly/2Uot86U
→ CLIMATE CHANGE-The Biden-Harris plan to create union jobs by tackling the climate crisis:https://bit.ly/38yT2wW
→Who might Biden tap for top foreign policy positions? - Los Angeles Times:https://lat.ms/3lrc6Rq
→Centrist House Democrats lash out at liberal colleagues, blame far-left views for costing the party seats :https://wapo.st/38F23o0
→Joe Biden: I'm a Democrat and I love John McCain - YouTube:https://bit.ly/36M0nqz
→How UPS explained the missing Biden family documents, and a word about Hunter:https://fxn.ws/35pc3zW
→Trump attacked Biden by saying his opponent would 'listen to the scientists' in dealing with COVID-19:https://bit.ly/2IiR9cC
→This is the time to heal': Joe Biden addresses Americans in election victory speech:https://bit.ly/3kAA1g5
→Can Trump steal the election?: https://bit.ly/3eVrAuf
→Joe Biden wins: what next for America? - YouTube:https://bit.ly/2UnC9wN
【 延伸閱讀 】
→Saving Lives in America,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 Asia Society:https://bit.ly/36vNmRI
→Biden and Ukraine: What we know about corruption claims :https://bit.ly/32HZi1H
→Is Hunter Biden a problem for Joe Biden? :https://bit.ly/32D8ogc
→The case for Joe Biden :https://bit.ly/3lrcDmo
→Joe Biden’s Record on China and Taiwan:https://bit.ly/32HdSXc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最新影片: 《最後生還者》如何將遊戲化為藝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1JVdvfdD8Y --~--
我要來批判媒體了 這次是從Kanye West的MV-Famous來看近年的嗜血媒體亂象
這部MV看似是在對嗆 但其實是對於名氣以及媒體、潮流的深度反思 一起來看懂吧!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啊,是的,全世界正在對抗數百年來最嚴重的病毒爆發,
美國正在內戰2的邊緣(但是沒有驚奇隊長或鋼鐵人能來救你)
同時也在跟中國冷戰,
但是顯然媒體以及眾多人們最在乎的還是各種名人八卦和腥羶色爭議,
有鑑於此,我想是時候來重新認識近年來最具爭議,
但是也最值得挖掘的MV,Kanye West的2016單曲-- Famous。
啊,是的,今天我又來探討偉大的媒體了,
暨《英格麗向西》、韓國瑜、脫歐之戰、以及《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影片之後,
這部影片又要再一次地發揮超粒方「白天批判、晚上批判、假日批判」的精神了。
如果你還想要看到更多批判影片,首先別忘了訂閱以及按下小鈴鐺,
因為顯然無論標題再怎麼農場,Youtube就是不願意推薦這頻道的影片。
「為什麼你突然要講一部三年之前的MV?」你問,
是啊,好問題,要像This is America那樣跟風,我早就錯過時機了,
然而,這部當年撼動全美國的極爭議MV所傳達的訊息,
再現今可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不僅是肯伊對於自身名氣的反思內省,也諷刺著當今媒體圈以及觀眾的嗜血。
身為公眾人物,的確會帶來無可比擬的名氣和財富,
但是換來的,卻也是狗仔以及狂熱觀眾們無止盡的窺探,
以及那些竊笑、無名的酸民,
迫不及待等著你犯下任一個錯誤,瞬間將你碎屍萬段。
首先,在談論這部MV之前,先來介紹一下肯伊,
他從許久以前就是個充滿爭議的饒舌歌手,
無疑地極有才華,但是也著名的非常自傲,
不僅自稱為”Yeezus” (諧音耶穌Jesus),
也絲毫不吝嗇宣稱自己是當代最偉大的饒舌歌手,更是21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
”I am Warhol. I am the number one most impactful artist of our generation...I am Shakespeare...in the flesh.”
在肯伊眾多的驚世行徑和言論之中,最出名,最引起眾人關注的,
莫過於他與泰勒絲超過十年的世紀之仇。
有些人大概知道,這爭執源自2009年的音樂錄影帶大獎,
正在泰勒絲要上台領獎時,肯伊突然衝上台,搶走她的麥克風表示:
“Ima let you finish...”
當時泰勒年僅19歲,是個閃亮的新星,
所以肯伊理所當然地受到眾人攻擊,就連歐巴馬都說他是個機掰郎,
...如果連歐巴馬都說你是個機掰郎,你就知道你大概做錯什麼了。
當然,在一連串的訪談之後,他們過了不久就和好了,
直到2016,肯伊新發單曲Famous這首歌竟包含這段台詞:
“I feel like me and Taylor might still have sex / Why? I made that bitch famous.”
大概不用我跟你說發生了什麼事,肯伊馬上又面臨了如紙片飛來的批評,
但是後續又出現了「驚人」的轉折,
那種會連續好幾周上頭條新聞的轉折,
肯伊的老婆金卡達珊揭露了肯伊與泰勒的電話錄影,
其中泰勒似乎認為肯伊「人很好」,這首歌很有趣,似乎是在給予祝福。
想當然耳,風向瞬間一轉,許多人都表示泰勒是一條虛偽狡猾的蛇,
你可能有注意到我剛剛強調了「似乎」這兩個字,
因為幾個月前真正的完整的電話紀錄才揭露了真相,還泰勒絲一個公道。
不過在當時最驚人、最爭議的是在這首歌的MV揭露,
其中有著全裸的泰勒絲蠟像躺在肯伊身旁,
以及旁邊另外十來位出名(或者更貼切是惡名昭彰)的人物。
究竟,這部MV的目的是什麼,讓我們從頭開始:
畫面開始於迷幻的夕陽,就這樣一路下降到陰暗的恐怖谷之中。
躺在床上的裸體,哪些是本人?哪些是化妝或是蠟像?
也許這一切都不重要,因位在媒體以及八卦的輪迴之下,
這些名人早已被去人性化,
一舉一動,一言一型,都成為了提供人們娛樂的人偶。
接著,在那段極具爭議性,直接開嗆泰勒的開場之後,就進入了肯伊常見的自大宣言:
For all the girls that got dick from Kanye West
If you see 'em in the streets give 'em Kanye's best
Why? They mad they ain't famous
They mad they still nameless
”
但是這並不是單純的比老二大賽而已,
在過了兩分鐘之後,這首MV忽然進入了最讓人困惑的橋段。
長達五分鐘無音樂的橋段,只剩下呼吸以及打呼聲,
配上這些名人赤裸的身軀以及臉龐,
泰勒、雷哈娜、川普、小布希、考斯比等,全都用幾近病態的特寫帶出來,
我們從沒看過如此私密的畫面,就像是個偷窺狂,甚至殺人犯,
悄聲無息地滑過這些熟睡的人,這不是我們該看到的畫面。
然而因為這些人是名人,是人們生活之中執迷的對象,
我們還是繼續觀賞。
但是與此同時,卻也感受到這些人的人性,甚至感到些許同情。
這其中出現的眾多人物時常面臨主流社會和媒體的抨擊,
但是在此處,他們一絲不掛地熟睡,
完全對我們這些窺視者以及外在的世界一無所知。
在此時此刻,這些幾乎不可觸及的人物,都展現了他們最脆弱的一面。
最後,鏡頭漸漸向上升起,揭露了一幅如夢境般的畫面,
這時已經不再是先前的低畫質、手持攝影機畫面,
而是充滿鮮豔色彩、近乎可說輝煌的景象。
床上沉睡中的人物,都成為了肯伊繪出的這幅畫之中的元素,
矛盾地同時帶著挑釁、煽情、平靜、以及無瑕的純潔。
更是在鏡頭最高點時,忽然看向鏡頭,彷若是在說:
「我知道,我知道你們都在看著我們」
所以,這一切究竟代表什麼?
最後全景的畫面明顯是在致敬文森特·德賽德里奧在2004年的畫作Sleep,
當時他就曾對於這幅畫表示:
「有些人認為這是性愛轟趴,但是這樣解讀是錯的,
這其實是在代表集體的睡眠-廣義來說是代表整個文化的沉睡,理智的沉睡」
也許這就是整個MV最受到忽略之處,
就如同我在韓國瑜現象那部影片開頭引用的紙牌屋台詞一樣,
「歡迎來到理性時代之死」
所謂理智的沉睡,甚至死亡,就是媒體,尤其是社群媒體所造成的集體盲目。
我們看的愈多,真「看見」的,反而愈少。
人們說肯伊是個狂人,但是對我來說,他是個天才,
他完全知道怎麼操弄這個嗜血的媒體生態,
他知道自己造成的所有爭議、失序的言行舉止,
極為逆風的言論、對於川普的強烈支持,
帶給他的,都是眼球
而越多眼球,就等於是越多錢錢。
我們時常聽到對於低素質媒體的抱怨,尤其是最近幾個禮拜,
但是卻非常少見到有人追根究底是什麼造就了低素質媒體?
是什麼,讓我們眼前所見,耳邊所聽的,都是無止盡的噪音?
不就是閱聽者本身嗎?
有需求才有供給,有了供給,就會有更多需求。
這些爭議的、這些聳動的、這些時常不道德的獨家腥聞,
會如此渲染就是因應觀眾們的嗜血口味,
當然,名人也因此嚐到甜頭,製造更多爭議,讓媒體加以報導,
形成了自給自足的血盆大口。
你有看過冰與火之歌嗎?
的確,混亂是一把階梯,讓那些抓緊機會的人能夠逐漸往上爬,
而這混亂的來源,是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的。
我並不是在捍衛那些無良媒體,完全不是,我就直說了,
他們對於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真的毫無價值。
但是,當一名公眾人物的隱私被爆出來時,
那些無良媒體只是在行使一個我們早已簽下多年的隱形合約而已,
這隱形合約充滿著腐敗、俗濫的氣息,
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如飛蛾撲火地搶著將它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這合約,就是對於風潮、八卦、爭議的追求。
前陣子才在探討黑暗騎士系列之中,
提到人們對於能夠代表希望以及正義之象徵的追求。
不過事實上,現實世界之中更多的是小丑們,
似乎只想看到這些與眾不同的公眾人物
被揭發、羞辱,看見他們被拉到跟凡人一樣的程度,
看到他們跟我們一樣是有所缺陷的。
也許肯伊希望透過這MV來傳達的訊息,
就是我們不需要透過嗜血的啃食來證明這些名人只是凡人,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與常人無異的普通人,有著缺陷,有著弱點,
甚至在內心某處,還留著當初的自己。
藉由在畫面上呈現這些全裸名人的沉睡,
他剝去了他們被媒體套上的皇冠,
無論是令人退避三舍,還是令人目不轉睛的表層。
這些由他們自己所創造,由媒體所形塑的外皮,都在此處被褪去。
正因為有著「公眾人物」這樣的稱號,
並不代表這人沒有犯錯的權利,
並不代表這些人不能如凡人一般大聲地表達自己。
奇怪的是,在這媒體的循環之下,人們對於公眾人物的看法似乎飄搖不定,
有時候認為某人不該被放大檢視,
有時候卻因為某人的一句話不符合自己的觀點而大加撻伐。
也許我們都簽下了這隱形的合約,但是肯伊透過這部MV,
褪去了虛偽的外表,毫不留情地揭露所有人跟隨風潮的盲目。
也許你可以說這非常偽善,畢竟他自己也是這無盡輪迴的參與者,
不過他至少提醒了我們,在這理智的沉睡之中,
我們仍然有尋求一絲清醒的希望。
混亂的階梯也許永遠沒有終點,
但是有時候,攀爬本身,才是真實存在的。
又或許,這全都毫無意義,
一切只不過是另一個令人繼續沉迷、繼續追星的陷阱。
簡單粗暴的事實是,
有愈多人關注你的生活,無論這種關注是正面或負面,
你就能賣出愈多的鞋子/口紅/隨便你要賣什麼。
你知道最諷刺的是什麼嗎?
當年,肯伊在讓明星好友搶先看這支MV後,他們一致的反應都是:
「我也想躺在這床上」
你不需要這樣想像,因為我們早已在這張床上打滾許久了,
問題是,你要繼續沉睡,還是張開雙眼?
如果你想要我閉嘴不要繼續嫌演算法的話,麻煩訂閱一下按個小鈴鐺,
我會感激涕零地跟你磕頭。
如果你喜歡桌遊的話,也去看一下我的桌遊副頻道,裡面全都是你沒看過但是超好玩的遊戲。
留個言說一下你對這部MV的想法,我是超粒方,我們下部影片見!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次節目的主角是在美國正在競選總統的台裔楊安澤。
楊安澤其實在兩年前就己經開始宣布競選美國總統。我知道現在可能很多觀眾在電視前開罵了,台裔選美國總統耶!寰宇漫遊居然等了兩年,現在才報?你是幹什麼吃的?
大家稍安勿躁好嗎?我有很好的理由,楊安澤選總統,我一直不覺得他可以選多久,你知道以前有多少亞裔候選人出來爭取美國兩大黨提名選總統嗎?我講的是爭取提名喔不是當選喔?我只查到兩個,分別是2016年的Bobby Jindal跟1972年的Patsy Mink,但有人知道這兩個人是誰嗎?
我本來也以為楊安澤會就這樣悄悄的走入歷史,但這次楊安澤能撐到快兩年,擠進民主黨電視辯論第三輪,民調還很高,就真的很厲害;根據CNN搜集各大民調所做的分析,楊安澤的平均支持率為3%,排名第六,如果看網路社群媒體,更不得了,排名第四,要知道連紐約市長白思豪都選不下去了,但楊安澤還活跳跳。
所以我現在覺得是談談楊安澤很好的時機,因為再不介紹,搞不好又再見了。
亞裔要選美國總統真的非常不容易。這次楊安澤選總統,名聲才一打開,很多種族歧視的言論就出現了,像是美國一位電台主持人,彼得森,他就說:
「有一個小亞洲人,還是中國人。不管他是什麼,他應該回到中國,或他來的地方,這個人就是楊安澤。」
「There is this little Asian guy or chinese guy,whatever he is,he should go back to China or whatever he came from,this Andrew Yang. 」
這段話我真是嘆為觀止,太厲害了,這麼短,我可以挑出至少三個,來當做種族歧視的教材,比如「little Asian guy」,楊安澤身高182,明明就是個健碩的大漢,他說「little Asian guy」,這是嘲笑亞洲人刻板印象個子小。
接下來他說「Chinese or whatever he is」,他今天要評論楊安澤,連人家的族裔背景都搞不清楚,這口氣裡是擺明了看不起人。
再來他說楊安澤應該「go back to China」,楊安澤的爸媽是來自台灣第一代移民,但楊安澤是美國出生的美國人,跟中國有什麼關係?他叫楊安澤回中國去,就是因為楊安澤有個黃臉孔,這是在說只要你長得跟我不一樣,你就不是美國人,不應該跟美國公民一樣平等,享有應有的權利。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另一個引起更大矚目的是喜劇演員Shane Gillis,他上廣播節目抱怨中餐館服務生的英文講太爛,害他聽不懂,這種言論當然不OK,美國是移民國家,各種種族各種語言都有,我講英文有台灣口音,至少我還在講英文,為什麼比你的whatever口音低級?
但真正讓Shane惹上大麻煩的,是他說楊安澤是「Jew chink.」
「 Chink」這個字,最早可能來自”清朝”的清字,也有可能是某中亞語系對中國的古稱,但現在在美國你講Chink,它就是罵人的話,就好像肥豬,在古時候某一個年代也許是稱讚,或只是描述,但這大概是一千年以前的事,但最近一千年,應該99%時候對方會覺得你是在罵人,你要是跟我講,大概有87%會被我K。
把Chink這個字冠在楊安澤身上,有多嚴重呢?大家知道Negro這個字是絕對不能講的吧?你就想像有人把這個N開頭的字用在歐巴馬身上,在美國這是有可能出人命的。
Shane Gillis用Chink形容楊安澤這事被報導出來之後,他本來拿到美國喜劇最高殿堂的saturday night life的工作機會就這樣飛了。當然很多媒體就跑來去問楊安澤意見,楊安澤一方面說他原諒Shane,而且不希望他因此就丟了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也說他覺得大眾對歧視亞裔的話語,沒有像歧視其他種族的話,那麼被放在心上
但沒想到楊安澤的回應,又引發了另一波爭議。
有些人認為楊安澤自己也在用亞裔的刻板印象,因為他曾經說過他跟川普完全相反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位「愛數學的亞洲人」。
愛好數學的亞洲人,還成為楊安澤的競選口號,他的帽上寫的MATH,一方面是數學的簡稱,另一方面也是楊安澤的競選口號「make america think harder.」 這當然是在諷刺川普最有名的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但我們亞裔數學好啦,醫生很多啦,這聽起來都像是好事啊,為什麼是問題呢?這就來到困擾美國亞裔己經很久的「model minority myth」少數族裔模範生迷思。
這是指在美國有一種迷思,認為我們亞裔是少數族裔模範生,只要看到你的黃面孔,他就假定你就一定數學很好,工作很勤勞,人生目標就是一定要拿到全A。但事實上是如此嗎?當然不是,我數學就爛得一塌糊塗,而且我的人生目標,誰要A啊,明明就是能畢業就好,最好每天可以穿著比基尼在海邊看帥哥。哈佛大學招生被告種族歧視,就是因為落入了這個刻板印象,覺得亞裔就是會念書,但沒有個性。這些亞裔的刻板印象,就是把亞裔全縮到一個樣子,忘了亞裔也是一款米養百種人。
所以楊安澤用這樣的方式來競選,到底是打破亞裔的刻板印象還是加深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黑豹》反派的殘酷現實-這就是美國| This Is America | 解析 的推薦與評價
... this - is - america -choreography-explained/ http://theforestscout.com/childish-gambinos- this - is - america ... 漫威的恶心操作引发众怒,美队4因 争议 修改 ... ... <看更多>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NBA Taiwan - 美國歌手「幼稚甘比諾」(Childish Gambino)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歌手「幼稚甘比諾」(Childish Gambino)先前因《This Is America》歌曲MV暴紅,該充滿爭議性MV在Youtube至今已經累積將近4億點閱數, ... ... <看更多>
this is america爭議 在 [片單] 震撼感類似《This is America》的電影-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1. 請描述欲尋找電影的類型或特徵(請盡量描述清楚)
上架一週便有破億點閱率與各種爭議的歌曲
Childish Gambino - This Is America
(https://youtu.be/VYOjWnS4cMY)
MV中所影射的美國槍枝氾濫問題、對於黑人地位赤裸裸的諷刺
都讓小弟感到震懾不已
從第一道槍聲就呆著看完整首MV
毫無猶豫地開槍、語氣平淡地陳述著事實(This is America. 這就是美國啊。)、
看似戲謔的肢體表情與正在發生的血淋淋事件所造成的反差,真的讓人超不舒服。
(結果還是被一大堆網友拿去惡搞..><)
想上來找找震撼感與無力感類似的電影,
主題不限黑人、種族問題探討,
只要能夠表達出人性的殘酷都可以分享
甚至像有些不過度強調受害者,只把鏡頭對焦在加害者身上的也可以
2. 已知符合需求的電影或偏好的電影類型(為避免重複推文,請至少列舉一部)
8mm
教父
辛德勒的名單
伍迪艾倫的某部(在這篇文講就直接雷了,但看過應該不難猜XD)
3. 不喜歡的電影類型 (不需要板友推薦的電影,可填刺陵)
希望不要太著重在過程(血腥),開槍噴血、爆頭可以接受
覺得那種快速、精準、冷酷的動手更會留下陰影啊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129.1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26441471.A.2BD.html
... <看更多>